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不为想象中的事担心我小的时候,心中总是被那些忧虑占满了:我担心自己会被活埋,我怕被闪电击死,还怕死后会进地狱;我怕一个叫詹姆斯·怀特的大男孩会像他威胁我时说的那样,割下我的耳朵;我怕女孩子在我脱帽向她们鞠躬时会取笑我;我怕将来没有一个女孩子肯嫁给我;我甚至还为将来结婚后,对我的妻子说的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而操心……我常常每天都会花几个小时想这些惊天动地的大问题。

日子一年年过去了,渐渐地我发现我以前所担心的事情中,有99%根本就不会发生。现在我知道,无论哪一年,我被闪电击中的机会都只有1/350000;而活埋,即使是在发明木乃伊以前的年代,每1000万个人里也可能只有一个人被活埋。

如果我一定要发愁的话,我倒是应该为得癌症这种事情来发愁,因为每8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可能死于癌症。而为被闪电劈死或遭到活埋发愁就完全是荒谬至极。

事实上,我们很多成年人的忧虑也与我童年时期的忧虑一样荒唐至极。如果我们用概率来评估一下我们的忧虑究竟值得不值得,我们就有99%的忧虑将会自动消除。

全世界最有名的保险公司——伦敦罗艾德保险公司,就靠大家对一些根本很难发生的事情的担忧,而赚进了数不清的财富。可以说,它是在和一般人打赌,说他们所担心的灾祸几乎永远也不会发生。不过他们自己不称之为“赌博”,而是称之为保险而已。实际上,这是以概率为根据的一种赌博。这家大保险公司已经有200年的良好历史记录了,它至少还可以继续维持5000年,除非人的本性会改变。而它只不过是替你保鞋子的险,保船的险,利用概率来向你保证那些灾祸发生的情况,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常见和可怕。

如果我们用概率来说说这个问题,就会为我们所发现的问题吃惊。

比如,如果我知道在五年以内,我必须得参加一场类似于葛底斯堡战役那样激烈的战役的话,我一定会被吓坏的。我一定会想尽办法去增加我的人寿保险费用;我会写下遗嘱,把我所有的财产变卖一空;我会说:

“我可能无法活着熬过这场战争,所以我最好痛痛快快地活着。”但事实上,根据概率,在50到55岁之间的人里,每1000人中死去的人数和葛底斯堡战役里每1000人中阵亡的人数相等。

佛莱德雷·马克斯塔特是一位曾参加过诺曼底登陆的退伍老兵。在1944年6月初,他躺在奥玛哈海滩附近的一个散兵坑里。他看着这个长方形的坑,对自己说:“这看起来就像一座坟墓,没准儿还正就是我的坟墓。”晚上11点,德军的轰炸机开始空袭,炸弹纷纷落下,他吓得全身都僵住了。前三天晚上他根本无法合眼,到了不知道是第四天还是第五天的夜里,他几乎精神崩溃了。他知道要是他不赶紧想办法的话,他一定会发疯。于是他提醒自己:“已经过了五个晚上了,而我还活得好好的。而且这一组人都活得好好的,只有两个受了轻伤。而他们之所以受伤,并不是被德军的炸弹炸到,而是被我们自己的高射炮碎片击中。”他决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终止自己的忧虑。于是他在自己的散兵坑上造了一个厚厚的木头屋顶,使碎弹片不至于击中自己。他计算了一下位置和距离,告诉自己:“除非炸弹直接命中,否则我死在这个又深又窄的坑里几乎是不可能的。”接着他又算出直接命中的概率还不到万分之一。就这样,他平静下来。后来即使敌机再来袭击的时候,他也能睡得很安稳。

美国海军也常用概率所统计出的数字来鼓舞士气。曾当过海军的克莱德·马斯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他和他船上的战友被派到一艘油轮上时,他们都吓坏了。这艘油轮运的都是高纯度汽油,因此他们一致认为如果油轮被鱼雷击中,他们必死无疑。

可是,海军部队自有办法。他们立即发出了一些统计数字,指出被鱼雷击中的100艘油轮里,有60艘并没有沉到海里;而沉下海的40艘里,也只有5艘是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沉没的。也就是说,即使油轮被鱼雷击中,士兵们还是有着足够的时间跳海逃生,死在船上的可能性非常小。

知道了这些数字之后,船上士兵们的忧虑一扫而光,因为他们有的是机会跳下船。根据概率看,他们不会死在这里。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真正绝望的处境,只有对自己的处境绝望的人。我们应该相信的是,人与人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是做人的心态如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生的成败其实被许多因素影响着,但是我们的生活都是由态度决定的。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的心态不好。这样的人看不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也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他的生活很被动的,因为他总是在怨天尤人,时刻担忧着一切不可能的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是畏畏缩缩的。到头来,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只能自己在那里伤心。宽容,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我认为,当我们遇见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别人伤害我们的事情的时候,报复和怨恨根本就没有用,反而会伤害到我们自己。的确,一个人如果能怀着宽恕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那么,他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与周围生活的和谐。他将没有任何畏惧,对自己也能仁慈豁达,因为一个人的心如果能容得下他人对自己的冒犯与不统一,他便能容得下一切。宽容别人意味着给予别人,给予别人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丰富。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凡事我们都要抱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永远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样才能看出我们做人的本色。

