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在我童年时,姨妈把我的外婆接到家里来照顾,同时也照顾她的婆婆。两位老太太会不会给姨妈添许多麻烦呢?我想应该是肯定的。但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维奥拉姨妈的脸上一点儿也看不到烦躁与抱怨。她很爱两位老人,所以总是顺从她们、关爱她们,让她们在她家过得非常舒适。除了要悉心伺候好两位老人,维奥拉姨妈还有6个小孩。这么多人要一个一个地全部照顾好,这可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可她一点儿也不感到麻烦和劳累,对她来说,这是很自然的,是她的分内事,而且她很愿意做这些事。

维奥拉姨妈现在过得怎么样呢?她已经是70多岁的老太太了,孩子们全都长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他们都争着要把母亲接到自己家来住。他们非常爱戴他们的母亲,谁都不想离开她。这是因为感恩吗?不,这是爱,纯粹的爱。在孩子们的童年时代,母亲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懂得了爱心的温暖。现在,母亲老了,他们长大了,他们也能为母亲付出爱心,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子女的行为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教化,如果我们要教育出感恩图报的孩子,自己就一定要先身体力行地去做懂得感恩的人。

不要因为别人的忘恩负义而忧伤气愤,要认为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找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就是对人施恩而不图回报,只为了施恩的快乐而施恩。放下敌意与怨恨我曾听到过这么一句话:“要是自私的人想来占你的便宜,你完全不必去理睬他,更不必去想着报复他。当你想跟他扯平的时候,你对自己的伤害,远比对那家伙的伤害要多得多……”听起来,这话好像是理想主义者的宣言,其实不是的。你肯定猜不到这是谁说的,你也肯定想不到这句话竟然会来自一份警察局的通告。

为什么报复会伤害到我们?它伤害到我们的地方可实在是太多了。

根据报章杂志的报道,“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易怒”,“愤怒不止的话,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你能想到吗?报复甚至会损害我们的健康。

怀着爱心吃蔬菜,也大大好过怀着怨恨吃牛排。这句话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呢?这说明,我们在生活中不能有怨恨心理。当我们痛恨我们的仇人时,就等于给了他们取胜的力量。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仇人呢?也许,我们做不到爱仇人,但是我们至少要爱自己,不能让我们的快乐、健康和外表被仇人控制着。当我们痛恨我们的仇人时,其实就等于给了那些仇人战胜我们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影响到我们的睡眠、食欲、血压和我们的健康和快乐。如果我们的仇人知道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如何让我们牵肠挂肚、烦恼、一心只想报复的话,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我们心中的怨恨并不能给他们造成一点伤害,却会让我们的生活如同下地狱一般。

我记得曾有一次去黄石森林公园游玩,当时已是晚上,森林管理员骑着马,沿途为我们这群兴奋的游客作讲解。当看见一头大灰熊时,他特地告诉我们,这种灰熊非常厉害,它的强悍使它足以击败几乎所有的动物。游客们听了,都对这头灰熊充满好奇,看着它指指点点。可我却注意到此刻有一只小动物——臭鼬从森林里跑了出来,进入了大灰熊的领地。这不是对这头庞然大物的一种公然藐视和挑战吗?这只臭鼬显然是不自量力,大灰熊只需扬起巨掌,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拍死它。

正当我为那只臭鼬即将到来的厄运担心时,意外的一幕出现了。大灰熊显然并没有为自己的领地来了不速之客而充满敌意,反而是以友好的姿态与对方一起共进晚餐。看来,它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知道去招惹那只臭鼬对自己来说是件很划不来的事。

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在我的童年时代,我在老家密苏里州的农田里抓到过这种四只脚的臭鼬;长大成人后,在纽约的街头也碰到过数次像这种臭鼬一样的两只脚的人。我从这些很倒霉的经历中得出一条经验:

