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怎样管教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
-
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
说到父母的控制,那我们就来谈谈管教吧。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前,讨论管教孩子这个话题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妈妈只要创造了一个能够满足婴儿和学步期孩子需求的环境,就没有必要去管教他们。但是进入第一个青春期,孩子就需要有规矩了,妈妈也就需要学习如何管教他。
在这一章里,我们探讨的管教仅限于第一个青春期的范畴。然而,我认为有必要先对管教这个主题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请先阅读本书的第8章和第9章,然后再回来阅读本章。
如果你刚读完上一段就立刻读到了这句话,说明你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先阅读第8章和第9章,是不是不听话的妈妈呢?你和这个阶段的孩子一样不听话。那么让我们再来一次好吗?现在请翻到本书第8章和第9章,全部读完后再返回来阅读本章,这样你的收获会更大。
讨论管教之前,我需要从父母的词典中删除两个词语:严厉和放任。这两个词语容易误导父母,因为他们常常会问:“我是不是过于严厉了?”“我是不是过于放任了?”这些问题问得不恰当,这两个词也用得不对,因为管教的成败和你的严厉与否没有任何关系。
和这个阶段的孩子打交道,父母首先要学习如何区分行为和情感。
行为是孩子的外在表现。你禁止他穿马路,可他还是穿马路;你不许他打人,可他还是打小朋友;你不让他玩沙子,可他还是玩沙子,这些都属于行为。
情感是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气愤、幸福、害怕,也会感到胆怯、关爱。
区分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可以控制行为,但是不能控制情感。情感和思想一样,是自然而然来到的,至于什么时候感受到,怎样感受到,孩子都无法控制。
比如说愤怒,孩子有些时候生气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他控制愤怒的情绪,但是可以理性地要求他控制自己发怒时表现出来的反社会的行为,如打人、丢沙子或咬东西。
父母和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他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遗憾的是,许多父母误解了现代心理学,他们以为任何规范都会伤害到孩子,会压制他的个性发展。心理学家埃达·勒尚(Eda LeShan)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的先生接到一个工作电话,是从家附近的电话亭里打来的。对方解释说,自己实在没法从家里打电话,因为博比不停地挂他电话。”博比只有3岁。
接下来的问题是,给年幼的孩子制定什么样的规矩才是合理的?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父母首先要问自己:“我自己觉得对这个
年龄的孩子来说,应该限制哪些事情?”你把这些事情一一写下来,可能会发现其实这个清单比你想象的要短得多。
我有过一位女性患者,一次她对我说起她为儿子一些奇怪的习惯苦恼不已。比如:别的孩子都规规矩矩地吃蛋糕,而他则非要把蛋糕的外皮掀起来,搓成一个卷儿再吃下去,其余的部分则剩在盘子里。出于某种个人的心理原因,这位母亲对此极为不满,她问我应该怎么管教儿子。我问她,为了纠正这个怪异的习惯,她都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她对我说:“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打过,骂过,甚至答应给钱,只要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可是都不管用。”
我接着问她,为什么她一定要纠正孩子这样吃蛋糕的习惯呢?是担心孩子蛀牙,还是担心他会肚子疼?“不是的,”她解释说,“是我自己觉得不舒服,他这样浪费蛋糕,我实在看不下去。”
我建议她做一个尝试。下一次吃蛋糕的时候,小男孩又开始掀掉外皮卷了起来。母亲听从了我的建议,什么也没有说。小男孩很惊讶,忍不住问妈妈:“妈妈,妈妈,看我又把皮掀掉了。”他以为妈妈没有注意到。
“我看到了。”她紧紧抓着椅背,强忍着心中的不快。
“那你怎么什么都不说?”孩子问。
“不说。”她回答道。
于是和往常一样,小男孩把外皮掀起来,搓成卷吃下去,其余的蛋糕剩在盘子里。接下去的四天都是这样,妈妈一直都没有吭声。到了第五天,妈妈吃惊地发现他竟然和其他两个孩子一样好好吃蛋糕了。她惊讶地来找我说这个事情。“他为什么会改呢?”她问我。答案非常简单:“观众走了,表演也就结束了。”
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就是:这位母亲坚持让孩子“像其他孩子那样”吃蛋糕,其实没有必要。面对两岁的孩子,每当你想让他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都先问一下自己:他做与不做这件事情真的那么重要吗?值得为此大动干戈吗?大人已经为两岁孩子制定了许多重要的“不可以”和各式各样的限制(不可以碰炉子,不可以自己穿马路,不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丢沙子),除了这些,何必再用一些可有可无的禁令把自己和孩子的生活都弄得那么紧张呢?
