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英国皇家使者的到来
-
上图为一幅表现印度官员接见英国商人的图。印度人身着体面的贵族服装,最前面的一个身体前倾,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身上佩戴的宝剑,暗示着他们的疑虑和帝国的态度。
莫卧儿帝国的统治在17世纪逐渐走向正轨,印度土著早已经习惯了这些外来的统治者内部的相互争斗,连续不断的王位之战在印度民众看来都是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印度教义的坚韧教会人们学会等待和坚持,大多数人会用瑜伽来净化自己的灵魂。穆斯林统治者在漫长的统治岁月中,渐渐的受到印度教的影响。泰姬陵的美丽端庄和动人的爱情故事似乎可以弥合两种宗教的巨大分歧,整个帝国按照自己的路线缓慢的向前推进。
在17世纪初期英国和印度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对双方来讲都是新鲜神秘的。当然英国并不是第一个到达印度的国家,因为印度的香料在欧洲早已闻名,每个国家都想来到印度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度寻找财富。荷兰、葡萄牙等老牌的欧洲海上帝国在英国之前就已经为了争夺东印度香料之路展开激烈的战争,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商人之间的利益之战。而英国的使者则代表英国皇室来到印度,与莫卧儿帝国的皇室及印度王公贵族交往,背后的意图自然是商业经济上的往来。
英国人从寒冷的北欧来到温暖潮湿的南亚大陆,本来是想改变印度的一切,但是在交往和接触的过程中也渐渐地被印度改变。湛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水,绿绿的草木,奇异的人种,不一样的文化、音乐、艺术、建筑等等,英国人深深的被吸引了,不再想回到寒冷阴暗的伦敦。英国人不仅仅是单纯的做生意,他们要把印度变成英国的领土,这样他们就可以永远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英国人一步一步地执行计划,从最初的东印度公司,到后来的印度土兵,印度终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受到英国的詹姆士国王授权的四只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浩浩荡荡的向印度洋行进,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漫漫航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大西洋上商船会遇到欧洲的海盗,在靠近印度的海面上会遭到荷兰和葡萄牙海军和商船的阻截,但是全副武装的英国商船早就做好了准备工作。战胜了海盗,迎接了海洋上风暴的洗礼,商船终于来到了印度,并且得到了帝国皇帝的接见。
英国人在印度的经历并非是万事都顺利,詹姆士国王的使节在印度的经历足够让他们写一本精彩刺激的冒险传记。英国的绅士遇到帝国的封建贵族产生碰撞是可以想象的,但是杰出的托马斯爵士应付自如,他成功的完成了英国国王的使命。他成功的使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站住脚跟,并获得了更多的特权。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在印度建立的神话,公司不仅源源不断地将印度的宝石、香料、手工艺品等,而且将中国、东南亚的国家也纳入到英国的影响下。印度在英国人的开发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个新兴的城市加尔各答开始崛起,在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第二个伦敦”,它的繁荣发达在当时的整个亚洲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从英国到印度的航行
1615年9月26日,在巨大的炮声中,飘扬着英国国旗的四只英国商船在首领托马斯·罗爵士的指挥下停靠在印度的西北海岸。托马斯·罗爵士是代表英国詹姆士国王出使印度的使节,托马斯·罗爵士驾驶着四只商船带着詹姆斯一世的亲笔信到达印度海岸。在托马斯·罗爵士航行的路上,曾经遭遇到葡萄牙舰队的袭击,葡萄牙人不想英国人来分享印度的财富,但是却出人意料的被托马斯·罗爵士的舰队打败了!
