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穿军装的男人中篇

  孙中山尸骨未寒,蒋介石就开始向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求婚,而此时蒋介石早已成婚多年了。此后,宋庆龄对蒋介石一直非常厌恶,想来这必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了。
  
  陈洁如对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像母亲一样关心。蒋经国只比陈洁如小四岁,蒋纬国则是蒋介石的养子。蒋纬国是蒋介石的朋友戴季陶和一位日本 女子的私生子,后由姚冶诚收养。1924年,陈洁如收养了一个女婴,并起名瑶光,但蒋介石并不喜欢这个养女。由于蒋介石脾气火爆,而且常年不在家,蒋经国 非常害怕父亲,陈洁如则对经国很关爱。她曾对蒋介石说经国希望去俄罗斯学习。1925年10月,只有15岁的蒋经国远赴位于俄罗斯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学习。 这所大学是由前苏联政府出资刚刚建立的组织,其学生多是中国劳工,全部讲俄语,接受苏维埃教育,目的是在中国革命中充当军事参谋。蒋经国学习的目的就在于 此。和蒋经国一同学习的还有刚刚从法国巴黎学成归国的邓小平。蒋经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俄语、政府渗透、领导农民和工人运动等内容。很快,蒋经国就成为了一 位狂热的托派分子(即支持列夫•托洛茨基的思想,译者注)。很多中国共产党日后的领导人也都出自中山大学。
  
  在谈到当时中国分崩离析的状况时,孙中山曾将国人比喻成一盘散沙,离心主义思想同样在国民党内部蔓延开来。孙中山在临终之前未能指定接班人也是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孙中山辞世后,丧失了“精神领袖”的国民党出现了分裂,广州国民政府陷入混乱之中。1926年3月,已经成为国民党最高军事领袖的蒋介 石忽然发布了军事条例,逮捕了一批前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人。这次事件也被称为“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的目的是为了驱逐汪精卫,后者曾是孙 中山最亲密的战友,也是孙中山死后国民党最高领袖最有实力的竞争者之一。最后,蒋介石方面释放了前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人,汪精卫则被迫离开了广州。
  
  1926年春天,蒋介石夺取了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权,他的权力甚至比孙中山当政时还要大。反对者称其为“宁波的拿破仑”,借此影射蒋介石的宁波出身。 “宁波拿破仑”集国民党党、政、军权于一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外媒体称蒋介石为“红色将军”(TheRedGeneral),很快他就把自己称为“大 元帅”(Generalissimo),这是孙中山作为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时使用的称号。国外媒体称蒋介石“自信、自爱、含蓄矜持,但又不乏雄心”,对西 方革命“有些见解”,同时又保留着中国人的偏见。国外媒体如此赞美蒋介石旨在“通过这样赞美他(蒋介石)……人们可以知道关于他的一切:他是一个不会对 上、对下表露自己真实想法的人,是一个不会表露出任何攫取别人权力欲望的人”。蒋介石是一个对计划“充满精力的执行者”;尽管怀着“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占 有一席之地的梦想,但他只是一个平庸的军事指挥家。他“很容易对某件事情极为热情,但很快又会丧失热情……他性格中缺乏冷酷和坚定。在军事指挥中,蒋介石 迟迟不肯给出明确的决定,可能是因为他害怕出现致命的错误,那样的话他将在自己获取足够多的权力前跌落马下。”蒋介石的下属们也对他有共同的看法,他们都 很“反感”蒋介石,但又很害怕他。“很难预测蒋介石究竟会选择停止与左翼党人的斗争还是继续之前的决定。”这是国外媒体对蒋介石的评论。
  
