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帮助婴儿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
在这个阶段,孩子将获得对生活最基本的看法,他的生活态度正在逐渐形成。有的孩子初步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觉得活着很快乐;反之,有的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不信任感,觉得生活不那么有趣。这些,都取决于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环境。
出生伊始,孩子就有了自我概念。
让我们把自我概念想象成一副眼镜。从出生到6岁,孩子一共要经历4个发展阶段。每进入一个新阶段,孩子就在眼镜上增加一副镜片,每次新增加的镜片都叠加在上一副镜片上面。
我们首先来研究婴儿期的第一副镜片。婴儿期指的是从孩子出生到他学会走路的阶段,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阶段对应的是生命的第一年:其中一些学步早的孩子,可能是前9个月;学步晚的孩子,则可能是从出生到16个月。
看着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些父母会想:“现在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不过是个婴儿,大部分时间在睡觉,醒了就吃奶,换尿布,洗澡,全部生活就是这样了。他还太小,学不了什么,等他以后能坐、能自己玩、能爬了再开始学。”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你的婴儿不仅可以学习,而且他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学了。在他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时候,自我概念就开始形成了。
婴儿正是在这个阶段获得对生活最基本的看法的。他的生活态度在逐渐形成,他正在真切地体会活着是什么滋味。在这个阶段,他心中可能会初步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觉得活着很快乐;反之,他也可能形成不信任感,觉得生活不那么有趣。
孩子究竟能否对这个世界建立起信任感,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环境会成为自我概念镜片的组成部分,孩子今后将透过这副镜片看世界。如果他在第一年中获得的是积极乐观的镜片,长大之后将会是一个乐观的人;如果他获得的是一副悲观的镜片,长大以后也会抱有悲观的生活态度。
因此,生命的第一年是举足轻重的一年,比接下去的任何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重要,因为孩子的生活环境完全由你来创造。等到他能够独立行走了,就有了更多选择环境的自由。到了会说话的时候,他的自由度就更大了。然而,现在他只是一个对环境无能为力的婴儿,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完全取决于你的安排。
那么父母应当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怎样做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呢?
培养正确的喂食观念
如果孩子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那他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婴儿有哪些基本需求。
第一个需求,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吃饱。从这个角度看,无非是一张嘴和一个胃的问题。殊不知婴儿的饥饿感来得非常强烈,而且一旦饿了就必须立刻满足。一个月大的婴儿会饿醒,吃饱以后会继续睡,直到再次饿醒。随着渐渐长大,由于饥饿而醒来的间隔会拉长,婴儿也不再吃饱了就立刻睡觉。
那么如何满足婴儿的饥饿感呢?很简单,把他喂饱就行了。听上去很简单,事实上也并不难,可是现代社会把母子间原本很简单的哺乳活动毫无必要地复杂化了。
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
首先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争论。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仿佛总是要有一个清楚的立场。医生、护士和邻居中所谓的“专家”对这个讨论津津乐道,以至于让一些无法喂母乳的母亲心怀负罪感,因为周围人会说:“母乳喂养才是最自然的!” 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在说:“人是不可能飞上天的。因为上帝要是真想让人类飞,早就给他们安上翅膀了。”
其实一个简单的说明就可澄清这个争论:不论是生理学还是心理学,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持其中一方,用哪一种方式喂奶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喜好。
如果你决定人工喂养,那么也要把孩子抱在怀里喂,轻柔地爱抚他。当然这也不是严格的规定,偶尔用固定在床边的奶瓶喂并不会对他造成心理伤害,但是一般来说,孩子需要得到和母乳喂养时一样的身体爱抚。
按需喂奶还是按时喂奶
接下来,不论你选择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时候喂奶。答案不言而喻:在孩子饿的时候喂。遗憾的是,如今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也被无谓地复杂化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普遍相信对婴儿的教育进行得越早越好。这些人认为,要想培养出有好习惯的孩子,一个训练内容就是让婴儿尽快习惯按时喂奶。于是妈妈们按照医师的规定,每隔三四个小时就给孩子喂一次奶。这条可怕的规定严重违背了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的准则: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内在的进食时间,我们怎么能设计出一个外在的“时间表”去套用给所有的孩子呢?不论是“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奶”,还是“每四个小时喂一次奶”,都是行不通的。它不一定适用于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仅如此,就连他自己每天的胃口都可能有变化。
机械地给孩子定时哺乳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那就是孩子在真正饿了的时候必须承受强烈的饥饿感。他饿了就是饿了!不是可能要吃的,而是立刻需要食物。很少有大人体验过婴儿挨饿的感觉,打个比方说明:婴儿等上半个小时的饥饿感,就好像我们大人三天不吃不喝时的感觉。
婴儿可不会和你讲什么礼节。如果他饿了可你却不喂他,那他只好用哭来引起你的注意,这是他唯一的法宝。等的时间越长,哭声也越响亮、越坚定。他仿佛在抱怨:“我这是在什么地方啊?我饿极了,都哭成这样了,还是没有人给我吃的!”倘若再等下去,哭声就不仅仅是响亮地乞求食物,而是夹杂着愤怒和宣泄,好像在控诉:“我很气愤!我告诉你们我饿了,可你们都不来管我!我恨你们,我恨这个世界!”