在托马斯·罗爵士之前英国人曾经尝试过到印度的航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以失败告终。1553年,英国人曾经试图寻找绕过葡萄牙和西班牙前往印度的新航线,结果失败了;1583年—1591年,英国人拉尔夫·菲奇所搭乘的“猛虎号”在穿越葡萄牙的封锁线时遭到拦截,拉尔夫·菲奇被俘虏,被关押在莫卧儿帝国的阿格拉和法塔赫布尔,以及葡萄牙在印度的大本营果阿。拉尔夫·菲奇掌握了大量珍贵的资料,1591年拉尔夫·菲奇想尽办法返回伦敦,将这些重要资料交给国王,从而为托马斯·罗爵士航行的成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托马斯·罗爵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出生在英国一个商人家庭,他的家族曾经有三个人担任过伦敦市长,是伦敦一个显赫的家族。他本人曾经在著名的牛津马格达琳学院学习,成绩优异。在远赴印度之前他曾率领一支探险队到达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从事冒险活动,当时正是冒险探险的风气盛行的时候,因此托马斯·罗也是一个极具冒险精神的人。他有着牛津大学的文凭,博学多才,机智善变,聪明睿智,并且有着冒险精神,他曾被伊丽莎白女王授予爵士称号。他热心政治是英国议会的议员,得到詹姆士国王的信任。但他在结婚后不久因为急需要钱,接受了东印度公司的职务,并且得到国王的任命,成为大使来到印度,展开他的又一次冒险之旅。
托马斯·罗爵士第一次踏上南亚这片土地,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想到在海上经过的漫长的、惊险的六个月,托马斯·罗爵士此时此刻为自己的坚持和勇敢感到骄傲,海盗、荷兰和葡萄牙的舰队都被自己打败,这绝对是个美好的开端,是新世界的到来。成功的到达印度,意味着可以得到和荷兰、葡萄牙一样的权利和财富,从此之后无数的香料、珠宝、茶叶、手工艺品将源源不断地运回印度。托马斯·罗爵士想到商船返回到英国时会产生怎样的轰动,国王和整个大英帝国都将为他感到骄傲。看着这个全新的大陆,炽热的空气弥漫着热情的气息,托马斯·罗爵士真的要开始他和印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啦!
托马斯·罗爵士此次的印度之行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活动,而是肩负着詹姆士国王的神圣使命。詹姆士国王希望托马斯·罗爵士这次能够和莫卧儿帝国的皇帝签订一个合约,希望获得在“没有任何阻碍或骚扰的不事张扬的贸易和商业往来”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英国要打断荷兰、葡萄牙在与印度商业往来的垄断地位,英国要开辟一个全新的时代。欧洲人都对印度丰富的物产着迷,华丽精致的丝织品、香料、宝石、糖、靛青、硝石等都是很大的诱惑。托马斯·罗爵士的成功到达为英国对印度贸易的展开做好了准备,之前也曾经有英国人在印度办工厂,从事出口贸易,小有利润,但还无法和荷兰葡萄牙媲美。英王詹姆士希望和帝国皇帝签订一个条约,使英国可以获得更多的权利,为英国商人争取更多的利益,这是托马斯·罗爵士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但是英国的绅士风度遭遇到莫卧儿帝国的傲慢的官员们总会发生一些碰撞,处理好这些问题是成功签订条约的第一步。托马斯·罗爵士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同时带些英国人的傲慢,慢慢地踏上了莫卧儿帝国的领土,岸上由英国船员和士兵全副武装的分列两旁,等待着大使的检阅。
当托马斯·罗爵士威严的穿过队列时,前来迎接的帝国官员正在不远处的一个很大的帐篷底下,静坐着等待他的到来。帝国官员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这个仪式,但显然与英国人认可的恭敬地站着迎接他们的到来的方式完全不同。这里,不是帝国官员不尊重英国的使者,而是他们的文化就是这样的,伊斯兰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封建文明和资产阶级文明就这样在印度海岸相遇了。
托马斯·罗爵士立刻通过随从的官员向帝国官员表达了不满,接着帝国官员缓缓站立迎接他。英国人在第一件事情上取得小小的胜利,托马斯·罗爵士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问题总是接连不断的出现,帝国官员要对英国人进行例行的过关检查,这是以前的外国人到印度必然要经历的。但是这次托马斯·罗爵士不仅仅代表东印度公司,更是詹姆士国王的代表,他和他代表的国王理应得到一个国王应得的尊重。他严词拒绝了官员的无理要求,并且生气的返回船上,以示抗议,这时帝国官员再次妥协让步,托马斯·罗爵士和他的五个随从不用检查。帝国官员的再次让步,显示了伊斯兰教的博爱胸怀,但是在英国人看来这是软弱的表示,他们更加轻视印度人,自信可以征服这个大陆!