  尽管蒋介石性格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但起初他还是成为了坚定而又懂得变通的政治温和派,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共产党人和孙中山的革命中间取得合作的机会。 1926年7月,蒋介石在广州发动了北伐运动。“北伐”即北上征讨,蒋介石希望借此机会在全中国插上国民党的旗帜,这也是孙中山多年以来的夙愿。此次北伐 得到了前苏联“加仑将军”瓦西里•布留赫尔的帮助,蒋介石和他的国民党军队最终取得了成功。北伐军几乎没有遭遇到任何抵抗,所到之处,北伐军要么接受对方 的投降条件——赔款或口头承诺,要么直接用武力解决。随着北伐运动的日益深入,国民革命军的队伍不断壮大。这次北伐和19世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有些相 似,都从名不经传开始,且都在之后取得了成功。
  
  蒋介石究竟是从何时开始追求美龄的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肯定是在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之后。人们普遍认为两人是于1922年12月在与孙中山位 于莫里哀路的家里进行的基督特别聚会上第一次见面。宋美龄“新女性”式的言论让蒋介石目瞪口呆,也促使蒋介石恳请孙中山正式介绍两人认识。但直到1926 年北伐军成功后,两人的感情似乎才有交集。北伐的成功使年轻的蒋介石将军获得了巨大的荣耀,已经成为孔祥熙夫人的霭龄对蒋介石赞不绝口,她认为可以将家族 的命运与蒋介石维系在一起。“他是中国唯一一位能让革命成功的革命党人。”美国记者乔治•索克思如此评价蒋介石。“除了孔夫人外,现在的美龄比其他任何人 都更能理解这个道理,孔夫人认定蒋介石是赢家。”


  
  蒋介石是个美男子。在着装上,他不是穿军装,就是穿深色长衫。冬天里,蒋介石多是外加一件黑色羊毛披风,头戴艾尔卡彭式毡帽。他的嘴唇饱满,下巴方 正,还蓄着胡子。蒋介石虽然没留头发,但发际线处总会有新发长出来,他不得不经常剃掉这些新发。他的眼睛很大,盯着人看时会有一种令人心惊的感觉。他虽然 经常微笑,但眼睛里看不到任何笑意。
  
  据陈洁如的回忆录记载,192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蒋介石回家后非常激动,“像孔雀一样走来走去”,这是因为孔夫人宋霭龄邀请蒋介石夫妇一起吃饭。虽 然陈洁如并不想出席,但蒋介石一再恳求:“你必须理智一些,你要意识到这对我接近宋家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机会。”当时蒋介石虽然是国民党和广州国民政府的最 高领袖,但他还有很多敌人,他的领袖位置并不稳固。宋家已经实现了孙、宋两家联姻,如果能与宋家结盟,势必会增加蒋介石政治地位的合法性。
  
  当晚,陈洁如先于蒋介石抵达孔公馆。霭龄向美龄和其他来宾介绍陈洁如。霭龄和美龄用品评的眼光打量着这位蒋夫人。陈洁如回忆:在回花园的路上她听到了 一些笑声,美龄说:“她(陈洁如)只不过是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主妇,怎么有资格做新兴政治领袖的夫人呢?”霭龄回应道:“作为宁波农民的太太,她还是不错 的。”两姐妹聊了聊陈洁如的话题,还有她和蒋介石两位前妻之间的关系,并评价了一番蒋介石糟糕的脾气。“不过坏脾气的人总比没有脾气的人要好吧!”美龄为 蒋介石辩解道。蒋介石到来后,宴席正式开始,他被安排坐在霭龄和美龄中间,霭龄总在蒋介石面前称赞自己聪明的小妹妹。
  
  就这样,蒋介石实现了拉近与宋家关系的目的。霭龄的大儿子孔令侃以北伐军“福将”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军,他还称呼蒋介石“叔叔”。在北伐军里,孔令侃有 自己的军装。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凶悍,他还像京剧里的人物那样把自己的眉毛染成了黑色。1926年10月初,蒋介石的北伐军占领了长江沿岸的武汉三镇。武 汉在上海上游1100多公里,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也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和港口开放城市。在获知北伐军占领武汉后,美龄亲自发电报给蒋介石,表达祝贺之意,还 称其为英雄。蒋介石邀请美龄和她的家人来汉口“看看党国最新的成就”。在回信里,美龄开始用“大哥”称呼蒋介石,并表示会在闲暇时去武汉参观。
  
