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命运可以随时拐弯

孙道荣

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孩子,逃学、捣蛋、捉弄老师、欺负同学,可谓“无恶不作”。同学怕他,讨厌他,避之唯恐不及;老师也对他渐渐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他的父母,一个重病缠身,一个苦于生计,想管也管不了。除了偶尔被老师拿着花名册点到名字外,他已经差不多被人遗忘了。

这是个偏僻的山区学校,贫穷是笼罩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共同特征,每年,学校都会拟定一份名单报给教育局,以方便那些好心的捐助者选择资助对象。很显然,并非每个孩子都能上这份名单,有幸被选上名单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会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附一份该同学的学习成绩和表现情况,这是关键的一张纸,很多捐助者就是据此选择他们要帮助的孩子。因此,能上名单,就意味着不但可能得到一份资助,而且,也是一份“荣誉”,它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又一批名单报上去了。

一天早晨,还没有上课,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早走进学校。在班主任的办公室外徘徊了许久,他下定决心,走了进去。他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张纸片,递到老师面前:“老师,这是我昨天收到的汇款单,是一位上海的叔叔捐给我的学费。谢谢老师!”

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也收到了捐助?而老师清楚地记得,报上去的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啊。老师接过汇款单细看,收款人果然写着他的名字。虽然心存疑惑,老师还是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班同学。

当老师在班级里宣布这一消息时,班级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眼睛都齐刷刷投向他。疑惑、羡慕、感叹,什么表情都有。而第一次被这么关注,他激动得满脸通红,腰板挺得笔直。他从来就没有坐得这么正过。

这天,他第一次没有在课堂上捣乱,每一堂课,听得都非常认真。

放学了,他才收拾书包,跟在同学们的身后,走出学校。这是他难得一次没有早退,按时放学。

第二天,他又是一早来到了学校。教室里还没有人,他将教室的地扫了一遍,然后,坐下来,打开书本,读书。同学们陆续走进了教室,惊诧地看着他。上课了,他第一次按时上交了作业本。

他惊人地变化着,不再迟到,不再早退,不再恶作剧,不再四处捣蛋。上课时,他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师提问时,他第一次举手发言。月考时,他的试卷上,第一次没有出现红色……

班主任对他做了一次家访。

他拿出了一沓信:“这都是资助我的叔叔寄来的。”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叔叔在信中说,是老师推荐我的,老师在推荐信里说我是努力、上进、优秀的孩子。我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夸我。”他偷偷瞄了一眼老师,黑黑的脸,泛出红晕,“叔叔还说,他会一直支持我上学,直到我上大学。我不会让老师和叔叔失望的。”他紧紧地咬着嘴唇。

老师一脸迷茫,这份推荐信显然不是他写的。怎么会这样呢?老师也想不明白。但是,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彻底改变了。老师坚定地拍拍他的肩膀。

谜底直到几年后才揭开。他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资助人也赶来庆贺。班主任老师私下里问资助人,当初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资助人一脸错愕,你们的推荐表上写的是优秀学生啊。资助人正好带来了最初的那张推荐表,班主任一看,上面名字的地方有潦草的手写字迹——许光军。那是另一名学生,而他的名字叫许辉。

这世上没有一个无用之人

一路开花

她初来班上的那天,他已在阴暗的角落里安坐了整整两年。她在台上以一种幽默而又活泼的方式做着自我介绍,凌厉的目光却始终无法从他所在的角落里抽离。渐渐地,她的目光变得温善而又平和,变得如一簇春风中的梨花、一把贵如油的丝丝清雨。

她是他中学生涯里的最后一位语文老师。她似乎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个别样的早晨,一个蓬头垢面的小男孩,耷拉着脑袋,坐在阳光照不到的朱门背后,与世隔绝。她的幽默、坦然、大度,丝毫影响不了他。她想,这到底是一个被怎样冷落的男孩,为何一切同龄人所喜欢的言辞,都无法在他心中激起半点涟漪?

她在教室前端的花名册上找到了他。于是,她开始尝试着让他回答问题。但每每这样的机遇,总是只能换来满堂的哄笑和趣骂。甚至有同学悄悄地跟她说:“老师,你以后不要再叫他回答问题了,他根本不会读书的!”

自此,她总想起那位同学说过的话,他是根本不会读书的。她不知道,一个身体安健的男孩要给所有人留下挥之不去的一无是处的印象,需要多长时间。而决定走上这条不归路的男孩,心间又钳咬着如何深沉的自卑,如何不可自救的绝望?

