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招工现场巡视
-
上一节描述的开会情形,是我参加一位朋友公司HR部门会议的真实场景。
这位朋友,是我辅导过的一位学员,因与我所在公司相距不远,一定要请我帮他诊断一下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刚好碰上了他们的招工动员大会,所以我有幸成为一位可以置身事外的旁听者。
会议过后大约三周,我打电话问他,你们最终的行动计划是什么?朋友告诉我:“哪有什么好的计划啊,我也没指望他们能提出什么有效的方案,我只是想告诉他们,现在大家除了齐心协力,将目前几个招工途径用好以外,别无他途。”
“哦,那这次会议最终还是没有解决问题。”我问道。
“是啊,不过,也有作用,至少让大家明白了现在让他们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朋友答道。
“现在是怎么做的呢?”我再问。
“目前,人力资源部门,除了必须留岗人员,其他人员加上从各部门抽调的人员,全部临时编入招工项目组。项目组分普工招聘、职员招聘两个小组。普工招聘小组又分成公司门口招聘小分队、各工业区招工传单分发小分队,镇区主要路口摆摊小分队。职员招聘小组分成简历搜索小分队、人才市场招聘小分队、电话预约小分队、面试接待小分队、入职办理小分队。每周每个小分队都有目标,达成目标有奖励,连续二周达不成目标给予处分。”朋友答道。
“听起来不错,效果如何?”我问道。
“唉,效果好是比之前好一点,但是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有时应聘的人比我们出去招聘的人还少,这样下去肯定是达不成目标了。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帮我。”朋友问道。
“抽个时间我来看看。”我挂了电话。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他们不会有什么新招,意料之外的是我也要卷入进来。
周日,我和朋友约好在他们公司门口见面。我直接了当:“走,我们一起去招工的摊位上转一转吧。”朋友非要让我坐公司的厂车,说:“这是新买的车,公司用来接贵宾的。”我说:“不用了,坐我的车吧,我带你去,就我们两个人。用你们公司的车,他们认得出来,我们就看不到真实情况了。”
我要求朋友不要开车窗,不要打手机。我们的车先围着他们所有的招工摊位转了一圈。一圈还没转完,朋友的脸色已经相当难看。以下是我们看到的一些片断:
一个招工摊位的桌上堆满了零食,招工宣传单吹得满地都是,两位招聘的人员打打闹闹,不像一对招工同事,倒像一对正热恋的小青年。
一个招工摊位桌上干干净净,招聘人员手里拿着手机,低着头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屏幕。另一人早已不知去向,寒风阵阵,招聘人员冻得缩成一团,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个招工摊位竟然没有一个人,桌子孤单的立在那,静静的等着他的主人。我们只得边转边找。还好,朋友的眼力好,在另一家相距大约30米远的招工摊位,看到公司一位招聘人员与另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正在神侃。我们这位招聘帅哥,坐在人家招聘小妹的招工桌上,神气自信,真不知是想收编了人家还是想带人回家。另一个,硬是找不着,朋友要打电话,我连忙阻止,“别打,你一打,我们其他的摊位就不用去看了。”
车子继续往前开,远远看去,一个招工摊位上整齐的坐着两个招聘人员。朋友说了一句:“还好,总算有一个摊位是好的,不然让老师笑话了。”我没有作声,车子停在离摊位大约二十米的地方,招聘人员眼光朝我们射来。朋友要下车,我说:“别下车,人家不一定看到你了。”果然,招聘人员又恢复了原状。
我们坐在车上看到:几位求职人员走到招聘摊位跟前,招聘的人仍整齐的坐着,没有人起身,任求职者自己翻看着招工宣传资料。因为还是有点远看不太清,我拿出我的摄像机,拉近焦距,我们清楚的看到,求职者在问招聘人员什么,但招聘人员除了用审查的眼神扫射一下求职者,没有任何应答,几位求职者悻悻的走了。朋友忍不住要下车,被我拦住了,我说,“继续看吧。”
一个招工摊位“生意”不错,一堆求职者围着招聘摊位,看不到里面招聘的人。我和朋友一起下车。听到一位招聘人员正在回答求职者的问题。求职者问:“你们公司除了员工还招什么职位?”招聘人员回复:“我们这里只招员工,职员应聘自己去公司问!”对方又问:“有没有公司职员招聘的电话?”招聘人员回复:“电话不能告诉你,你要去我们公司网站上投简历,如果觉得你合适会通知你的。”对方又问:“我是做电工的,我儿子、女儿都可以来你们公司做员工,我老婆年龄比你们要求的大了一岁,可不可以?”招聘人员回复:“我们招工有规定的,大一天都不要!”对方又问:“能不能通融下,帮我问一下?”招聘人员与旁边的另一招聘人员交谈了一下,坚定的回答:“不行,我们公司有规定超过一天都不行!”
对方挤出人群,一脸无奈的走出来。朋友实在没忍住,走上前,说:“我们公司还在招电工,你明天早上9点去保安室,我安排人员给你面试。你老婆大一岁可以进来,明天你们一起来公司面试吧!”看着求职者一脸疑惑,朋友连忙拿出厂牌说:“我是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求职者先是一脸惊鄂,然后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