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必须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这一点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别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曾统治过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马卡斯·阿理流士曾经有过一句非常精辟的总结这个状况的话:“生活是由思想形成的。”

这句话里所包含的意见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整天想的都是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会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如果我们心里都装着悲伤的事情,那么我们只能在生活中收获悲伤;如果我们整天都被一种恐惧的情绪缠绕,那么我们的身边只有恐惧陪伴着;如果我们心里总是那些失败的事情和念头,那么等待着我们的就只有失败;如果我们成日沉浸在对自我的哀怜中,那么别人也会害怕我们的那种情绪而远离我们……诺曼·文森·皮尔就此评析道:“你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但你会是你所想的那种人。”我的朋友罗维尔·托马斯是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电影制片人。他拍过一部关于亚伦贝和劳伦斯在一战时期出征的影片。为此,他曾亲赴巴勒斯坦,在昔日的战争前线拍摄了大量的战争镜头,用胶片记录了劳伦斯和他统率的那支著名的阿拉伯军队,还记录了亚伦贝征服圣地的经过。他那贯穿于影片始终的著名演讲“巴勒斯坦的亚伦贝与阿拉伯的劳伦斯”,使整个伦敦乃至全世界都为之轰动。他最终因此片功成名就。

可接下来,不过几年时间,在经历一连串难以置信的打击后,他发现自己破产了。当时,我正好和他在一起。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常常只能吃很便宜的东西,有时甚至连买这点儿便宜食物的钱都没有。幸好,有一位熟识的苏格兰画家时常借给我们一点儿钱,否则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罗维尔·托马斯从万人瞩目的大明星一夜之间沦为穷光蛋,命运的玩笑实在开得太大了。面对巨额债务,他也曾陷入到极度的绝望之中。

不过,他很快就从忧虑中走了出来。他非常清楚,一旦他被厄运打垮,他在别人眼中就一文不值了,尤其他的债主们更会这么看他。所以,他每天早上出门办事之前,都会给自己买一朵鲜花插在上衣口袋中,然后昂首挺胸地走在牛津街头。他的内心洋溢着积极与勇敢,他决不会让挫折把他击垮。对他而言,挫折只不过是整个事情的一部分,是攀上高峰前必须接受的有益磨炼。

当然,我这样说也不是强调我们都应该用习惯性的乐观态度去应对一切困难。因为生命是复杂的,但是我还是要鼓励大家要尽量采取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避免消极反面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要用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所关注和面临的问题,而不能为此整天忧心忡忡。

那么,关注和忧虑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解释:我每天都要通过交通拥堵的纽约市街区,在街上行走时,我会对正在做的这件事非常注意,但我并不会为汹涌的人潮车流忧虑。关注就是指要了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镇定自若地采取各种措施予以解决;而忧虑则是盲目而疯狂地乱转圈子。

伟大的诗人弥尔顿在经历过双目失明的痛苦之后,也发现了同样的道理:“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改变为天堂,或者把天堂改变为地狱。”也就是说,人心即天堂,人心也即地狱,天堂与地狱全在人心一念之间。

拿破仑和海伦·凯勒就是弥尔顿这句话的极好佐证。拿破仑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权力和财富——这些全都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一切,可是拿破仑却对别人说:“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过过哪怕只有一天的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集盲、聋、哑三种最不幸的残疾于一身,可谓悲惨到了极点,但她却宣称:“我发现生命是如此美好。”

我深信,我们内心的安宁和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并不是因为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拥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决定的,它只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心境,外在的因素并不能带来多大的影响。

所以,如果我们想培养快乐的心境,请记住: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会感受到快乐。

坦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见这样一类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将自己的身体、内心与外界完全隔离开来。他或者沉默寡言,整天不吭一声;或者面对着电视,双眼紧紧地盯着看;或者把一本书放在自己面前,眼睛呆呆地看了半天也看不上一页。他的内心世界很难接受别人,就好像一个坚强的堡垒一样打不开。他很少与人交谈来往,就好像是被流放到一个孤岛上,那个岛上没有人烟,甚至连活着的生物都没有。他没有一丝逃出荒岛之意,可他却明显地发生着变化:孤独、寂寞、烦闷、暴躁、衰老……这种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封闭者,医学上叫做自闭症。

其实,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不幸和挫折,当你也遇见这种处境的时候,不如积极地面对现实,积极地解决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就会慢慢地走出困境与不幸,何必放不开自己的那颗跳动的心,让自己的人生走入了一种痛苦与不安的状态中?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丈夫离开她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跑来向我求助,“我将住到何处?我还有幸福的日子吗?”

