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一个致命的漏洞
-
陈玉成决定实施的第二套作战方案,无非是洪仁玕在天京会议上曾经提过的“围魏救赵”。
这个方案是这样的:陈玉成和李秀成分别从长江北岸和南岸进军,攻打湖北重镇武昌,这样一来围攻安庆的湘军就会回师湖北,安庆之围自然不攻自破。
陈玉成两次正面强攻失败之后,洪秀全也开始意识到安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命令李秀成迅速率领主力西进,联手实施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
从军事理论层面上来说,这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方案。陈玉成的正面强攻之所以屡屡受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只能被湘军牵着鼻子走,落在曾国藩布好的口袋阵里不能自拔,致使湘军布置在安庆外围的精兵强将,得以顺利实施“围城打援”的战略目标。围魏救赵这个方案,正好深得避实击虚的兵法精髓,不但可以反客为主,将战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也恰好是曾国藩攻打安庆战略的克星。
曾国藩分析太平军守城的特点,他认为要想直接攻克太平军的城池,尤其是像安庆这样的坚城,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基本没有可能,因为太平军非常精通守城之道。要想拿下安庆这样的大城,办法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封锁、围困,切断城内城外的联系,等到太平军弹尽粮绝之后再一举攻破。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一下,曾国藩这次除了要打下安庆,还有一个未言明的目标,那就是要利用安庆吸引陈玉成的主力,逐个消灭,收到打下重镇和歼敌主力堪称一箭双雕的神奇功效。
曾国藩还为自己总结的这套打法取了一个谦虚的名字——用呆兵,打呆仗,反客为主,围点打援!
围魏救赵虽然是对抗曾国藩围点打援的上策,但这毕竟只是理论,因为不久之后陈玉成便发现,这个方案在操作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个致命的漏洞。
1861年3月6日,陈玉成率领主力从桐城向西进军,十一天快速行军六百里,先后攻占霍山和英山,杀进湖北,连续攻下黄州等三座城市,攻击目标武昌就在眼前。只要陈玉成快速拿下武昌,就能迫使安庆外围的湘军回撤湖北,届时太平军主力迅速回师安庆,就能一举打破湘军围困,如同当年二破江南大营一般。
可惜历史并未重演,因为陈玉成没有去攻打武昌,他在黄州一带磨蹭了一个多月之后,拖到4月中旬才在湖北再次发起攻击,先后攻占云梦、应城和麻城等几座城市,可偏偏就是一直不去攻打武昌。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陈玉成反而在4月下旬率领主力撤出湖北,再次回到安庆战场。
陈玉成千辛万苦来到湖北,怎么现在武昌就在眼前却止步不前呢,哪怕是玩玩假动作也好啊。
这个问题的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不少人都会将原因归结于陈玉成遭遇的一次外交小插曲。
事情是这样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获得了在长江通商口岸自由通航贸易的权利,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英国开始干涉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就在陈玉成西进之际,英国驻华海军司令何伯乘坐军舰前往汉口查看沿海商务,随行的还有参赞巴夏礼。陈玉成占领黄州后,英国人为了保护汉口租界内英商的权益,决定前去黄州会晤陈玉成。1861年3月22日,陈玉成在黄州接待了巴夏里。巴夏里希望陈玉成放弃攻打武昌,因为这将会影响到英国人的商业利益,让他们错过从清政府那儿勒索来的发财机会。巴夏礼还特别申明说英国已经派人在天京与天王洪秀全进行了谈判,如果陈玉成执意进攻武昌,将会破坏中国上帝与英国上帝的关系,英军也不得不插手太平天国与清政府之间的军事行动。
一些人便据此断定陈玉成是害怕洋人站到清军那边,所以才放弃了“攻打武昌,围魏救赵”的战略预想。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陈玉成放弃攻打武昌背后真正的原因,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围魏救赵”方案存在一个致命的漏洞。
要找到这个漏洞,就有必要分析一下“围魏救赵”从理论变成现实取决于哪几个关键要素。打下武昌,引开湘军,迅速回师安庆。
要做到这三点,必须满足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要有足够的兵力,这样才能保证快速打下武昌。打下武昌,湘军动了以后,还得有足够的兵力与安庆剩下的湘军决战,否则还是白搭。
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陈玉成手里没有足够的兵力,他手里的两三万人马,能不能拿下武昌尚且不说,就算拿下了武昌,他也不得不把这两万人分成两队,一队守住武昌吸引湘军,另一队打败围攻安庆的湘军,但这几乎不可能。
既然没有足够的兵力,陈玉成还这么来来回回瞎折腾什么,吃饱了撑的吗?
按照“围魏救赵”的战略构想,兵力本来是足够的,正所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造成这个致命漏洞的直接责任人,恰恰是陈玉成寄予了最大希望的那个人。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