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遭遇一号太奸
-
陈玉成选择的第二个突破口,是安庆东北方向的枞阳,在这里他将要遭遇一个不但可怕而且可恶的对手——太平天国前右军主将一号太奸韦俊。
陈玉成早就想来收拾韦太奸了。这个可恶的太奸,先是夺了枞阳断了安庆最后一线生机,不久又断了自己的粮道,此时已经完全变成了清妖的铁杆帮凶。
镇守枞阳、阻击陈玉成是韦俊面临的又一次考验。刚刚打下枞阳不久的韦俊,又要接受守住枞阳的新一轮“政审”,而这也将决定着他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太奸。他虽然讨厌这种猜忌,但这是一个太奸无法逃避的宿命,他必须再次通过政审,而且还要继续拿高分才行,不卖力肯定是不行的,不打出成绩来更加是不行的。
人生总是有很多无奈,太奸的无奈更甚于常人。韦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太奸,不但要表现出自己的忠诚,而且还要表现出一个太奸应有的价值。打好了,朝廷还当他是条狗;打不好,连条狗都不如。上太奸这条船难,下这条船更难。韦俊没有选择,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除非他从不曾迈出太奸之路的第一步。
韦俊是陈玉成的老领导,后来又作为下级跟随陈玉成打仗,自然熟悉陈玉成的作战风格和套路,同时他还知道太平军守城的绝招,他更知道守住枞阳的秘诀,这就决定了陈玉成攻打枞阳将会异常的艰难。
1861年1月2日,陈玉成为了打通安庆东面交通线,在七里亭集结主力,准备东进夺取枞阳。
湘军前线总指挥胡林翼并没有任命韦俊做枞阳的主将,而是任命总兵李成谋担任主将,韦俊只是协助他的副将。胡林翼这是明摆着让韦俊出力,让李成谋收功,当然还要负责监视。面对如此周到的“照顾”,韦俊只能默默忍受,他知道自己现在连发牢骚的权利都没有,有的只是尽心尽力干活的义务。
韦俊此时的职务是游击,只是一个从三品的头衔。韦俊投降后献城失败,而后手下将官们不从,因而在清政府眼中一开始就不大值钱,政治待遇也因此大打折扣,所以他需要新的战功来增加自己的分量。摆在韦俊面前的问题是,自己能不能得到朝廷的进一步认可,要看枞阳一战能不能有更加出色的表现,要不然恐怕还得继续掉价。
枞阳前敌司令官李成谋决定采取以逸待劳、只守不攻的策略,在枞阳的要冲地带筑起坚垒,坐等陈玉成前来叫阵。
为了博得新领导的掌声,副将韦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样排兵布阵是不行的,要想成功阻击陈玉成,必须守住一个关键的要害之处——枞阳街头。他分析说枞阳附近沟河纵横,不利于大兵团展开作战,如果没有水师协助,大部队的陆军要想通过枞阳到达安庆,就必须经过枞阳街头才行,只要死死卡住这个要害,陈玉成插翅难飞。韦俊精辟的分析显示了他非同寻常的军事才华,也证明他不愧是“太平天国前右军主将”。
李成谋认为韦俊的分析很有道理,便将这一重任交给韦俊,嘱咐他一定要守住这扇大门,置陈玉成于死地。韦俊便在枞阳街头修筑防御工事,正面扼守交通要道,等待昔日的兄弟前来送死。
不出韦俊所料,陈玉成果然首先率部攻击枞阳河岸,但是由于没有水师策应,攻击未能奏效,他只好转向陆路,试图从枞阳街头打通道路。
1861年1月5日,陈玉成率部全力攻击韦俊哨卡。韦俊依托地形,扼住要冲,陈玉成虽然多次冲锋,但仍寸步难进。
就在战事进入白热化的关键时刻,水师提督杨载福见陈玉成攻势凶猛,担心韦俊不是对手,立即率领两营水师前来助战,陈玉成由于水陆两面受敌,更加难以突破韦俊的防御线。
韦俊知道杨载福这次前来实际是身负双重使命,一来是助阵和助威,二来是监视和督促。看来清廷对自己还是存有戒心,韦俊只好亲自前去督阵,重创陈玉成的攻城部队,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忠心。
陈玉成受阻于枞阳街头,只好退兵准备迂回进兵。杨载福趁机死死扼住枞阳各处要道,全面切断陈玉成从枞阳进援安庆的线路。
1861年2月12日,经过十天的血战,陈玉成还是没能攻占枞阳,只好黯然撤退。
陈玉成攻打枞阳再次失手,以“正面突破”为作战方针的第一次援救安庆行动彻底破产。陈玉成将成功援救安庆的希望寄托在了第二套作战方案上。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