如果他多次被迫等着固定的喂奶时间,就会明白不论怎么哭都无济于事,没有人会立刻给他喂奶。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变得气愤,有的孩子则变得倦怠,进而麻木,好像不愿再努力抗争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了,这样的孩子“学会”了忍气吞声。不管孩子是选择表示愤怒还是忍气吞声,后果都是一样的:对生活充满了不信任。你觉得这是孩子的错误吗?在他眼中,生活是可恨的。
终于,人们认识到了定时喂奶的荒谬之处,于是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家长倡导并选择按需哺乳。其实,这个方法不过是基于一个常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罢了:让孩子自己来告诉你他何时需要吃东西。要吃的时候,孩子要么醒来,要么哭喊着要食物。
孩子渐渐长大之后,许多母亲仍然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困扰不已,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吃饭本不应该成为问题。几乎所有的吃饭问题,不论是婴儿还是3岁的幼儿,究其根源,都是因为孩子受到了某种心理压力,使得由于饥饿而想要吃饭的需求变得紊乱。父母应该记住,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就是孩子的饥饿感。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个体特征,能够保证孩子的饥饿感及时得到满足,那么吃饭绝不会成为问题。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需要尊重孩子的个体特征,但在现实中却常常做不到。下面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个半小时以前,孩子吃完奶又继续睡了,现在他哭醒了,母亲可能会想:“他现在哭什么?不可能是饿了,因为我刚喂过他。”她怎么知道孩子一定不是饿了呢?她能钻进孩子肚子里判断他是不是正在忍受饥饿的折磨吗?他为什么不可能是饿了呢? (在这个方面,原始部落的母亲比我们更有智慧,孩子一哭闹,她们就立即喂奶。)
因此,只要孩子哭了,就去喂喂他。如果他自己把奶头吐出来或是用别的方式表示不想吃,你才可以判断他哭并不是因为饿了,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如果希望孩子有一个坚实、健康的自我概念,你就需要打好基础——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对自己、对世界基本的信任态度,为此,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孩子一饿就喂他。当孩子用哭声表示饥饿后能够立刻得到满足的话,他会感受到:“这是一个好地方,吃饱了真舒服啊。我喜欢妈妈抱着我,喂我吃奶,好温暖呀。来到这个世界上真不错,这个地方又安全又让人满足,因为每当我说我饿了,就有奶吃。我想以后一切都会非常顺利的。”
孩子的第二个基本需求是温暖。这个话题就不用展开了,因为99%的母亲都会注意让孩子穿得足够暖和,不会挨冻。
接受孩子的睡眠习惯
第三个基本需求是睡眠。这一点孩子会自己调节,他会保证自己睡得足够长,睡够了也会自然醒来。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谈几个关于睡眠习惯和睡眠方式的要点,相信会对父母有所帮助。
孩子睡觉的时候,家里人不必静声屏气,生怕弄出一点儿声音。典型的情况是母亲蹑手蹑脚地穿过房间,急冲到门前小声说:“嘘——宝宝在睡觉!”这样的小心翼翼没有任何必要。因为在你费心创造出无声环境的同时,也是在制约孩子,使得他日后只能习惯在人造的、无声的环境里才能安睡。所以当孩子入睡后,尽管做你该做的事情,在隔壁房间听广播、看电视也没有关系。
关于婴儿睡眠方式的另外一点是,他们的睡眠模式完全不同于大人的。小的时候,他们吃完奶会接着睡觉,不会影响大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两次喂奶之间醒着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在白天还不是问题,到了夜里就很难应对。夜里喂奶以后,你多么想接着睡啊,因为早晨还要早起。可是婴儿不懂,他吃饱了奶很舒服,不想立刻回去睡觉,而是想玩一会儿,享受这段醒着的时间。
有的时候,婴儿在夜里醒来会莫名其妙哭个不停。哭的原因可能是呛到奶了,或是胃里不舒服,总之你束手无策,就连爱抚和拥抱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你们俩在一旁困得头昏脑涨,望眼欲穿地等着他停止哭泣,自己好接着睡觉。这种时候,你会意识到你文明的外表下竟然掩藏着一个原始的、野蛮的自我。你会变得对婴儿怒不可遏,甚至有冲动想打他,抓着他晃动,对他咆哮:“闭嘴!我要睡觉!”
