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江湖有多远(二)

  我每年都会回家,回去看看父母,当面尽尽孝心,看看自己成长的地方。家是心灵的一块净土,不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在家里都可以静静地修养身心,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不过每次我都是很高兴的回家,却呆不了几天就选择离开。
  
  因为在家里我总是听到一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不是谈论谁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就是谈论谁家又添置了什么东西,甚至传递一些乡亲的绯闻,这些我听着很无聊。我觉得人们在一起聊天,要么就是传递对彼此的关心,要么就是能解决彼此遇到的问题。聊这些无聊的话题,实在是浪费时间。我又不愿当面顶撞父母和乡亲,只好选择离开家乡。
  
  A在C面前说了B的一些事,或者并不是出于恶意,话语也并不恶毒,但C经过自己的加工夸大后又说给了D,然后D又加工一下再传给了E,随后传到更多人耳朵里,以讹传讹,早不是最初的内容,终有一天传回了B的耳朵里,因为B以为这些都是A说过的,去兴师问罪,一些家族恩怨都是从简单的话引起的。
  
  那么小的村庄,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本应该和睦相处才对,但为什么会彼此不合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爱“制造谣言,传播谣言”。我本以为远离家乡就可以耳根清净,但外面也依然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家乡其实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到处都有人在制造谣言,传播谣言。越想逃离是非,越可能陷入是非之中。
  
  曾经有人问:“江湖在哪里?”
  
  有人告诉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把我真实的创业经历写出来,有朋友打来电话让我删掉书中提到与他有关的内容。有位从事出版行业的朋友也给我提建议,说写得太真实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建议我修改。
  
  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同时也可能会付出昂贵的代价。有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曾对我说过:“哪个人心里没有秘密呢?但有些东西是只能烂在肚子里,因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保护,有时候人还是要承受相当大的委曲的,哪个成功的人心里没有委曲呢?但这些事情必须由我们自己独自去承受,否则我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谈不上追求成功了。”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我们在社会上要立足,必须要讲究一些策略。我们可以不去伤害别人,但我们更要保护自己。古人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里面实在隐含着大智慧。
  
  无风不起浪,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我们无意间的言谈,都有可能给自己或别人带来伤害,因而有智慧的人会选择沉默,沉默是一种力量。不过很多时候,我内心里留不下秘密,我前生可能是个侠客,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有恩就报,有话就说,向往快意恩仇的江湖豪客生活。我想这也是我不够成功的原因之一。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现在还不够隐忍,还没有这么大的胸怀。男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或许我承受的委屈还不够多,因而偶尔也会为“小事”大动肝火。
  
  世上的大文人很少有平坦的人生,像苏轼、李白、杜甫等等,他们的才华都是一流的,但他们常常得不到重用,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可能与他们的本性有关。中国的才子文人大都恃才傲物,不愿意随波逐流,喜欢独立特行。他们用心灵的力量写作,用真实的情绪写作。写出来的东西才有能量,才能感动别人,才会广为流传。也正因为这样的真实,必然会照见小人们丑恶的嘴脸,也必然会让他们不高兴。这些小人必然想法设法打压文人们,让他们流离失所、穷困潦倒,以此来消磨他们的意志。有些人便在这样的打击下失掉了尊严,沦落成别人宣传的工具,写一些虚假的文章,最终湮没在历史的深处。
  
  目前国人还是比较信奉中庸之道,不太喜欢特立独行的人。我一直奉行“标新立异、勇攀高峰”,因此让一些人感到不快,甚至因此受到攻击,这也是正常的。
  
  钱钟书说人生在40岁以前写自传太早了。没活40年便没多少内
  
  容可写,对人生的感悟势必也很肤浅。我扪心自问,自己才25岁,写自传是否有些自不量力?我还想到另一个问题,人活过40后,大多都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因此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即便得罪了别人,别人对他的伤害也不会太大。但二三十岁就开始写自传,由于自己还处在奋斗阶段,防守能力很脆弱,一旦得罪了别人,受到攻击可能就会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我也在考虑修改我的新书,隐藏一些真实的情况。或者不再随意发表观点,而是用心踏实做事。
  
  未来会如何?我也在找答案。
  
  成功向左,失败向右,我在中间。
  
  江湖有多远,人在哪里,江湖就在哪里。
  
  2007年11月18日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