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已经当了祖母的女孩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
几年前,我到一个小镇上演讲,恰巧在她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我要去50英里外的车站搭火车。她开车送我,在车上我们谈起了交友的话题,她说:“卡耐基先生,告诉你一件事吧!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的事——我丈夫甚至也不知道。”以前在费城,她的家庭是靠社会保障金生活的。她说:“我年轻时最大的悲剧就是由家里的贫困造成的。
我从来不能享受正常的社交生活,也不能像其他姑娘一样装扮。我衣着寒酸,而且常常不合适,有些小得绷在身上,款式当然也都过时了。我觉得羞愧不堪,常泪湿枕巾昏昏睡着。一天,我忽然灵机一动,每次朋友聚会时,我都让伴舞的男孩谈谈他们的人生、人生观以及对未来的筹划。问这些问题,倒不是我对他们的答案特别有兴趣,其实是希望分散男伴们的注意力,避免他们发现我的装扮寒酸。可是,奇迹居然发生了:当我听这些青年侃侃而谈时,我从中收获颇丰,并且开始对这些话题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我变得兴致勃勃,自己也忽视了服饰的问题。更另我惊喜的是:因为我善于聆听他人,关心别人,又鼓励他们抒情感怀,跟我在一起时,他们总觉得很快乐,渐渐地,我成了最受男孩子欢迎的女孩,有三位男士都请求我嫁给他。”
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关心别人的事情不是很无聊吗?我才懒得过问别人的事情呢,只要我自己能够赚到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足够了,管别人的闲事干什么?
当然,我们可以任凭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去选择生活,但是如果我们的思想完全正确的话,那么那些圣贤智者——耶稣、孔子、佛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的思想就都错了。对宗教大师也许你会很反感,那么我再用一些无神论者的例子来说说这个道理吧:剑桥大学的胡斯曼教授,是当代一位受人景仰的学者。1936年,剑桥的演讲说《诗名与诗性》中曾经引用过这样一句话:“耶稣说:‘为我失去生命者,将获永生’,这确实是永恒的真理,也蕴涵着最深刻的道德哲理。”胡斯曼教授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他却也发现了一个永恒的哲理:一个人极端自私,不可能活出真正自我的人生来,正相反,而那些无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才得以享受生活乐趣。让我们再来看看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无神论者。德莱塞把宗教都看作神话,而人生只是“一幕白痴演的闹剧,毫无任何意义”。生活中,德莱塞却遵循耶稣的一个神圣原则——为他人服务。德莱塞说:
“如果你想从人生中获得任何快乐,就不能只顾自己,必须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源于你为人人、人人为你。”
有一句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可以这样地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经常和搬运工握手表示感谢,又能对厨子深表同情,或者是对别人的宠物经常称赞的人,他们会整天愁眉不展吗?不会的。
因为他们平日的这些小小的善举,得到了别人的回报,别人用感激和微笑回报了他们,使他们的心获得了更大的温暖,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小举动让自己的心更加地快乐。当我们陷入一种绝境的时候,不要认为再也无法重获快乐了,我们也没有地方去找寻让自己快乐的方法了,这种想法真的是很悲观的。通过这节我讲的内容,难道你还没有找到答案吗?心怀感恩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一种处事中不患得患失的快乐,就要懂得心存感恩,懂得感恩的人很少会为一些事情犯愁。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是谁吗?我告诉你,这个秘方是饮食有度,保持平安与愉悦的心情。人生在世,我们应该树立两个目标:第一,拥有你所向往的;第二,享受它们。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点。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上天赐予的恩惠,就不会感受到忧虑了。