正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你带孩子要经历如此痛苦的时刻,许多父母为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深感自责。实际上,你会有这样狂躁的情绪,正说明你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父亲或母亲。请注意我的用词,我说的是“情绪”。如果你真的失去自控力动手打了孩子,那么你就要看心理医生了。在极度困倦的情况下感到绝望和气愤是正常的,但是你应当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婴儿提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不仅可以在汽车里使用,还可以用来搬动婴儿。此外,把孩子放在婴儿提篮上也更便于照看,还可以借此给他换个睡眠环境。有时孩子不愿意在婴儿床上睡,却能在提篮里坐着睡着。
请记住,大多数婴儿都会给父母的睡眠带来一些困扰和不便,因为不管婴儿的睡眠和清醒模式如何,他们的睡眠习惯毕竟和大人的睡眠习惯是不一样的。
乐观对待尿布
孩子的另一个基本需求是通过大小便将体内废物排出体外。和睡觉一样,孩子会自己控制好这个需求,一般不会有问题,除非你错误地在一岁以前开始大小便训练。
由于自己童年的经历,你可能对脏兮兮的尿布感到恶心。即便如此,你也尽量不要把这种反感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因为他对自己的排泄物并不觉得恶心。你把厌恶的情绪传递给他,唯一的后果就是为日后的大小便训练制造障碍。
许多母亲自己对脏尿布、湿尿布有负面的感觉,就猜想孩子也是一样,因此,尿布一脏就迫不及待地换掉。你完全可以放松些,只要房间不冷,孩子一般不会在意尿布脏了还是湿了。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当孩子可以一觉睡到天亮的时候,你不必强迫自己在夜里起来更换尿布。
请不要误会我的观点而拖很久才给孩子换一次尿布,以致让孩子得了尿布疹。我想说明的是,在给孩子换尿布的问题上,大多数的父母完全可以更放松一些。
让孩子感受到身体接触的温暖
爱抚也是婴儿的一个基本需求,哈里·哈洛博士(Dr. Harry Harlow)称其为“身体接触的温暖”。婴儿无法知道自己被人疼爱,除非大人用身体接触的方式将这种爱表达出来——抱他,爱抚他,逗弄他,和他说话,给他唱歌。
这一点已被许多实验所证实。在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中,哈里·哈洛博士用毛巾布做成假的猴妈妈,用奶瓶喂养恒河猴的幼崽。尽管幼崽不缺营养,却没有得到足够多身体接触的温暖。假的猴妈妈当然不会拥抱他们,幼崽也得不到任何爱的表示。实验的结果是,这些幼崽长大以后成为缺乏社会性的猴子,它们无法和异性交配,还表现出十分怪异的习性,很像人类社会中见到的精神病患者。
当然,我们不能在婴儿身上做类似的实验,没有人会忍心剥夺他们被爱抚的权利,只为验证他们日后是否也会变成缺乏社会性的成人。然而,历史却记载了这么一个发生在13世纪的悲惨的人类“实验”。实验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是实验本身,却从一个极为悲怆的视角验证了我们的观点。
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想探索人类的“原始语言”,他认为,只要让孩子在没有语言的环境里成长,就能找出答案。他的依据是,孩子在这种环境里长到应该开口说话的年纪,说出的必定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于是他命令乳母和护士正常喂养婴儿,给他们洗澡,但是不能和他们说话。他猜测,这些孩子开口说出的要么是希伯来语,要么是希腊语,要么就是拉丁语,如此一来,就知道哪种是人类原始的语言了。可是结果非常悲惨,孩子们都死了。人们猜测,乳母和护士不被允许对孩子说话,致使孩子缺乏身体接触和母性的关爱,是造成他们死亡的原因。
针对孤儿院孩子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同样的观点。尽管孩子们有足够的食物,但是照顾他们的人没有时间去搂抱每一个孩子,也不可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母爱。在孤儿院这样情感贫瘠、缺乏刺激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不健全之处。
因此,绝不要担心宠坏了婴儿!你的婴儿需要知道自己被人疼爱,张开双臂去拥抱他吧。每当你的心中充盈着浓浓的母爱,请尽情地亲吻他,逗弄他,搂抱他,给他唱歌,同他嬉戏,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明白母亲是如此深深地爱着自己。
最初的人际关系
