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们已经不知道何为“黄色歌曲”,更无法理解音乐如何“黄色”。然而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文件特别指定三首歌:《毛毛雨》《桃花江是美人窝》和《夜来香》为“黄色歌曲”。前两首词曲作者皆为黎锦晖,后一首出自其弟黎锦光之手。
长久以来,黎锦晖背着“黄色歌曲鼻祖”之名被打入另册。
如果真的可以用色彩来形容一个音乐人,黎锦晖或许真是黄色的。
那首“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的儿歌,曾经温暖了我们的童年。那正是黎锦晖早期的作品,它如果是黄色的,那么在已经长大的我们的心里,必定是一抹暖暖的黄色。
今天那些被经纪公司“黑”过的艺人们,如果了解黎锦晖的“明月社”,一定会唏嘘感叹不已!“明月社”免费培训演员和音乐家,提供各种演出实践机会;周璇、王人美、聂耳等等都是明月社一手培养的明星和音乐家;他们不用签订任何契约,可以来去自由,不用赔付任何“培养费”,社团的大部分开销全靠黎锦晖一人的辛勤创作……从资本运营的角度,这真不是一笔好生意,但对艺人和音乐家来说,却是天籁般的福音,是动乱年代里的一片安宁自由的栖身之所——这里如果是黄色,那一定是一抹纯净的黄色!
诚然,黎锦晖的音乐没有学院派那么“格调高雅”,这是他背负骂名的原因之一,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的作品被群众追捧的程度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我们终究要学会:群众选择的历史并非简单封杀就能够屏蔽。历史到了今天,我们应该可以更客观地去看待黎锦晖对中国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产业化所做出的有益探索。
——编者
毛毛雨,下个不停,微微风,吹个不定,微风细雨柳青青,唉唷唷,柳青青,小亲亲,不要你的金,小亲亲,不要你的银,奴奴,只要你的心,唉唷唷,你的心。
这是20世纪30年代被视为奢侈品的留声机里播放次数最多的一曲旋律,也是出生在三四十年代的人们最为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至今,它依然有让人沉迷不已、缠绵悱恻的吸引力,仿佛又将旧上海昔日的浮世荣光带回了今天,让人们不知不觉在感慨中追思往昔那个浮光魅影、璀璨华彩的十里洋场,那曾经记录着上个世纪无数绅士红颜花样年华的别样故事,以及他们纸醉金迷,衣香鬓影的烟云旧梦……
这首歌的名字叫《毛毛雨》,演唱者叫黎明晖。如今80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风华不再,当年演唱这首歌的红伶也早已成为了历史书中的传奇记忆,但是这只曲风悠扬的调子却风情依旧,映照着老上海那一段段数之不尽的前尘往事,一曲曲浅唱低吟的沉香回忆。
20世纪初的上海滩,繁荣初现,随着1916年南京路上开设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场——先施百货商店,这个早已被洋化了的城市开始具有了国际标准的商业化气质。这个时期上海市民的吃、穿、用也开始与国际流行同步,舞厅、咖啡馆应运而生。而此时,处处充斥着时尚气息的大上海,它的声音,也开始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街道上出现了有轨电车悦耳的铃声、邮政局里有了电报电话的滴滴答答声,而市民们的主流娱乐却依然停留在几家戏院,京剧名伶梅兰芳、程砚秋等人纷纷在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纤翩丽影、古调陈腔。
此外,在旧式的戏院、茶馆和高级饭店里,到处可以听到南方各地的民间小调。这些音律,以他们特有的缠绵柔婉的江南风韵,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但是1929年的某一天,留声机里突然传出了一支陌生而又甜腻的歌声——《毛毛雨》。
这是一种让人无限沉醉的声音,带给人们柔媚风情、生动别致的另类感觉。但它的旋律对于人们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歌声婉转,如泣如诉,仿佛映照在流金岁月里的花样年华。
《毛毛雨》被百代公司录制后,立刻成为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19岁的黎明晖,她的声音是那样的独特和另类,让人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她。
而这首歌曲的作者正是黎明晖的父亲黎锦晖。黎锦晖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是绝对陌生的,但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他却是流行乐坛上红极一时的名字,几乎人人都听过他写的歌,他谱的曲。他的鼎鼎声名曾让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排名靠在自己的后面。……
这首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的《毛毛雨》在今天被奉为经典,但它却曾是中国本土诞生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并开创了近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先河。从《毛毛雨》开始,黎锦晖成为了近代乐坛的一代先驱,开创了他一生辉煌灿烂的巅峰事业,却也开始了他一生跌宕起伏的命运浮沉。
歌专停办后,黎锦晖心有不甘,他休息和调整了一阵子后,突然有一天对朋友和家人说:“当初兴办歌专,我和许多朋友都抱着很大希望,如今垮下来,实在不甘心!”
