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孙膑——义者,兵之道也

 

  
  孙膑认为战争只是维护正义的手段,他将君、将、兵的关系比喻为人、弩和箭的关系,这种理解对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如果你和对手比赛拔河,你有三组人,分为强、中、弱,对方也有三组人,也是分为强、中、弱。但你的每一组人与对方同级别的相比,都稍微弱一些。你如何取得比赛的胜利?
  正确的做法是:用你的弱组与对方的强组对抗,负;用你的强组与对方的中组对抗,胜;用你的中组与对方的弱组对抗,胜。二胜一负,结果为胜。
  在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田忌就是在谋士的指点下,用这种方法在与齐威王的赛马中获胜的。
  这位谋士,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
  孙膑(约公元前380—前310年),齐国人。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突出的战争实践,被人们尊称为“兵家亚圣”。在军事实践方面,孙膑的“围魏救赵”、“减灶诱敌”成为军事史上的战例典范。在军事理论方面,孙膑的《孙膑兵法》成为全面继承和发展《孙子兵法》的理论典范。
  公元前354年,魏国对赵国发动战争,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就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支援赵国。当田忌正准备调集军队向赵国都城邯郸进发的时候,孙膑提出了“避实击虚、围魏救赵”的策略,避开敌人锋芒,做出直接向魏国都城大梁进攻的架势。魏将庞涓本来已经攻克邯郸,听到齐军攻打大梁的消息,担心本国都城失守,只好丢下辎重车辆,率领一支小部队,日夜兼程,驰援大梁。这个庞涓,原来与孙膑一起学习,后来他嫉妒孙膑的才华,担心孙膑超过自己,就采取欺骗的方法,将孙膑骗到魏国,并利用权势对孙膑处以髌刑(截去膝盖骨,古代的酷刑之一)。后来,孙膑只好装疯,并借机逃到齐国。孙膑得到庞涓回兵的消息,就在桂陵(今天的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设下伏兵,大败魏军,还活捉了庞涓。赵国之围自然也就解了。不久,庞涓被释放回国,又成为将军。
  公元前343年,魏国和齐国再次开战。孙膑为了迷惑庞涓,在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一边进军,一边大造声势。第一天宿营,他命令士兵造了可供十万人吃饭的炉灶;第二天宿营,将炉灶数目减半;第三天,减到只有三万人吃饭的样子。然后让士兵装作逃跑,向后撤退。
  庞涓果然中计。他在追赶齐军的路上,通过清点炉灶数目,发现齐军已经从十万人减到三万人,心中更加得意。就甩开大队人马,加快速度追赶。
  岂不知孙膑早在齐国边境的“马陵”(今天山东郯城马陵山)设下伏兵。等到庞涓在夜里赶到马陵、发现一棵树上刻着“庞涓死此树下”的时候,他才大呼“中计!”但为时已晚,齐军箭如飞蝗,将不可一世的庞将军射成了“刺猬”。这次战斗,魏军全军覆没,魏太子申也被齐军活捉。由于这次胜利,孙膑名满天下。齐国也取代魏国成为当时东方的第一大国。
  《孙膑兵法》是孙膑的代表作。《汉书》中有《吴孙子兵法》82篇和《齐孙子兵法》89篇的记载,前者为《孙子兵法》,后者就是《孙膑兵法》。但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魏晋时期,《孙膑兵法》佚失。关于《孙子兵法》作者的争论也随之产生。有人认为“历史上未必有孙武这个人,《左传》中就没有提到这个人,《孙子兵法》是战国时的孙膑所作”,有人提出“《孙子兵法》由孙武初写,由孙膑定稿完成”,也有人认为“孙武和孙膑其实就是一个人,武是名,而膑是绰号”,有人则认为“《孙子兵法》是三国时的曹操写的”,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1972年,这个千古谜团才得以破解。当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掘出土的西汉竹简中,不仅发现了《孙子兵法》13篇,还发现了《孙膑兵法》的残篇。在销声匿迹1700多年之后,《孙膑兵法》重见天日,绽放异彩。
  这次考古共发现《孙膑兵法》竹简440余枚,字数大约11000字。虽然数量上比《汉书》的记载差很多,但其中包含的丰富思想所闪烁的智慧之光,足以令后人感叹。
  在孙膑看来,“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所以,战争只是维护正义的手段。孙膑明确地说,先王不是不想要“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为社会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但是,依靠空口说教办不到,所以才“举兵绳之”,用战争的手段禁止争夺。然而,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不是可以经常使用的。战胜固然可以“存亡国,继绝世”,而一旦战败,则会“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对待战争要慎之又慎。他提出“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为君的要信任将,为将的要忠于君,为兵的要勇敢,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为了明确这一点,他将君、将、兵的关系比喻为人、弩和箭的关系。这种理解对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他认为,战争作为布“道”的手段,进行战争一定要合于“义”,“战而无义,天下无能固且强者”。这就是他的“义者,兵道也”的基本内涵。
  此外,孙膑还发展了孙武“任势”的军事理论,明确提出了“因势而利导之”的作战原则。孙膑指出了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还提倡坚持积极进攻的战略原则,“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主张打击敌人没有设防或防守薄弱的要害之处。《孙膑兵法》还包含了大量的军事作战思想,如讲究“谋略”、利用“矛盾”、力争“主动”、善于“行篡”等,既是孙膑自己作战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探索和发挥。
  智慧感言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社会”而变得复杂起来。合作源于斯,竞争亦然。为了利益的关系,反目成仇、同室操戈的情况,实在不少见。似乎“利益决定论”具有不可辩驳的真理性。
  但我们翻开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绝少有为利张目的。就连以武力制胜的军事家,也一再强调“义”的重要性。从实践的层面来看,那些对“义”置之不理的人,总要为自己的狂傲和不可一世付出代价。庞涓是如此,希特勒也是如此。那些曾经在中国的领土上耀武扬威的侵略者更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将“兵”作为“义”的附属品,是孙膑成为杰出军事家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他作为思想家的一个重要表现。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