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可怕的两岁”

在这个发展阶段,孩子第一次有机会获得个体性的概念。为了建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孩子必然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反抗父母,抗拒一切。他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挑战来定义自己是谁,定义自己需要什么。

学步期开始于孩子蹒跚学步之时,大约一岁的光景,持续到孩子两周岁左右的时候。

我最小的孩子却是个例外:他9个月就进入了学步期,20个月就进入了“第一个青春期”。 我们是怎样判断的呢?20个月大的时候,他自己给出了明确的信号:当他还处于学步期时,如果你问他想不想要一样他并不喜欢的东西,他会淡淡地回答“不要”,不吵也不闹。但是当他20个月大的时候,突然有那么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我们觉得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当我们再问他想不想要一样东西时,他几乎是叫嚷着回答:“不!不要!我不要!”

一旦观察到这样的行为,我们就知道,尽管他只有20个月,却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成长阶段。从情感的成熟程度来说,他进入了第一个青春期。

由此可见,每个发展阶段到来的早晚因人而异。虽然本书中讨论的发展阶段的顺序适用于所有孩子,但是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度过这些阶段,有的时段发展得快一些,有的时段发展得慢一些。

当我描述两岁孩子典型行为特征的时候,大约50%的孩子表现出同样的行为,25%的孩子已经度过了这个阶段,另外25%的孩子尚未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因此,不必把每个阶段的特点机械地照搬到你的孩子身上,这些关于普遍规律的描述只是告诉你孩子可能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重要的是让父母了解成长阶段的顺序,至于如何度过每一个阶段,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孩子并不是平缓地、有规律地朝着更成熟的阶段成长,成长的阶段是平衡与不平衡交互发生的。举例来说,学步期是一个心理平衡时期,紧接着的第一个青春期就是不平衡时期(大约从2岁到3岁)。3岁又是一个平衡时期,4岁是不平衡时期,5岁又是一个平衡时期。非常奇妙,好像大自然为了便于我们记忆有意这样安排似的,奇数年龄都是平衡期(1岁,3岁,5岁),偶数年龄则是不平衡期(2岁,4岁)。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定义平衡期和不平衡期:如果孩子陪伴在你身边,让你感到非常轻松愉快(比如说3岁),那么他就处于一个平衡期;如果他在你身边不停地捣蛋,像一个小魔鬼(比如说2岁),他就是处于不平衡期。这样就很易于理解。

第一个青春期是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过渡时期,我称其为“第一个青春期”,是因为它和传统意义上的青春期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十几岁的青少年也可以说处于“第二个青春期”。

13~19岁的青少年期是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过渡阶段。10岁出头的孩子在父母设定的范围内活动,他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完全遵循自己的想法,也无法独自设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行为规则。在父母设定的范围内,他拥有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为了朝更高的成人的平衡状态前进,他必须首先打破现有的孩童式的平衡。青少年的父母一旦理解了这个基本思想,就容易理解孩子为何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行为,就会明白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喜欢另类的音乐、另类的发型、怪诞的服装以及种种与成人价值观相悖的行为,因为这些都是青春期少年的心理需求。

马克·吐温说:“我16岁的时候,觉得父亲是世界上顶顶愚蠢的人。等我长到21岁,就惊讶地发现,这个人5年间突然长大了这么多!”

第二个青春期是少年到成人的转变,第一个青春期是婴儿到幼儿的跨越。两次转变都犹如急风暴雨,都充满了否定,充满了反抗。

在这个动荡的阶段里,父母尤其要看到其中积极的方面。有过孩子的父母管这个时期叫作“可怕的两岁”,他们对这个时期充满了畏惧之心。我们能不能换个更积极的思路呢?比方说,有一个十六七个月大的“满地跑”的婴儿,大自然靠什么样的力量使他成长为一个拥有成熟个性的3岁儿童呢?大自然靠的就是指引他打破婴儿期的平衡。所以,当我的小儿子在20个月开始大喊“不要,不要”的时候,我知道他的婴儿式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尽管2岁孩子的违拗和反抗常常让父母觉得很难应付,但请记住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如果缺少这个过程,孩子就会一直被困在婴儿期的平衡状态中。

我有一个不懂儿童心理的朋友,多年前她写信给我,那时她的小女儿快要两岁半了。信中说,一次她带女儿去市场,突然,女儿站在马路上,一步也不肯走。我的朋友十分吃惊,因为女儿之前从来没有类似的举动。

