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左兄弟,王仙芝大哥反了朝廷,听说正往濮州打。”黄巢试探着说。
“好啊,早该反他娘的,王仙芝这人行,我早看出他是个干大事的人,这日子还不如跟着王仙芝反了呢。”左云飞一拍桌子,震的茶碗嗡嗡晃动。
“王仙芝派他的弟兄找过我,我想听听左兄弟意见。”黄巢接着试探。
“黄兄家道殷实,不愁吃喝,自然有所牵绊,不似我等,人穷命贱,成了则大碗喝酒,败了不过脖上碗大的疤,不想那么多,先图一痛快。”左云飞回道。
黄巢叹了一口气:“现在官府查禁私盐甚严,几个兄弟都被抓入大牢,不定哪天就会身陷囹圄,这么着苟且偷生,让人生生闷死,还真不如来个痛快的,再死也不迟。”
“前些日有些绿林的好汉托我给他们打造兵器,邀我入伙,我看他们打家劫舍,小打小闹地扰民惊商,看不起这种行径,没有答应,王仙芝举义和他们不同,我看这就是当年的瓦岗寨,黄大哥,如果你要干,我左云飞没说的,跟定了!”
“左弟义薄云天,但曹州守军甚众,就靠我们兄弟怎成大事?即使我们聚集起几百人,面对朝廷大军岂不白白送死?”
“大哥此言差也,曹州虽守军甚多,但是表面的,前些日高骈调往西川,已将精锐抽出,新上任的节度使薛崇招了些老弱残病充数,借以多报虚耗,那些人哪能打 的了仗,再说曹州庞勋旧部甚多,乡间习武者众,如能应举,一人可抵十人,黄大哥多年行善,很有口碑,只要你振臂一挥,定是庆者如云,况且现在饥民遍野还愁 招不到兵马?一旦拿下曹州城,开仓放粮,从者更众,再与王仙芝会合,大事可举。”左云飞说的激动,不由抓住了黄巢双手。
黄巢本 来 就有意举事,他看到左云飞这么支持,也增加了自己信心,他也过够了这种拎着脑袋贩私盐的生活,况且连日饥民惨状也刺激了他,想到有朝一日他也沦为其中一 员,又会有谁帮他?他没想到平时并不怎么读书的左云飞把此事说得如此清楚,不禁喜形于色,也抓住他的手:“好兄弟,咱们一起干它一番,你再去把其他几个能 一起干的兄弟叫来,咱们好好合计一下,今晚就在你这儿集合,一同商议,如何?”
“哈哈,原来黄大哥早就想好了,只是前来试探我,好,我这就去找人,咱们晚上再议。”左云飞很了解黄巢,心有灵犀一点就透。
月躲在云里,风轻吹着树枝,沙沙沙,北方的杨树很多,在有风时吹的声很响,马蹄声响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狗儿汪汪叫着,引着隔壁村庄的狗也来声援,但很快又恢复了宁静。
左家庄漆黑一片,唯有东首的左云飞家亮着。十几个人悄悄地从四面八方到来,左云飞烧好水沏好了茶,让侄儿在村头把着风,妻儿掩好门。灯光暗黄,黄巢看了看四周,环顾一遍,看了一眼左云飞。
左云飞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低声对黄巢说:“人已经全到齐了,私下我也和这些兄弟暗示了一下,有什么话,大哥你就直说吧。”
这十几个人都是和黄巢一起共过生死的兄弟,对他们黄巢很是放心,他知道,只要他说一声,他们连命都能交给他。
“兄弟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有件大事要商议,不过我先声明,这件事事关重大,弄好了咱弟兄们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享不尽荣华富贵,可要是弄不好,不光自己脑袋不保,整个家族都可能会被牵连。”黄巢说。
“大哥,你我兄弟都是提着脑袋走江湖,这条命早就死过几次了,只要大哥说一声,咱弟兄们还是跟大哥刀山火海一起闯。”朱虎通最先表态。
这朱虎通跟着黄巢时间最长,也是对他最为忠心的。他一番话说得黄巢很是高兴,脸色绽开了笑意,紧绷的脸松懈了许多。
