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柴静:看见·柴静·十年

 

  喜欢她的人觉得她知性、克制、善解人意,讨厌她的人觉得她做作、爱背
  语录、爱自我感动。她说“你能承受得起代价,你才配得上说我想妥言论上 的自由,没有一尘不染的自由。”
  柴静最大的恐惧来自视力表。 八岁的她站在教室走道里,捂着左眼,老师拿着小棍点着视力表最底下一
  行。她早就近视了,但谁也没看出来,因为她背熟了最后一行。老师喊着: "1.5 ,下一个。"她不动声色地回到座位上。
  之后多年,她都可能梦回这个其他人看来觉得很普通的一幕,那是她童年 最恐惧的一幕。
  采访德国志愿者卢安克时,一向告诫自己在电视采访中要约束个人感受的 柴静绷不住了,她鬼使神差地讲了视力表的故事,几乎是在向卢安克求助: "我最大的恐惧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会被挑出来站在什么地方。大家说,看, 她眼我们不一样。怎么才能克服这种恐惧7"
  "我看到曼德拉说的一句话: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
  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 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总是拒绝见记者的卢安克说, 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才考虑接受柴静的采访。
  2011 年,突然离开《新闻调查>> ,辗转几个栏目后的柴静加入改版后的
  《看见》。视力表正是栏目 LOGO。她向制片人求饶"可不可以不要用这个啊,
  我最恐惧的就是视力表。"那是条件反射式的恶心。可那 LOGO 已经存在一年 多了。《看见》主编、老搭档范铭嬉皮笑脸地说“没事,当对你的锻炼。”柴 静哀叹“你这个残暴的人。”
  2012 年底,柴静出了自己的第二本书,耗时三年,写的是自己在央视的 十年,书名《看见>>0  "不是因为栏目叫《看见>> .书才叫《看见>> .我是想到了
  ‘看见',才发现它是我栏目的名字。“印刷前一天,等着心里的话沉淀完又浮 出来,柴静才在飞机上抠出了序言”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就像 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 是活着。"
  十年,柴静有了越来越多的侧面像:从温婉轻暖的电台深夜节目主持人, 到最刚性的《新闻调查》栏目里最爱做硬调查的出镜记者;从有意识地把博客 作为工作传播平台,在兴起的互联网上赢得大名,到拒绝开设公开微博。她在 博客里写下采访相关的手记,也写下其他人物小传,关于她的朋友或她热爱的 历史故人,每一篇都传播甚广,她甚至因此开始获得文学奖项。人们渐渐知道 了她作为少数女性常出现在京城文化人的“老男局”上,比照林徽因传开了 “柴徽因”的称呼,这并不算个好词。
  喜欢她的人觉得她知性、克制、善解人意,讨厌她的人觉得她做作、爱背 语录、爱自我感动。她说自己从 2006 年开博客时起就学着承受所有评价“你 能承受得起代价,你才配得上说我想要言论上的自由,没有一尘不染的自由。” 能让她兴奋起来说个不停的有两个话题g     一个是她与闺蜜范铭、郝俊英的 打拼、别扭与甜蜜;一个是她做过的、正在做和将要做的选题。这两个话题其 实也算一个话题,柴静把它称为“归属”一一“以前我认为归属是在一个集体 当中,有志同道合、价值观相同的人做事情。离开《新闻调查》影响了我对归 属的看法,我现在觉得,归属就是创造。过去在《新闻调查》的归属,是因为 我们一起创造了一件事情,我们同时都属于它。”这是卢安克的观念,只有一 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因为规则和秩序,才会有
  认同和发自内心地去守护它的愿望。