无论去招惹哪一种臭鼬,都是不明智的举动。

有句谚语说:“不会生气的人是笨蛋,不生气的人才是智者。”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像圣人那样爱我们的仇人,但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快乐,至少我们要原谅他们、忘记他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实在是聪明之举。

我曾和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儿子一起聊天。我问他,他的父亲是否一直记恨别人。他的回答是:“我父亲从来不会为那些他不喜欢的人浪费一秒钟。”

纽约州前州长威廉·加诺也坚持这一策略。他曾被一份街头小报恶意中伤,名誉遭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害,后来又不幸被一个精神错乱的人开枪射中,差点就丢了性命。他躺在医院里,即使一度生命垂危,他仍然这样说道:“每天晚上我都原谅这一天所有的事情和所有的人。”

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太过于理想化了?我们再看看那位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的理论。这位悲观主义者在他的著作中宣扬,生命其实就是一种毫无价值而又充满痛苦的冒险,当他走过生命的每一分钟时,全身似乎都在散发着痛苦。可是即使在绝望的深处,叔本华仍然说:“如果可能的话,不要对任何人产生怨恨。”

伯纳德·巴鲁特曾担任过自伍德罗·威尔逊到哈里·杜鲁门六位美国总统的国事顾问。我曾问他会不会因为政敌的攻击而难过,他很坚定地回答道:“没有人能羞辱我或干扰我,我也绝对不会让对方得逞!”

耶稣有一句著名的话:“爱你们的仇人吧,善待恨你们的人:诅咒你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的,要为他祷告。”他说的这句话,其实不只是一种道德上的说教,也是在宣扬一种医学——他正在教导我们如何避免患上高血压和心脏病。我的一个朋友因为严重心脏病发作,医生要求他卧床静养,并告诫他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必须制怒。大家都知道,患有心脏衰竭症的人,一生气发怒就可能会送命。

“爱你们的仇人吧”,耶稣的这句话也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改进我们的外表。我们一定都看过这样的女性,她的脸颊因为愤怒而变了形,因为怨恨而布满皱纹,因为气愤而表情僵硬,无论她们怎样通过美容手段来使容貌更美丽,她们的心还是缺少宽容、温柔与爱。

假如我们的仇人知道我们因为怨恨而寝食难安、精疲力竭,我们的容貌因此发生改变,甚至因为心脏病而减短寿命,他们能不拍手称快吗?“不要让为你的敌人而燃起的怒火烧伤了你自己。”如果我们做不到爱仇人的话,我们也至少要爱我们自己,不能让仇人控制我们的快乐、健康和外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时候,一个我们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善举,也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也许是我们平时的一个不经意的小举动,只要是真心的付出,就会收到自己意想不到的回报。可能你会对我的话感到不屑一顾,谁会真的留意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呢?

这种质疑也许是很合理的,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不管你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无聊,我们每天总会遇见一些人,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他们呢?我们只是和他们擦肩而过,还是更深一步地了解他们比较好呢?比如说邮递员,他们每天要走好几百里地为大家送信,我们有没有用心地了解他的家住在哪里呢?是否有想看他妻女相片的想法呢?我们是否有关心过他们这样的身边人的内心世界——是否疲倦或者感到无聊呢?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平凡的人,你的邻居,店铺的售货员等等,这些人也与我们一样,有着他们自己的烦恼、美好的梦想、个人的野心。他们也想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并没有给他们表达的机会。我们可以试问自己:可曾对他们的家人或者生活表示过真切而热烈的兴趣呢?

当然,这样做有是一定的好处的,但是我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因此收获超乎寻常的快乐、更大的心理满足,并且因此而感到很自豪,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开放的自我”。波斯宗教家左罗亚斯托说:“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因为这能促进你的健康与快乐。”纽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亨利曾说:“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我认为自我实现与获得快乐,自我牺牲与遵纪守法也都是必要的。”是的,多为别人着想不仅可以让我们远离烦恼,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乐趣。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