我极力向她解释,她的焦虑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50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忧虑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

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可怜的妇人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好几年过去了,我发现朋友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有一次,我忍不住对她说:“我想,你并不是要特别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无论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千万不要沉溺在旧的回忆里。”她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命运自艾自叹。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因此便搬去与一个结了婚的女儿同住。

但事情的结果并不如意,她和女儿都面临一种痛苦的经历,甚至恶化到大家翻脸成仇。这名妇人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孩子们共同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这更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一天她对我哭诉道,所有家人都弃她而去,没有人要她这个老妈妈了。这位妇人的确一直都没有再享有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亏欠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自私,虽然现今已61岁了,但情绪还是像小孩一样没有成熟。

许多寂寞孤独的人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白白地降临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人要想受到他人的欢迎,或者让别人接受他,一定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代价。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我们就要付出自己的心力。情爱、友谊或快乐的时光,都不是一纸契约所能规定的。

让我们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吧,无论是丈夫死了,或者是太太过世了,活着的人都有权利再快乐地活下去。但是他们必须了解的是: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的,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自己的需求和喜爱。

让我们再看另一个故事。一艘游轮正在地中海蓝色的水面上航行,上面有许多正在度假中的已婚夫妇,也有不少单身的未婚男女穿梭其间,个个兴高采烈,随着乐队的拍子起舞。其中,有位明朗、和悦的单身女性,大约60来岁,也随着音乐陶然自乐。这位上了年纪的单身妇人,也和我的那位朋友一样,曾遭丧夫之痛,但她能把自己的哀伤抛开,毅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重新展开生命的第二度春天,这是经过深思之后所做的决定。

她的丈夫曾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最为关爱的人,但这一切全都过去了。幸好她一直有个嗜好,便是画画。她十分喜欢水彩画,现在更成了她精神的寄托。她忙着作画,哀伤的情绪逐渐平息。而且由于努力作画的结果,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经济能完全独立。

有一段时间,她很难和人群打成一片,或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出来。因为长久以来,丈夫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知道自己长得并不出色,又没有万贯家财,因此在那段近乎绝望的日子里,她一再自问:如何才能使别人接纳我,需要我?她后来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她得使自己成为被人接纳的对象。她得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给她什么。想清了这一点,她擦干眼泪,换上笑容,开始忙着画画。她也抽时间拜访亲朋好友,尽量制造欢乐的气氛,却绝不久留。不多久,她开始成为大家欢迎的对象,不但时有朋友邀请她共进晚餐,或参加各式各样的聚会,并且还在社区的会所里举办画展,处处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后来,她参加了这艘游轮的“地中海之旅”。在整个旅程当中,她一直是大家最喜欢接近的目标。她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善,但绝不紧缠着人不放。在旅程结束的前一个晚上,她的舱旁是全船最热闹的地方。

她那自然而不造作的风格,给每个人都留下深刻印象,并愿意与之为友。

从那时起,这位妇人又参加了许多类似这样的旅游。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走进生命之流,并把自己贡献给需要她的人。她所到之处都留下友善的气氛,人人都乐意与她接近。

人们的自我封闭大多数是因为生活中发生了很多变化,突然而降的变故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常见的变故像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本国到国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文化的巨大落差会造成自闭。事业遭受重创也是产生自闭症的原因。某公司老板投资股市,亏损严重,公司破产,这位老板一下子从昔日的有说有笑、活泼开朗变成了破产后的沉默寡言,时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终于有一天这位老板割脉自杀于他的办公室里。家庭婚变也可让人产生自我封闭。某位中年男人,自从他的妻子跟别人私奔之后,他一下子就像被霜打的茄子一样,头再也抬不起来,从此一声不吭,像个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另外,亲人的去世也会使人把自己封闭起来。某位中年男人一生和妻子恩恩爱爱,即使年龄很大了也经常手牵手成双成对出入,受到邻居们的交口称赞,可妻子有一天突患心肌梗塞与世长辞,这位男士一夜之间白了头,仿佛老了几十岁。此后他就像傻子一样抱着妻子的相片,不吃不喝,亲戚朋友怎么劝也不行,没过一年,这位整日把自己关在房子里的男子也死了。

如果我们遭逢突如其来的各种变故,我们应该坚强地面对现实而不是逃避,因为最终逃避也不会消除人的痛苦;只有勇敢面对一切,你才可能走出那种自闭,重新找到人生的快乐。

我们要把自己放在群体之中,这是避免和纠正自闭症的一个良方。

那些喜欢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朋友个个性格开朗,活泼、大方,这些都是很好的证明。

在忙碌中享受从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烦恼太多、压力太大。既然我们不堪承受那种压力,为什么我们不对自己好一点儿,让自己放松下来呢?在这里,我所宣扬的“快乐人生”,其真谛就在于抛开忧虑,放松自己去追求快乐。人们总想让自己轻松,但却又逼迫自己去忙碌,所以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不是机器,紧张的生活需要放松,忙碌的心灵需要喘息。我们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生存,而要学着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因此,我们为什么不学着对自己好一点儿,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轻松一点儿呢?

保罗·辛普森的生活过得非常紧张忙碌,他总是神经紧绷,从不知道让自己轻松一下。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