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在印度打捞第一桶金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英国长达45年,她为了使得英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终身未嫁,在她的努力下,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日益繁荣、国力日益强大。但是英国的对外贸易之路却被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老牌的海上强国排挤。伊丽莎白女王大力提倡海盗袭击葡萄牙商船,在抢夺的过程中英国的海军日益强大,终于可以到了与葡萄牙抗衡的地位。为了更好的开展对外贸易,1600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而东印度公司给英国的贸易推动巨大。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影响下,1602年荷兰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1616年丹麦成立丹麦东印度公司,1628年葡萄牙成立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64年法国成立法国东印度公司,1731年瑞典成立瑞典东印度公司。在这么多的东印度公司中英国的成立最早,实力最强大。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夺得了巨额的财富,很多人因为在印度做生意成为富翁,英国的工业也在印度原料的支持下日益发达,印度对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位英国的历史学者这样评价英国东印度公司:“夺取印度的财富和资源,到英国去,但不给予任何形式的报偿”,它把“印度变成饥荒的国土,这种饥荒比印度历史上或世界历史上的饥荒,更加频繁,更加严重。”英国逐渐强大了,印度日益弱小了,这就是东印度公司的成绩!

东印度公司的创立

1600年在英国的伦敦,伊利莎白女王创立了东印度公司创立,它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冒险精神和有长远眼光的商人成立的。公司在创办之初,拥有125个持股人,公司由24名董事组成全体董事,他们皆由全体经营者委任,并要向全体经营者定时汇报,同时全体董事下辖10个要作定时汇报的委员会。这是公司最初的运营方式,公司的注册资金为7.2万英镑,正是这些人这些钱在以后的印度缔造了传奇的商业神话。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开始了他们在东印度的冒险的财富之旅。

但是在最初的几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绩很小,公司的商船在海上遭到了海盗和荷兰、葡萄牙等国舰队的阻截。有的公司船只甚至都没有到达印度,就被消灭在大西洋的海面上。但是1608年,公司的船到终于冲破葡萄牙舰队的封锁成功抵达印度西部的苏拉特港口,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贸易点。虽然在最初的阶段,公司的规模很小,贸易额无法和老牌的欧洲国家相比,但毕竟走出了第一步,为以后英国在印度势力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此后两年间,东印度公司得以在孟加拉湾的默吉利伯德纳姆建立了它的第一所工厂,公司的贸易额渐渐增加,商人们看到巨大的财富在向他们招手。公司在印度登陆后报告说获得了很高的利润,前景非常可观,对英国来说,印度丰富的原料、物产,正好可以弥补英国工业飞速发展中原材料不足的问题。东印度公司的上层商人们,向新任的詹姆士国王游说,以出色的口才说明印度对英国的重要性。詹姆士国王接受了公司的建议并且向公司颁发了特许状,这张特许状为东印度公司带来更大的权力。

之前伊丽莎白女王所所给予的特权有期限,东印度公司的领导者认为这不利于公司展开贸易,因此詹姆士国王的特许状就没有设定期限。东印度公司在詹姆士国王的大力支持下,更好的展开对印度的贸易往来。同时授权公司的托马斯•罗爵士作为国王的使者,代表国王出访印度。爵士率领的船队的成功抵达印度,终于为公司的贸易掀开新的一页。

1613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西部的苏特拉设立贸易站,1619年托马斯•罗爵士在从印度回国之前,和他原来的敌人库拉姆王子达成协议,王子向英国商人颁布一个特许令,英国商人不仅可以在苏拉特自由的进行贸易活动,并且可以持有武器弹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不久,公司又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拉斯建立商馆,这样公司的贸易范围渐渐从西海岸扩大到东海岸。

公司在印度的另一个重要的决定发生在1698年,这一年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第一块根据地,这对以后的贸易以至印度的历史产生重要影响,而历史证明了一切。加尔各答当时仅仅是个小小的村庄,但是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边,是一个潜在的港口。同时,加尔各答村庄的周围地区盛产大米、黄麻,物产丰富,并且河流纵横交错,平原一望无边内陆的交通也很便利。东印度公司在这里设立了贸易总部,把印度的大米、黄麻、珠宝、黄金、咖啡还有大量的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公司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商人们渐渐富起来。英国的工业在印度原料的支持下繁荣起来,英国人生活中接触到的印度物品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咖啡这个以后的欧洲人都离不开的饮品,东印度公司开辟了英国的一个全新时代。

