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印度的四大种姓
-
印度不仅是有趣的“人种博物馆”,对“人种”的划分还有四大种姓之说。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分别以四个姓氏命名,根据一个人的姓就可以确定他的社会地位。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公元前的原始社会开始出现。印度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用瓦尔纳和达萨来区别不同的民族,瓦尔纳是统治者,地位较高,是印度社会的特权阶级。达萨则是平民、奴隶,是被统治者,他们服从于瓦尔纳的命令。随着时代的发展,瓦尔纳和达萨渐渐发生融合变化,印度社会随之出现更细致明确的阶级划分,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四大种姓制度。婆罗门是僧侣,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工作;刹帝利是武士,服从婆罗门的领导,从事打仗和行政管理的工作;吠舍是平民,从事商业活动;首陀罗是农民和手工劳动者,是四大种姓中地位最低的人。四大种姓的规定森严,不可以随意的流动,种姓之间不能通婚,对印度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婆罗门的黄金时代
婆罗门是整个社会制度中最有权威的阶级,他们掌握着祭祀活动,代表着神的旨意统治印度社会的万物。婆罗门的地位不是一簇而就的,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的时候,印度雅利安人从印度河西部和北部向东推进到东部的恒河流域,在历史上称这个时期被称为后吠陀或梵书时期。印度雅利安人在印度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活动已开始使用铁器,粮食的产量足够人们使用,手工业和商业逐步发展起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开始发生分化,原始文明时代大家以血缘为纽带组成村社,农业文明时代则以地域联系组成的农村村庄,因为农业的发展,人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血缘的作用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这些农村公社是印度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奴隶制国家渐渐形成。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统治、保护自己的特权地位,要求区分姓氏,这是最初的种姓制度,也是种姓出现的原因。
国王为了使自己的权利合法化,并且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拥护,如果在现代社会是通过立法使权力合法化,但是在古代有着宗教信仰的国家,会通过宗教教义确定下来。原有的吠陀宗教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出现了婆罗门教,它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婆罗门教是贵族统治阶级的宗教,在上层社会中得到拥护,而它确定的四大种姓制度更是有效的保护了贵族的利益。在奴隶社会时期,婆罗门教达到鼎盛时期。但是四大种姓制度太严厉,禁止一切的人口流动,人的命运在出生的瞬间就被决定,势必会遭到人们的反对。
