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西部吸引人才应有新思路新办法
-
中国西部,特别是宁夏,在吸引全国各地人才方面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优惠政策。由于历史上的“政治运动”尤其是“三线建设”,宁夏曾经聚集过大量人才,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宁夏各方面的人才与人口的比率在全国居第七位,是比较高的。但从80年代即开始“孔雀东南飞”,人才向东南及中部地区流动。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遏止的自然现象。至少是:一、东南沿海地区开始改革开放,有了急需人才的渴望,一般来说,只要是人才到了那里就能享受到比在西部及宁夏更好的待遇;二、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人才有“英雄用武之地”,便于发挥个人专长;三、那时,宁夏聚集了这么多人才其实有许多也是不必要的,闲置的。所以,从深层次看,宁夏的人才流失,“孔雀东南飞”,是改革开放的中国通过经济规律进行的一次人才资源再配置,对我国来说是一件促进经济发展的好事,我们不应也不能用行政手段去制止这种现象。
现在,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与宁夏真正感觉到人才资源的匮乏。而用行政及精神鼓励的办法只能暂时地、表面上“轰轰烈烈”地解决一部分问题,很难彻底地从根本上解决。要彻底地从根本上解决仍需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运用经济规律重新配置人才资源。这样,西部地区特别是宁夏,才可以率先落实党在十五大提出的“所有生产要素都可参与分配”的原则。因为:一、宁夏在对待人才的待遇上拼不过东部及大城市,比如,宁夏出10万元年薪已经非常吃力,东部及大城市拿出20万元年薪给一个需要的人才完全不在话下;二、用年薪制看起来比月薪制较高,但再高的年薪对一个人才来说,也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在调动“打工仔”的积极性上,不如让他(她)根据个人能力和贡献参与效益的分配更为直接;三、不通过实际的经济发展需求来吸引人才,把吸引人才当作一项“政治任务”、一个“政绩”,很有可能又一次形成人才闲置,浪费人力资源。这是我所担心的。
当然,怎样在分配机制上落实中央的精神,承认并恰当体现出人才的知识、经验、技术技能、品牌甚至关系在促进生产与服务中的重大作用,不仅要“量才使用”,并且要“量才分配”,这在西部,特别是在宁夏还是新鲜事物,具体操作起来会有一个反复的过程,是一项需通过一次次实践加以完善的事情。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