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包公大义灭亲铡包勉,在戏剧的张扬中,我们知道了包公孝嫂的动人故事。其实,那是虚构,包公真正大孝双亲的故事反而被湮没了。 包公在宋仁宗天顺五年(1027年)中进士,朝廷先授予他“大理评事”,接着擢升江西建昌知县,包公都辞官不就。原因是他有年事已高的父母无法随他到任所生活,需要人在家照顾。说起来,包公还是地道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官至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高干,因年事已高辞官在家。包公原有两个哥哥,在此之前都病逝了,这样堂前尽孝的责任都落在了包公的肩上。包公大孝,“父母在,不远游”,直至父母双双去世,他又在父母的冢前结草庐守孝三年,此后还每天盘桓在父母坟茔周围,伤心垂泪。 包公的至孝让熟悉他的人感动莫名,很快传到京师,闻者莫不为之感叹。父老乡亲们竭力劝谏,请他节哀赴任,报效国家,他才无限留恋的离开故园,赶赴京城候职。 民间有语,说不孝的人不能做朋友。史实证明,不孝的人也难以大忠。 6 包公的大孝大忠大爱,来自于他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对历史与人生的洞悉。他现在留存于世的唯一一首诗写作于在端州任知州的官舍里。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的政治宣言书,充满着豪迈正气和朗朗豪气。 《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 实在说,这是一位为自己怎样做官做什么样的官完全做好准备的人,并为此充满信心。他更明确知道,像他这个级别的官员一旦官德失守,是要受到历史审判的。 包公为自己选定了参照的高标准人物,就是那个被唐太宗赞为可以让自己知得失的魏征。皇佑二年(1050年),包公升任天章阁待制,他精心选取魏征的三篇奏议用蝇头小楷抄写下来,奏呈仁宗,表明自己做谏官一定要以魏征为榜样,敢于进谏,敢于负责。 包公不仅为自己的誓言负责了一生,还对后代子孙立下毒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朴素的家训,让历史上汗颜的官员何止千万? 千古一包公,我们看到的是历史深处闪耀的一块乌金。 世界每年都有纪念包公的活动,我想这些活动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呼唤,有一天这些活动的意义忽然转变成告慰,那么包公“喂哑哑——”喊叫着的灵魂也就释然了。 2012-11-24熊西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