写到这里,我们谈的都是婴儿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看上去仿佛是毫无关联、相互独立的,实则不然,所有这些基本需求都是由你这个母亲来满足的,其他人只是在帮助你。换句话说,通常情况下,是你一个人在满足婴儿的所有需求。在忙忙碌碌中,你也就不知不觉地满足了他的第一个情感需求。
婴儿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和他人的情感联系就建立在你的身上,这是他日后与人交往的基础。如果你们的情感关系良好,如果婴儿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你是诚心实意地照顾他,努力满足他的需求,他将会对生活的美好抱有一个基本的信任态度。倘若你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那么在第一年结束的时候,你就会在他身上看到坚实的自我概念的萌芽,面对生活,他会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感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帮助孩子认识眼前的世界——智力发展的需要
孩子不仅有情感上的基本需求,还有智力上的基本需求。要想很好地理解这些需求,我们首先要明白婴儿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婴儿眼中的世界,有如一部逐渐清晰起来的影片。
打个比方,你坐在椅子上看书,你清楚地知道坐的椅子、念的书、照明的灯都不是“你”。然而,婴儿不明白这一点,他还无法分清“什么是我”和“什么不是我”之间的区别。
许多成人可能很难理解这一点,多年来,周围世界中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于我们实在是太清楚平常的概念,我们无法明白婴儿起初怎么会没有“我”的概念。要知道,婴儿需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学习什么是“我”。当他第一次发现这个“我”竟然可以随意支配手指和脚趾动作的时候,是那么兴高采烈,虽然他对这个小发现的大惊喜在我们看来很是滑稽。婴儿突然意识到他竟然想什么时候动动手指或是脚趾都可以办到,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常见的场景:婴儿独自坐着兴奋地晃动手指,非常陶醉地体验着这个新发现的力量。
“婴儿眼中的世界,有如一部逐渐清晰起来的影片。”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只要你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智力刺激,就能够帮助他使眼中的世界逐渐清晰起来。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孩子看得越多,听得越多,就会越想看,越想听。”
韦恩·丹尼斯博士(Dr. Wayne Dennis)在德黑兰的三所孤儿院做了一项研究,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在第一所孤儿院中,大部分婴儿尚未满月就被送进来了,他们被安置在独立的小床里,整天仰面躺在柔软的床垫上,在自己学会之前,没有人帮助他们坐起来,也没有人帮助他们翻身。衣服脏了才有人来换,每隔一天洗一次澡,牛奶是用固定在床边的奶瓶喂的,偶尔有保育人员来喂些半固体食物。他们没有任何玩具和其他可玩的东西。可以说,这些婴儿终日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感官和智力刺激的环境里。当他们长到3岁左右,被送往第二所环境相同的孤儿院。
丹尼斯发现在1~2岁的孩子中,只有不到半数能够坐起来,并且无人能够行走。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几乎所有正常的美国婴儿,只要不是生活在慈善机构中的,基本上9个月大就会坐,15个月就会走路。第一所孤儿院2岁的孩子中,能够抓住手或椅子自己站立的不到一半,会走路的不到10%。丹尼斯还发现在第二所孤儿院中,只有15%的孩子学会了独自行走。
接下来在贝鲁特的一所孤儿院的研究中,丹尼斯挑选了一组7~12个月的婴儿。这些孩子都不会自己坐,丹尼斯安排他们接受一系列感官方面的刺激。每天一个小时,孩子们离开小床,被带到隔壁房间,坐在小椅子上,面前放着丰富的物品,可以看,也可以玩耍,其中有鲜花、纸袋、彩色海绵、金属盒盖、塑料苍蝇拍、亮晶晶的果冻模型、五颜六色的塑料盘、小塑料瓶和金属烟灰缸。大人的陪伴和帮助虽然可以让游戏更具刺激性,然而这些孩子还是独自玩耍。
每天一个小时,即使靠着这样微不足道的刺激,所有的孩子都很快学会了独坐。部分孩子开始非常犹豫,但是最终都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仅仅通过玩这些物品而获得的感官刺激,就使得孩子们进步的速度高于平均水平4倍,且不说倘若有大人的陪伴,这种刺激将会更加丰富。