“为什么她会这样?”她在信中问我。其实答案很简单:“她会有这样的行为,因为她已经两岁半了。”

如果这位母亲读过格塞尔博士的《当今文化中的婴儿与儿童》,她就会理解女儿的行为了:

假设我们对一组幼儿园的父母进行无记名投票,让他们选出学前期孩子最难带的年龄,大多数父母一定会选择两岁半。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特别容易走极端,而且体罚曲线在这个年龄段达到了顶峰。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无法融入任何社会群体,也没有能力和同伴好好相处。他还非常依赖妈妈,妈妈依然是他的太阳,他则像小行星一样围着妈妈转。

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变得苛刻、死板,想要什么,就必须立刻得到!他不懂得妥协,不懂得分享,也不懂得如何去适应。在他的眼中,既有的事物不能够改变。爸爸妈妈讲故事、唱歌的时候,要是漏了或错了一个词,他就会强烈抗议。家里的日常事情,都仿佛被他设定了程序,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每当这种时候,你会觉得他仿佛是个吹毛求疵、力求完美的老光棍。但是,他又可以对提出的要求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你给他用玻璃杯倒好橙汁,他会说要用咖啡杯盛,给他倒在咖啡杯里呢,他又要换成玻璃杯。

他不仅专横,还不断提要求,同时喜欢发号施令。他像个小皇帝,在家里处处说了算。有时他会尝试一些他显然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他要自己系鞋带,并且粗暴地拒绝你帮他。等到他发现自己实在系不上,就放声大哭,闹腾一番,甚至反过来埋怨你怎么都不帮帮他。

这是一个情感激荡的阶段,孩子容易发怒,容易焦虑,也会无缘无故地情绪波动。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走极端,他不懂得怎样做一个简单清楚的选择并坚持下去。他会徘徊、纠结于甚至完全相反的念头:“我想要这个东西。”“我不想要这个东西。”“我想做这件事情。”“我不想做这件事情。”就连要不要在店里停一下买个冰淇淋蛋筒这么小的事情,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激起强烈的冲突。

他会不断重复一件事情,重复一句话,重复一个词,直到妈妈再也无法忍受想找个地方躲起来。他常常拒绝接受新事物,拒绝尝试新的食物或衣服。他需要旧的、熟悉的东西带来的安全感,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喜欢固定程序的原因:一切都必须按照一成不变的顺序操作。两岁半的孩子无比刻板,如果父母也同样刻板,可以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所以父母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孩子还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等待,也不懂得妥协。

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充沛,热情奔放,能量无限。如果母亲能够理解儿童心理,她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就能够发现孩子鲜明的个性其实是如此可爱,如此让人着迷:他们热情洋溢,他们纯洁无瑕,他们慷慨善良,他们痴迷于眼中新奇而纯洁的世界,他们的想象力奔涌,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

那么,这个阶段里,孩子能学到什么呢?两岁多孩子的妈妈的回答和十几岁孩子的妈妈回答如出一辙:“除了怎样捣蛋和让妈妈生气,我实在看不出他还能学到什么!”妈妈们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让我们来正视一下这个问题。

妈妈不要光看到日常劳作的琐事,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孩子其实正在学习个体性和社会规范的关系(孩子长到十几岁时将会面临一模一样的问题,现在只是在小范围内遇到同样性质的事情)。

孩子生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不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他需要时间去学习区分“我”和环境中“非我”的因素。在这个发展阶段,孩子第一次有机会获得个体性的概念。为了建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孩子必然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反抗父母,抗拒一切。他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挑战来定义自己是谁,定义自己需要什么。

换句话说,否定的自我意识是迈向肯定的自我意识的必由之路。

很难用语言描述学步期的孩子和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对“自我”的感知有什么不同。学步期的孩子虽然能够独立四处行走,但仍然是个婴儿,他的快乐很简单,很容易满足。而幼儿期的孩子已经超越了这种简单、单纯和自发的特质,在他眼里,生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一条双向车道。出生以来第一次,孩子必须面对内心种种激烈的矛盾冲突。从孩子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挣扎:“哎呀!我到底想去哪儿呢?我是选择倒退回去做小婴儿呢,还是走下去,做一个大孩子呢?我到底想要什么?是做爸爸妈妈希望我做的事情呢,还是违背爸爸妈妈的意志,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呢?我真的在和爸爸妈妈唱反调吗?现在这个犹豫不决的人究竟是不是‘我’呢?可这个我,又究竟是谁呢?”