她心疼他,莫名地。透过窗明几净的玻璃,她时常能看到他孤独而又倔强的背影。当全班同学都在窸窣着交头接耳的时候,她相信,他一定在安静地靠着门背。他没有一个说话的伙伴,他所安坐的位置也与其他人相隔着不可跨越的沟渠。

他像一个没有言语的士兵,只负责每天准时到校,站岗,悉听责令,而后面无表情地离去,归家。她多希望,有那么一个孩子,能自告奋勇地,不顾艰难险阻地走进他的心里,给予他温暖,帮他挥去那些盘踞在生命上空的阴云。

很遗憾,她所期盼的人,从未出现。最后,她于心不忍,主动邀约了他。她说:“周末你有时间吗?我们家后院需要打扫,缺一个朋友,真希望你能过来帮我。”他诧异地抬起头,伸出手指对着自己。他似乎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么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她为何偏偏选中了自己?

他一如既往地耷拉着头,在后院里一言不发,挥汗如雨。当他停下身来,安坐在花坛上气喘吁吁时,她终于微笑着发话:“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我……我没有梦想。”他沉思了片刻,很努力地想要找寻出一个合理的答案,但最终,还是只能这样怯懦地说道。

“没有梦想?你骗老师的吧?我从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就觉得你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你不喜欢笑,不爱说话,显得稳重而又成熟。我当时就断定,对于梦想和人生,你一定有着不同于别人的见解!”

他以为她是在刻意嘲笑,却在侧头的一刹那碰上了她慈眉间所流露出的期盼与温和。他淤积长久的泪,恍然伴着腥咸的汗珠,簌簌地落个不停。

“有梦想又有什么用呢?正如他们说的一样,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就算我喜欢篮球,可那有什么用呢?我永远进不了国家队。就算我喜欢唱歌,可那有什么用呢?我永远成不了歌星。就算我喜欢写作,可那有什么用呢?我永远成不了 ……”他奔腾的情感终于寻找到了宣泄口,一发不可收拾。

那些事曾都是他乐意去做,又愿将其树立成梦想的,但在现实的残酷中都无一幸免,陆续遭到鄙夷和否决。

“是的,就算他们说得对,那些都没有用,都无法让你的人生变得辉煌,无法让你从此一举成名天下知。那么,孩子,你能告诉我,什么才是有用的吗?”

“嗯……优异的成绩,还有……还有金钱。”他知道,他回答出来的这两样东西都是他不曾拥有过的。正因为他不曾拥有这些“有用”的东西,他才会变得一无是处。

“孩子,你错了,你仔细想想,真正能拯救人类灵魂的,从来都不是你说的这些东西。它们是什么呢?正是其他人所认同的,无用的东西。”她顿了顿,拉过他的手,摊开手掌,将一根根直立的沾满污泥的手指缓缓抚平,“善良,正义,高贵,勇敢,真诚,追求,梦想……”

他的手指成了书写这些词语的纸笔。一指一个,一屈一伸。他的心田原本钉满了利刺,而此刻,却被她在温柔拔出的同时,塞进了一粒粒饱满的花种。

她使尽浑身解数,仍旧不能改变他与大学失之交臂的命运。她以为,他会从此一蹶不振,碌碌一生。很多年后,学校因扩建而四处筹资,她也由此,在张贴于校门口的鲜红的感谢信上看到了他的名字,那么刺目,那么高高在上地刻在前头。

她笑笑,心想怎么可能?兴许是同名同姓之人罢了。直到他从人群里缓缓走出来,握住她的双手时,她才知道,自己当年的一席话,真的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依旧清瘦,不善言辞,但他从未忘却当年她说过的那句话:“孩子,真正能拯救人类灵魂的,从来都是那些在旁人看来无用的东西……请相信,这世上其实没有一个无用之人。”

西恩•史蒂芬森:把磨难当作人生的礼物

崔鹤同

很不幸,他是个先天“脆骨症”患者,俗称玻璃娃娃,连打个喷嚏都会震碎肋骨。他诞生时每根骨头都被出生时的压力给碾碎了,四肢软塌塌地耷拉着,活像一个被拆散架的布娃娃。护士小姐们干脆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图坦卡蒙”——一个著名的埃及法老木乃伊的名字。医院不得不向他的父母说:“很抱歉,你们的儿子恐怕很难活过二十四小时。”护士拿着止乳针对他妈妈说:“难道你还要继续喂养这样的孩子吗?”