  看见,是一个睁开眼的过程,“是从一种模式化或元意识的对生活的理解 当中不断挣脱出来的过程。”柴静说。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痛苦,这个过程永远没有尽头。 “理想和现实之间,是在差距的”
  唐涤非带着女儿走进广州太古汇商场时,本来只是想在柴静讲座上安静看 一眼这位十多年前的老同事。可刚下电梯,她就被后来让人评论为“黑云压城 城欲摧”、“堪比春运火车站”的人群惊着了。几乎每人手上都拿着蓝色封皮的 柴静新书《看见》。
  2012 年 12 月 22  日下午 5 点,讲座开始前两个半小时,一千八百平米的方 所书店就不得不关门清场,因为店内已经挤得插不进脚。书店外的人渐渐多了 起来,蔓延开来,占满了附近的时装店或香水店门前,但几乎没人进到这些店 里买点什么。不满的商家陆续向太古汇商场投诉。
  “这肯定是太古汇开业以来参加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远超过我们负荷 了。”活动策划负责人徐淑卿提起这个,自豪而不安。
  《看见》的首印数五十万册是个令出版界昨舌的数字,刚铺完货又再加印 了。亚马逊、当当、京东等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上。 ((看见》都占了热卖榜首。 “现在的出版业,一本书印一两万册就算成绩不错,十万册已经是畅销书。”一 位出版界人士介绍。
  唐涤非没想到柴静的影响力大到如此。即使预订了座位,她也没能挤进 去。女儿是柴静的“粉丝”,嘟囔着“妈妈,我很想进去”。唐涤非只好四处联 系,未果,最后拨通了几乎从未打过的柴静电话,终于进场。
  十多年前,两人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同时段的深夜节目时,没想过会 如此再相见。柴静记忆中的唐涤非齐腰长卷发,波希米亚风格。现在,她是
  11 岁孩子的妈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传媒系副教授,从传媒界辗转到学
  界。唐涤非记忆中的柴静,爱宅在屋子里看书,穿一件黑色斗篷式的长大衣,
  走在湖南冬天的雪地里,齐腰长发,“苹果脸圆溜溜的”。 苹果脸是柴静当年的“痛处”。广州讲座当天,有读者拿着电台时期的合
  影来签名。"我差点儿把他‘灭口!小胖妞。"和我说起这个,柴静难得地咯 咯笑起来,总爱戴着的围巾垂下一角,露出的细瘦脖子似乎要努力使劲才撑得 住头颅。
  签售当天晚上,唐涤非的学生们也挤在书店外。没买到书,没签成名,连 照片也没拍到。知道了老师与柴静认识,他们大声地“哇” “柴静是我们这些 男生心中的女神。” “她好漂亮,长得像桂给钱!”
  唐涤非也“哇” “有没有搞错!你们太夸张了吧!”想一想,见到学生又 说“那你们努力把柴静当目标吧。”学生们表态要学柴静,做一个有理想的新 闻人。
  “希望你们梦想成真,但是……”唐涤非的重点在后半句,“理想和现实之 间,是有差距的,你们做好准备”。
  被一把推进新闻的 柴静‘铁杆'闺蜜三人组中的郝俊英从小的梦想是当记者。她辞了高校老
  师的工作,奔向中央电视台,“就是冲着《新闻调查》去的”。辗转到第三个岗 位,她如愿以偿。范铭更是家学渊源,外公和舅公 1932 年就在元锡创办了
  《人报)).宣传抗日。跟这两位比起来,柴静懵懵懂懂,"是被一把推进新闻
  的"。
  2000 年,二十四岁的柴静接到《东方时空》制片人陈蛇的电话,请她来 做新闻节目《时空连线)).每天十六分钟的时事评论。“我们要给自岩松找个女 搭档。”
  直到八年后陈蛇因胃癌去世,柴静也没有问过 z     为什么找我啊?当年那个
  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的主持人,穿着套装在演播室里做人物采访。再之
  前,她在深夜电台里念着听众写来的婉转故事,觉得情绪差不多了,就把音乐 键推上去。更之前,她是长沙铁道学院会计专业的小女生,跟新闻没什么 关系。