许多家长幻想有一个现成的清单可以参考,上面列出种种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这样的清单不存在,也不该存在。父母性格各异,生活方式也有不同:有些父母天性随和,只给孩子定几条基本的规矩;另一些父母则更为严厉,要求孩子遵守的规矩也更多。第一类父母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做的事情,在第二类父母看来,就可能属于离经叛道。
我个人的观点是,用来规范孩子行为的准则,其内容并不重要,只要你和孩子都认同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只要这些准则是合理的、前后一致的,就可以了。
父母不给孩子制定任何行为规范显然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反之,父母试图样样都要管,那生活也会变得无法忍受。父母的身心健康与孩子的和谐发育都很重要,在什么都不管和事事都要管这两个极端之间一定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在哪里,就需要每个父母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把握了。
大多数父母在给孩子制定行为规范时,还是比较清晰理智的,而一到管理孩子情感的时候,就容易迷失方向了。
重视情感表达
要想培养一个心理健康、拥有坚实自信的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可在现实中,许多父母都不允许孩子自由表达。
举一个例子:一天在公园里,我看见一位母亲和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约六岁,小的是女孩,看上去四岁。男孩好像在生妹妹的气,他说:“我讨厌你,苏西。”母亲是什么态度呢?你一定认为母亲会这样说:“汤姆,告诉妹妹发生什么事了,你为什么这么生气。”事实不是这样。母亲对儿子说:“好了汤姆,妹妹多好啊,你不讨厌妹妹,是不是?你喜欢妹妹。” 小男孩很清楚,妈妈在撒谎,妈妈正在试图让他欺骗自己。事实上,这位妈妈根本无法消除小男孩心中对妹妹的愤怒,她所能做的,不过是教孩子对自己内心情感撒谎。妈妈教孩子去“埋葬他的冲动”,却使得孩子日后用一种偷偷摸摸的方式来释放冲动,比如妈妈不在旁边的时候,他就会动手打妹妹。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我们从中清楚地看到父母是怎样阻止孩子表达情感的,不仅如此,父母还试图让他们摆脱内心的情绪。对于其他一些“负面”的情感:愤怒、恐惧、胆怯、痛苦、焦虑,他们的处理方式也是一样的。
父母不会用言语阻止的都是表达爱、表达温情的正面的情感,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妈妈不让孩子说“妈妈,我爱你!”
父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呢?为什么不允许孩子表达负面的情感呢?原因很简单,很可能当我们自己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就不允许我们把这样的感受“外部化”。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地把同样的心理抑制传输到孩子身上。
父母应当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情感,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有当孩子有机会表达出负面的情感并且将它们祛除以后,正面的情感才可能占据孩子的心灵。如果不给孩子机会去表达并消除愤慨和敌意,爱与亲情又怎能在他们心中生根呢!
压抑情感很容易造成不健康的心理。一般来说,只要父母不加以禁止,孩子们会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两个邻居家的孩子会在早晨打得不可开交,到了下午就好得像一个人一样,而双方父母却会为此气上几个月。有心理疾病的成人接受治疗的时候,首先是学着说出心里话。如果这些人在幼儿时期就有机会自由表达自己,成年后可能就不至于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
在表达方面,小孩子不会只选择压抑某些方面的情感,比如恐惧和愤怒,而不连带着压抑其他正面的情感。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压制心中的恐惧和愤怒,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面,爱与温情这些积极美好的情感也被压制了。
孩子仅仅有机会说出内心感受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知道父母是真的理解自己。当他们感到恐惧、无助、愤慨或是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需要被理解。那么,如何向孩子表示你理解他了呢?
