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晚七年出发,要追赶一辈子
-
财富的多寡与理财的早晚有很大关系。正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理财开始得越早,财富积累越容易。因此人生当中一定要让理财先行。就像两个参加等距离竞走的人,提早出发的,就可以轻松散步,后出发的人就要在后面辛苦地追赶,这就是提早理财的差异。可以说,晚七年出发,恐怕要追赶一辈子。
李先生和张先生以定期定额的方式每月投资一样数额的基金,假设他们的回报率相同,一个从20岁就开始做,一个从26岁开始做,结果他们财富累积的成效大不相同。
李先生从20岁起每月定期定额投资500元买基金,假设平均年报酬率为10%,投资7年,也就是26岁时就不再扣款,然后让本金与获利一路成长,到他60岁要退休时,本利和已经达到了162万。但是张先生从26岁才开始投资,同样每月500元、10%的年报酬率,他整整花了33年持续扣款,到60岁才累积到154万。相比之下,李先生的日子过得舒服多了。
假设李先生在26岁时并没有停止投资理财,而是继续坚持每月投资500元,那么到他60岁的时候,他所积累的财富将高达316万,几乎相当于张先生的两倍。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别让玩乐耽误了自己的未来,如果你已经意识到投资理财的重要意义,那就别再犹豫了,理财要趁早,越早开始越早受益,而且,复利效应会使早投资的你轻松获得更多的利益。
但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坚持一个长期的投资计划相当不容易。当投资市场下跌的时候,叹息声一片,害怕亏欠的心理往往会让人们改变长期投资的计划;而如果市场大好,收益率飙升,又往往导致大家为了追求更多的收益而不惜承担过高的风险。
投资中一时的赢利与亏损总是在所难免的,这也如同人生中有高峰也有低谷。所以,在财富积累的过程当中,最关键的并不是“一日千里”的突飞猛进,而是要追求螺旋式上升的持之以恒。由此可见,长期投资要从长计议,忌“选时”、“追新”。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像开长途车遇到交通堵塞,看到路边骑自行车的人呼啸而过,虽然会有抱怨,但我们绝对不会因为羡慕自行车的灵便而把轿车卖掉,改买自行车继续旅程。在财富累积的道路上,如果你认为可以寻找到一条捷径,那就是“即日起程,贵在坚持”。
正如著名的理财专家刘彦斌所说,理财其实很简单,每一个想与财富结缘的人,迟早都要走上理财之路,既然是迟早的事,那为何不早一步呢?不要说现在没有钱,不要说你没有时间、没有经验。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走,你就可以成为理财高手。
1.攒钱:挣一个花两个一辈子都是穷人。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或保险公司里,很多人说做不到。那么如果你的公司经营不好,老总要削减开支,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是把你开除,补偿两个月工资,第二是把你1000元的工资降到900元,你接受哪个方案?99%的人都会接受第二个方案。如果你会强制储蓄,发工资后直接将10%的钱存入银行或保险公司,不迈出这一步,你就永远没有钱花。
2.生钱:相比较而言,三个步骤当中就这一步还有点儿“技术含量”,而贫与富的差距也就在这里。世上原本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要想舒舒服服地过上有钱人的日子,多动动脑子,学点儿理财知识还是值得的。
3.护钱:天有不测风云,谁也不知道提供会出什么事,所以要给自己买保险,保险是理财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钱就像打一口井,为你的水库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但是光打井还不够,还要为水库修个堤坝——意外、住院、大病。比如坐飞机,一个月如果需要坐10次飞机,每次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有的人会双手合十,并不是有什么信仰,只是他觉得自己的生命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为在天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建议每次坐飞机时给自己买保50万~200万的意外险,这是给家人的爱心和责任,这50万~200万够家人和孩子生活一段时间。
晚了七年,就意味着你永远赶不上别人的脚步,就算你比别人投入得多,财富的增长速度也没有别人快。理财就是这样一种活动,早一天进行理财,你的资本就能更快地增长。假如你将1.4万元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能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年后,你将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在200万~800万元之间,顶多猜到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是:1.0281亿,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通过财务公式自己算一遍:1.4万×(1+20%)40=1.0281亿。所以,换个思路想想理财致富这件事,不要再把理财当做一个计划,尽快把它化为行动吧!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