托马斯·罗爵士对他上岸后会发生的事早就已经精密计划过,他此行的目的不仅是和帝国签订条约,方便贸易往来,更是要改变帝国对英国的傲慢蔑视的态度。英国人自信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绝对不允许其他民族轻视他们的。托马斯·罗爵士面见帝国国王是一次华丽的冒险,成功的话就可以签订条约、英王得到应有的尊重,自己可以获得不尽的财富和容易,失败就会被处死,永远待在这个遥远的国度。他抱着最后一搏的精神,一步一步的按照计划进行,而帝国官员的两次妥协,让他看到了希望,他现在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使命,获得财富和荣誉。
托马斯·罗爵士在印度的第一站是苏拉特,东印度公司在这里有着很多的工厂,是一个重要的商业贸易城市。苏拉特是一个美丽而又繁华的城市, 十七至十八世纪时曾为印度重要的通商口岸,非常的繁荣。苏拉特是印度传统的小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中心,棉丝纺织工业最为重要,还有机械、造纸、碾米、制皂、制毯和砖瓦等工业。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寺院,砖塔结构的华丽的城堡,美丽的达不蒂河穿城而过,热带树木亭亭玉立的在建筑旁、河边,整个城市美丽的让人窒息。
托马斯·罗爵士进入到市中心,看到很多的人在露天市场里自由的进行交易,可以讨价还价,不仅是印度本土的商人,有些商人来自附近国家如土耳其、波斯、亚美尼亚,有些来自欧洲的荷兰、葡萄牙等,托马斯·罗爵士此时的想法是让英国人主导这个繁华的市场。印度本土居民大都喜欢穿白色棉布制成的服装,他们的服装与苏拉特炎热的热带气候相得益彰,而英国人复杂、华丽、厚重的欧式服装在市场上是非常怪异的,同时很不适合热带的气候,不一会托马斯·罗爵士和随从们就大汗淋漓,都快要中暑了。
苏拉特的富裕是出乎托马斯·罗爵士的意料的,他们居住在由砖和石灰建成的结实的房子里,几乎每家的门和窗户都有竹帘,甚至一些有钱人家用玻璃窗,在17世纪的印度,这是非常奢侈的事情。爵士在来的路上见到的还都是一些穷苦农民的家庭,衣衫褴褛,居住在茅草建成的低矮的房子里,连饭都可能吃不上。苏拉特的繁荣来自于她优越的地理位置,因为从西海岸进入印度的商船都在这里停靠转运,进入到印度大陆。特别是16世纪荷兰、葡萄牙人的到来,他们从南亚获得香料和贵重的宝石、木材等,而苏拉特就是他们停靠休息的中转地 ,渐渐的他们也和印度本地人做起了生意。也就是说在英国人到来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这里占据了很久,获取了巨额财富,现在英国人要来分一杯羹,势必要和葡萄牙人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这时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托马斯·罗爵士在海上会遭到葡萄牙人的阻截了吧!
苏拉特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就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在印度历史中,婆罗门教徒戈皮建造了苏拉特城,是他促成了苏拉特城的繁华,后来他成为古吉拉特伊斯兰王国的首相。(删去一行半,加三行)苏拉特从14世纪以来就是繁荣的国际贸易中心,同时还是莫卧儿帝国的主要港口,其造币厂也坐落于此,因此非常重要。英国人想要打败葡萄牙人,必须从苏拉特城下手,托马斯·罗爵士毫不夸张地将苏拉特成为全部东印度贸易的源泉和生命。而葡萄牙人之所以能够和莫卧儿帝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原因在于印度每年都有大批的朝圣者从海路穿越阿拉伯海到圣地麦加朝圣,而猖狂的海盗严重阻碍了朝圣之路。这时葡萄牙强大的海军为朝圣的船只保驾护航,作为交换帝国为两国的贸易提供便利条件,但是在英国人来到的时候,二者的合作已经出现问题了。
托马斯·罗爵士率领的商船武器装备优良,远远超过葡萄牙的舰队,当他们在印度海域击败葡萄牙舰队时,帝国的官员看到了英国强大。帝国想抛弃傲慢的葡萄牙人,和更加强大的英国人合作,这是官员在接待托马斯·罗爵士时,愿意做出妥协的重要原因。英国人想取代葡萄牙人必须得到帝国皇帝的许可,他们已经具有了实力,现在要做的就是面见国王,证明自己的实力,成功的签订合约。
一次华丽的远洋冒险
托马斯·罗爵士只有前往首都阿杰梅尔见到皇帝才能达到目的,可是在苏拉特与官员的矛盾使他们耗费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行
程的缓慢是因为托马斯·罗爵士认为官员们的态度傲慢无礼,对詹
姆士国王和大英帝国没能足够的尊重和重视,每当双方的意见发生分歧时,总是希望帝国官员先让步。