你可以敷衍地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这样说太简单了,也太突兀了,可能无法使他信服。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可以让孩子相信你打心底里理解了他,这个方法是卡尔·罗杰斯博士(Carl Rogers)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他称之为“情感反射”。
用“情感反射”抵达孩子内心
情感反射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你希望让另一个人知道你非常理解他的感受,于是你把他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再对他说一遍,有如镜子的反射。这个方法对两岁的孩子很好用,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话把他的情感反射回去。
例如,你两岁的宝宝摇摇晃晃地走来向你哭诉:“吉米(五岁的哥哥)打我了!”这时,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深深叹口气,心想:“又来了。”然后你把两个孩子都叫来,让他们面对面,开始审问:“谁先动手的?”诸如此类的问话随之而来。情感反射的方法要求你完全摆脱裁判的角色。当两岁的孩子哭诉“吉米打我”,你可以非常同情地说:“哦,吉米打你啦!”或者“吉米打你了,所以你很生气对不对?” 还可以说:“你很气愤,因为吉米打你了,是不是呢?”你把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再反射到他的心里。我们管这个方法叫作反馈法。通过把孩子内心的感受反馈给他自己,你向他表示了你确实理解他的感受。
几年以前,我把这个方法教给一位母亲,她实践以后发现很有用,后来给我讲了一件事情。她参加了一个义工保姆团体,有一天晚上负责照看朋友的孩子。她的朋友安顿好吉米睡下后就出门了。父母刚走,吉米就从房间里焦虑不安地跑出来说:“琼斯太太,我房间里有一只狼!”这位母亲告诉我,学习反馈技巧之前,她的反应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一定会说:“胡说八道,哪有什么狼!”然后她会带着吉米在房间里走一圈,证明没有狼,但吉米还是害怕。这次她放弃了这种理性却错误的态度,采用了另一种方式——反馈法。
她对吉米说:“过来吉米,你坐下,和我说说这只狼怎么把你吓坏了。”吉米告诉她这只狼如何使他害怕,她回应吉米“原来你真的很怕狼哦”“这只老狼真的把你吓坏了,是不是啊”,诸如此类的话。她既不安慰吉米,也不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只是不断向吉米反馈着他同她描述的东西。吉米告诉她自己多么怕这头狼,他讨厌这头狼,还有,这头狼竟然要把自己从悬崖扔到海里去。对话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在这期间,她持续不断地向吉米反射吉米自己的感受,最后,吉米对她说:“琼斯太太,现在我想去睡觉了。”她带吉米回房间,安顿在床上,几分钟以后,吉米就睡着了。
当她对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感叹道:“您看,这个办法真管用。”这个方法确实有用,请试一试。此外,这个技巧还隐含着纠错功能,如果你反馈给孩子的不是他的切实感受,那么一般来说,他会告诉你:“不对,我才不是这样想的呢。”
这个反馈的技巧很好理解,但实施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的时候父母不是这样教育我们的,长大以后我们又都在扮演安慰别人、给别人建议的角色,或者把别人从错误情感(当然是我们的一己之见)的泥潭里拯救出来。可见,反馈的方法和我们自己受到的教育可以说是南辕北辙。
我允许我的孩子向我表达负面的感受和愤怒的情绪,但是我必须承认,有时候我反射他们怒气的同时,会听到内心深处一个细小的声音:“儿子,小心你说的话——我毕竟还是你爸!”这不是怎样做父母的科学知识的声音,而是我父亲的声音,就好像回到了我没有权利自由表达想法的童年时代。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这个方法并不那么容易:倘若在孩提时代我们没有得到自由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那么成年后我们也很难允许孩子这样做。
许多母亲会问:“如果允许孩子说我讨厌你,会不会导致他不尊重父母呢?”我不认为表达情感和尊重不尊重有任何关联。孩子尊重父母,是因为他觉得父母比自己懂得多,是因为他觉得父母平等对待自己,尊重自己。尽管如此,他有时候仍然会生父母的气,这时倘若父母不允许他把心里话说出来,他的气愤并不会因此减弱。既然如此,不如让孩子讲出来,他要是把怒气憋在心中,反而会更难控制自己的行为。表达愤怒的情感,和把蒸汽从水壶里放出来是同样的道理。
父母需要很好地区分情感和行为,我的建议是合理地约束孩子的行为,但是允许他自由表达内心感受。情感反射是一种用来向孩子证明你理解他的方法。这里我举一个两岁半孩子的例子,说明如何在具体情况下区分情感和行为。
我的大儿子两岁半左右的时候,这种情形出现了好几次。我带他去公园,他在沙地里玩得很高兴。到了回家的时间,我事先提醒他该走了,使他有思想准备。
我对他说:“兰迪,再玩10分钟我们就回家。”
10分钟以后,我又说:“兰迪,现在该走啦。”
“不要,我不走。”(我怎么可能真的相信兰迪愿意回家呢?他玩得那么高兴。)
于是,我将这种感受反射给他:“爸爸知道你不想回家,你喜欢玩沙子,对不对?”
“我不要回家!”
“哦,你玩得这么开心,一步都不想动,是不是啊!”
就这样,短短几分钟内我不断向他反射他的感受,最后把他整个人抱起来放到汽车里。兰迪又是踢又是喊,我则一路上继续反射他的气愤:“哦,兰迪生爸爸气了,兰迪还想玩,对不对?爸爸怎么可以把兰迪带回家呢!”