  陈蛇只眼柴静提过,看到她是在一期湖南卫视的节目宣传片里,也没听清 她在说什么,只是一瞬间觉得,这个人说话方式还有点意思。他从没解释过怎 么算“有点意思”。他喜欢一再强调,主持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思维的个性。
  本来觉得“体制里的工作我干不了”的柴静,因为参加了一场新闻评论部 的年会,决定留下来。两年后,这样的年会视频“东方红时空”在刚开始高速 发展的互联网上疯传,颠覆、荤段子和理想主义齐飞,震得无数网民目瞪口呆 平日一脸正气的白岩松穿着地主大褂跳唱 RAP 讲粗口: "80 年代的电视
  没有办法看,80 年代的记者没啥事情干,大会小会开不完,电视要玩完……
  一向端正严肃的敬一丹穿绿军装、戴红领章做主持,串场词是“残酷啊!现 实!这正是中国人不堪忍受的所谓文化生活。这样的夜晚,除了创造人类,我 们还有什么追求?我们曾经一忍再忍,如今己经忍无可忍。”大家舞着红绸跳 秧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一脚踏进评论部啊, 自由自在开始新生活啊,呀呼嗨嗨,咿咯呀嗨……”
  此时仍是央视新闻的黄金时代。1993 年 5 月问世的《东方时空》拉开了 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大幕,然后 1994 年开播《焦点访谈)),1996 年开播《实话 实说》和《新闻调查》。
  《十年一一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央视副总编孙玉胜以这样的书名总结
  1993 年至 2003 年的央视新闻。“这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含蓄说法。” <<新闻 调查》第四任制片人张洁觉得,改变语态的背后是革命性的理念。
  新闻评论部的人们热火朝天地挤在中央电视台西门外曲折几百米的小巷深 处,这座三层小楼被大家称为“南院”。
  刚从《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职位离开的钱钢,2001 年被白岩松短暂拉 到《时空连线》。办公室很小,钱钢常搬出三四个椅子,和来访的朋友们高谈
  阔论,紧挨着旁边办公桌。那正是柴静的桌子。钱钢记得"她应该挺注意我
  们聊天的内容,有时候听着听着就笑起来。“ ”柴静很注重吸纳不同代际的人的思想,非常努力地把根往土壤深处扎,
  想走得更深一些。“多年交往后,钱钢这样评价。 ”每天努力就是为了让别人不要注意到我"
  “司长大还是局长大?” ((时空连线》的人们逗刚来的柴静。她真不知道。 旁边《实话实说》的节目策划丁洪亮是柴静电台时期的老同事。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他们四个同一年来的年轻人住在电台办公楼的顶层,每天一块 出去吃盒饭。三块钱四菜一汤,四个人一起,十二块钱能摆一大桌子。
  那时,柴静挣脱了分配的会计工作才能来到电台。她主动请理要在周末放 花鼓戏的时段做节目,游说领导说“可以省下一个放磁带的人工呀,对不 对?”最后终于如愿。
  每周末晚上 22 点 31 分,柴静在夜色里柔声说"您现在听到的是调频
  97.5 兆赫,湖南文艺广播电台的《夜色温柔>> ,我是柴静。"到了 23 点 28 分, 她说结束语,念收信地址“你写《夜色温柔》柴静收,就可以了。火柴的柴, 安静的静。”
  从不相识的人那里,柴静获得元数知己感。拎着装满信和音乐的篮子下 楼,在黑暗里想“可以死而无憾”。
  二十出头的柴静常常忧伤。描写“坐在紫云英盛开的田野上”,会给“黄 昏”前加上“归于寂灭的”;看到“天色苍灰茫然”,会觉得“人如置身时间荒 野”;第一次节目火爆,会写“可见似锦繁华的夜,处处有寂寞的信徒”。这些 文字写在柴静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里。现在的柴静说“这本书我 都没有从头到尾看过。”那里面没有对自己的反思和批评,只有情绪和结论, “通篇都是我我我”。
  丁洪亮觉得那时的柴静与人交流就很有分寸感,善于捕捉细节,适应力
  强,作为山西人居然也能很好地融入并热爱长沙充满辣昧的生活。丁洪亮印象
