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庞勋起义上篇

  庞勋起义的原因带有很多的情绪性。
  
  一种思乡的情绪。
  
  咸通四年(863年)徐州节度使孟球在徐州招募了800名新兵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桂州(今广西桂林)戍防。孟球答应他们三年为期。三年过去,没有让他们返乡的意思,四年过去,上头还不松口。800名徐州兵在他乡一呆就呆了六年,思念家乡盼望亲人团聚之情弥漫整个军营。这时孟球已改调他处,他们一起找到了徐泗观察使崔彦。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找他了。崔彦对这批情绪激昂的士兵们说:“士兵们,现在国家困难,军需紧张,朝廷发兵的资金一时筹措不出,请大家再忍耐一年,一年之后,一定让大家回乡过年。”这话他们已听了几年,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了个对策。
  
  “这又是一次欺骗,我们都等了六年,上有老母要孝,下有小儿要养,再不过去恐怕连孝也无法尽了。”
  
  “他们不让走,我们有腿有脚,我们走回去。”
  
  “对,走回去,回家。”
  
  人愈多,思乡的情绪愈浓,800多同乡思乡情被燃烧起来。
  
  都将王仲甫听到吵闹声,赶了过来,他对着这帮部下不是好心劝解,而是用训斥的口气来阻止这场喧哗。六年的不满与愤怒到了极限,人们已听不清这位都将在讲什么,都虞侯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几个提了刀走到王仲甫面前。他们几个以前曾是徐州盗贼,后被朝廷招了安,给了个小官职到了这里,本来想能锦衣玉食,享受下富贵,谁知在异乡一呆就是六年,心中怒气早已要暴发,他们用眼睛瞪紧了王仲甫,像要吃了他似的。
  
  王仲甫开始有点紧张:“把刀放下,你想造反吗?”
  
  也许造反这两个字提醒了大家,人群中开始有人喊:“反了又怎样?杀了他!”
  
  声音越来越响,六年积蓄的不快化为凌厉的一刀。
  
  王仲甫被砍了。
  
  杀了王仲甫,就等于断绝了自己的后路,这800多人这时还无造反之心,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回家,回到老家徐州!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回乡的脚步。
  
  庞勋此时的职务是粮草判官,平时为人豪爽,对朋友很仗义,很有当老大的范。800同乡就一致推举他为带头大哥,组队回家。6年的士兵生涯,早已兵马娴熟,这支全副武装的部队,从桂林一路向北方,向着徐州方向走去。面对这一帮职业军人,一路之上起码各州各县是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他们的。
  
  这自然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很快朝廷派了使者高晶和张敬思与庞勋见面。此时庞勋他们仍无反意,十分诚恳地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高晶和张敬思很同情他们,答应替他们给上边解释并赦免他们的自行离军之罪。又怕他们路上滋扰地方,派人对他们一路护送,一直到他们的家乡——徐州。


  
  事情好像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张思敬这一路的护送所见所察让他很不安。这支武装部队一旦造起反来,很难平息。他看到这支部队的力量。行到湖南,张敬思见到了山南东道节度使崔铉。
  
  崔铉字台硕,今聊城市人,他是柳公权书《神策军碑》的撰写者,很小时就颇具才名。童年时他的父亲崔元略带他去拜访当时著名的画家韩滉。韩滉见长的甚是机灵,很是喜欢。崔元略也不免替儿子吹嘘几句:“此子尔来诗道颇长。”韩滉随手就指着架上一只鹰让崔铉以此为诗。崔铉不含糊,稍一思索就口占一绝:“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这使得韩滉很惊奇,逢人便夸:“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
  
  崔铉和张敬思的想法不同。这支部队的实力他也看到了。即使解除了他们的武装,只要他们稍有不满攻占州县,抢取武器,瞬间又是一支顽固的部队。不如把这种可能彻底消弭于无形。
  
  这800士兵不乏有些聪明人,很快看穿了他们的计谋。士兵们重新拿起武器,再次武装起来,从湖南沿长江东向,经过浙西再入江苏淮南。家乡越来越近了。

  
  这支奇怪的部队吸引了很多人,当他们得知是要回徐州,要回老家时,一些穷苦无着,一些曾是士兵散落在乡间的人一同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人越来越多,很快过了千人。
  