这件事情从几个方面说明了父母如何应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假如我不敢在必须离开的时候把他带走,而允许他玩下去,那么我就是在把他变成一个小暴君,也是默许他拒绝接受合理的约束,如此一来,我就没能帮助他学习什么是合理的社会规范。
另一方面,如果我阻止他把感受说出来,就是在抹杀他的自我认同,同时也会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一方面允许他表达感受,一方面将他的感受反射回去,这就好比在告诉他:“你有权利生气,因为这是你的切实感受。如果我玩在兴头上被迫离开,我也会很生气。你是一个人,你有权利有这样的感受,并且将这样的感受表达出来。”
这个事件非常典型,你会常常需要应对类似的情况。处理的时候,请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不过你的态度要坚决,必须确保他能够遵守合理的约束。
我所描述的只是理想的解决方法,并不是要求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照做。我们做父母的也有权利!我们也会情绪低落,也会心生怨气,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冷静,采取对孩子最有利的处理方式。有时,我们也并不喜欢听孩子说真话;有时,我们甚至想咆哮:“闭嘴!妈妈说了算,你们这些小家伙,给我闭上嘴巴!”
许多母亲在发泄过后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实际上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母亲们觉得她们应该总是保持冷静和超然,当然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我至今还没有见过哪个父母能够在任何场合都运用正确的方法。既然我们愿意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权利,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同样的权利呢?所以如果你想大吼一次,那就吼吧。宣泄过后,你看待孩子的眼光会有所不同,你会对孩子说:“妈妈刚才发火了,妈妈心里很难过,但是现在觉得好多了。”孩子会懂你的。
令人欣慰的是,并非所有孩子都会在两岁阶段这么难带。孩子的天性差别巨大,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些性情激动,有些个性随和。第一个青春期仿佛一片充满急流的险滩,在搀扶孩子渡过的时候,有些孩子要比其他孩子容易照料得多。
尽管如此,所有健康、正常的孩子都会在这个阶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违拗和反叛。当你累得仿佛看不到尽头时,请告诉自己:他终究会长大的!孩子三岁以后,你会惊异地发现他变得那么乖巧听话,和两岁半时的他简直判若两人。
母亲都知道这个阶段孩子最爱的字眼就是“不要”。顺便说一句,千万不必奇怪为什么孩子会说“不要”比“要”早得多。孩子从父母那里听到“不要”的次数远远超过“要”。在学步期,如果父母能够尽可能地少说“不要”,那么进入第一个青春期后,孩子说“不要”的次数可能就少一些。但是父母依然会听到孩子说“不要”,以及其他反抗的具体表示:叫他过来时,他一溜烟跑掉了,乱蹬乱踢;叫他做事情时,他突然浑身发软或是身体僵直不动,甚至大发雷霆。一般来说,这样的行为不会发生在学步期。那么现在父母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你已经读过了第8章和第9章关于管教的内容,你一定知道被强化的行为有重复的倾向。如果孩子一反抗父母就发火,那么就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的反抗行为,而且会加重反抗的程度。
对于这种负面强化,其实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首先我们要区分嘴上的反抗和内心的反抗。例如,我们对孩子说“来,把大衣穿上,我们要出去了”,然后动手帮孩子穿衣服。如果孩子一边说“不要”一边却配合地把手伸进袖子里去,这就是非常好的“嘴上反抗”的例子,仿佛在对妈妈说:“我知道外面冷,必须穿大衣,我也知道你是大人,你总有办法让我穿衣服的。但是妈妈,我也长大了,我至少有权利反抗一下吧!”这样的否定态度实际上蕴含着游戏的味道:孩子在和妈妈玩一个“就是不听话”的游戏。如果妈妈没能意识到孩子其实是在和自己玩,而板起面孔,则会造成一场不必要的争吵。
同样场景下,如果妈妈给孩子穿衣服,孩子却跑开了,或是使劲打妈妈,那么这就属于真正的内心反抗了。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有几种处理方式。如果穿上大衣是为了到院子里玩,妈妈可以说:“穿上衣服才可以出去玩,你不想穿衣服,是不想出去玩,对吗?”如果孩子很想出去玩,那他就会极不情愿地让妈妈给穿上大衣。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妈妈急着带孩子一起去超市,没有心思平静地和孩子商量。这时可以一边把孩子的怒气“反射”给他(“妈妈知道宝宝不喜欢穿大衣,妈妈知道宝宝生气了”),一边强行把大衣穿上。
不要以为只有大人爱面子,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也非常爱面子。孩子反抗的时候,父母应当尽量避免正面冲突,稍微做一些让步,给孩子留些面子,比如提议玩另一个游戏,如果孩子愿意的话,也可以好好抱抱他。最重要的是,父母反射孩子的对抗情绪时,其实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好比对他说:“妈妈知道你不愿意,妈妈完全理解你。妈妈知道你心里不开心,妈妈也不开心,但你还是得听妈妈话。”
不要被孩子乱发脾气挟持
孩子的否定态度发展到极致,就演变成大发脾气。这个时候的他气愤得只知道哭,只知道喊,满地打滚,手脚乱挥乱踢。如果你依了孩子,就是在强化他的否定态度,也等于是在教他想得到什么东西时,就应该用发脾气来要挟父母。
我女儿六岁的时候,邀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们周末一起去野营。那个小朋友说她爸爸妈妈周末已经有安排了,但是她又接着说:“别担心,我有办法不去,只要我大发一通脾气,妈妈就会让步的!”