在经过上岸时的接触后,托马斯·罗爵士似乎有足够的自信相信事情的发展都会按照他的预想进行。他等待着苏拉特都督先来拜见自己,而都督也被他的傲慢激怒,坚持不来。这本来使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托马斯·罗爵士比印度人更傲慢更倔强,每次都不会先让步,事情进入僵局。面对都督的非难和迟迟不下发前往首都的通行证,托马斯·罗爵士开始着急了。但是他是永远不会像都督低头妥协的,足智多谋的他向东印度公司在莫卧儿帝国的代表写了一封非常重要的信,希望公司代表求助于帝国皇帝。他的这个举动是一个华丽的冒险,假如皇帝不接受他的说法,那么他很可能在见到皇帝之前就被处死。皇帝没有必要相信一个外国人的说辞,而不相信自己的官员。上帝再次眷顾了幸运的托马斯·罗爵士,皇帝相信了他,并下令都督立刻放行。
托马斯·罗爵士的旅途并不顺利,热带的气候使得爵士染上了痛苦的热病。虽然被病痛折磨着,他一路上还是使出各种手段迎合当地的王子,在见到皇帝之前就已经得到一位王子的许可,获准在他的领地上设立一个工厂。他绝对是一个出色的使者和成功的商人,他时刻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在经过艰难的路程后,1616年1月10日托马斯·罗爵士终于来到了皇宫,见到了贾汗吉尔皇帝。皇帝按照规定每天都会拿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接见官员和客人,整个过程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接受接见的人们被分别安排在用栅栏隔开的三个区域,普通百姓站在第一区域,一般官员站在第二个区域,而贵族和外国客人站在最接近皇帝的第三个区域。
托马斯·罗爵士在两个奴隶的带领下穿越人潮来到皇帝面前,他按照英国的礼节向皇帝鞠躬致礼,同时献上詹姆士国王对皇帝的问候。皇帝非常客气的通过翻译向詹姆士国王传达问候,表示两国是兄弟国家,理应互帮互助的。托马斯·罗爵士献上了詹姆士国王的礼物,其中有一把宝剑和一辆英国式的马车。这两件礼物都是出自英国工匠之手,皇帝根本就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宝剑被即刻佩戴在身上,而马车也在以后派上了大用场。贾汗吉尔追求物质享受,托马斯·罗爵士投其所好,显然很成功。他想得到的一切都将依靠皇帝的支持,得到皇帝的喜爱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在两人的首次会面中,能够留下一个好印象是至关重要的。
贾汗吉尔欣赏托马斯·罗爵士镇定自若的英国绅士风度,对他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都非常赞同。同时,托马斯·罗爵士对帝国皇帝的印象也是出奇的好,在他眼中皇帝是博爱仁慈的,说话谦卑有礼,风度翩翩,虽然他在处理的长子库斯鲁叛乱的事情上,心狠手辣了一些,但在托马斯·罗爵士看来这是一个帝王应具备的品质。任何对自己政权产生威胁的人,都应该被处死,人与人之间需要忠诚和信任。不管怎么说贾汗吉尔都是一名开明的君主,在统治的时期颁布十二条法令,有效的保证了印度教徒的权力,同时主张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同生共存。
贾汗吉尔对音乐美术建筑等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仅欣赏伊斯兰教风格的艺术,印度教风格的艺术他也非常喜欢。他在位期间,印度教的画家、音乐家可以长住在宫廷里,这种事情在之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即使贾汗吉尔嗜酒如命,大量的吸食鸦片,有些时候完全被皇后及其家族利用,托马斯·罗爵士依然认为他是一位可爱的值得尊敬的君主。
两人互相喜欢并不代表托马斯·罗爵士可以顺利完成詹姆士国王和东印度公司交给他的任务,贾汗吉尔似乎只对他本人及所带来的礼物感兴趣。贾汗吉尔长期吸食鸦片,不理朝政,对帝国的管理早已不再放在心上。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皇后努尔完全反对放弃葡萄牙人转而和英国人合作。努尔是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同时有毫不逊色于她的美貌的智慧和野心。努尔来自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她的父亲是朝中的元老地位显赫,哥哥是一位大臣握有很大的权力,她的侄女嫁给了王子胡拉姆(胡拉姆即日后的皇帝沙·贾汗,而她的侄女即是泰姬陵的主人)。如此强大的背景,皇帝对她除了喜爱还有畏惧,努尔的意见和决定皇帝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贾汗吉尔和努尔之间也有着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阿克巴大帝的另外两个儿子都先他而去逝,因此对贾汗吉尔是非常的疼爱,不管儿子怎样的伤害自己,他都会原谅贾汗吉尔。