  最深的是,柴静的思想比较独立超前,这不是很招领导喜欢的类型。电台成立 一年多时,柴静在长沙一家高档歌厅办昕友会,现在看是平常事,但在当时是 前卫的。同事们都去。丁洪亮记得台长去前犹豫了一下,“他拿不准这个事算 什么情况”,最后还是去了。
  四年里,柴静没有误过一场节目直播,风雨无阻。这不是易事。但比起她 进入新闻评论部后工作的努力程度,丁洪亮觉得柴静在电台时期只能算用心, “那时她还比较追求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有些浪漫因素在里边”。
  丁洪亮更喜欢柴静在《新青年》时的状态,觉得她“整个人爆发出一种新 鲜感,往外迸发力量,潇洒张扬,不像后来,看着就痛苦纠结”。
  郝俊英也是在《新青年》第一次看到柴静,“头发软软的,垂在肩上,穿 一身豆青色套装,妆比较淡,谈话很有文化气质。印象特别深,觉得她不一 样,挺清新”。后来再见柴静,她已经在《时空连线)),剪成了齐耳发,头发吹 得很高,化精致的妆,眼睛不停地眨。老郝一眼就看得出来那些提问不是发自 内心“觉得她好做作。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擅舞水袖的女子被按住扎实练马步。陈蛇嫌她“你简直矫揉造作得不可 忍受。”年会晚上,同事模仿她,披条披肩,穿着高跟鞋和裹腿小裙子,两条 腿纠结在一起坐着,把垂在眼睛上的头发用于一拨,摸着男生的手细声细气: “你疼吗?真的很疼吗?真的真的很疼吗?”台底下一片哄笑。
  改变既成的自己是很痛苦的事,尤其这还得粉碎自己以往的所有经验和自 信。柴静说“我感觉已经不是为胜利在工作,而是为躲开恐惧而工作。每天 努力就是为了让别人不要注意到我,第二天开会千万别说我,别说我。特别羡 慕开电梯那个人,因为没人注意他,他的工作不会失败,按一个钮就可以了。”
  “你们不怕死不等于别人不怕死”
  《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很早就注意到柴静了。他有下属是《新青年》时
  期柴静的粉丝,向他推荐关注此人。一扭头,发现她已经来了央视。
  和柴静闲聊几次后,张洁对她的评价是“绝顶聪明”、“文艺青年”、“触觉 非常敏锐”。他盘算着挖柴静来做《新闻调查》每年有几期的人文类节目,“我 判断这一路数柴静能做到极致”。
  谁都看得出来基本不懂时政的柴静在《时空连线》有些别扭。“我们开玩 笑说,白岩松气场太强了,压根就没有柴静喘息的机会。”以前试着给《东方 时空》总主持人每天三分钟,随便说什么,自岩松一口气过,毫不磕巴。有的 主持人三分钟要录三个钟头。“柴静在那不就是扬短避长吗?比如自岩松不值 班了让她去盯班,那落差太大。”张洁想挖柴静,可她新来没几个月,先等 着吧。
  钱钢记得,自岩松那时也想把柴静放出去,到新闻现场历练,而不是像塑 料人般只坐在演播室里,没想到这一放就收不回来了。
  2003 年,<<新闻调查》的四个出镜记者走了两个,王志去《面对面>> ,董 倩去新闻频道筹备组。梁建增主任像给补偿似的,问张洁"给你们一个人要 不要7" 他居然主动说了柴静,正中张洁下怀。
  4 月 17 日,柴静来《新闻调查》报到。本来她被定位为擅做人文类节目,
  没想到遇上的竟是能够报道“非典”的第一天。张洁问柴静“敢不敢做”,柴 静说“敢”。
  "柴静对人的理解非常到位。说实话,此时我信任她去做‘非典'就基于 这一点。"张洁说。
  根据收视率统计,超过七千万人看到了浑身上下包成自棕子的柴静走进 “非典”病房。她一举成名。节目播出第二天,宾馆门口拉起了隔离带,一直 连到“记者专用电梯”。宾馆只知道这帮人在拍“非典”,看了节目才知道他们 进了病房。
  办公室早就回不去了,有人跟张洁说“你们不怕死不等于别人不怕死。” 张洁讷讷地给七人摄制组说不要再去“南院”时,知道他们很受伤。
  书里面柴静调侃,张洁莫名其妙拿着花跑来,还一一拥抱。张洁觉得这可
  不是莫名其妙,他每天去跟他们一起吃饭,一个月不回家,搭个行军床住在办
  公室里。张洁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咱们是一体的,你们得病我也得,你们 死我也死。你们要拍出个片获国际大奖了,我也是其中一个。”
