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关于之前谈到的被动冥想(我希望,你很快就能体会到这种特殊的感受),实现它的方法有很多。和前一章中谈到的冥想方法不同,你不用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想象出来的画面上,相反,你可以聚精会神地聆听一种声音,譬如说“O-M”,“O-N-E”或“阿门”之类较为单一的声音。你可以大声地发出这种声音,也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发声。你还可以专注于某种感觉或简单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此外,你也可以专注于身体的某一个点或舞蹈、鼓点等有节奏感的韵律。又或者,你可以一边观看某一项很熟悉的宗教仪式,一边集中精神聆听那高昂洪亮的格里高利咏叹调。以上所有方法都能够让你的大脑进入平静的冥想状态。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用倒数的方式来帮助你进入冥想状态,因为这样做首先需要集中注意力,而精神专注恰好是冥想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旦你通过这种方法成功地进入到自我平衡状态,数次之后,每当使用这一方法开始冥想,你的大脑都会自动地将其联结到冥想成功后的那种状态,渐渐地,整个过程就会变成一种自动的条件反射。

我们把练习者在心灵控制术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称之为“参考点”。我们的大脑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回顾这些体验,同时不断地重复这些过程,然后再以此为起点,继续前进。

当你成功地进入冥想状态之后,保持原状或消极地等待都并非正确的选择——这的确是一种恬静而美好的状态,也的确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但是,与它最终可能产生的神奇效用相比,这一切都只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你应该超越这一被动的冥想状态,有意识地训练你的心灵,开展一些有序而充满活力的大脑活动——我相信,这才是冥想的真正目的——最后得到的结果不仅不会令你失望,而且还会令你大吃一惊。

我之所以会在这儿提出这一观点,原因就在于对我们而言,改变的时刻已经到了。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冥想充满活力,从而通过冥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应该满足现状,在掌握了前文中所提到的那些消极被动的冥想技巧之后就从此驻足不前。在前一章里,我曾经提到过,在大脑那块屏幕上勾勒出一个简单的物体或一幅画面是心灵控制术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现在,我就为大家揭晓其中的奥妙: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重要意义?

在进入自我平衡状态之前,请先想一想那些发生在今天或昨天的、令你感到心情舒畅或身心愉悦的事情——哪怕这只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脑海里回想一遍事情的经过,然后再运用你选择的方法进入冥想状态,将刚才那件事呈现在大脑的那块大屏幕上。这时,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气味?听到了什么声音?或感受到了什么?你看到,发生过的一切历历在目,就连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没有遗漏。相对于刚才——你处于清醒的贝塔状态下的时候——出现在脑海中的回忆,阿尔法状态下的回忆显然更加细致生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很惊讶,也很迷惑。二者之间的差异就好比说“游泳”是一回事,真正在水中游泳又是一回事一样——两次回忆的内容存在着天壤之别。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忍不住想问,这样做有意义吗?当然有。首先,这就好比抛砖引玉,通过前后比较,你对冥想将会有一个更加深入而透彻的认识;其次,这一做法本身就对我们解决日常问题很有帮助。看完下文之后,你也许会对这一做法的用途有一个更直观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某样东西突然就找不到了,我们明知这件东西并没有丢,可就是不知道它在哪儿。譬如说,你的车钥匙。它是不是在办公桌里,或是在衣服的口袋里?又或者,它就在车上?当你无法确定它到底在哪儿的时候,直接进入自我平衡状态,回想自己最后一次见到它是在什么时候,然后锁定那个时刻。接着,让时光倒流,回想当时的情景,很快,你就能确定你到底将它放在什么地方了。(如果不巧的是,其他人已经在你找到之前把它拿走了,那么,这就是另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了。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恐怕需要掌握某些更高级的技巧。)

譬如说,当一名学生想不起来老师说的考试时间究竟是这个星期三还是下个星期三的时候,只要他进入阿尔法状态,这个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无论是找东西,还是回忆他人说的话,这全都是一些很典型的日常琐事,也全都在这项简单的冥想技巧能够化解的问题范围之内。

在掌握这一简单的技巧之后,接下来,我们将会向前迈一大步。我们要把一件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与你想象中所期待的结果联系在一起——让这一事件按照你想象中的轨迹发展。只要遵循一些非常简单的行为法则,你关于这一事件的预想结果就会变成现实。

法则一:你必须真心渴望这一事件发生。一些毫无意义的无聊想法根本无法打动你的大脑,譬如说,“明天,我在人行道上遇见的第一个人一定在擤鼻涕”。因此,这样的想法很有可能不会实现。相对而言,你的上司变得更好相处;某位客户表示愿意购买你向其推销的产品;你在一项工作当中获得了认可和赞许,而以往你得到的大都是否定或批评……只有诸如此类有实际意义的愿望才能激发起你内心的渴望情绪。

法则二:你必须相信这样的事情的确能够发生。如果你的客户已经储存了大量甚至过多的你正在推销的产品,按照常理推断,就连你自己也很难相信他会和你签订购买合同。如果根据客观事实分析,就连你自己都无法相信这一事情会发生,你的大脑自然也不会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法则三:你必须衷心期待这一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条极其微妙的法则。前两条法则相对而言更加简单,同时也是被动的——这条法则却充满了主观色彩,并且能够产生某种积极的效应。事实上,我们可能会渴望某事的发生,并且相信这样的事情的确会发生,但是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很有可能并不会衷心期待它的发生。你希望自己的上司明天能够变得和善一些,而事实上,你也知道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但是你目前的思想状态也许尚未达到衷心期待此事发生的程度。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心灵控制术,展开有效的想象的原因。对此,你稍后就会了解到。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