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邻家尽相识

  杜甫虽然有时自比陶潜,但他在草堂过的并非隐士生活。尽管地处偏僻,杜甫还是结识了周围的邻居,并和他们和睦友好地相处。在草堂诗篇中,可以读到不少和邻居有关的篇章。写到和邻居交往,杜甫笔下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欣喜和温情。五律《寒食》,是杜甫在草堂安家后不久写的一首诗。寒食,即清明,是初春时节,杜甫在诗中写到了他的邻居们: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邻居有邀,杜甫都会欣然而往,邻家有什么问题,杜甫也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住进草堂没有多少时间,他就认识了周围的邻居,而且关系密切,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是亲如一家人,“鸡犬亦忘归”。有时,热情的农夫还会把杜甫拉进门强留喝酒,“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一天,有不知姓名的农夫上门,送来一大筐鲜红的樱桃,让杜甫不胜惊喜:
  
  《野人送朱樱》: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所谓“野人”,就是村野之人,是住在附近的农夫。这首诗咏物思故,面对着新鲜欲滴的红樱桃,杜甫回想起在长安的宫廷生活。农夫送来樱桃,使杜甫为邻里热情善良的情意感动,却也撩动了他无法报效朝廷的郁闷。不过,品尝这些鲜美的樱桃,郁闷大概也会随之消解。如果心气不顺,步出草堂,可以去和那些亲切友善的邻居们说说话。草堂南面和北面的两位近邻,先后出现在杜甫的诗中。
  
  《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这首诗,应该是杜甫受邀访问“南邻”后所作。南邻锦里先生,是一位恬淡达观的隐士,尽管家境清寒,但精神却不显悲苦。孩子们在家中欢笑嬉戏,鸟雀在面前台阶上悠然啄食,竟然不惧主人,看来这家人对鸟雀来访已经习以为常,人和鸟互不干扰,和谐相处,也是难得。杜甫在诗中描述了他们家中温馨平和的景象,生动如画。告辞时,已是暮色四合,锦里先生送杜甫上船,又是另外一幅恬静优美的图画。这位被称为锦里先生的南邻,在杜甫的草堂诗中出现了两次,还有一首五律《过南邻朱山人水亭》,诗中主角也是他,从此诗题得知,这位锦里先生姓朱:
  
  相近竹参差,相过人不知。
  
  幽花欹满树,小水细通池。
  
  归客村非远,残樽席更移。
  
  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读这两首诗,可以感知杜甫对这位南邻是颇为敬重的,《南邻》中对他家中气氛的描述,后一首诗中又有“看君多道气”的评价,这位朱山人,有道骨仙风,非等闲之辈。能和这样的高士为邻,杜甫当然高兴。他和南邻的交往,不会仅限于这两首诗中的描写,既然“从此数追随”,杜甫一定常常和他在一起交流叙谈。
  
  草堂南面有高士,北面的邻居是一位退休县令,也是很有情趣的风雅之士,常常来草堂看望杜甫:
  
  《北邻》:
  
  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
  
  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
  
  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
  
  时来访老疾,步屧到蓬蒿。
  
  这位退休的北邻,和南邻一样,也是性格独特的清高之士。看来他并没有在县令的位置上贪污敛财,靠收刮民脂民膏致富,而是告老还乡后,住简朴的房舍,过清寒的生活。他爱喝酒,会作诗,经常衣衫不整地在江边踱步,还舍得花钱买野竹在宅畔栽种。杜甫欣赏他这种闲情逸致。
  
  杜甫的草堂诗中,还写到一位有名有姓的邻居,姓斛斯,名融。此君是一个潦倒的文人,擅写碑赋,卖文为生,平时不问农事,只要有一点钱,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天,杜甫去看他,只见房门紧锁,庭院荒芜。原来主人去南郡索要写碑文的钱,出门很多天还没回来。杜甫知道,他一定是得了钱,买醉他乡,把回家这件事也忘记了。杜甫在诗中写了这位忘记归家的邻居。
  
  《闻斛斯六官未归》:
  
  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
  
  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
  
  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
  
  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又见到了这位邻居的身影,“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这位“爱酒伴”,虽然潦倒,但也是有情趣的人,杜甫常常去找他饮酒畅谈,大概颇有酒逢知己的感觉。
  
  杜甫在草堂居住时最出名的邻居,是黄四娘,不是因为她地位高,也不是因为她有国色天香的美貌,而是她和她的家出现在杜甫的诗中,而这首诗脍炙人口,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杜甫写黄四娘的诗,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这一组诗,一共七首,是杜甫在江畔散步后写的七言绝句,写的都是花事:稠花乱蕊,红花白花,百花高楼,桃花一簇,落花纷纷……这七首诗中,只有写黄四娘的这一首,广为流传: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离草堂不远,出门散步就可经过,杜甫一定拜访过这位芳邻,并受到过她的款待。这首诗很明显地表达了杜甫欢悦的心情,一个女子,和似锦繁花连在一起,和飞舞的彩蝶、唱歌的夜莺连在一起,当然是美妙佳人的形象。杜甫和黄四娘的交往,究竟是什么状态?是茶酒相待,是言语交流,或者只是远远地挥一挥手,打一声招呼,甚至只是点点头,莞尔一笑?都有可能。然而毫无疑问,和黄四娘的交往,在杜甫的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所以写到黄四娘,才会花枝万千,莺啼蝶飞。苏东坡送人书法时,喜欢写杜甫的这首诗,东坡曾在一幅书法的题跋中这样议论:“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昔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黄四娘独何人哉,而托此诗以不朽,可以使览者一笑。”苏东坡说得有道理,因为杜甫的这首诗,黄四娘名垂青史,比那些生时显赫、死后埋名的王公贵族,名气要大得多。只要杜甫的诗还在人间流传,黄四娘的形象,就会在杜甫的草堂诗篇中一直活下去。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