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印度思想界的斗争十分激烈,出现了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沙门教。沙门教代表的是当时的自由思想家,它的创始人是大雄符驮摩那生活派的领袖末伽梨·俱舍罗,还包括顺世派的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等。自由思想家门的具体主张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反对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倡导思想、信仰的自由。同时在下层人民中也出现了一个抵制婆罗门教的新宗教运动,他们不再崇拜吠陀中的神,不再接受婆罗门的管理,反对用大量动物作为祭祀,这会使他们的财产受到影响。
下层民众开始建立自己的信仰制度,他们不再相信婆罗门所宣扬的教义,而将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赋予魔力。于是常见的树木、花草、动物等都是神仙的化身,各地信仰的神仙根据各自生活的不同而不同。总之,沙门思潮和新宗教运动的出现,标志着婆罗门教失去了它的黄金时代。
大鹏金翅鸟的传说
在婆罗门教义中,梵天是世界的造物主。在传说中梵天有两个女儿,一个叫迦德卢,一个叫毗娜达,姐妹二人都是美丽的仙女,都嫁给了高仙迦叶波为妻。
迦叶波非常喜欢她们,高兴地许给她们每人一个愿望。迦德卢的愿望是生一千个蛇儿子,因为蛇的寿命长,又是神仙的儿子肯定会成为法力强大的神仙。毗娜达则希望有两个儿子就可以了,但是他们的法力高强,力大无穷,勇敢非凡,在宇宙中无人能及,肯定要超过迦德卢的一千个儿子。迦叶波答应她们的要求,并叮嘱她们好好照看孩子,就到森林中继续修行。不久,迦德卢生下了一千个蛋,毗娜达也生下两个蛋。又经过了整整五百年,迦德卢的一千个蛇儿子才破壳而出。一直争强好胜的毗娜达为了不输给姐姐,看着自己的两个蛋还是没有动静,就着急的动手敲开了一个蛋。
打开之后,毗娜达看到儿子的上半身已经是人,但下半身还没长好。因为毗娜达莽撞的行为打乱了儿子的生长,只能死去。夭折的儿子非常的生气,他认为是自私的母亲杀死了自己,因此诅咒母亲毗娜达将沦为奴隶。毗娜达和迦德卢将展开一番争斗,并注定失败,成为她姐姐的奴隶达五百年之久。只有毗娜达的另一个儿子才能救她,但毗娜达要保护好他的蛋,耐心地再等五百年他才能出生。
有一天,迦德卢和毗娜达看见一匹白马从她们面前一闪而过。迦德卢和毗娜达因为无聊就打了一个赌,就赌马的颜色,输的那个人要做赢得那个人的奴隶。毗娜达说马是白的,而迦德卢却说马身是白色的,尾巴却是乌黑的。他们约定,第二天一早同去马的住处,看个明白,再决定谁输谁赢。迦德卢明明知道马是白色的,她回去后立刻叫她的一些蛇儿子变成乌黑的毛,附到马的尾巴上去。第二天当她们来到马的面前,果然是白色的马身,乌黑的尾巴。虽然毗娜达看出黑尾巴是姐姐的蛇儿子变得,但是没有证据,只能认输给姐姐当奴隶。
虽然是姐妹,但二人的毫无姐妹情谊。迦德卢为了报复毗娜达平常的傲慢无礼,拼命让妹妹干活,毗娜达的遭遇比奴隶还差。痛苦的毗娜达只能盼望儿子早日出生,在一个清晨,一只散发着金光的大鹏金翅鸟破壳而出,直冲云天,原来她的这个儿子是一只金翅鸟。金翅鸟出生后没有看见母亲,就独自在空中迎风翱翔,他的身躯可以随飞随长,很快就变得巨大无比,金色的羽毛如熊熊的火焰。金翅鸟飞了很久来到母亲身旁,毗娜达一见到金翅鸟就变得非常快乐,但是他们母子要一起做迦德卢的奴隶。
有一天,迦德卢让毗娜达背着她,让大鹏金翅鸟背着一千蛇儿子出去游玩。毗娜达和金翅鸟背着迦德卢和一千蛇子很快到达快乐岛,看着迦德卢和一千蛇子在美丽的快乐岛上尽情地享受着,而她们母子要做奴隶。大鹏金翅鸟想不明白,他向母亲询问原因,当他得知是因为母亲打赌失败时,他发誓要救母亲脱离苦海。