  把“三个代表”系列报道都做成了揭黑报道 勇气可以一时涌起,但并不能完全让张洁相信,柴静可以做硬调查。直到
  这个姑娘主动说要做人民医院“非典”感染内幕,张洁一下觉得“我呼唤已久 的记者来了!”他拿出之前定义的一堆记者标准往柴静身上套,比如好奇心、 新闻敏感性、交际能力、深入提问能力、团队领导力……全都吻合。
  《新闻调查》其实好多年没怎么做深度调查,尽管它作为“大片组”1996 年创办时就提出要做这个。第一期开拍的《西古县村纪事》正是张洁操刀,拍 村民选举,但没能播出。当时正是舆论监督旗帜《焦点访谈》开播两周年,
  “无数大员告状,想灭掉《焦点访谈》。此时不好再出一个这类栏目”。张洁 记得。
  第二期节目讲高楼抛妻案,调查家庭暴力。比起第一期讲贫困生《宏志 班》的中性事件,这是负面新闻。"被要求紧急调整,以前准备的节目都废了。 夏骏临危受命,两星期抢出一期《中国的品牌)).讲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中 国品牌慢慢被吞食。一下子把栏目救了。我们后来做医疗改革、公交改革、住 房改革、铁路改革……理性思辨的东西,在知识界口碑特别高。“张洁说,”但 它毕竟不是你的本体,第一年靠这个选题方向保生存,第二年慢慢向新闻性事 件过渡,三年以后过渡到内幕调查"。
  两年后的 199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和
  《西古县村纪事》题材类似的《大官村里选村官》不仅播出,还成了极难得的 “通吃”节目:观众喜欢,领导喜欢,还得了国际纪录片大奖。这一年,第一 期真正的“硬”节目《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也问世了。
  2000 年底一次改版。 <<新闻调查》节目后悄悄附上了宣传小片g 污垢的玻
  璃板被几下擦亮,写上了“探寻事实真相”。张洁提到这里笑个不停"我们想
  领导会不会来骂我们?当天没人理,第二天也没人,过了一个星期也是。后来 我们就知道,中国的媒体,己经到了可以向中国社会承诺说:我要探寻事实 真相。"
  当时的策划组组长庄永志执笔写下真相的定义"所谓真相就是正在或一 直被遮蔽的事实 z      有的真相被权力遮蔽,有的被利益遮蔽,有的被道德观念和 偏见遮蔽,有的被我们狭窄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遮蔽。"
  “调查”二字在 2001 年终于到位,"打‘活老虎'的节目就有五期!“张洁 说,以前的节目顶多是打”死老虎"0 2001 年年底,台里领导夸《新闻调查》 上路了。2002 年,"我们把‘三个代表'系列报道都做成了揭黑报道"。
  2003 年,“非典”、孙志刚事件拓宽着舆论尺度,连新闻评论部都强调,
  《新闻调查》要向《焦点访谈》学习。这一年,央视开始市场化考评,未位淘 汰。《新闻调查》的同时段竞争对手是《实话实说》、《艺术人生》、《同一首 歌》、《开心辞典队《曲苑杂坛》、《幸运 52>> ,大部分是王牌娱乐节目。《新闻 调查》在礼拜一,收视最不好的一天。两年后, <<实话实说》被淘汰出央视
  一套。 "算来算去,我们只能靠硬调查才能活下去。其他路子的竞争对手太多
  了。“张洁说,” <<焦点访谈》是短兵相接,偷拍拿证据,之后赶紧撤,加班熬 夜,第二天就播出,赶在说情到来之前。我们拉开架子,砸了别人还要把人请 着坐下来,布上光,还给别人别上话筒,你再一刀一刀过去。"
  2003 年,张洁搞改革,确定“调查性报道”要成为《新闻调查》主体。 大部分编导并不习惯这个。张洁请来几个人力资源专家,制定了新的考评体 系,调查性报道加分,独家选题加分。考评分最高的节目,编导一部能拿两万
  多元,考评最低的只能拿两千多元。 以三个记者为中心组成了三个小组,柴静的“小虎队”是做调查性报道最
  多的。 范铭撰文回忆"我们一起经历了《新闻调查》环境最宽松的黄金时期。
  那会儿的她剑气凌厉,一招封喉,人称‘铁血女战士',娇柔之气一扫而空,
