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思想源于儒家,同时也吸收了法家、道家等的学说。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上面这两段告诫我们要学会学习、坚持学习的名段,出自一篇名为《劝学》的奇文。该文的作者就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又称孙卿。赵国(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人。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荀子是很有才华的人。他在稷下学宫期间,正是稷下学宫最为繁盛的时期。在这个学者云集的地方,荀子以自己的才华得到肯定和欢迎。《史记》中说他在稷下学宫“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足见其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在当时还是得到了充分肯定的。
荀子曾经做过官,但仕途很不顺利。根据史书的记载,他先后两次担任楚国的兰陵令,也就是今天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一带的地方官。第一次上任之后,很快收到显著成效,有人就进谗言、说坏话,使得荀子被辞退。后来,得到再度举荐的荀子重新上任,但随后又被罢免。此后,荀子留在兰陵,著书立说,教授学生,使自己的思想得以传承,“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说,荀子的贡献,除了他的思想以外,还有他培养的两个出色的学生,即李斯和韩非。这两个人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李斯后来成为秦始皇的丞相,在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李斯功不可没。另一位学生韩非,作为法家的领袖人物,则为统一提供了理论的辩护。尽管对二人功过是非还有很多争论,但二人的思想与荀子的源承关系是十分明确和清楚的。
从思想渊源来说,荀子的思想源于儒家,同时也吸收了法家、道家等的学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之心。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天命观。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别完全漠然置之。以此为基础,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他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它,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为人服务。荀子明确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即所谓“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学说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在人性论上,荀子坚持“人性恶”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性是恶的,其善良的一面,是人为的结果。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经过人为的教化,才能实现所谓的“善”。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在荀子看来,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则是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改造的结果。这个过程,荀子称之为“化性起伪”。这种对“礼义”、“法度”来源的解说,与以往儒家的观念有很大的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对名实关系,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的思想,认为制名的必要性在于“明贵贱”、“辨同异”,统一思想,以维护社会的秩序。“明贵贱”是指伦理和政治上的正名,使贵贱有等,亲疏有别。“辨同异”,则是由伦理的正名发展到逻辑和法律的正名,要区别士、农、工、商的职业分野和各种等级称谓。以此为基础,他提出了“制名之枢要”,即制名的原则:“同实同名”、“异实异名”、二者一致则用“共名”的原则,以及“约定俗成”、“稽实定数”的原则。这些观点都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智慧感言
“天命”,在古代是很神秘、很神圣的东西。孔子认为,人到五十岁时,才能“知天命”。而荀子提出“制天命”,把本来神圣的东西为人所用,理论勇气的确可嘉!既然是“天道有常”,那么我们在认识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之后,当然可以利用规律达到我们的目的。就此而言,“制天命而用之”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并不冲突,是一种可贵的进取精神。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是在“人定胜天”的理念指导下“制天命”的。当科技被用来作为破坏自然和谐的工具时,当我们洋洋自得地以为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从自然界索取甚至掠夺时,我们是否想过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虽然在眼下是“制天命”的成果,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在谈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有人疾呼:我们断不能为在历史巨轮下的片刻成功,而牺牲下一代的福祉。要真正做到“制天命而用之”,应当时刻以此告诫和提醒自己。规律本身是客观的。用它来造福苍生,还是为害一方,则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事情。
对此,我们除了时刻自勉,还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