我举一个少年期的例子来说明幼儿期遇到的问题。一个15岁的中学生和妈妈一起去买裙子,她试穿了许多条裙子,还是犹豫不决。最后她问妈妈:“你看我穿哪一件好看?”妈妈说:“我觉得你穿那件蓝色的好看。”谁知女儿生硬地答道:“妈妈,你怎么老是要替我作决定呀!”

几个月以后,母女俩再次购物,女儿想要一件礼服裙,可又拿不定主意,只好问妈妈的意见。妈妈吸取了上次购物的教训,就对女儿说:“我相信你自己可以作出最好的选择。”女儿又不高兴了:“妈妈,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从来都不肯出主意!”妈妈这回完完全全地困惑了,她对我讲起这件事情时,感叹道:“我觉得我永远都无法理解青春期的孩子!”

如果这位母亲具备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就不难理解女儿看似矛盾的行为。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世界的过渡阶段:第一次购物的时候,女儿想做个大人,她不希望母亲的干预;第二次购物的时候,女儿需要依靠,想做回小女孩,希望母亲提供帮助。

幼儿期的孩子具有类似的特征,孩子常常说:“妈妈,我自己来。”有时候不让妈妈给他穿衣服,甚至会气愤地大叫:“自己穿!”可有的时候,他又会像个小宝宝似的缠着妈妈,让妈妈照顾自己。和青春期的少年一样,小幼儿常常徘徊不定,时而要求独立,时而希望蜷缩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他的口头禅就是“我要——我不要”。正因为这些特点,给2岁的孩子立规矩的时候,要灵活一些。父母如果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制定严格的起居制度,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阶段的孩子情感和诉求都十分复杂,不适合过于严格的管理。一般来说,到了孩子3岁左右再立规矩,才是比较合适的。在2~3岁,父母最好还是听从爱默生的建议:“愚蠢地墨守成规是心胸狭隘的表现。”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新任务就是建立起牢固的个体性概念,知道自己是谁,同时他也必须学习顺从社会的意愿(在他的年纪,社会的意愿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意愿)。

父母需要注意两个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第一种情况是,父母可能过于严厉,导致孩子特别乖顺。我想起一个小男孩,他没有经历过2岁的叛逆阶段,因为他的母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母亲的严格管教把他变成一个十分被动、听话的孩子,她不容许孩子有一点点男孩子气的冲动和情绪爆发,而这些恰恰就是这个年纪孩子的特点。相反,每次儿子表现得安静、被动、“乖乖”,母亲就奖励他。这种教育方法的确减轻了母亲的负担,孩子变得非常好带。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情况就很糟糕了。进了小学预备班以后,孩子显得特别胆怯,不合群,甚至自闭。可见母亲把孩子带得过于安静,过于乖顺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是个害羞的人,缺乏闯劲,瞻前顾后,没有创新精神。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像这个小男孩一样顺从父母的严厉控制,有些孩子生性倔强,面对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他们会选择抗拒到底。这样一来,整个幼儿阶段就变成了父母意志和幼儿意志的角斗场,谁赢得这场争斗完全不重要,因为不论谁占上风,孩子都将永远失去他本应该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东西。

或者孩子表面上顺从父母,内心却充满敌意。一有机会,他便将内心压制的敌意发泄出来,要么破坏东西,要么欺负小妹妹,要么采取一种恶意的破坏性的行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极为狭隘的人,满口仁义道德,心中却充满敌意。

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是:母亲不敢管教孩子,总是屈从于孩子的要求。孩子一闹,母亲就让步,最后成了孩子说了算,家里的角色很快就颠倒了,不是父母,而是孩子做主,结果造成孩子在家里处处称王称霸。这样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习适应,等他进入幼儿园,问题就来了。他会发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在遵循一种基本规范,而自己却没有能力遵守,因为在小时候,母亲没有帮助他学习这一点。

让我们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你的身边一定有些人特别腼腆,特别胆怯,也有些人循规蹈矩,唯命是从。这样的人似乎永远都无法解放自己,他们总是那么刻板,一本正经,谨小慎微,脑子里充满偏见。而另外一群人呢,他们似乎永远不满意,随时随地都会找出事情争斗一番。在任何群体里,总是这类人在惹是生非。心理上,他们永远需要一个斗争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事。这两类人,过于顺服的也好,喜欢争斗的也好,都属于在孩童阶段或多或少有些性格缺失的人,而这个孩童阶段的起步,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个青春期”。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