  她把她身上‘男人一般的理性和逻辑'发挥到了极致,让很多异性同事都自愧 不如。每次前期联系采访时,我在电话里报出柴静的名字,感觉电话那头的有 关部门传来隐隐的颤栗,我都自认为很有‘效果,……我们带着甲亢般的热情 一路高歌,尽兴淋漓地做了几年硬新闻。"
  2003 年年底盘点,张洁惊喜发现居然做了 50% 的调查节目,他的预期本 来只是 25% 0     2004 年,专家在讨论会上点评: "<<新闻调查》登上了历史顶 峰。“张洁现在回想起来,会”嗨“一声说”这真是个乌鸦嘴。"
  博客这个平台已经够了 比起电视,主持人邱启明更多是在柴静的博客里认识她的。那时,他还没
  有到央视。他觉得柴静是个才女,“关键不是文采多么优秀,而是她每一篇文 字当中观点特别明晰”。
  2006 年参与“两会”报道时,柴静开了博客。一开始她以为必须天天写, 每天凌晨三点钟回来还得写博客。
  博客让她寻回了最初电台时期做传播的感觉,给节目的意见鲜活扑面。 “有人能耐心看完,还一字一句评点,就觉得特别珍惜。不能没有纳,只有 吐。”柴静说,“每一条关于节目的博客评论我都看”。这种评论她确实回复不 少。有一次,写到一个女律师穿着标致的米色套装,观众批评 z     为什么要暗示 女律师的职业身份,暗示她和当事人处于不同的阶层?柴静想想觉得对,马上 改了。
  她并不像其他人一样把博客当私人空间,这是她工作平台的补充。她在里 面贴采访感悟,贴节目预告,发布新近选题,寻求意见,常说的话是“欢迎批 评,回头讨论”。她爱用细腻的文字表述出电视镜头遗漏的部分。有时候,她 给自己的朋友写写小传=罗永浩、野夫、冯唐……有时候,她写喜欢的历史故 人=叶企孙、顾准……她甚至因为博客上的文章获得 "2011 年度华文最佳散
  文奖"。
  博客成了柴静在电视之外的重要平台。一次,她向张洁说,她在博客上得 到的成就感已经超过了电视。
  2011 年加入《看见》栏目后,她贴出每一期的节目预告,几乎都配上细 致润色过的长文。范铭说,柴静的博客是节目最重要的传播平台,这在网上常 带来不俗的传播率。
  不过传统电视并未准备好接受这种评价标准。制片人李伦说。 ((看见》的 收视率与同期节目 PK 通常是普通甚至略低的。网上传播率当然不会被考虑 进去。
  但网上观看带来的新意见得接纳。一次节目视频里,判决书上拍到了女孩 的名字,这在电视上会一闪而过,但在网上按下暂停键后却看得清清楚楚。有 人留言提出建议。柴静团队从网上全面撒下视频,改完那几帧,再重新覆盖到 各个网站上。花了一天时间。
  受益于新媒体的柴静却拒绝更新的新媒体 微博“不要拿思想的残片 来敷衍这个平台。我写一篇博客文章是等这个念头起来又沉下去后,再拿出 来。我怕言辞不准确,是对事情和人的伤害。博客这个平台已经够了。”
  狼视是有价值的,jJtJ 一上来就抵达真理 “她是我见过最有意志力的一个人。”郝俊英在柴静的新书首发式前一天如
  此评价她。 柴静的反应是:夸一个女人有意志力?你这算夸人吗? 确实,意志力用在自己身上可能让别人赞赏,用在别人身上容易让别人
  头疼。
  《看见》出版前,柴静对图片设计提出反对意见。那是名设计师陆智昌的 精心作品,出版社的人转给柴静时都带着一种狂喜,因为那是突破性的内文设 计,和文章内容交相辉映的创作。"照片主体基本是我,有四五十张,看到后
  我本能反应,不希望有这么多照片。“柴静跟设计总监邮件频繁来往”后来都
  已经剑拔弩张。他眼我讲:‘你是一个公共符号,不要着了相!'"最后柴静向 陆智昌写信、打电话,终于拧了过来。
  没几天,看到封面设计上“柴静看见”四方大字,她的脑袋嗡一声又炸 了"我不能忍受我的名字那么大出现。但难道又要委屈一次陆老师吗?设计 总监爆掉了。说‘你可不可以不要干预专业工作?你知道这四个字嵌在这里, 这种结构的力量有多么稳固吗7' 我知道他有道理,陆老师那么专业,己经宽
  容我一次,怎么能又再找麻烦。可那个别扭劲就是无论如何过不去。"她硬着
  头皮再找,陆智昌又一次接受了。 “观众看看你怎么了?你又不是神仙姐姐。”这是范铭的话。柴静总要组里
  的人们少拍点她的镜头,多拍拍采访对象或空镜。剪辑时要接跳点,大家爱用 柴静的画面。“就像补丁一样用。”一位编导说。可这有时会让观众批评 g       怎么 老拍你忽闪眼睛?