其他弟兄也没说什么,用期待的眼光盯着黄巢,等着他说。
“濮州的王仙芝王大哥大家都知道吧,最近在长恒举了义旗,反了朝廷,他派尚杰来找我,想请我们在曹州举义,和他遥相呼应,共成大事。目前状况不说大家也 明白,家家都快揭不了锅,户户都快沦为饥民,这些天河南大旱整个冤句都住满了饥民,十几岁的孩子还卖不到几顿口粮,黄某不才,愿为天下苍生讨个说法,也想 为众弟兄寻个富贵之路。”黄巢略停了下,喝了口水。
“我昨天在小酒馆吃酒,就听着这酒馆里牢骚满天,都嚷着这天要变了,老百姓生活艰难。”
“我们庄上好多人想反了,不过他们只是说说发泄一下,要是真反怕还要有顾虑“。
“高老家的佃户都逃难去了,交不起税,辛苦一年还欠官府,据说有些人就投了王仙芝。”
“现在这么多灾民,他们无依无靠,只要有人能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一定会跟从。”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热烈,但都同意跟着黄巢做一番事业。
黄巢用茶杯敲了敲桌子,大家安静下来。
“既然弟兄们没有什么异议,我们就跟着王仙芝反了曹州,现在我们人手还少,我想拿出一大部分钱,买成粮食给灾民施粥放粮,一来笼络灾民之心,二来也免得他们客死他乡饿死街头,三来借机发动人群为举义准备。”黄巢一字一句地说。
“好,这个主意甚好,就听黄大哥的吧,我建议我们在城南城北建义粥棚,打上黄字旗号,这样会影响更大。”左云飞接着说。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众人各自分头准备,备粮的备粮,安排人员煮粥,搭棚。
第二日,太阳照在冤句城上,暖暖的,时光已至中午时分。
冤句城南城不远处的一片树林前搭了一个棚,棚旗立一旗杆,上书一个大大的黄字。棚前立着一个木牌,写着两个字“义粥”。
几口大锅已开,饭香溢出,很多饥民被这香气吸引过来,眼含渴望又有点不解地望着棚前站着的衣着鲜亮的青年人。
这个青年人自然是黄巢。
黄巢对着越来越多赶到粥棚的人说:“诸位乡亲,各位父老,世道艰难,又逢大旱,黄某自幼读书蒙圣人训,看乡亲遭此饥馑,痛心甚哉,黄某也非大富之家,但 宁愿拿出些银子,即使倾尽家财,也愿为乡亲们尽一份力,共渡过此难关,大家放心,只有黄家有一分财,我便会把它变为粥食,不会再让一人饿死在曹州府。”
众人听了欢叫起来,纷纷拿出讨饭的碗,拥到棚前,左云飞在棚前维持着秩序,一边对大家喊着:“黄公子施粥,大家不要挤,都有,都有。”
得到粥的饥民,端着热腾腾的粥一小口一小口吸着,脸上露着笑容。一位年轻人吃了半碗很激动地对着远处墙角蜷缩的人喊道:“黄家公子施粥了。”嗓门很大,其他人也跟着喊了起来:“黄家公子施粥了,黄家公子施粥了。”
声音愈喊愈大,更多的人围了过来。
粥连施了三天。
赶来冤句的饥民也越来越多。
第三天,正施粥时,听到马蹄声声,尘土飞扬,一队骑兵从南城门冲出,人群很快闪在两边,骑兵后面跟着一队捕头。黄巢一看这阵式就明白了。他对左云飞使了个眼神。左云飞跟着黄巢迎接上去,这是冤句县令的师爷李赫。
“哈哈,李师爷,什么风把你给吹到这来了。”黄巢笑着迎上去。
黄巢和李赫其实很熟悉,但这一次李赫脸色绷得很难看,并不给黄巢面子。
“奉县太爷之命,前来拆除粥棚。”李赫面无表情地说:“来啊,给我拆。”
李赫手一挥,捕头拿起刀冲上来,掀翻铁锅、砸断旗杆。
左云飞赶紧拦住:“且慢,且慢,有话好好说,为什么要砸我们的锅?”
“不能砸,不能砸!”还没有轮到粥的饥民们喊了起来。
“不能砸,不能砸!”所有的饥民跟着喊了起来。
声如巨雷,震得李赫后退了两步,捕头们也惊得停了手。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