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和歌专访郭文斌: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本(6)

时间:2012-02-23 22:42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郭文斌 点击:
附:采访手记 安详的执着 和歌 他用一种积极的时而安静时而张扬的方式,用一种舍我其谁的姿态,投身到对于安详的执着之中。如果说《农历》是一种唯美静雅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怀恋,则《寻找安详》是他对于安详的热烈奔

  
  附:采访手记
  
  安详的执着
  
  和歌
  
  他用一种积极的时而安静时而张扬的方式,用一种舍我其谁的姿态,投身到对于“安详”的执着之中。如果说《农历》是一种唯美静雅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怀恋,则《寻找安详》是他对于“安详”的热烈奔放的示爱。
  
  一
  
  对于是否接受采访,郭文斌老师犹豫了许久。他总觉得在自任主编的刊物上,发表有关自己的访谈,有点儿徇私的味道。另外就是,他不想对《农历》在结束不久的茅盾文学奖获得第七的成绩说什么。他现在很多的注意力都在“安详”上。关于安详,他有很多话说,有很多课要讲,还有很多路要跑。他想把自己“曾经”体验到的安详对于人的身心的大益宣讲出来,“普渡众生”,虽然由此而来的忙碌占用了他许多本可“安详”的时间。
  
  所以在那间闹中取静的咖啡馆里的采访很像是一堂课,一堂关于“安详”的公开课。对于我所有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地娓娓道来,对于所有可能涉及私人体验的问题,他都有“官网”式的现成结论。显然,关于“安详”的一切,他已经思考得比较醇熟了。让我觉得十分有趣的是,即使是相熟的人,面对录音机的时候,会与平时那么不同。“安详”主题采访结束后,我又重读《安详》、《农历》等,略略明白了他的思想激情的来由。
  
  多年以前,郭文斌曾经陷入一种人生的低谷。不仅身患怪病,而且因此耽误了事业,写作上也没有转机和突破。幸运的是,他得到一位“高人”指点,内容很简单,就是每天至少用两小时的时间,重读一些经典。他依言行事,没想到不但心境大为改观,亦重获健康,事业也蒸蒸日上。这次指点的关键词就是“安详”。
  
  安详本是汉语里表达一种安宁详和的心境的词汇。但经由郭文斌的理解和阐发,“安详”的内涵大为丰富,更多地是指人生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是在体悟了人生的很多况味后,最终达到的一种充满活力的平静。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人能够摒弃很多不必要的物质追求,人会在最简单质朴的生活中,得到平实的人生快乐,和内心的喜悦宁静。能够在“不逾矩”的前提下“从心所欲”。具体做来,就是要在每个当下的时刻,都专注于眼前的生活,努力做好自己的事,经常反省,满足并感恩生活。
  
  这当然是一种很美好的人生状态。尤其是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每个人都极易为物欲所
  
  推动,终日狂奔在名利的跑道上,很容易就迷失了“心”的方向。郭文斌认为,追求并保持“安详”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大的内在力量和快乐,而重读《论语》、《三字经》等经典,重拾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通向安详的一条捷径。他比喻说:“安详是一剂药,安详是一杯茶,安详是一条回家的路。”为了让“安详”更加深入人心,他要做的事很多。但已经得到的反馈给了他很大的安慰。他举出一些例子,证明“安详”对一些听众的帮助,这些例子也成了他不断奔波演讲的动力所在。为此他多多少少地放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恰在此时,《农历》在茅盾文学奖评比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似乎在提醒着什么。
  
  二
  
  我一直觉得郭文斌的小说很特别。遍阅当今的小说,很容易有千人一面的感觉。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感觉意象,都极其相似。相似的悲叹,相似的怀旧,相似的欲望,相似的理想,以及最终相似的解脱。而他则有明显的不同。
  
  这种不同,并不在于他那种能让人在不知不觉间静下来的文字氛围,也不在于他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坚持和宣讲,甚至也无关乎他创造出的一个“农历”世界,这些都不是。他的不同在于,他并没有被大家所理解的那个文学所左右,而是把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用比较相衬的方式表达出来。他的兴奋点并不是文学,也不是文字,而是他独自持有的某种理想化的世界图景,和他所理解的人生最值得推崇的状态:“安详”。如他所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种情怀、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诞生的过程”。但这并不能掩盖《农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
  
  我们很少看到如此大胆甚至有些冒险的文学实验。一是题材上的冒险。中国的农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渐渐地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仍然在过着春节,吃着粽子和月饼,但是,这些节日真正的内涵已经淡出我们的视野,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些充满虔敬意味的仪式和细节,也早已遁出我们的记忆。把几乎不为人重视的农历中的节日用小说的形式一一呈现出来,把那些模糊的意义明确地艺术地表现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二是文体上的冒险。作者在最初几篇的写作中,鬼使神差地采用了两个儿童作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无意中给自己提出了创作上的挑战。这是一种看似讨巧,其实费力的设计。不可能有宕荡起伏的情节,不可能有百转千回的心理描写,又必须关照到可读性。他曾说,正是因为用两个孩子作主角,这本书,虽然只有十五个节日,却整整写了十二年。其间,没有灵感,就绝提不起笔来。
  
  然而,《农历》并未最终疑似童话故事。作者把场景设置得尽可能单纯,直接,人物的设置也几乎只有最必不可少的几个。他为自己的主题创造了一个最理想的社会形态;但我们并不觉得它单薄,相反它以其朴实而不拙笨,唯美而不空洞的语言,一方面展示了中国语言丰富的内涵和可塑性,同时,也呈现出作者对于所写主题的控制能力,人物的对话暗含玄机,充满智慧,父母双亲的形象宽容温暖又不失原则,孩子们顽皮聪慧又不乏狡猳。但是因为它有一个核心,即儿童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疑惑,同时也是每个人终生要面对的一些困惑,从而使《农历》虽然清澈、纯粹,但蕴藏着内在的活力,暗含着一个思想者才有的内心高度。
  
  表面看来,《农历》在结构上的精致与独具匠心,在语言上的自如和回归,与作者在“安详”之说上的强势和执着,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若深加探究,会发现二者其实有着内在的一致。那是作者用不同的形貌表达了他对传统的向往和敬意。一种是把它的诗意与美感呈现出来,一种把它的内涵和意义直白地表述出来。
  
  我一直觉得,好的 应该隐藏自己的观念,不要替读者作判断。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呈现。灌输和传达观念则是理论家的事。然而,文学又是不拘形式的,每个作者都能从不同的路径登上不同的顶峰。即使受观念影响的写作,也有极为成功的先例。但著名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例子却引人深思。他毕生写作,同时毕生致力于传达他对于自由的理解和追求。他的不少剧作就是为表达他的某一个观点。但事实证明,那些作品在轰动一时之后,就渐渐被遗忘了;反倒是他的自传《词语》因为其对童年的独特理解而为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所有那些思考最终完善了他的文学感知,观念虽然约束了他但也深刻了他。
  
  也许,凭着对“安详”的执着,《农历》的作者终能更从容地行走在他自己的文学之路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大哲学家:哲学无处不在

作者:慧心

一旦看到哲学书籍,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皱眉头,第二反应估计就是转身离去了!正如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言,哲学应该由…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