  而这时,统一战线内部却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当时共产党的势力还非常弱小,到1925年1月,全部党员只有1000余人。在莫斯科方面的授意下,共产党 自1924年起就开始与国民党进行合作。事实上孙中山是非常乐意接受苏维埃的帮助和借助鲍罗廷的组织才能的,但这并不代表他愿意接受鲍罗廷的意识形态。此 前孙中山就已经明确拒绝了鲍罗廷土地改革的建议,并坚持认为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或苏维埃政权的条件还不成熟。
  
  1926年,受共产党支持的国民党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党内领导人包括宋庆龄、宋子文(担任财政部长)、陈友仁(担任外交部长),以及鲍罗廷,鲍罗廷 的指挥和宣传才能对正在进行北伐革命的蒋介石是非常重要的。美龄及其家人对这位共产国际的代表及其夫人芳雅(Fanya)都很熟悉。芳雅是美国人,也是一 位金发碧眼的美女,尽管如此,鲍罗廷很快就对美龄产生了爱慕之情。有位仆人在打扫鲍罗廷的房间时看到了满地的碎纸片,上面写的都是“美龄,亲爱的,亲爱的 美龄”。两个姐姐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开始取笑美龄。不过如果让蒋介石得知这一切,恐怕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这时他也正在尽力追求美龄。
  
  1926年冬到1927年,美龄和母亲、大姐霭龄一起来到武汉拜访二姐庆龄和大哥宋子文,并在武汉居住了三个月。这时宋子文已经在位于汉口的国民政府 里担任要职。美龄还就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话题多次与鲍罗廷进行长时间的交谈,他们甚至为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优缺点进行辩论。之前,鲍罗廷曾改变了著名英 国艺术家、记者克莱尔•谢里丹(ClaireSheridan)和国际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Duncan)等人的信仰,但这次他希望 自己追求的美龄是另外一种类型。美龄与宋子文的交流通常会在宋子文位于中国中央银行大楼的公寓里进行。由于汉口曾经属于俄租界,因此这里也曾经是俄亚道胜 银行(Russo-AsiaticBank)的旧址。在美龄与鲍罗廷辩论的日子里,共产主义还仅仅是一个口号——事实上,共产主义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意识形 态,探讨共产主义的美龄完全是从知识分子的好奇心出发。她会一边讨论一边做记录,有时霭龄和子文也会加入美龄的讨论会。鲍罗廷烟瘾很大,总是一根接着一 根,显然这位布尔什维克党人给美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个世纪后,美龄依然记得鲍罗廷身材高大、体格魁梧,“头发像狮子一样,但很整洁,深棕色的卷发偶尔 会搭在脖子上,胡子虽然不多但也不少”。鲍罗廷操着一口美式英语,他那低沉的男中音也让美龄记忆犹新,她写道:“这是一个极有控制力而且极富个人魅力的 人。”
  
  鲍罗廷非常希望能改变美龄的信仰,为此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尽管他曾公开谴责基督教义中的宽恕和原谅是“非常危险”的概念,在共产党人看来,这和 “万恶的剥削者”之间没有区别。鲍罗廷非常清楚美龄在上海公共租界内改善工厂工人,特别是女工和童工工作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但他坚持认为仅仅进行劳工 改革并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民主法律中对于工人的保护条款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推翻,最好也是最长久的方法就是选择共产主义。鲍罗廷还对美龄表示当今世界“真 正拥有革命精神和革命才干的人”少之又少,也试图劝说美龄把自己的才干运用到唤起人民觉醒的“伟大社会主义事业中来”。尽管美龄认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本身很 新奇也很吸引人,但对于鲍罗廷的政治理想和宗教信仰她却不以为然。不过,联想到哥哥子文还在武汉国民政府里就职,中国也需要苏联的援助,因此她并没有公然 驳斥对方。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