大鹏金翅鸟向一千蛇子打听怎样才能救出母亲,一千蛇子告诉他只要他拿来乳海中的仙露,他母亲就不用再做奴隶。仙露是长生不老药,蛇子想长生不老,所以才这么说的。大鹏金翅鸟发誓要救出母亲,他和蛇子约定用仙露换取母亲的自由。他打听好仙露的位置,就向母亲告别,并告诉母亲他一定会胜利回来的。当金翅鸟飞过迦叶波修炼的森林上空,被父亲叫住,大鹏金翅鸟向父亲说明了情况。迦叶波对金翅鸟说,有两个仙人分别叫辉煌、妙相,他们弟兄二人为分家产相互争吵咒骂。哥哥诅咒弟弟要变成大象,弟弟便诅咒哥哥要变成乌龟。兄弟二人变成动物后还是互相仇恨,在迦叶波修炼的旁边的大湖泊里继续争斗,只要金翅鸟吃了他们两个就会威力无比,天下无敌。金翅鸟遵照父亲的指示吃掉了大象和乌龟,顿时觉得热血沸腾,全身散发出无穷的力量。金翅鸟向父亲道谢后,继续向三十三重天飞去,而三界之主天帝早就预料到大鹏金翅鸟要来抢仙露,便派了众天神把仙露层层保护起来。
大鹏金翅鸟气势汹汹的飞到了仙露所在地,神仙们看到金翅鸟浑身散发出无穷的威力,吓得无人敢上前迎战。一个天神被派出来和金翅鸟对打,但他根本不是金翅鸟的对手,很快就被打败。神将们看见一人的力量无法和金翅鸟对抗,决定一起上。顿时各种武器向金翅鸟飞去,但是无济于事,金翅鸟很轻松的就把各种武器融化了。金翅鸟冲破神仙的保护层,飞向仙露,发现仙露被熊熊大火包围,根本没有办法靠近。金翅鸟立刻变出八千一百张嘴,用这些嘴吸干了江河湖泊的水,然后张开大口,将所有的水一起喷出,顿时把大火扑灭了。
但是还有一个飞快旋转的巨大轮盘挡在面前,金翅鸟将自己的身子变小,围绕着轮盘仔细观察,发现轮盘的齿非常锋利,必须避开。金翅鸟借助两个轮齿的间隙飞了进去,却看到两只巨大的火龙守护着仙露。大鹏金翅鸟抓起一把尘土向二龙的眼睛撒去,乘二龙看不见的时候,将两条火龙撕得粉碎。他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仙露。
天帝不甘心仙露被抢走,追了上来。但是天帝看到金翅鸟威力无比,自己根本不是对手。天帝非常欣赏金翅鸟的英勇和他的孝心,他热烈地赞美金翅鸟,并向他说明一旦仙露流落到别人手中,会给宇宙带来巨大的灾难。金翅鸟答应天帝,只要他救出母亲,天帝就可以等候机会拿走仙露,绝对不会让别人得到仙露的。天帝非常感动,决定满足金翅鸟一个愿望,金翅鸟为了惩罚一千蛇子就说他以后要让那些大蛇做自己的食物。天帝答应了他的愿望,大鹏金翅鸟将仙露带了回去,对一千蛇子说:“仙露已经放在拘舍草丛里,但是你们必须沐浴祈祷之后,才能享用,现在我母亲不再是你们的奴隶。”
在一千蛇子沐浴的时候,藏在暗处的天帝立刻取走了仙露,飞回三十三重天。一千蛇子沐浴之后,又念念有词地祈祷过,急忙回到放仙露的拘舍草丛中,发现仙露早就不见了。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而那些拘舍草因为接触过仙露,变得茂密神圣,被后人称为吉祥草。大鹏金翅鸟把母亲救出来后,经常陪着母亲在森林中散步,以蟒蛇为食,见到大蛇就毫不留情地将它抓住吃下去。大鹏金翅鸟救母的孝心和不贪仙露的高尚品德,受到天神、仙人的一致称赞,他被尊为鸟中精英,奉为百鸟之王。他和毗湿奴彼此有约定,他成为毗湿奴的坐骑,在神话故事中他们两个一起出现,保护着宇宙万物。
故事是这样的,救母心切的金翅鸟立刻返回,在半路上他碰到了保护大神毗湿奴,大神对他的孝心非常赞赏,便高兴地对金翅鸟说,他可以满足金翅鸟一个愿望。金翅鸟想了一会,他法力高强要高踞在毗湿奴的上面,还要永不衰老,也不会灭亡。毗湿奴答应了他,作为回报金翅鸟决定也要满足毗湿奴一个愿望。毗湿奴要选金翅鸟做他的坐骑,同时金翅鸟仍然高踞在毗湿奴上面。两人彼此约定好,各自赶往目的地。
大鹏金翅鸟的传说是婆罗门教的一个重要的神话故事,他的勇敢、孝心、高尚的品德是婆罗门教宣扬的东西。正是因为这些动人的神话故事,婆罗门教才有了神奇的魔力,人们信服它,因为它拥有勇敢的大鹏金翅鸟,可以为大地万物带来安全感。人们信服婆罗门教,自然会信服他们制定的四大种姓,相信这是神的旨意。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