数年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遭遇到一桩麻烦事:他们打算撤去某部门主管查尔斯·斯坦梅茨的职务。斯坦梅茨原先在电气部门时可以算得上是第一流的人才,可是,他后来调任会计部主管,这对他来说实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根本无法胜任。由于斯坦梅茨是电气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性格又很敏感,公司不敢得罪他。所以,公司决定特别授予他一个新头衔——通用电气公司顾问工程师。他还是干他的老本行,只是换了个头衔,而会计部主管则由别人出任。

斯坦梅茨很高兴!通用电气公司的主管人员也很满意。他们在平和的气氛中,通过巧妙的手段调动了这位重要的高级职员——一个敏感易怒的天才,而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因为他们让斯坦梅茨保住了面子。

保住一个人的面子,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可是我们中间却极少有人想到过这一点。我们无情地蹂躏别人的感情,不留一丝余地地找别人的错处,或者加以恐吓威胁!我们当着别人的面,批评一个孩子或一个佣工,而毫不顾虑别人的自尊!

其实,我们只需要花几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再说一两句体恤的话,谅解对方的观点,就可以减少很多刺痛。

下次如果我们需要辞退佣人或是雇员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一个人犯了错误并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不敢承认错误才是最大的悲哀。不要总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认为这样别人就会看不起自己。其实,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承认自己错了,可以提高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信誉,也对自我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这样常常能够让对方停止和你的无谓争斗。记得有个睿智的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那个名叫“失败”的妈妈,其实不一定生得出名叫“成功”的孩子——除非她能找到那位名叫“反省”的爸爸。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的弗雷·克拉克学员讲述了他们公司的一件事:在一次生产会议中,一位副总裁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是有关生产过程管理的。他气势汹汹,语调充满攻击性地质问一位管理生产过程的生产监督员。很明显,他就是想指出是因为这位监督员的处置不当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出现。为了不让自己在同事面前出丑,监督员的回答也就含糊不清,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副总裁被激怒了,他厉声痛斥这位监督员是个骗子,并指责他在说谎。

“再好的工作关系,都会被这一刻的火爆场面给毁了。”克拉克说:“凭良心说,这位监督员本来是一个很负责的人,但从那一刻起,他再也无法在我们公司待下去了。几个月后,他去了另一家公司 ——我们的竞争对手那里。据我所知,他在那里工作非常认真称职。”

安娜·马佐尼小姐是我班上的另一名学员。她则讲了她工作中一件非常相似的事,但不同的是处理的方式和结果。

马佐尼小姐是一位食品包装业的市场营销专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对某个新产品进行市场调查。当结果反馈回来后,她发现自己在事先计划时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导致整个调查都必须重新再做一遍。而更糟糕的是,她在下次开会要提出这次计划的报告之前,已经没有时间再向老板反映自己由于计划错误而需要重新研究。

马佐尼小姐回忆道:“轮到我作报告时,我心里非常不安。我极力压抑自己的情绪以不使自己崩溃,我只知道自己决不能哭,否则别人就会认为女人太情绪化而无法胜任行政业务。我那次报告很简短,只是说因为发生一个错误,我会在下次会议前重新研究。我匆匆结束报告后,等待老板对我的训斥。

“但是我的老板并没有训斥我,他只是感谢我的工作,并强调说在一个新计划中犯错不足为奇。并且他很有信心地肯定我缺少的是经验,不是能力,相信我的下一次调查会更准确,更有利于公司。

“当时我心里万分感动,也万分愧疚。散会之后,我下定决心,我决不会再让我的老板失望。”

对别人保持宽容,实质上就是尊重对方,让对方充分地感到自尊。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规则。我认为,我们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来贬低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不是我们觉得对方会怎么样,而是他自己觉得自己会怎么样。就算对方犯了错,也要尊重他。无论如何,伤害别人的自尊都是一种错。如果我们不给对方面子,伤害对方的尊严,这对事情的改变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有可能使结果变得更糟糕,让人们更加难以接受。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保住对方的面子、给对方尊重,从而给事情的良性转变提供有益的基础。这样,最终我们才能收获我们所要的成功。

快乐由自己的心境决定有人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什么?”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简单,在我眼里,我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思想的重要性”。只要知道对方心里想些什么,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爱默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就是他成天所想象的那个样子,他不可能以别的面目出现。”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心理状态怎样,以后我们的命运就会怎样。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