所有人都深知他倔强而又执著的性格,也清楚他打算重新办学组团的意图,虽然知道此路路途坎坷,但是谁都没有阻止他。
1928年初,黎锦晖筹资成立了一所名为学校,实际上是用来继续排练歌舞节目的“美美女校”。女校里除了吸纳歌专原来的学员之外,还包括钱蓁蓁、王人美两个资质很好的女生。她们日后都成了黎氏歌舞剧团的中坚力量,也成为了30年代风靡一时的影坛明星。
钱蓁蓁是中共早期党员钱壮飞的女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后,钱壮飞因执行任务一时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留下年幼的女儿无人照顾,黎锦晖的同乡兼好友田汉把钱壮飞的女儿托付给黎锦晖照顾,黎锦晖知道钱壮飞的特殊身份,表示一定会照顾好烈士的女儿。
在黎锦晖几年的悉心培养下,钱蓁蓁的歌舞表演潜质很快被发掘出来,并认黎锦晖为义父,改名为黎莉莉。
王人美,原名叫王庶熙,湖南人。13岁时,哥哥王人路将她送到“美美女校”学习歌舞。黎锦晖一眼就看中了她出众的歌舞天赋,并认为她将来一定能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同时黎锦晖认为王庶熙这个名字太过稳重,不适合当艺名,便给她起了另一个名字——王人美。取这个名字除了因为它更加响亮之外,也是黎锦晖故意将这个女孩列入王氏家族的“人”字辈,破一破女性不入家族辈分的旧有习俗。
在美美女校学习歌舞期间,王人美跟着黎锦晖学习歌舞。她学得很快,嗓音高亮,又能识五线谱,所以很快就成为黎先生的得意门生。新曲子出来了,黎锦晖总是要她先试唱,然后让她当“小先生”再教其他人学习。
继美美女校之后,黎锦晖成立了“中华歌舞团”,自任团长。由此,中国第一个商业化歌舞表演团体诞生了。
此时歌舞团的成员有:黎明晖、徐来、章锦文、薛玲仙、王人美、黎莉莉、王人艺、王人路等30多名学员。排练期间,黎锦晖除了集中精力编写音乐作品外,还必须负责解决剧团那浩繁巨大的开支和30多人的生活等费用。这些费用一旦运作起来实属有出无进的一笔巨资,以黎锦晖有限的工资收入来讲,是根本不够的。
为谋取更多经济收入,黎锦晖开始接受大中华、百代公司等商业机构的签约,创作了一系列市场化的歌曲。开篇提到的《毛毛雨》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
《毛毛雨》的创作出于黎锦晖一次偶然的灵感。一次,他去杭州演出,休息的时候放舟西湖,坐在船上面对着湖光山色细雨霏霏,灵感突然萌发,先是草草记下几笔,后来感到欲罢不能,随即赶紧跑回旅社,关起门来,把这支在脑海里形成旋律的歌曲写完,然后当天排练,并找来女儿,也是歌舞团的学员黎明晖来演唱。
待到去百代公司灌唱片的时候,这首歌也是让女儿黎明晖主唱的。
黎锦晖创作此曲的初衷不过是为了多赚一点剧团经费罢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曲一经问世,就风靡了上海滩,被誉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一时间,沪上人家家家会唱《毛毛雨》,满上海街头的巷子里到处都能听见黎明晖那甜美的嗓音,就连一些商店也安置了留声机或收音机,通过大喇叭播放此曲,借以吸引路边的行人流连驻足,进店消费。
《毛毛雨》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不仅是上海,在全国也迅速风靡起来,乃至它又被卖到东南亚,产生了更巨大的反响。由此黎锦晖声名大振,甚至被文艺界追捧为30到40年代“海派文化”的代表。
由于《毛毛雨》的热销,这种由音乐人自己作词编曲的音乐创作手法迅速取代了风行了几十年的学堂乐歌,成为音乐市场的主流。黎锦晖在几年前呼吁摆脱音乐文化中“奴化”倾向的理想实现了。
而《毛毛雨》之后,黎锦晖的《人面桃花》《卖花词》等商业歌曲也纷纷出世,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从此他收到的歌曲委托创作就没有断过,甚至早年写的儿童剧《麻雀与小孩》也被拿出去灌成了唱片。这些唱片一经出品,市场大好,销路甚广,为剧团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收入。
黎锦晖由此发现了一条赚钱之路,此后,他就经常在捉襟见肘的时候,写一些商业化的歌曲,拿到唱片公司去卖,赚回的钱就投资在自己的剧团里。
这些歌曲的热销无意中也成就了另外一个人——黎锦晖的女儿黎明晖,她在唱过《毛毛雨》后,旋即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星。黎明晖的快速成名倒不是因为黎锦晖故意偏心女儿,而是因为每次他在家里写完了一首新的作品,都先叫女儿来试唱,这样一来二往,无意中锻炼了黎明晖,也早早地把她造就成为一代歌星。
