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以善辩出名,是名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被庄子视为最默契的朋友。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段很经典的对话,叫做濠梁之辩。
有一天,庄子和自己的好朋友到濠水游玩。两人站在濠水的桥上,欣赏着青山绿水、美好风光。突然,庄子看到桥下的水里有几条小鱼在穿梭游弋,庄子感慨地说:“小鱼是多么快乐啊!”他的朋友就问:“先生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反问:“先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他的朋友回答说:“我不是你,确实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是否快乐,这就对了。”庄子回答说:“我游濠上而乐,故知鱼游濠下而乐也!”
这位与庄子争论的朋友,就是庄子的老乡——历史上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惠施。
惠施(约公元前390—前310年),战国时期宋国(今河南省内)人。他曾任魏惠王的国相,以学问闻名。他的著作已全部散失了,现在仅能根据《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的片断记载,对他的思想进行分析研究。《庄子•天下》篇中记有惠施的思想观点,被后来的研究者概括为“历物十事”。
惠施是以善辩出名的。连庄子都认为“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从《庄子•天下》篇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南方有一个叫黄缭的奇人,对研究自然有出乎常人的兴趣。在听到惠施的名声之后,专程到北方来拜访求教。他问惠施:“天上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会坠落下来?地上的高山土石为什么不会塌陷下去?风雨雷霆为什么会产生?”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虽然我们已经无从知道惠施是如何回答的,但从庄子这简短的描述中,我们不难想象一位口若悬河的辩士,在对来访的客人畅谈自然和宇宙的问题。
惠施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魏惠王的国相期间,帮助惠王制定新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了魏国上下一致的赞誉。惠王甚至要将自己的王位让贤给惠施,但被惠施坚决拒绝了。魏惠王去世后,襄王即位。此时,魏国西边的秦国强大起来,并开始了并吞六国的图谋。秦相张仪提出了“连横”的策略,以瓦解魏、韩、齐的联合。惠施立刻发现了张仪的意图,坚决反对“连横”,主张“合纵”。但魏襄王没有采纳惠施的主张。惠施就离开了魏国,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庄子一起讨论学术和思想去了。
惠施和庄子,是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朋友。他们在学术观点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彼此是最好的朋友。在当时的宋国,一说起蒙邑有才华的人,人们便提起惠施与庄子。惠施的官位很高,庄子的学问很高,被人们广为赞誉。庄子对惠施的评价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可以看得出来,庄子对惠施的“有才”还是肯定的。以至于惠施去世之后,庄子一改善辩的风格,变得沉默寡言。当别人问起他缘由时,庄子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在楚国都城郢有一个人,以捏面人为生。有一次,他不小心将一个泥点溅到了他自己的鼻尖上,这泥点非常薄,甚至比苍蝇的翅膀还要薄。于是这个人就请他最好的朋友——一位匠人用斧头将这个泥点削掉。匠人看了看,操起斧子一下砍下去,斧头下落的风声都很响。郢都人鼻尖上的那个小泥点被砍得无影无踪,而他的鼻尖却没受到丝毫伤害。而最妙的是,郢都人站在那儿,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后来,国君听说了这件事,感到很好玩,就想办法将这位技术高超的匠人召进宫中,并也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个小泥点,请他用斧头帮他砍掉。匠人听后,哈哈大笑,说:“大王,我虽然是有如此高的技艺,但必须有一个与我配合默契的对象。我的朋友郢都人已死,我再也无法表演这种技艺了。”很显然,庄子是将惠施当作与自己配合最默契的朋友看待的。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是“历物十事”之一,其基本的意思是:即使是薄到没有体积了,仍然可以很大,因为我们还可以从面积上去认识。这种对“小大”相对性的认识,构成了惠施观念体系的一部分。他的另外一些观点,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南方无穷而有穷”、“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等等,都是在强调区别的相对性。正因为如此,在哲学史上,我们通常把惠施视为“合同异”的主要代表人物。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惠施代表的是名家的一种趋向,即“强调实的相对性”,以别于名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公孙龙“强调名的绝对性”的趋向。
智慧感言
名家是以善辩出名的。邓析就曾经以“话从两面说”的手段,给后人留下了“诡辩”的不好印象。但名家和诡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名家关注的不是辩术本身,而是“名实之辩”。也就是说,在概念和概念所指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这个命题的理解,也要从这种关系的角度入手。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可以绝对化。这里惠施是用体积和面积的差异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完全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明。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有多少发现是在打破成见的过程中出现的!如果形成了一种认识,就以为是颠扑不破、不容变易的真理,我们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小大、南北是如此,是非、对错也是如此。所以,有人说:真理再迈一步,就可能成为谬误。当然,这种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也要遵循一定的法则。我们对大千世界的认识,不正是在这种对与错、是与非的交错纠结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吗?
换个角度,我们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