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学地理的时候,涉及到美国地理,课本有一句是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后来等我来到美国之后,发现这句话真的是一点也不假,美国人差不多每人都有一台车子。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车子的身影。走在路边,你看到最多的不是人,而是车子,还是特大型的车子,好像假如不是大号的车子都塞不进他们普遍大号的身材。最令我开眼界的是,美国人除了建造很多停车场外,还会建造出大楼一样高的停车场,每层都是停放汽车,车子顺着螺旋梯上去,人就由升降梯下来。
有时候我觉得美国人真的是太依赖汽车了,他们连去超市买瓶水,也要开个车去,其实加在一起也不过10分钟的路程。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太懒,连走路也懒得动,这也难怪美国会有那么多的肥胖人士。
最令我纳闷的是,像美国这么发达、这么讲秩序的国家,公交车却非常不守时间,而且发车的班次也不多,如果遇到什么急事,绝对不能选择公交车。最离谱的公交车站,是只发早晚一班车的。美国是全球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率最低的国家,可想而知,美国人是有多么喜欢自驾出行,好像还有不少的美国人从来没坐过火车外出。
美国人要是出外旅游,他们多数选择自己开车去,如果是赶时间或需要跨州旅行的话,他们才会考虑选择坐飞机。一次我和舍友艾莉娜聊天,得知她家试过用一辆SUV轿车把全家三口人和所有的行当,从美国西部搬家搬到美国东部。就这样搬个家,他们就横跨了美国大陆。当我还沉浸在惊讶当中时,我的舍友又告诉我,在美国16岁就可以考驾照了,而且很多孩子一拿到驾照,都会觉得自己已经成为正式的大人,能不能开车对于他们来讲真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后来,有一次我的选修课教授告诉我。在俄亥俄州,满了14岁就可以考驾照了。所以她家女儿一满14岁,就马上去考了个驾照,不过只能开车往返于学校与住所之间。我想,幸好教授的女儿手脚长得够长,要不然脚都够不到油门。
看来,美国不止是一个车轮子上的国家,连他们的小孩也是在汽车里长大的。而且,他们简直把汽车上升到文化阶段,影响美国文学史的著作《在路上》,不就是在汽车上诞生的吗?
幸好美国的休息站和我们中国的收费站一样多,这样非常方便那些开长途车的人,也幸好他们的收费站比较少,也就大大减少了排队收费的时间浪费,难怪美国人很享受“在路上”的旅行,他们管这叫“Roadtrip”。而在公路边的休息站,也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远途出行,除了有厕所、加油站、商店这些基本的服务性建筑之外,还会有汽车旅馆,方便开车开得疲倦的司机们中途休息。
有一次,我就经历了一次短途旅行,体验了一把美国人的“RoadTrip”。在路途中,我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美国人骨子里的懒人精神,再次展现在他们的高速公路上。如果高速公路上竖立着一个简单的“rest”的指示牌,说明这里有休息站,有时候还会提醒人们离这里的下一个休息站有多远,这样就可以让人们估算是否应该在这里休息一下,下一个休息站会不会离这里太远,等等。
在一个小型休息站,我们走进了一个无人售货店。买了面包和水之后,我和同伴就坐在外面草坪上的长椅上吃起面包来。那时候,正值盛夏,天气非常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周围的绿树小草格外绿意盎然,我们三个人就坐在长椅上,吃着东西聊着天,真的觉得非常惬意。我突然明白到,为什么美国人喜欢自驾游,一是自驾游比较自由,你想去哪里就开车去哪里,路途中可以增长不少见识,而且应该缴纳的路费也不高,油费在这里又算是便宜的。第二就是一路开车,累了困了,就开进休息站,里面有着完全能够满足你的基本需求的服务设施。假如你想正正经经吃一顿饭的话,还可以去休息站的快餐店里。不想开夜车,就住一晚汽车旅馆,有的旅馆每周都能提供游泳池呢!你说,假如有这么完善的设备,开长途车是不是也是一种享受呢?
其实,除了出外和旅游之外,美国人之所以离不开汽车,也是因为美国土地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小的缘故。美国人喜欢居住在郊区等离市区比较远的地方,邻里之间相隔也很远,没有车或者不会开车,就跟没有双腿的残疾人一样,及其不便。幸运的是,美国除了一些比较繁华的城市,交通状况一般都比较好,可以说,美国的公路网极其发达,路面状况也很好,道路相较宽阔。
一般的美国家庭都会有两台车子,一台是男人上下班用的车,另外一台则是女人用来接送小孩上下学,或者自己外出购物所用的车子。等到孩子拿到了驾照,有些父母就会送孩子一台汽车作为他们的成人礼物。如果经济比较拮据的话,他们就会买二手车或者翻新的旧车。在美国街头上,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汽车。在老一辈的美国人眼里,会开车简直就是一项生存技能,假如一个成年人连一台车都没有的话,那就等同于一个生活上丧失自理能力的人。
我的舍友艾莉娜告诉过我,她的邻居由于手头拮据,拿着自己的车子去抵押,最后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被强制没收。没有一台车子,对于一个生活贫困的人来说,完全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艾莉娜的朋友要想摆脱困境努力工作的话,就必须要有代步的工具。如果每天坐计程车,那无疑是不现实的。选择坐公交又会经常误点,耽搁上班的时间。起初,她就央求朋友接送她上下班,有时候又轮换着坐公交。即便这样,她还是经常上班迟到,试过几次迟到之后,她的老板终于忍无可忍,把她辞退了。失去工之后,她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于是她又不得不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到了最后连房子都给没收了。没办法,她只能带着她的两个女儿住进了别人的车库里。幸好这位不幸的单身母亲最后参加了一个政府组织的救助活动,以一美元的价钱购买了一台二手车,最后终于摆脱了失业的状况,有能力抚养起自己的女儿。
不过,这样的事情在纽约屡见不鲜。就算没有了车,人们也不至于沦落到要流浪街头的困境。纽约人流量大,旅客很多,公共交通设施覆盖率比较全面,出行比较方便。但是在其他一些城镇郊区,没有一台车完全就是等于失去了稳定的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他们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偿还贷款,最后导致自己越来越贫穷。对于美国穷人来说,要想脱离贫困线,首先就要有一台车,才能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和自我升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