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南诏之乱
-
僖宗乾符元年,黄巢与濮州人王仙芝的起义正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并没有引起唐朝廷的注意。因为当时盗贼众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已是常态而把最大的关注点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入侵蜀地的南诏方面。
唐代初年,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分散着六个比较大的部落,被称为“六诏”。“蒙舍诏”是南诏的最南部,在唐朝廷的支持下它相继吞并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
唐玄宗时,诏封南诏酋长皮罗阁为云南王。此举也是为了依靠南诏军力牵制吐蕃。这种平衡没多久被打破。新的南昭王皮罗阁之子阁逻凤谒见云南刺史张虔阳。这位朝廷官员居然调戏阁逻凤王妃之后还接着索要财物。阁逻凤一怒之下杀了张虔阳,并趁机攻占了姚州及诸夷州三十二城。但毕竟当时大唐正是盛世,国力不容小视。阁逻凤也怕引来灭族之祸害,就向当时的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表示“和解”。鲜于仲通不许,领军八万征讨南诏。皮罗阁没有办法遂联手昔日夙敌吐蕃,共抵唐军。天宝十年大败唐军八万于洱海,鲜于仲通只身逃脱。后来由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廷无暇顾及,阁逻凤就乘机占整个云南。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阁罗凤之孙异牟寻又与吐蕃合兵二十多万,进攻四川,欲夺取成都。德宗继位派大将李晟领兵南下,大败南、吐联军。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吐蕃又臣附唐朝,双方“和好”。和唐和好之好,南诏王便对吐蕃发难,在神川(今云南中甸)大败吐蕃,杀死、俘虏吐蕃十几万人。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南诏权臣王嵯巅杀掉异牟寻的孙子起兵叛唐,攻陷成都外城,掠获数万工匠、士女及财宝金银而去。不久又是“谢罪称臣”,双方再次维持表面的友好关系。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王世隆继位。因为他的名字正犯唐太宗、唐玄宗(李世民、李隆基)两位皇帝的名讳,唐朝就未予册封承认。引得南诏王世隆大怒,索性就自称皇帝,国号“大礼”。接着,安南(今越南)土著又领南诏兵攻陷交趾(今河内),开始与唐朝又一轮的战争。唐朝廷任高骈为安南都护,一年之内,高骈收复安南郡邑,将南诏赶回旧地。僖宗乾符元年年底(874年),南诏又入侵西川,攻陷黎州,占雅州,一直打到新津,西蜀民众大恐。唐朝廷便又起任时为天平节度使高骈去西川击南诏。
这高骈与黄巢之间有过多次交锋。
高骈“幼而朗拔,好为文,多与仁厚者游”。在全唐诗中有他的《池上送春》:
持竿闲坐思沉吟,钓得江鳞出碧浔。
回首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
写的是相当的雅致。而我们可能更熟悉的《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也常出现在唐诗选本中。
高骈也是名将之后,其爷爷高崇文参加了唐宪宗年间平定四川刘辟的叛乱,曾力阻吐蕃蛮兵,武艺高超,被封南平郡王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崇文虽是武夫,也好文,写过几首武夫风格的诗:“崇文宗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那个髇儿射雁落,白毛空里乱纷纷。”论写诗,高骈是比他爷爷强多了。但他的为人却不像他的诗一样为人称道。
其为人,阴毒残忍。唐僖宗年间,南诏人反唐,攻进四川。朝廷派高骈去平乱。高骈虽打跑了南诏人。但对四川当地的士兵们很歧视,常用蔑视地口吻说“蜀兵怯懦”。这让蜀人很是气恼。更过分的是,高骈还停发了临时招募用来抵抗南诏兵将的军饷。不承认他们的士兵身份。大伙气愤不过,闯入高府讨要说法,把这位高将军吓得躲进了厕所。结果这些人和高骈的手下兵将打了起来,还出乎意料的是把高骈的这些亲兵打得满地逃窜。亲兵们气没地方出,杀了当地数百夫以报功。高骈暂时忍了下。暗暗记下了前来他府上闹事的人,他列了一个黑名单,两个月后,这些“闹事者”连同他们的家人近几千个就在人间蒸发了。高骈将他们的尸体丢入江里。一位被牵连的闹事者妻子在临刑前对着高骈戟手大骂:
“高骈!汝无故夺有功将士职名、衣粮,激成众怒。幸而得免,不省己自咎,乃更以诈杀无辜近万人,天地鬼神,岂容汝如此!我必诉汝于上帝,使汝他日举家屠灭如我今日,冤抑污辱如我今日,惊忧惴恐如我今日!”
高骈之残忍歹毒,可见一斑。和他的诗中那些美丽句子,很难联系到一块。
高骈杀得兴起,还想族杀从边城防戍回来的蜀籍将士,灭了他们家族,幸亏他的随从王殷的劝谏才算停止。高骈的寡恩残暴,从此可见一斑。虽如此,朝廷奖励他击退南诏之功,还是让他当了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等,封燕国公。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高骈被调到江淮任命为“检校司徒、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兵马都统、盐铁转运使”,
江淮是漕运的要冲亦是唐朝廷财赋收入的重要来源。这时王仙芝、黄巢已举义旗,兵不多,将不广。而高骈手下却有精兵八万,战船千艘,如果他全力剿杀,黄巢之军怕也成不了那么大的气候。他有他的小九九,这就是“养寇自重”。因为有这些寇的存在才显得他的重要,只要有王仙芝、黄巢不断地和政府捣乱,朝廷就会不断地给他兵马财粮,就会被重用。这也是每次黄巢被打得快要不行之时,高骈总会及时地让他喘口气,继续闹腾。只不高骈想不到最后黄巢被养得过于“肥大”以至于他本人也承受不住,而作茧自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他帮助了黄巢壮大,甚至帮着黄巢攻入了长安。
最初高骈战黄巢还是有一套,后来黄巢用缓兵之计将其将张璘杀死。由此不敢再战,开始保存自己实力,只要黄巢不进攻他高骈的地盘,他就睁只眼闭只眼。朝廷数次严令高骈救援长安,但他总是找些借口,或黄巢八十万大军驻其门前,或得了风痹症之类,自己其实不过钓钓鱼,喝着小酒优哉游哉。终于,黄巢攻克长安,大唐帝国斜阳落日再无可挽回。即使在收复长安的三年里,高骈在淮南也未发一兵一卒支援。
俗话说:“做了皇帝想登仙。”坐守一方的高骈就像位土皇帝。高骈痴迷于仙道、好鬼神。
他很信任一个叫吕用之的方士,甚至将军政大事都交给他来处理,自己则专心修炼。在自己家里,高骈着羽衣,炼仙丹,驾木鹤期待着有一日能升仙进入神界。他信任的吕用之又是个夺人财务、贪虐妄为、淫人妻女的恶棍,就惹了众怒。
他手下一个叫毕师铎的人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把高骈抓了起来,并把他关在一个独院里,每日只给他一点粗淡剩饭,后来连这粗淡剩饭也停止了供应。饿得高骈劈了神像做柴,吃自己的皮带。还没等他饿死,部将们早已是没有了耐心,他们将高骈一家老小四十余口尽数杀害,挖了一个坑,胡乱埋了。高骈之死恰好应验了那位四川妻子的诅咒。
蜀地刚刚消停,王仙芝、黄巢等人的起义也轰轰烈烈展开了。
从裘甫到庞勋到南诏之战,战争在大唐就没有消停过。一场更大的波涛即将汹涌而来,看似平静的水渐渐起了涟漪,暗潮涌动,晚唐最大的一场农起暴动即将开始了。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