  她是真不爱拍照。出版社跟她要不到照片,只好向跟她多年共同出差的摄 影师们零散收集。
  几天前,为一家杂志在摄影棚里拍照,她惊讶发现居然还有服装师,那些 准备的衣服让她哭笑不得。“有一件肩膀露着,裙子只到这。我才不穿。”她比 比刚过臀的位置。
  跟她约拍封面照,她警惕地先问不棚拍吧?然后说,也别摆拍,最好聊的 时候随意拍拍。最后,在摄影师的百般婉转要求下,她终于软了下来,出门站 在树下“好吧,谁让你是女孩子。如果是男的,我就比较不介意伤害他。”
  这时候的柴静确实不易相处,但一转头,她去眼编导出差,只要是女的, 一定合住一间房。
   野夫记得,京城文化人“老男局”,召集人常常买不到单,柴静就曾 抢过野夫的单买了,她不会觉得女人不买单天经地义。饭局上大家谈天论地, 说荤段子也不避讳,她眼着笑,顶多说“你们太坏了”。
  柴静在博客上发出写野夫的文章,给野夫发一条短信,让他去看看。野夫
  看完很感动"我跟她说我这个人名声不太好,你写我很容易引来一些非议,
  我提前给你道个歉吧。她说我写我的,人家爱怎么说怎么说。“ 提起买单,柴静回忆半天”因为我喜欢野夫的书嘛!第二次他就以男人
  尊严的方式勒令我不准买了。我们这个饭局主要是看了谁的书觉得好,就约顿 饭。以文字论人。比如张宏杰来北京,我给陈晓卿打电话,一开始他还装腔作 势,说我今天很忙,两个饭局啊,然后突然意识到,是写《大明王朝》那个张 宏杰吗?我说是啊,他说我就来。"
  “感受”几乎成了柴静的第一高频词,这词曾经受她鄙视。现在她知道, 当年那个一张口就吐出一串道理的她,在没有真正“感受”到时,离那个道理 有多远。
  现在讲起道理来的柴静还是絮絮叨叨,绕行一大圈,最后落脚的道理常常 浅显。问到这个时柴静笑“你看我喜爱的这几个人,他们讲的都不是什么高 深的道理,但重要的一点,他们是用一生来实践的。”这几个人包括顾准、胡 适、曾国藩。
  看木心的书,柴静觉得有一句很对,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很少去写自己思 想过程当中的狼狈,其实狼狈是有价值的,别一上来我就抵达真理。
  除了最后落脚处,那绕行的一大圈也是重要的。 “你不可能再用传统的新闻管理方式了”
  2009 年,柴静突然接到通知,离开《新闻调查》。她没问为什么。 这对于柴静来说是离开有保障和有预期的生活。"我那时候一直想可能到
  六十多岁我还在《新闻调查>> ,我跟我们摄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得把身 体锻炼好,将来你起码得跟我干到七十多、八十岁吧,你能扛动摄像机才 行啊!"
