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花树皆知友

  杜甫在草堂的日子,不感觉寂寞,有田园天籁,有纯朴乡邻,有诗书相伴,还有一批默默无言、宠辱不惊、饱含情趣的朋友。这些朋友,是草堂四周的花树。这些花树,都是杜甫亲手栽种,杜甫为它们浇水锄草,观察欣赏它们成长的姿态。
  
  草堂的宅园之中,有桃树、松树、桤树、柏树、柳树、榆树、棕树、梧桐、楸树、桂树,还有梅、李、橘、橙、梨、枇杷、丁香、丽春和栀子;池塘里,有莲、荷、菱。杜甫日日遇见它们,绿叶遮荫,翠枝拂袖,丝丝缕缕的花香如无形纤手,在杜甫身畔挥动,抚摸着他的身心。
  
  水岸畔,有几棵花树,让杜甫看得满心喜欢,观赏它们,如观赏佳人。一株丁香,一株栀子,花萼文雅,清香袭人,映照着清澈的江波。杜甫忍不住写诗赞美它们: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江头四咏·丁香》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江头四咏·栀子》
  
  杜甫初建草堂时,曾在门前的院子里种了四棵松树。不管春夏秋冬,这四棵松树总是一片青翠,展示着生命的活力。杜甫流寓知州时,心里也牵挂着它们:“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堪长,永为邻里怜。”(《寄题江外草堂》)在离开一年多之后重返草堂,发现这四棵松树尽管无人照料,却仍然活着,而且枝繁叶茂,长高了许多,不由悲喜交集,生出无穷感慨,遂作《四松》: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为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蒂,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诗中的松树,是杜甫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友,诗人将心中的忧苦和惆怅,低声向久别的松树倾诉,松树的回应,是清风拂袖,翠枝迎面。面对无言的松树,杜甫感觉是面对有情有意的老友。
  
  松树的邻居,是桃树。桃树有五棵,种在园子的另一侧。从柴门外面进草堂,总能先看到它们。桃树虽不高大,也没有遮天绿荫,但却给杜甫的生活带来很多生活的乐趣。春天开花,门前一片红云烂漫;夏日结实,枝头万千硕果累累。杜甫躲避战乱离开草堂一年多,这五棵桃树无人照料,但仍在开花结实。杜甫重回草堂时,桃树已过了花期,他发现五棵桃树枝丫横生,树荫竟然遮蔽了通向草堂的小路。看到桃树,杜甫仿佛和久违的老友重逢,写了七律《题桃树》: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草堂中最多的还是竹子,杜甫自称“有竹一顷余”,他亲手栽种的绵竹,已经生长得蓬蓬勃勃,一片葳蕤,道路边,篱墙畔,竹枝摇曳,翠叶青青。杜甫诗中有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所以在世人眼里,杜甫讨厌竹子。其实,杜甫爱竹,除了这两句,他的所有咏竹篇都是褒扬之词,譬如:“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杖藜还客拜,爱竹遗儿书”,“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读这些诗句,哪里有半点厌竹的影子?杜甫在同时期写的五言律诗《严郑公宅同咏竹》,是一首竹的赞歌,其涵义,和“恶竹应须斩万竿”意思恰好相反: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以如此欣喜的心情,细腻地描绘对竹的喜好,在唐诗中也是很突出的。其中“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两句,正好是对“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否定。如此怜竹爱竹,怎么可能又在诗中声称要“斩万竿”呢?其实也不费解。杜甫要斩的,是“恶竹”。什么是恶竹?当然不会是杜甫由衷赞美的青青新竹。我理解,这恶竹,应是那些杂乱丛生,遮挡了看风景视线的野竹,是那些已经衰老枯黄、没有了美感的迟暮老竹。这样的竹子,留也无益,不如砍去,让更多的新竹嫩竹破土而出。用“新松”对“恶竹”,其实是作诗时对仗的需要,更妥帖的对仗,其实应该是用“新竹”来对“恶竹”。我这么说,也许会被人笑,但是读了杜甫那些对竹充满欣赏和怜爱的诗句后,生出这样的想法,也很自然。其实,杜甫的眼中,有“恶竹”,也有“恶树”,那些杂乱生长、病相毕露、破坏了园中风景的的杂木,便是“恶树”。杜甫常常拿着斧子,一路砍伐修整,并写诗记录,谓之《恶树》: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千百年来,杜甫草堂一直被竹荫笼罩着,这应是草堂的真实景象,也符合杜甫的本意。
  
  杜甫的树友之中,感情最深挚的,也许要数一棵楠树。这是一棵树龄两百年的古树,不在杜甫的宅院之中,生长在离草堂不远的江边。楠树的树干高大挺拔,树冠如青云摩天,很远就可以看见,是这里一个醒目的地标。杜甫选址建草堂,和这棵楠树也有关系,他喜欢这棵楠木,觉得与这样的美树为邻,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杜甫经常从楠树身边走过,有时会坐在它的绿荫下休息。有一次杜甫在邻居家喝醉了酒,回草堂路上,躺在楠树下睡着了,一觉醒来,林涛入耳,绿荫满眼,醉意顿消。刚搬进草堂时,他就以《高楠》为题,为这棵楠木写了一首五律:
  
  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
  
  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
  
  落景阴犹合,微风韵可听。
  
  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
  


  天有不测风云,树也有旦夕祸福。夏日的一天,雷声隆隆,风雨大作,天地万物仿佛都被狂风撼动了根基,飘摇不定。杜甫站在草堂里望着窗外,狂风暴雨中,天地混沌,林木翻卷,大有世界末日的景象。大风终于逐渐平息,雨也停了。杜甫走出草堂,眼帘中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宅园里花树枝叶凌乱,远处,楠木的身影竟消失了。杜甫走出柴门,来到江畔,只见楠树已横倒在路边,断枝败叶散落一地,狂风竟将巨大的楠木连根拔起,折断的根枝根须在风中颤指天空……眼前的惨象,让他瞠目结舌,那种感觉,如同一个好朋友突然被人谋杀。粗壮挺拔的树干,倒伏在凌乱的灌木和树叶中,楠木断枝残根上的那些水珠,在杜甫眼里,都是泪珠和血珠。回到草堂,杜甫难抑心中的悲伤,挥笔写成《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在风雨中倒下的楠木,对杜甫的打击之大让人很难想象。“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楠树倒下,让杜甫无心写诗,草堂的美景,也从此失色。诗人写得有点夸张,但那种心情是真实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