不要用说理劝导孩子,也不要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盛怒下的他被狂躁的情绪包围着,摆事实讲道理是完全没有作用的。也不要用打屁股来威胁孩子停止哭闹。你可能也曾经听过父母对孩子说:“闭嘴!不然我就好好揍你一顿,让你哭个痛快!”这样做好比用汽油灭火一样愚蠢。
那么两岁半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该如何应付呢?你需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现在心里这么不高兴肯定是要发泄出来的,但是发了脾气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如何传递这个信息呢?就是不要理会他。母亲们会有各自的表达方式。有些母亲就是坐在一旁,看着他,等他自己渐渐平静下来。有些母亲喜欢交流:“妈妈知道你不高兴了,你很生气,对不对?去你自己的房间,好不好啊?过一会儿就好了。等你不哭了,妈妈有好东西给你哦。”有些母亲则更为严厉:“回你自己的房间去!”每个母亲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关键点是,母亲一定要帮助孩子保持尊严,别让孩子钻进死胡同,给他找个冠冕堂皇的台阶下。
还要提到一点,孩子在亲友面前或公共场合发脾气时,你完全可以使用同样的处理方法,但是会多出一个障碍,就是观众。观众的存在会妨碍你理性地解决问题。“邻居们会怎么想?”你可能冒出这样的念头。倘若这些观众不懂儿童心理,他们一定会觉得这个妈妈真是不像话,孩子这么不听话,不打怎么行呢!打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你的目的是养育一个快乐的、心理健康的孩子,还是为了不让周围的人说三道四?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这些观众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如何让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服从社会规范?一般来说,孩子首先把父母制定的种种限制和规矩转化为自己内心的声音,以此为基础学习遵守社会规范。他的这个学习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是非观念来实现的,父母对孩子说的 “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孩子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而后形成了是非观念。是非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都要通过学习,尤其是从父母身上学习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有些孩子长大成人后毫无道德良知,不少精神病患者和罪犯就属于此类,他们可以犯下滔天罪行却感受不到丝毫内疚。另一类孩子成人后却背负了过多的道德良知的包袱,这类人是心理医生的主要诊治对象。他们过于焦虑,过于自闭,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自己太自私,或者一无是处,他们过分地渴望取悦于他人,过分地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我们不会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上述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极端,而希望他拥有理性的、健康的道德感。在要求孩子遵循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自己表现得非常理性,那么就是在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从孩子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是非观念部分的形成过程。比如说,他可以一边大声告诉自己“不可以”,一边做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我的大儿子两岁半的时候,一次站在书架前面,嘴上说“不可以!不可以!”同时把书抽出来扔了一地,而这是我们不允许的行为。面对这种场景,有些父母可能会很恼火:“他嘴上说‘不’,说明他知道不可以这样做。可是他为什么会故意为之呢?”我的回答是,孩子的是非观念刚刚开始萌芽,他正在学习把父母的禁令内化为自己的想法,但是他还没有能力在那个仍然微弱的是非观念下控制自己。
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说“不要!不要”正是是非观念发展的第一步。接下去,孩子会在说“不要!不要”的同时注意不再让书掉下来。
是非观念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发生,而不是等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让他心怀负罪感。然而,这个预防功能的成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孩子需要花五年的时间来发展是非观念,并将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心的要求,父母不要急于求成。语言的发展会帮助孩子将各种规矩转化为他内心的想法。在孩子能同自己对话以后,他对自己和环境的掌控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而正是在第一个青春期的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