  柴静想起自己曾在万山之间,站在肮脏的雪地里,脚冻得要掉了,深深往 肺里吸满是碎雪的空气,心里说“妈的,我真喜欢这工作。”这是我在她书里
  注意到的唯一粗口。
  此前两年,讲述百姓民生的《社会记录》被停播,尽管它的考核指标还不 错。后来去《看见》的李伦就是它的制片人。
  当年让柴静决定留下的新闻评论部年会,白岩松说,他已经 N 年没有去 了,下滑是慢慢出现的。
  丁洪亮去读博士,离开媒体行业,后来进入机关。他说后来试图再坚持一 下,也没坚持下来。他想起在电台时的日子,“那时我们每个人可能都觉得自 己前途无量,只有柴静在不断超出大家想象。”
  张洁做了央视电视剧管理中心项目部副主任,让他离开新闻的诱惑之一是 有人跟他说,"来这儿你可以拍《走向共和>>"。当年看这部电视剧时,张洁大 叹,要是自己能拍这样的作品,一辈子值了。做了电视剧才知道,更难。
  张洁 2013 年的个人计划是拍《东方时空》二十周年纪录片,已经拍了五 十多人。没想到,有二十多人在镜头前哭了。张洁说“立地成佛,不是说你 做舆论监督才立地成佛,你在哪里都应该能立地成佛。”他想起当年请世界级
  调查报道专家来开研讨会,发现在国外做这个也难,法律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 相当大。“央视和新华社的人去地方上,起码人身安全不会有问题。”
  邱启明因新闻来到央视,又因微博斥责制片人离开央视,去做了相亲节 目。"你还想做回新闻吗7“ 记者问他。他迟疑一下说”唯一可以讲的是,一
  旦机会来临,我才不会考虑什么面子,什么好马不吃回头草,一切让它灰飞烟
  灭,No、No、No ,那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平台,有机会我一定会继续站立在那 个‘天堂'。"他不想生疏技艺,开始要做一些离新闻更近的节目。
  "围绕评论部, <<东方时空>>,什么激情燃烧,什么伤感,全都已经过去 了。“白岩松在柴静的新书首发会上说,”我们很幸运曾经成为一个很棒的青年 人,我们现在有什么可抱怨的,在抱怨中就错过了成为一个很棒的中年人的最 宝贵机会,我还想将来当一个特别棒的老年人"。
  柴静谈起 2013 年工作计划时,语速都不一样,整个人有一种被点燃的感 觉"我们节目形态要重新界定,减少文化类选题。第一类关注发生在公共新
  闻事件中最受关注的人物,给他一个出来陈述的机会。第二类希望做在这个转
  型期的当下中国,尽管还没有成为轰动性新闻,但是我们认为值得剖解的选 题。"即使在新书宣传月,她还是一个月为栏目出了三趟差。
  她觉得舒展,这种感觉有点像 2003 年那种,一个猛子又重新扎进水里面, 憋一口气游很远。
  前些天做“江西校车事故”,居然碰到地方政府说,他们不会做任何阻挡, 而且还给建议,“不止对我们一家媒体这样”。柴静说,“你会看到这个社会在 变,里面有主动的成分,也有被动的成分。被动就是微博已经传播非常快,这 个事情一旦发生,你不可能再用传统的新闻管理方式了。”
  再前些天做“广州性侵少女案”,之前法院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接受柴 静是因为五年前她做“许霆案”时采访了他们。“那时他们在采访中承认了之 前的判决有问题,他们发现这个坦诚本身并没有受到更多的批评,反而给他们 自己松了绑。这期节目以后,他们给我发了一个短信,说觉得做得很准确。还 讲要不要再合作一期节目,可以给我们选题什么。这个信任不靠任何私人关 系,是靠一期期节目积累下来的。”
  范铭说,他们的工作微群叫“破罐破摔”。柴静解释“意思怎么讲呢,就 是毙了就毙了,换下一个。就是那种感觉。”柴静笑“我的意思是你别把自己 当回事,你做的事情很重要,但是你自己不重要,事情的结果也没那么重要。” 给朋友牟森的赠书扉页,柴静写着"你曾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报道国
  家,你还可以报道自己',于是,这本书。"
  (刘丑欣)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