但他的母亲断然拒绝了护士的做法,他顽强地活了下来。

然而,当别人家的孩子开始从蹒跚学步到蹦蹦跳跳时,他只能用“拖地式”的爬行方式,四脚朝天用背来回蹭着前行。长到三四岁,他才能够坐立。他的骨骼密度很低,完全无法支撑身体直立时带来的压力,加之腿骨严重、持久性的扭曲,他这一辈子都无法享受行走的快乐了。他身高长到大约一米就到了生长极限,从小学三年级之后就一直“依然故我”。到了上学的年纪,他每天在学校一刻也不能和轮椅分离,只有晚上,才可以躺在卧室的地板上放松一下早已疲惫不堪的躯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骨折越来越频繁,这让他不得不经常辍学,动不动就要在家养病。

对他来说,身体上的疼痛倒并不那么严重,最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孤独。童年时代他已经尝尽了孤独的滋味。

小学四年级的那个万圣节,所有的孩子都装扮得古里古怪,戴上狰狞的面具出门搞恶作剧,尽心玩耍欢乐。他躺在地上,也开心地在地上慢慢地打起滚儿来。就在他得意忘形之际,左腿突然卡在了门框和墙角之间,接着,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咔嚓”!紧接着撕心裂肺的疼痛让他痛不欲生。而且,他的特殊病情,一旦发生意外骨折,一定要严格保证他的身体被固定在事发地点,然后一动不动地保持受伤时的姿势达六个星期,让骨骼慢慢地自动愈合。这就意味着,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他一出现骨折,就必须在原地一动不动地躺上或趴上整整四十二天之久。而在此期间,吃喝拉撒睡都只能“因地制宜”地解决。他快被逼疯了:“为——什——么?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孩子,你愿意把这种磨难当作人生的礼物还是重担?”母亲看着他,声音不大,但坚定而又沉稳。

这句话给了他极大的震撼和鼓舞,猛然打开了他黑暗人生中的一扇窗,智慧的灵感犹如明媚的阳光和煦暖的春风充斥着他的内心,让他不再愤怒,不再抱怨,不再沉沦。他这才发现:原来,尽管生于逆境,自己终究还是热爱生活的。他仿佛一下子意识到了肩头的使命:勇敢地活下去,并用自己的故事鼓励他人。

随后,妈妈又告诉他:“你要记住,痛苦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它早晚会降临到每个人身上;但是,我们面对痛苦的态度却是可以选择的。”从此,他学会了永不放弃,那种时常萦绕心头的绝望和无奈,早已烟消云散。尽管他十八岁之前骨折超过两百次,平均每个月就要骨折一次,但他始终不急不恼,坦然面对。

读高中时,学校的广播站和电视台,成了他发挥想象力的重要场所。高中四年里他制作过各种广播节目,其中包括脱口秀、约会秀和时事评论等。他还制作过一个校内电视连续剧,在镇上的有线电视台播出时还吸引了不少粉丝。后来,这部连续剧被选中参加哥伦比亚大学视频作品大赛,获得了剧情类作品银奖。高中期间他还担任了学生会副主席的职务。他还作为全美男生会成员,有幸随队在白宫和克林顿总统会谈,最后,克林顿总统还邀请他们全家人到联合中心体育馆的总统包厢,参加当晚举行的民主党全国大会。靠着永不放弃的信念,他顺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在毕业典礼上,当他的名字响起的那一刻,拥挤的礼堂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在主席台上,他坐在轮椅中,手上高举着自己的毕业证书,兴奋无比;台下,他的父母也喜极而泣。

他的生活经历让人感佩不已。从高中到大学,有很多公司、学校和教堂都慕名邀请他去进行演讲,但当时他并没有考虑过把它作为一个正式工作来做。直到有一天,爸爸对他说:“儿呀,如果你想改变世界,完全可以试试做个职业演说家。很多人都喜欢听你的故事,他们都很敬佩你,你也可以像安东尼•罗宾斯那样成为能够影响全世界的人。”这番话一下子点亮了他,的确,做一个职业演说家不是也能让自己实现改变他人的目的吗?于是,他开始四处参加演讲,苦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为了应对演讲中人们提出的各类棘手问题,他重返校园,学习心理治疗和神经语言程式,并获得了专业的证书;后来又报考了大学临床催眠专业的博士课程。与此同时,他还办了一家私人心理治疗诊所,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践。后来,他成了心理治疗师和国际知名的演说家,在情感生活上也如鱼得水。他曾到过美国四十七个州,巡回演讲世界各地,以自身奋斗的经历鼓励成千上万的听众。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都被他对生命的热情所感动。

他就是美国的西恩•史蒂芬森。他的著作《拒绝失败的人生》也畅销世界。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挫折、疾病和痛苦的困扰,但只要我们意志如钢,百折不挠,把磨难当作礼物,就能迈出窘境,拒绝失败,创造出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的人生,活出最真实的自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