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卷入招工风暴
-
到了中午,我们找了一家西餐厅坐下,相对静默,看得出来,朋友有点不好意思。我说:”这个时间你可以打电话了,问问招工那些负责人在哪里?”
朋友拔通了员工招聘经理的电话,对方说,在高速路上开车,一会儿打过来。朋友连忙将电话挂了。又打电话问另一位负责人,对方说今天刚好有点事在外面,还问总监有什么事?朋友说:没事,没事,你忙吧。
“我明白了招工效果不佳的原因。”朋友首先开口。“那你说说是什么原因?”我问道。“主要还是他们没做到位,出来只是做做样子。”朋友答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再问。朋友陷入了思考。
“要不,我叫几个招聘的人员过来问问?”朋友说。
“不用了,你会听到的是很多‘合理’的理由。”我说道。
“没有在摊位上的人会告诉你,你看到的那会儿他刚好上厕所去了;或者会告诉你,他看摊位边没有人,去其他地方走动看看哪里人流多;玩手机的会告诉你,我正在与其他同事询问一下对方的招工情况;摊位上有零食的会告诉你,有一个求职者一定要帮我们买吃的,我们不要,他放下就走了,我们一点都没吃;去找其他公司招工人员神侃的会告诉你,我们正在交流招工的经验及渠道,对方招工效果还没我们好;用眼神扫人的招工人员会告诉你,那一群人根本不是找工作的,只是一群混混;不告诉电话给求职者的招聘人员会说,跑业务的多了,骗电话号码的,我们怎么可能随便告诉他电话;年龄超过一岁不要是因为公司明确规定了招工年龄,我们没有权限作主……你叫他们来,他们就会解释这些给你听,听完你会觉得不是他们错了,是你错了。最后,大家还会觉得很委屈,你看我们休息日在外辛苦招工,天气又冷,上司还不信任我们,还监视我们。”我继续道。
朋友掏出了笔记本边听边记,这位朋友是一位很上进、很积极的人,每次我和他谈话,他都习惯拿一个本子,我也见过有人会偶尔拿本子记我说的话,但能坚持的人却很少见。
“老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变这种情况呢?”朋友问。
“他们都不明白出来招工的目的,也不知做什么,更不知如何去做好,当然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答道。“明天,你让所有招工的人员停一天,我给他们培训完再让他们上岗。”“可是,公司招工很急,能不能安排在晚上,老师辛苦下!”朋友有点犹豫。我说:“白天吧,停一天,我让他们以后出去一天当十天,帮你追回来。”我说道。
“好,谢谢老师,那明天上午9点,请再来一次我们公司。”朋友说道。
次日早上8:30,我提前到了朋友公司的培训室。
快到9:00,招聘项目小组的人员陆陆续续、三三两两进来,大家招工多日难得休息,看得出个个心情舒畅,有说有笑,但没有一个人与我主动打招呼,我在讲台上微笑点头迎接每一个人。
朋友开始讲话:“为了解决我们集团公司招工难的问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来了一位知名人力资源实战专家,现任XX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的李江华老师过来给我们指导。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向李江华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掌声)提到李江华老师的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如果提到他的网名——HR哥,相信大家无人不知。”台下马上有人应答:“我知道,HR哥的书我看过。”也有人叫:“李老师的课,我听过。”
朋友继续道:“是的,李江华老师的作品《HR的快乐之道——人力资源总监心谈记》及新作《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从实习生到CHO的故事》,这些书深受HR同行的喜爱与推崇。特别是《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是如何炼成的》非常务实,极具参考性,公司准备给你们一人买一本,相信你们定将收获不少。”
“我要HR哥签名的!”台下有人叫道。
“HR哥能不能签名,我作不了主,我今天把他请来了,你们直接问他吧,下面我将话筒交给HR哥了!”朋友将话筒递给了我。(掌声响起来),比刚才的掌声至少热烈了一倍。看来,人不是怕出名,是怕不出名啊。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