我认识哈洛·阿伯特好几年了。他住在密苏里州的韦布城,曾当过我的演讲经纪人。一天,我在堪萨斯城碰见他,他好心带我回密苏里的贝尔顿农场。途中,我问他如何免除忧虑,他便给我讲述了下面这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我曾是个多虑的人,”阿伯特说道,“但是,1934年的春天,我走过韦布城的西多提街道,有个情景扫除了我所有的忧虑。事情的发生只有十几秒钟,但就在那一刹那,我对生命意义的了解,比在前10年中所学的还多。这两年,我在韦布城开了家杂货店,由于经营不善,不仅花掉了所有的积蓄,还负债累累,估计得花7年的时间才能偿还。我刚在上星期六停止营业,准备到商矿银行贷款,以便到堪萨斯城找份工作。我像只斗败的鸡,没有了信心和斗志。突然间,有个人从街的另一头过来。那人没有双腿,坐在一块安装着溜冰鞋滑轮的小木板上,两手各用木棍支撑前行。他横过街道,微微提起小木板准备登上路边人行道。就在那几秒钟,我们的视线相遇,只见他坦然一笑,很有精神地向我招呼,‘早安,先生,今天天气真好啊!’我望着他,体会到自己是何等富有。我有双足,可以行走,为什么却如此自怜?这位缺了双腿的人仍能如此快乐自信,我这个四肢健全的人还有什么不能的?我挺了挺胸膛,本来预备到商矿银行只借100元,现在却很有信心地宣称 :我要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工作。结果,我借到了钱,也找到了工作。
现在,我把下面一段话写在洗手间的镜面上,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念它一遍。
‘我闷闷不乐,因为我少了一双鞋,直到我在街上,看到有人缺了两条腿。’”
我问过艾迪·瑞肯贝克,他和朋友在太平洋上绝望地漂流了21天之后,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道:“我学到了一点——人只要有淡水喝,有东西吃,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是啊,只要我们懂得上天赐予我们的平凡的东西,懂得享受他们,我们自然会体会那种平凡简单的快乐。叔本华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所拥有的,却总是忧虑自己所缺少的。人类这种倾向常导致世上最悲惨的事发生,而带来的后果只怕比所有的战争和疾病都严重。 ”可见,对自己的现状保持一种感恩的态度是一种多么重要的快乐法则。
我有一个朋友叫露西,几年前,我们相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写作班上,她整天愁眉不展的样子,为自己得不到而一直怨恨着,差点为自己酿造了人生悲剧。她的人生经历如下:
“我的时间每天安排得很紧凑,先是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习风琴,然后在城里辅导一个演讲培训班,还要在一个城市教授音乐欣赏课程,同时我忙着出席各种宴会、舞会,整日马不停蹄地奔波。直到有一天早上,我彻底累垮了。医生说:‘你得卧床安心休养一年。’他们没有给我恢复强健的信念。
“卧床一年!简直是个废物——还不如死了算了!我害怕极了,真是不幸,这种事竟发生在我的身上!为什么要受这种报应?我哭了好久,开始变得歇斯底里,痛苦而情绪抵触。不过,为了遵从医生的嘱咐,我还是要卧床休息。一位邻居名叫鲁道夫,是一位艺术家,他来看望我并开导我说:‘不要以为在床上躺一年就是悲惨,其实换种角度想,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你可以真正了解自己,这几个月,你可以注意在心灵方面的修炼,比你从前的收获还多。’我逐渐平静下来,努力寻找另一种价值观。我阅读一些发人深省励志的书。一天我听到播音员正在说:‘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永远只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以前听过此类话无数次了,但这次我才真正用心领悟了。我开始思考一些能令我坚持生活的想法——一些开心、健康的想法。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我就努力想想所有我应该感激的事。我的身体毫无病痛,我有个可爱的小女儿、健康的视力、灵敏的听觉、收音机里的伴随我的悦耳动听的音乐、还有读书的闲暇、可口的美食、几位知心好朋友,来探望我的访客非常多,以至于医生不得不限制一次只能容许一位访客,而且还有访问时间限制。
“多年来,我一直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在我真要庆幸躺在床上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亚利桑那州生活中最有价值、最快乐、最有收获的一年。那一年,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早上先清点自己所收获的幸福,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这种习惯。这已成为我最宝贵的精神财产。我应承认一点,在害怕死亡之前,我真羞愧没意识到生活的真谛。”
其实,她的这种人生哲理与两个世纪前就被英国 约翰逊所悟到的哲理是一样的。约翰逊曾说过:“习惯看到任何事物最好的一面,是珍宝换不来的。”每位女性都要记住这样的话:让自己对所拥有的事情进行感恩,收获的就是无穷的满足和快乐。我们应该把慎思和感恩四个字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来作为我们的人生信条。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愿意,我们可以收获比阿里巴巴发现的宝藏更大的收获——感到满足和愉快。用一亿元换你的双眼你愿意吗?而你的两条腿值多少钱呢?你的听觉呢?你的家庭呢?问到此,你会发现,其实这些我们平时不经意的东西用多少钱换你也是不乐意的。所以,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并心存感激之情吧,快乐将会永远伴随在你身边!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