随着《毛毛雨》的影响日益扩大,黎明晖的名气也一日高过一日,1925年她又开始涉足影坛,拍的第一部电影是神州影片公司投拍的《不堪回首》,她在其中饰演一个配角,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娇小俏皮。黎明晖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演员,在20年代风气尚不十分开放的时候,她穿着短袖衣服,短裙子,还剪了一头短发,在银幕上无拘无束地又唱又跳,给人留下了无数难以忘怀的经典印象,被誉为“美丽的小鸟”。
虽然南洋巡回演出的结果让黎锦晖大大失望,也让他破产而归,但是回国以后,发展中国新歌舞的初衷依然不改。鉴于商业演出团体既能宣传艺乐,又可培养、锻炼人才,而且通过演出还可以获得票房收入,于是重新组织一个理想的歌舞团便成为了他此时力所能及的最佳选择。
为了在北方也招募到有歌舞才能的人才,并缩短训练国语的时间,他这次决定将团址设在北平。
他本来想将自己要成立的歌舞团命名为“明月歌舞团”,但是因为当时上海模仿黎锦晖曾经的中华歌舞团,又以各类“歌舞团”为称号而成立的团体既多且杂,上演的节目多数为粗制滥造之作,低俗不堪,为了区别这些团体,他决定弃团用社,于是定名为“明月歌剧社”,即明月社,并为此创作《明月歌剧社旅行团歌》:
我们旅行,宗旨光明。
不谋私利,不慕虚荣。
抱着宣扬文化的志愿,本着革新社会的精神。
向前猛进,感化人群……
此曲体现了黎锦晖当年从事歌舞事业的理想和追求。
明月社的演员,包括原先的中华歌舞团的演员班底,徐来、黎莉莉、王人美和黎明晖等人,再加上在北平招的学生胡笳、赵晓镜、张静姝等,还有一些具有乐器演奏特长的乐手20多人。经过短期的教授和训练,将曾经在南洋演出的节目拿出来排练,因为这些演员大多具有舞台基础和经验,再加上他们不畏艰苦的锻炼,一些节目很快就赶排了出来,表演水平比起那次的南洋会演,更加精进了。
从当年的8月中旬,明月社的演员们开始为期两个多月的公演之旅,演出路线为:北平—天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天津—北平。这就是第一届明月社的公演活动。
他们出演的节目有舞剧《三蝴蝶》,歌曲《毛毛雨》《桃花江》《妹妹我爱你》等各种爱情抒情曲。
这是继南洋演出之后又一次影响较大的演出活动,所到之处,大小报纸多有报道与评价,评价也多是赞扬之声,这让黎锦晖得到了不小的鼓舞。尤其是在东北的巡演,座无虚席,票房收入极为丰厚。
但是就在黎锦晖自以为快要名利双收的时候,东北的一些军警与奸商眼见明月社的收益看好,便前来强分一杯羹。黎锦晖并不会与人周旋的功夫,没多久,就被这些奸人敲诈得不剩多少余钱了,最终入不敷出,负债累累。演出结束,明月社全体返回北平。这是黎锦晖生平蒙受的第三次打击和重挫。
在北平期间,为了维系演出,还清欠款,黎锦晖不得不再次接受大中华唱片公司的要求,再写100首商业歌曲,这次的100首与上次在新加坡完成的100首,共有200首歌曲,合在一起成为了风行一时的“黎派音乐”。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都知道,在娱乐界与影视圈中,无论是组织演出活动还是开办娱乐晚会,其背后都必须有一个财大气粗的投资机构来提供和承担大笔的经费。而黎锦晖不是这样,他是拿出了自己全部钱财来搞演出。演出本来就是一种风险成分很大,而且投入很多的事业,像黎锦晖这样的个人独体,又没有经商经验,不懂得投入产出和利润分配的商业法则,怎么可能在商业演出中赚钱和成就事业呢?
黎先生这一辈子,虽拥有绝世的音乐天才却毫无商业头脑,可谓是一场成败参半的人生,作为老师,他桃李满天下!作为音乐家,他佳作迭出,时人传唱!但他作为老板时,却总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付出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的代价。
30年代初,黎锦晖又计划着将明月社重新办起来。此时他的手上虽然没有太多的钱财,但为了办社,开始了与联华影业公司的合作。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这样的:联华影业将明月社收为下属单位。全部演员享受公司的固定工资,这样就免去了黎锦晖的经济负担。这些歌舞演员如果成就较好,可以升为影视演员,由联华包装成“电影明星”。
在与联华的合作下,黎锦晖的第二届明月社成立,除了先前明月社员外,又开始向外界招生。这次的招生,为黎锦晖带来了两个颇有实力的学员:周璇和聂耳!
1931年,一个瘦瘦小小的12岁女孩走进了明月社的考场,在黎锦晖的面前唱了一支民间小调。
我有一段情呀
唱拨拉给诸公听呀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支江南景呀
细细那道来唱拨拉诸公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