除了在西海岸的苏拉特和东部沿海的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还有马德拉斯和孟买两个贸易根据地,这几个城市构建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网络。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地区都是公司委派的总经理和商人委员会控制下自主的进行贸易往来,彼此之间互不干涉,地位是独立而平等的。总经理管理着所在地区的大小工厂,营业成绩直接向英国的总部报告。随着贸易额的渐渐增大,涉及的地区和贸易范围也越来越大,各大地区的总经理渐渐的有了合作,联合行动总是会让公司的利润更大。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取得巨大的成功和攫取的巨额利润,使得商人们的野心更大。他们对外贸易的眼光开始不仅仅局限在印度,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各个国家都被纳入到这个庞大的贸易圈中。从1710年开始,东印度公司每年都会派由十几只商船组成的船队前往东方,有的商船到了中国,进行公司利润最大的茶叶贸易,同时商船将在印度产的鸦片销售给中国等国家。印度渐渐成了英国在亚洲侵略扩张的根据地,通过东印度公司,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国家都纳入到英国的影响下。这是英国繁荣强大的辉煌时代,同时是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痛苦屈辱时代。

英国到印度之间的商船往来航行一般都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航行依靠风速,所以船只需要等候季风,根据季风的情况决定航行的时间,另一方面还要除去商船收购和装卸货物的时间。公司的船队一般在秋季或者冬季从英国出发,依靠大西洋的信风的力量,大概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即可到达印度,装好货物,商船要等着印度洋上的季风的到来,大概在春季离开印度,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在夏季到达英国。满载而归的商船回到印度,在东印度公司的码头入港,卸下货物等待出售。

东印度公司会定期举行大型的拍卖会,香料、咖啡、珠宝等物品会通过参加拍卖会的商人,销售到英国各地,甚至欧洲大陆的各个角落。这种拍卖活动会持续一周的时间,公司的仓库很快变空了,接着整个欧洲都弥漫着印度的气息。人们戴着印度的珠宝,穿着印度风情的服装,喝着印度来的茶水或者咖啡聊天,欧洲因为印度而改变了!

克莱武的传奇人生

1725年9月25日,罗伯特•克莱武出生在英国希罗普郡德雷顿市的斯泰切庄园,他的家族曾经是显赫贵族的,克莱武的父亲当过议员。

因为资产阶级的兴起,老牌的贵族家族大都衰落,克莱武的家族也不例外。按照克莱武自己是说法,他继承庄园的时候,每年的收入只有500英镑,勉强维持生计。克莱武小时候就表现出胆大妄为和冒险精神,他是人尽皆知的捣蛋鬼,是一个让大人头疼、小孩害怕的角色。他曾经爬到教堂顶上,倒挂在雕像下,把里面虔诚祷告的教徒吓得半死,目的只是寻找刺激。在他读书的年代里,克莱武曾经在5年的时间里被3所学校开除。他青少年时期的顽劣叛逆,由此可以想象。

克莱武的父亲对他已经失望了,不知道怎样管束他,父亲只能做出了一个当时普遍的选择。当时的英国人,如果活不下去或者孩子难以管教就会送他去印度,因此去印度的都是一些叛逆的青年、渴望发财的冒险家、甚至囚犯等。17岁的克来武被父亲送到当时正在英国招募员工的东印度公司,1744年18岁的克来武到印度的达马德拉斯担任书记员。书记员工作是东印度公司中最低一级的职务,负责枯燥繁琐的货物登记工作。他住在闷热的阁楼中,承受印度的炎热,还要忍受疟疾的痛苦。