  九月二十八日,这支部队来到泗州徐城(今天江苏泗洪)。
  
  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摆在这支回乡队伍面前。
  
  是进还是退。进,朝廷已在徐州埋伏好人马,一旦进城这些人便是死无葬身之地。退,又能退到哪去?即使再回桂州也已是不可能。
  
  庞勋把大家召集起来,平静了一下情绪,说:“弟兄们,我们大家从老家徐州到桂州,一去六年,足以对得起朝廷。我们从桂州回来,无非是父母年迈无人尽孝,妻儿都盼着我们回家养活,这难道错了么?现在我已经接到徐州来的密报,徐州城的驻军已按朝廷的密昭埋伏好,就等着我们这一千兄弟自投罗网,我们已成案上肉,等着人家去剁、去砍。然后他们还会把我们的亲人抓起来,灭我满门,还将昭告天下,让天下人耻笑。我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如果大家能够同心协力,我们一起和他们讨个说法,这样还能一起共富同贵保平安。大家看怎么样?”
  
  庞勋的话很有说服力也有煽动性,士卒们热烈响应,全权让庞勋放手去做。


  
  即使至此,这支还乡部队还是想着团圆回家,而不是与政府彻底决裂。
  
  庞勋派代表和徐州方面提出了条件,罢免徐州三个令他们很是痛恨的军将,因为怕日后进城对他们报复。进入徐州城后,将还乡兵编成一个独立营,保持独立。
  
  这些要求看是有理,都被崔彦视为无理要求。崔彦亲自调拨了三千人,让都虞侯元密率领,并邀请邻近的宿州、泗州支援,一同讨伐庞勋。
  
  元密三千人马很快到达宿州西南三十里的任山(徐州南三堡镇西部)下扎下大营,自宿州至徐州,必渡濉水越任山为往来通道,任山是必由之路。元密军马远胜于庞勋,硬拼正好中了元密下怀。庞勋擒了元密的侦察兵,经过拷问得到了元密的具体设伏情况。于是庞勋命令士兵们制作木偶,排列在下,彩旗招展,以为疑兵之计。暗暗领众人向符离方向移动。这一招果然迷惑了元密,看庞勋兵多,元密没敢贸然进攻,等候前来增援的邻军一同进攻。到了夜间疑兵计露出了破绽,毕竟是假的。但此时天黑如果再行出击又担心中了庞勋军的埋伏,只好引军退往城南,等天亮之后再决定行动。这一拖延给了庞勋进攻的时间。
  
  符离位于宿州北十公里处,诗人白居易青年时期曾在此居住多年,并留下那首千古绝句《古原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昔日的野火而今又变为战火,守卫在濉水的官军约五百人,人数虽众但战斗力极差,几乎是刚一接触,官军便溃逃。庞勋领军追赶,一直追到宿州城。宿州由观察副使焦璐代摄州事,但他手头并无军队,没奈何只能弃城逃跑。就这样,庞勋很轻松拿下宿州。庞勋命令士兵们把城中抢来的财物全部聚集在一起,让老百姓随意来取。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人不怕辛苦赶来分银子,在他们看来,这可是天下掉了个大馅饼。等到人聚的差不多时,开始分财物,然后在这些人中选募年轻强壮的参军。这自然有不愿意参加的。不过,来到了就由不得你参加不参加了,不参加者立即被斩首。就这样从清晨到黄昏,数千新兵丁加入了庞勋的队伍。庞勋调兵分守城四周,自称宿州兵马留后。
  
  元密终于盼到了天亮,他急忙领着大军赶往宿州,在城下扎下营帐。但他营帐扎得离城太近。庞勋命令对着城外茅屋放火箭,茅屋着火,乘着风势烧到官军营帐,一时乱作一团,正慌乱中,庞勋又命打开城门,趁乱杀出,杀得元密慌忙后撤,这一战元密损兵300。

  
  夜晚时分,庞勋让把城中的妇女召集起来负责值更守夜,将城中掠夺来的三百艘大船装满了物质和粮食,悄悄地顺着汴水而下,想着凭着这些物资船只,能在水上持续上一段。朝廷使者宦官张敬思仍被庞勋扣押着,庞勋并不为难他,给了他丝娟千匹,派骑兵将他护送到了汴州境内,让他回长安复命。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