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节 别人的问题怎么破?
-
“现在我们对以上总结的原因一个个来分析,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我说道。
“我们一起来看看:把上面讨论的这些影响招工的原因汇总起来,分成:我们不可以改变的、半可以改变的、完全可以改变的三类。
第一条:内地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本地区人流绝对数减少。很明显,这一条不是在场的你我可以改变的,当然将冯总叫进来也同样没有办法(众人笑)。
第二条:运营成本上涨,部分公司搬离,导致本工业区找工作人数减少;这一条或许当地政府可以少收点税,减下房租,但你我没有办法。
第三条:公司的薪资在本区域不具竞争性。这一条大家觉得该归到哪类原因?”我说道。
“不可改变!”有人叫道。
“其他人有没有不同意见?”我问道。
“我认为这个属于半可改变的原因,”刘经理第二次站起来讲话。“如果大家将工业区内各公司的工资情况作一个详细的调查,然后将数据提供给公司,如果发现我们是真的低了,或许公司会作调整。”
“OK,那这个原因属于大家半可改变的。”我将这个原因归到半可改变的区域内。
“接着来!第四条:招工要求高。这一条该归到哪一类?”我问道。
“这条完全可以改变!”一位招聘人员说,“给不起待遇,我们就只能降低要求了,不然去哪里招啊?”
“改变不了,招的人太差,还不是害我们自己,到时又要处理掉,还得重新招!”另一个说道。
“我觉得这一条与第四条一样,如刘经理所说,是半可改变的。我们将目前同类公司的要求汇总起来,与各部门主管协商一下,相信有些职位的人降低一点要求也是可以用的。”有一个HR站起来说。
“OK,那我们将这一条也归到半可改变的原因中,大家有没有意见?”我问道,大家点头。
“第五条:工作环境不好。这一条在坐的有没有人可以改变?”我问。
“这个和IE(工业工程,主要从事产线改善工作的部门)部门说一下,有的岗位是不需要站着工作的,有的岗位工作枯燥,可以要求生产部门培养多能工,让员工经常变换岗位。”有人回话道。
“那可不可以完全改变?”我追问。
“这个嘛,估计有点难,人家也不一定听我们的。”这个HR回答道。
“如果大家提出要求,并持续去跟进,会不会有所改善?将这一条归结到半可改变的原因,大家有没有意见?”我问道,众人无语。
“再来看看第六条,公司地理位置偏。这个估计没人可以改变了,除非老板也想搬厂。”我笑着说道,“没人听过老板要搬厂吧,除非你们一直招不到人逼着老板搬公司。”众人笑。
“OK,接下来我们看第七条:其他部门管理不善影响招工。”我继续分析。
“这一条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但是很困难。”一个招聘人员说道。
“不可能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部门不可能改的。”另一反对说。
“这些能不能改,看公司的决心了,反正我们是改不了的。”又有人说。
“有没有不同意见?”我问道。
“我个人觉得我们在这里讨论没有用,这个问题要叫各部门老大过来,让他们承诺。”一个人说道。
“诸位,如果今天我们请董事长过来,然后请所有管理不善影响招工的部门最高负责人来,或许这个问题会得到改善。但是,如果各部门负责人来了以后反问大家,他们管理不善影响招工的事实是哪些?如果有,你们什么时候有和他们沟通过?如果董事长问,各部门管理不善影响招工占完成不了招工任务的百分比,请问你们如何回答?”我问。
“各位上次提到的,因PMC计划安排不善,导致新员工没事做;因车间管理者粗暴将员工骂走;因加班时间太晚,员工受不了离职;还有保安态度不好;宿舍热水经常供应不上;食堂菜太辣导致员工离职,这些原因我都非常认同,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事情各位有记录吗?有调查吗?有统计吗?如果有调查与统计,这些原因导致了多少人离职?因这些原因离职的人数基数是非常大?还是一般大或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继续问道。
大家都不作声,没想到我会这样问,静静的看着白板。
“我想在这里和各位分享一个观念:如果一件事,确实因为其他人或其他部门造成了不利影响,我们不仅仅需要提出这个问题,还需要提供相应的事实及数据。这样才有说服力,也更能促使他们真正去改善,否则别人就会认为我们只是在推卸责任。”我说,”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我们很多工作都是在说服别人之后才开展的,要说服老板、说服一线主管、说服员工。我们要掌握说服别人的技巧及方法,否则事情就难以推行,如果我们能说服对方,很多时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不知谁叫了一声,接着大家鼓起掌来,我示意大家安静。
“这个原因,我建议归类为半可以改变的原因,能改变多少,看大家的沟通水平了。”我说道。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