通过研究美国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的孩子之间认知发展的差异,也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同样是3~4岁的儿童,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上都要高出贫困家庭的孩子。这是因为,富裕家庭的孩子自婴儿阶段起就接受到更丰富的感官刺激,他们可玩的东西不仅数量多,种类也更加丰富。母亲不仅把这些东西拿给他们玩,还会对他们的游戏有所回应,同时也会常常对孩子说起这些物品,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
简而言之,新的研究已经不再支持过去的观点,即每个孩子的智力天生已经确定。新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决定了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智力水平的潜在最大值。这个值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可能是天才的智力,有的可能是平均水平的智力,有的则可能低于平均水平。每个孩子最终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的最大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最初5年中受到多少感官和智力上的刺激。
由此可见,给孩子提供感官和智力上的刺激是多么重要。我们应当尽可能给他提供好玩的、可用来刺激感官的东西,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给孩子准备一些可以用来抓、咬、啃、拆的物品,可以是简单的家用物品,譬如干净的布块,孩子可以揉、可以咬;塑料的瓶子和盘子,孩子可以抓取,也可以敲打;玻璃纸,孩子可以揉搓,弄出声音;金属镜子,孩子可以看到自己;还可以是衣服夹子、牙刷、纸袋子、空纸箱,或者厨房用品,如锅和铲子。这个清单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当然,这个月龄的孩子会把拿到的东西往嘴里塞,必须注意不要给他可能被吞下去的小东西。
市场上也有许多设计精巧的玩具,可以用来刺激感官和智力。比如挂在小床和摇篮边的活动玩具,孩子可以敲打,也可以拉扯上面的圆环和小棒子。另外,还可以在婴儿的床边放置一个透明的塑料鱼缸,孩子可以观看里面游动的小鱼儿。
感官刺激的玩具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任何色彩鲜艳的、小婴儿可以摆弄的物品,只要足够大,对婴儿不构成危险,都可以作为感官刺激的玩具。在家里搜寻一下,或是到杂货店转转,看看能为孩子制作哪些既简单又便宜的感官刺激玩具。
归根结底,不要忘了一点:不论孩子有多少玩具,爸爸妈妈才是孩子最喜欢的、最有价值的感官刺激玩具。
按照你喜爱的方式和婴儿说话,陪婴儿玩耍,可以先从说话入手。许多母亲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和洗澡的时候都一言不发。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和孩子说说话呢?告诉孩子你都在做些什么。虽然孩子不会明白你说的内容,但是他会从你的声音中接收到感官和智力的刺激信号。
对婴儿说些什么呢?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比如说:“洗澡的时间到啦,宝宝多幸福啊——你在水里肯定玩得很开心的。” 或者,“现在该换尿布啦,小东西,我们把尿布拿下来——这样拿下来——然后呢,把新的尿布穿上去。好啦,穿好啦!”每个母亲一定都有自己愿意对孩子说的话、愿意对孩子唱的歌。
每当你给孩子唱歌、对他说话、和他玩耍,或者是轻轻摇晃他,弄出好玩的声响时,都在给予他感官上的刺激,这些刺激将会促进他的智力发展。同时,你自己也会从中感受到欢乐,不是吗?许多父母标榜孩子很“乖”,整日安安静静,没有什么要求,自己可以从容地做家务并照顾其他孩子的需求。其实他们恰恰错失了这样的快乐,而且这样的“乖孩子”也失去了本可以让他的智力潜能最大化的感官上的刺激。
当然也不要走极端,误以为只要孩子醒着,就必须不停地陪他玩。即使有人帮你做家务,即使你不需要照顾其他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醒着的时候一直和他玩耍。千万不要把和孩子玩当成一种义务,而是要把它看作有趣的事情。当你想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就和他说,想玩的时候就和他玩,想爱抚他的时候就爱抚他。只有这样,你才能充分享受和孩子共度的时光,孩子也才能从中感受到欢乐。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