克莱武作为一个年轻人被父亲送到遥远的印度,第一次尝到了孤独的滋味,想家的感觉时刻缠绕着克莱武。他在严重的思乡情绪和生活困境的双重打压下,变得抑郁。有一天,克莱武与同事发生争吵,从小就没受过委屈吃过亏的他,顿时感到非常的沮丧,再加上他是被父亲赶到印度,孤独、气愤、绝望的情绪让克莱武想到自杀。克莱武拿起随身携带的手枪,来到一个幽静的树林,面对着故乡的方向扣响了扳机。但奇怪的是第一枪居然没有想,克莱武想着连死都这么难,又开了一枪,还是没有响。克莱武感到非常的好奇,他想也许是上帝在劝阻他,上帝安排他到这是让他大有作为的,绝不会这么容易的让他死去。克莱武很快找到了释放压力的方法,读书与吸鸦片,吸鸦片让他感觉轻松愉快,读书让他获得知识。不再沮丧的克莱武果然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开始了他辉煌传奇的一生。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不仅仅是做生意,为了巨大的财富经常要发动战争。克莱武加入了公司的军队,并且很快的在战斗中发挥他好战勇敢的本质,并得到他的上司劳伦斯少校的赏识。克莱武曾经多次参加战斗,无论是面对印度封建王公的军队还是对手荷兰人、法国人的军队,克莱武总是能取得胜利。克莱武的在战场上的胜利为他带来很多荣誉, 1755年被任命为在印度圣戴维堡的英军总督,中校衔。不久,他领人参加了东印度公司争夺孟加拉的战斗。克莱武参加的战争越多越大,他建立的战功就越多,而作为回报他得到的奖励和荣誉就越多越大。他曾两次担任孟加拉总督,在任期间他为自己和公司以及英国夺得了巨额的财富。这些职位是英国政府对克莱武出色军事才能认可的表示,在战争年代谁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谁就是英雄,谁就能获得无上的荣耀。

1756年发生的“七年战争”,是克莱武发家的标志。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夺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它的方式是血腥的,势必会遭到印度土著的反感,公司的军队更是使得印度人觉得自己的国家受到了威胁。1756年,孟加拉的纳瓦布(印度地方最高首领的称谓)向东印度公司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在加尔各答拆除堡垒,傲慢的英国人根本没有理睬,纳瓦布气愤之下发兵赶走了英国人,收回了加尔各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英印“七年战争”的导火线,战争从此爆发。

在英国人看来印度人无论是武器还是战术都是非常落后的,而印度人居然占领了加尔各答,自然让英国人感到意外。英国人很快集合部队,商量对策,而克莱武在这次受到重视。大部分的军官主张动武以解除印度带给英国的侮辱,给印度人一个教训。文职的政府官员主张先充分做好准备,再作决断,同时向克莱武陈述了理由。当时纳瓦布的兵力有七万人,而东印度只有九百人,加上接受他们训练的印度士兵,也不过三千人,人数相差太大。而战争一旦开始,英国的军队的物资供应将会成为问题,同时,印度人还有法国人的支持,法国人很可能站在印度一边。但是克莱武没有听从这为官员的意见,决定向印度开战,他已经想好的对策。

第二天,克莱武派人护送使者偷偷地向一位纳瓦布的军队首领进献礼物,希望收买军官。而这位军官在利益的诱惑下背叛了自己的主人,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这样克莱武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由于有了这位军官的帮助,克莱武的军队很轻松的占领了加尔各答。同年6月,纳瓦布调遣了几万大军与克莱武的几百人的英军在普拉赛地区作战。实力悬殊的英国士兵面对强大的印度军队,初战就失败了。但是,克莱武故伎重演,派人再次收买的对手的军官。印度人的军队还没有等到克莱武的军队发动攻击,就主动撤退。这样克莱武的军队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消灭了大量对手,并且杀死了一名纳瓦布,失去首领的印度军队变得更加不堪一击。英国军队一路追到了孟加拉国库,打开国库大门,洗劫一空。

国库里储藏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可以说帝国的大部分财富都在这里了。英国人将大部分的钱运回英国,一部分钱被士兵分刮。任何人面对财富都会动心,英国人本来就是为财富而来,这次事件是在预料之中的。

这场战争印度不但没有收回加尔各答,整个孟加拉地区都被英国占领。英国人选派任命纳瓦布,克莱武当上了孟家拉的都督,进入了他人生的全盛时代。同时也是东印度公司的全盛时代,东印度公司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公司,还是英国对印度实施统治的代理机构。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为英国积累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她是连接英国和印度之间的纽带。它的辉煌是英国的辉煌的标志,是英国统治的工具,当她不能有效的为英国攫取利益时,就会被一脚踢开。1858年,东印度公司因为腐败和统治不利,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此,东印度公司走完了她生命的历程。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