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西周厉王被逐,实行共和,本质上是宗主制受到严重挑战,行将灭亡的丧钟。所谓周宣王中兴,只是寂灭前的回光返照。在这种丧钟缭绕的回光返照中,晋国首当其冲,挑战血缘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大厦。先是殇叔小宗,向穆侯大宗的宣战。他虽然是乘穆侯卒而举,虽然只掌握晋政权4年(前784-前780)。但毕竟首次打破了传统既久的旧秩序,这是一种尝试,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晋太子仇复辟了,但丝毫也改变不了晋国发展的大趋势。35年后,作为小宗的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人前仆后继,用67年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晋侯发起冲击,以“杀五君逐一君”的战果,最终灭掉晋国大宗。这是周惠王之前的西、东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裂变。之后,陆续走上晋国政治舞台的晋献公、晋文公,把晋国推上春秋300年间最强国度的峰巅。而支撑这一系列丰功伟业的软实力,就是春秋时代滥觞于晋、勃兴于晋的忠文化。这种发轫于当时最有生命力的新文化,正是从西周以来传统道德观念最薄弱,宗法制度桎梏最薄弱的晋国打开缺口,发轫、滥觞、成长、壮大。个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应时顺运而生的狐突和狐氏家族。这些前文已述,不再赘说。 注:《左传》中“忠”前9见如下:《左传·桓六》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左传·闵二》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可取。子其死之!”《左传·僖四》秋,伐陈,讨不忠也。《左传·僖五》守官废命,不敬;固仇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左传·僖九》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130409;本文作者:王继祖 太原道制作http://www.tyd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