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舆论引导影响国家形象
-
当大多数国家发现世界是一个多元而互动的存在时,大家不再局限在本国范围内思考问题,而是致力于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待自身的定位,也希望通过对本国形象在世界范围内的塑造,获得良好的世界评价。这种塑造既带有强烈的政府色彩,由政府部门主导和推动,又同时和本国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国民性格、发展现状等密不可分,具有凝聚力和文化性的民族品格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更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我塑造。
美国政治传播学教授贾罗尔·曼海姆通过对形象管理实践的研究发现,政府越来越重视同公共关系部门的联系,世界上大多数的政府都在积极地塑造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国家的外在展示,其本身就蕴涵着国家的硬实力及软实力,形象好的国家通常有着很强的实力背景,形象差的国家一般实力较弱。可想而知,一个士气涣散缺乏凝聚力的民族、一个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滞后的民族、一个实力有限而发展缓慢的民族很难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另外,如果一个国家有好的形象,那么该国自然更加容易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同,被异化和侵蚀的可能性就小。反之,糟糕的国家形象必然会给国家发展带来负面效应,不仅遭到国际社会的拒绝和抵制,而且易被外来文化入侵和同化。
阿巴斯·马力克进一步认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力很大一部分源于国家自身形象设计的能力,因为它能够卓有成效地表达自身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国家形象至关重要。然而不管对某一事物的形象判断与这一事物本身是否一致,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形成了一定的“形象”判断,就不再会完全客观地接受关于这一事物的信息和知识,而是将已经形成的对这一事物的刻板印象作为依据来进行分析和考量,这些“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影响人们对这一事物后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因此,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局势中,通过操纵舆论影响别国国家形象从而实现打击目的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可以从美国如何打舆论战的例子来看媒体对国家形象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
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日益巩固。无论承认与否,美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领跑地位名副其实,美国的触角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各个角落。在信息化社会,美国越发看重“兵不血刃”,向全世界推销其价值观和发展优势,从国际社会层面歪曲或破坏别国的国家形象;而在其他国家内部则通过“民主输出”动摇人民对本国形象的信心,内外夹击以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2003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向全世界声称伊拉克正在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恐怖主义。他信誓旦旦地宣称美国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拥有杀伤力强大的化学武器,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以此为借口,布什在同年4月9日未经联合国及国际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公然发动对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进攻。然而,2004年布什总统再次发表国情咨文时,宣布美国经过数月搜寻,并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虽然全世界和美国人都很明白,布什执意攻打伊拉克的真实意图在于抢占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和战略地形,美国在战争中24小时不停歇开展的“伊拉克拥有化学武器”宣传仍然深入人心,而萨达姆作为伊拉克的领导人,则被美国定位为恐怖主义领袖,数年逃亡后被美国抓获并处以绞刑。在美伊战争中,美国从国家形象入手,将伊拉克描述为拥有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的国家,并拥有随时可能爆炸的炸药桶,使得国际社会对伊拉克的国家形象产生怀疑和动摇,同时开展军事战争抢夺资源,最终从多方面夺取了对伊拉克的控制权。
“伟大属于希腊,光荣属于罗马。”位于地中海畔的西方文明发源地希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三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起希腊,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手持权杖的远古神祇,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熊熊燃烧的圣火,一尘不染的碧水蓝天。然而,2009年10月初,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自公布政府财政赤字以来,希腊的国家形象一路下滑,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了希腊主权的信用评级。
众所周知,三家评级公司都有着深厚的华尔街背景,除惠誉在纽约和伦敦设立双总部外,穆迪、标普的总部都设于纽约。三大评级公司在美国监管体系维护下,形成全球垄断,以“经济温度计”的名义给全球的公司、机构甚至国家打分评级。三大评级机构其实具有了对外干预的超媒体力量。信用评级调低使得希腊政府的借贷成本大幅度提高,政府被迫采取紧缩措施,从而更为恶化了希腊的经济状况,也使得希腊人民纷纷丧失了对政府的信心。
希腊国内举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罢工活动,经济发展雪上加霜。2012年5月,出于对国家经济状况的担忧,希腊人民纷纷到银行去提取存款,银行一度出现了挤兑现象。除希腊之外,事实上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存在较高的财政赤字现象,但是由于希腊政府没有及时做好危机公关,对舆论导向进行正确疏导,国家形象和政府形象一度崩塌。多方面的原因相互交织,由政府财政赤字引发的经济危机终于在希腊引爆为债务危机,并引发了欧洲的债务危机,这是继迪拜债务危机之后,全球的又一大债务危机。