贾汗吉尔在还是王子的时候,先是勾结葡萄牙人自封王,还曾经设下圈套谋害父亲的重臣,以夺得王位,阿克巴原谅了儿子。可贾汗吉尔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夺王位的计划,阿克巴的大臣们密谋要剥夺王子的继承权,但阿克巴最后还是原谅了儿子仅处以10天禁闭作为处罚,在阿克巴病重的时候还是将王位传给了儿子。
贾汗吉尔和皇后努尔·贾汗的爱情故事也是真情与背叛同在,阴谋与浪漫并存。努尔的父母都是波斯人,因为贫穷从波斯来到印度谋生。她的父亲曾经在阿克巴军队服役,立下战功,受到阿克巴的赏识。贾汗吉尔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和努尔相遇相恋,但是像一切王子和灰姑娘的爱情一样,王子的家族极力反对。
一方面是努尔的地位低下,几乎和奴隶的地位相同,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同,皇室是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婚姻的。痴情绝望的恋人偷偷的联系,终究还是被阿克巴发现。一天,阿克巴趁着王子和努尔没在一起,派人将努尔抓了起来,并且强迫她嫁给了波斯人,同时命令他们立刻离开首都,前往孟加拉,永远都不要返回首都,否则立刻被处死。发现真相的贾汗吉尔非常的愤怒,他发誓要找回努尔,并且向父王报复,这就是他为什么反复的背叛阿克巴的原因,他要夺得王位,找回心爱的女人,掌握自己的命运。贾汗吉尔也是一位痴情的王子,在他登上王位以后他派人到处寻找努尔的下落,终于有一天他发现努尔和她的波斯人丈夫住在孟加拉。贾汗吉尔为了抢回努尔,命令孟加拉都督以莫须有的叛国罪处死那个波斯人,但是在都督抓捕波斯人的过程中反而被波斯人杀死,而波斯人也被都督的随从当场处死。
虽然经历了这些波折,失去了一个都督,不管怎样,这对苦命痴情的恋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努尔后来成为皇后,贾汗吉尔对她的爱丝毫没有变过,对她言听计从。
托马斯·罗爵士只能想另外的办法,他在皇帝的交往中发现贾汗吉尔对财富有着很强的占有欲,对两国的贸易毫不关心。帝国的统治者拥有无数的金银珠宝,但是贾汗吉尔还是整天想着怎样占有更多的财富。英国使者带来的礼物他非常喜欢,尤其是英国的马,更是爱不释手,他曾经暗示托马斯·罗爵士可以从英国运来几匹马。但是因为路途漫长,经过条件险恶的海上颠簸,马很难活下来,马在从英国来的路上都死掉了。有一次,一队英国商船,带来了四只珍贵的英国品种的狗,居然活下来两只。贾汗吉尔对这两只英国远道而来的狗宠爱有加,每只狗都配有四个奴隶,照顾狗的日常起居,地位很高没人敢惹。
贾汗吉尔一直要求英国使者向他进献礼物,但是并没有按照英国的规矩负责外国使节日常生活开销,这一点让托马斯·罗爵士非常的失望。他再一次强烈的感到自己以及英国国王没有得到同等的尊重,贾汗吉尔尔只是按照帝国的礼节偶尔将自己打猎的战利品送给使者,比如说一头野猪、一只鹿等等,但是从来没有金钱。巨大的开销,使得爵士想回国了。
托马斯·罗爵士不仅要承受这种不公正的待遇,而且还要时时忍受热带气候带来的痛苦。他们从遥远寒冷的英国来到炎热的印度大陆,几乎无法忍受印度的酷暑,雨季的潮湿,干季的燥热,使得他们在来到印度不久就患上了当地常见的疾病——热病。托马斯·罗爵士本人在到达首都之前就患上了热病,每天都在极度痛苦中度过,艰难的生活着。他的几个随从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他们被热病折磨的生不如死,骨瘦如柴,最后还是痛苦的死去,永远留在这个陌生的国度。
更要命的是托马斯·罗爵士无法和皇帝签订合约,贾汗吉尔对此毫不关心,虽然皇帝答应不再像以前那样驱逐英国商人,但是也没有按照詹姆士国王的意思,给予英国更多的特权。托马斯·罗爵士只有发挥他的个人能力尽可能的帮助英国商人,他向东印度公司提供建议,只有强大的英国海军的保护,才能打败荷兰、葡萄牙,进而为英国的贸易提供绝对的保证。他相信只有通过强大的英国海军打败对手,才能让贾汗吉尔正确认识到英国的实力,皇帝一定会后悔他现在的所作所为的。
在印度度过了四年的时间,1619年初,托马斯·罗爵士和他的舰队准备回英国。当初他们在苏特拉的港口登陆时,场面冷清尴尬,现在他们得到帝国官员的热烈欢送。虽然他没有能够和皇帝签订合约,但是他和王子库拉姆签订了合约,英国人可以在王子的领地苏拉特做贸易,而不受任何的干涉。重要的是库拉姆就是下一任国王沙•贾汗,这对以后英国人在印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托马斯·罗爵士将印度的文化知识带回英国,更多的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物产,同时激励了更多的英国人到印度探险,进行他们的寻宝之旅。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