通过操纵舆论战,美国通过摧毁目标国家的国家形象,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此外,美国还深谙如何通过媒体塑造自身良好的国家形象。就美国的根本利益而言,媒体始终是为政治服务的,甚至与政治构成了互动关系。在阿富汗战争爆发之前,白宫任命了次国务卿夏洛蒂·比尔斯负责公共外交来“协调政府和媒体之间的联系”。她曾任世界两大广告公司主席,熟稔媒体公关宣传之道。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一次采访中,比尔斯说“美国绝对是我接触到的最漂亮的品牌”,甚至“考虑在半岛电视台上购买该广告时间”。比尔斯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公共外交”系列听证会上,曾以“911”事件为例强调,对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攻击不是对美国的攻击而是对全世界的攻击;反恐战争不是对伊斯兰教的战争而是对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和包庇者的战争。
她还表示,自己参加系列听证会的目的在于“重塑美国的形象”,而其方法是把美国的信息传给更多的世界民众。她也十分重视塑造信息方面的情感冲击力,认为美国必须持续不断地打情感牌,给政府常用的枯燥言辞中添加人性化的、动人心弦的图景,努力营造美国关注国际社会、积极捍卫人权的国家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形象不仅包括别国国民对某个国家及其国民的主观判断,也包括本国国民对国家主权和文化传统的认同。
一个国家的代表产品、国家特征、经济政治背景、历史乃至传统等种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例如我们提到法国就会想到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香榭丽舍大道等充满了浪漫艺术气息的标志性建筑,法国的香水、时装等产品也备受青睐。而德国人则给人留下非常严谨踏实但是刻板的印象,因此带有德国制造标志的产品也往往被认为是可靠、耐用、高保质期但是缺乏创意。想到荷兰,人们往往会脱口而出红灯区、大麻和性服务产业。说起韩国,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个当红韩国明星的姓名,也会讨论起近年来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整容行业。好莱坞和肯德基则当仁不让地构成了美国形象的重要名片。
在中国人民心目中,茉莉馥郁清远,往往象征着青年女子纯洁优雅的品格,正如民歌传唱的“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然而自近年来,茉莉花在人民心目中却成为了流血、暴动、革命的代名词。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一位26岁的青年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由于受到城市警察的粗暴对待,自焚抗议,不治身亡。这位青年研究生毕业,然而经济太不景气,在家庭经济负担重压之下,无奈做起街头小贩。这位青年的过世,引发了突尼斯人民的同情与愤怒,当地居民与突尼斯国民卫队发生冲突,进而蔓延到全国多处,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社会骚乱,造成多人伤亡。最终,在小贩自焚后的第29天,总统本·阿里被迫放弃23年的连续统治,深夜飞向沙特避难,总理加努希出任临时总统。在阿拉伯世界,这是第一次合法政权因为民众抗议而被迫倒台。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国花,这次政权变更也因此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青年小贩的自焚只是一个导火索,焚毁年轻生命的一把大火也烧掉了突尼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维基解密网站曝光了美国外交官有关突尼斯政府腐败的电文,极尽详细地描写了本·阿里家族黑手党一般控制突尼斯经济方方面面的独裁情景,电文还不厌其烦地描绘了本·阿里女婿豪宅中的一次宴会:罗马时期的文物随处可见,客人们享用着用私人飞机从法国南部小镇空运而来的新鲜酸奶,花园中宠物老虎恣意游逛,与豪宅外群众的生活境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凯尔曼·赫伯特就明确指出,国家领导人、社会精英以及普通大众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可能不会与外交政策的结果有直接的相关性,但是却会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长期方向或者环境。本·阿里及其家人作为突尼斯国家形象的代表,呈现出一派奢靡腐败的浮华景象,而突尼斯政府面对这一系列对国家形象造成严重打击的事件,采取的方式是先捂再瞒,当事态发展到不能控制的阶段时仍然妄想通过强硬的武力手段予以镇压,反而更加激化了国家内部矛盾。
在“茉莉花革命”的鼓动之下,自焚事件在阿拉伯世界频繁发生,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约旦等与突尼斯同样陷于经济发展困境的阿拉伯国家都面临着政权更迭的可能。自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逃亡沙特之后,示威人群就聚集在突尼斯大使馆门前高呼“穆巴拉克,下一个”以及“本·阿里,告诉穆巴拉克飞机也在等着他”的口号。欧美媒体也纷纷警告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如果不加快经济政治改革步伐,埃及政权摇摇欲坠。
2011年2月,在长达15天的民众抗议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埃及成为阿拉伯国家中第二个因为大规模示威而导致政权更迭的国家,由军方接管政权。此后,伴随着阿尔及利亚、也门、巴林、伊朗、利比亚的示威抗议活动,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国家也爆发了反政府示威活动。阿拉伯世界掀起的一系列抗议政府、反对腐败的群体活动被称为“阿拉伯之春”,构成了当今国际局势动荡的一大根源。
从“茉莉花革命”到“阿拉伯之春”,都能看到美国若隐若现的身影。CNN、半岛电视台、社交网站都对革命形势的发酵乃至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西方世界的新闻和图片中,阿拉伯人总是以群体的面目出现,没有个性、没有个人历史、没有个人特征,大部分画面表现的是群体的苦难和愤怒与非理性,即使对某个阿拉伯人进行报道,也集中在刻画阿拉伯世界中个人的苦难历史与怪异行为。大量对阿拉伯国家的歪曲刻画使人们形成了对阿拉伯国家的负面印象。
2011年3月,半岛电视台和CNN报道了在利比亚,卡扎菲轰炸的黎波里地区造成平民伤亡,而当时正在同一地区进行调研的法国学者德内瑟则表示根本没看到卡扎菲政府军的任何行动。德内瑟也举例说,2011年12月,他在大马士革市中心遇上大堵车,总计100多人排队等候出租车,由于受不了等待的漫长与无聊,很多人决定步行回家,这在半岛电视台之后播出的画面中也被描述为“新的反政府示威游行”,世界各地受到媒体错误舆论方向的引导,对伊斯兰教产生了种种负面印象,阿拉伯国家深陷风雨飘摇之中。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