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王石达开为何在最后时刻放下武器?
时间:2012-05-10 20:32来源: 作者:月映长河 点击:
次
1863年6月10日夜,石达开终于抵达老鸦漩利济堡。北面是大渡河,西面是凶猛的老鸦漩河,后面是凶悍的追兵,他只好命令部队暂时安营扎寨。 利济堡只是大渡河和老鸦漩河交汇处的一块小平地,六千人拥挤在一起转个身都感到困难,更要命的是粮食早就已经吃光,部
1863年6月10日夜,石达开终于抵达老鸦漩利济堡。北面是大渡河,西面是凶猛的老鸦漩河,后面是凶悍的追兵,他只好命令部队暂时安营扎寨。
利济堡只是大渡河和老鸦漩河交汇处的一块小平地,六千人拥挤在一起转个身都感到困难,更要命的是粮食早就已经吃光,部队已经饿得七荤八素。
绝望了,真的绝望了!
好在这些兄弟们没有人骂娘,也没有人后悔,他们一直默默地聚集在石达开的身边,他们大多比石达开要年长,但他们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他身上有一种神奇的个人魅力,让他们无法抗拒,心甘情愿地与他同生共死。
这种魅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拥有的,这是石达开多年来在残酷的战争中展现出来的统帅才华,面对任何困难都沉着冷静稳重,尤其是他视将士们为兄弟的侠骨豪情,赢得了这些兄弟的爱戴和尊敬。
人生有兄弟如翼王,自当死而无憾!
石达开打心眼里感激他们,正因为如此,他也为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兄弟而深深地自责,此时他抱着必死的决心,誓与清军鱼死网破,反正是个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有赚!
更让他深深感到愧疚的,是他的妻妾和孩子们。她们跟着石达开颠沛流离,几个孩子都是在辗转流动的途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原本可以同其他小孩一样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既然与石达开扯上了关系,便不幸地被卷进了这场战争,也就注定他们的日子充满着不可预测的危机。
石达开的三个妻妾此时都在垂泪,她们已经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在向她们逼近,但是她们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慌乱,有的只是镇定和不舍,能与石达开这样被人们号称“铁丈夫”的奇男子夫妻一场,也不枉此生了!为了不拖累自己的丈夫,也是为了避免落入清军之手遭受凌辱,她们抱着自己的孩子,毅然走向大渡河水,美丽的容颜瞬间便消失在黑暗的波涛之中。
硕果仅存的只有石达开最大的儿子石定忠,这是妻妾们为他留下的唯一血脉,她们在结束自己生命的同时,依然希望他能杀开一条血路,为石家留下一点香火。这些善良的女子啊!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些坚毅而勇敢的女子,感染了在场的很多广西老兄弟,他们也开始三五成群,结伴走向大渡河。这些跟随石达开从广西杀出来的老兄弟们,宁愿让这清爽的河水洗礼自己,也不愿落在清军手里再受皮肉之苦和精神之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前赴后继的慷慨赴死击中了石达开心中最柔弱的地方:侠义情怀。每个人上天都会赋予他独特的气质和天赋,有的聪明,有的憨直,有的狡诈,有的凶狠。石达开的身上有一股与生俱来的侠义情怀,当年在贵县之所以能有四千乡亲跟随这位只有十九岁的少年前去金田闹革命,就与他的义薄云天、侠名远播密不可分。
在贵县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石达开的传奇故事。据说他当时喜欢结交英雄豪杰,只要路见不平就会拔刀相助。当地农民常受地主欺压,旱灾时根本弄不到水浇灌庄稼,石达开就领着农民找地主老财算账。
当地还传说石达开老家附近有一座奇石山,山上聚集了一股由穷人们组成的土匪,专门抢劫来往客商,石达开得知后主动充当“保镖”押运,土匪们大怒,来他家找茬儿,石达开将家中金银搬出:不就是要点钱嘛,拿去!以后要再敢祸害老百姓,别怪我手下无情!
身处紫打地绝境,石达开再无良策挽救将士性命,内心升腾起一股凛冽的侠义情怀,使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以身饲虎,以全三军。
身处穷途末路的石达开,经过一番深思,认为自己现在能救大家的本钱,只剩下仅有的一根救命稻草。
这根救命稻草,便是石达开自己的头颅,这是他手里唯一剩下的本钱了。
石达开知道骆秉章这次是铁了心要一锅端了自己的远征军,这个功劳足以让他疯狂,但是如果不能“生擒”自己向进朝廷“献俘”,他就不能算是“功德圆满”。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征讨农民起义,都是能击毙义军领袖为最大的功劳,而如果能够活捉对方,就更值得炫耀了,但这些都比不上招降更加具有诱惑力,因为这才这足以显示自己的强大的征服力和震慑力。
自认为(这个很重要)把准了骆秉章的脉之后,石达开站起来朗声对将士们说,现在我们身处绝境,骆妖欲生擒本王而后快,我就满足他这个愿望,以保全三军将士的性命!
众将闻言流泪,苦苦劝说石达开不要异想天开,就算你送上门去,骆妖头也断不会饶了我们性命,大不了鱼死网破,不用向清妖低头,咱们同生共死!
石达开心意已决,众将无奈,只好点起蜡烛,选择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摆好纸笔,让翼王给骆秉章写信。
翼王提笔沉思,回想昨日种种,再想今日磨难,心中豪气冲天,笔走龙蛇,没过多久信就一气呵成。
这封信写得不但气势磅礴,而且文采斐然,丝毫看不出是出自一个穷途末路之人的手笔。信中石达开主要向骆秉章说明了一个意思,说自己愿意与他做一笔生意,自愿前去清营受缚,条件是放过自己手下的几千将士。
石达开的义薄云天力透纸背,令骆秉章也不禁暗暗称奇:“窃思求荣而事二主,忠臣不为,舍命以安众之举,义士必作!大丈夫生不能开疆报国,爰奚一生,死者可安将全军,何惜一死!然达开舍生果能保全吾军,捐躯稍可仰对我主,虽斧铖之交加,死不为辱,任身首之分裂,义亦无伤。”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以身饲虎的摩诃萨埵,他们的“慈悲为怀”说来也不过如此!
石达开的这封以“以身饲虎,以全三军”为核心意思的信件,很快就在清军各路将军中广为传播,不少人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心想要是能够生擒太平天国堂堂翼王五千岁这条仅次于洪秀全的大鱼,岂不是奇功一件,功名利禄当唾手可得!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一张特别阴狠而且毒辣的阴谋之网,正在悄悄向石达开张开。
编织这张阴谋之网的关键人物有两个,他们就是前文提过的前来增援的两个清军中级将领:参将(正三品)杨应刚,游击(从三品)王松林。
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正是紫打地第三张多米诺骨牌的推动者。
骆秉章收到石达开的这封信之后,着实兴奋了好一段时间,他盘算着要是能抓住石达开,不但可以获得擒住太平天国第二号大人物的美名,还能降低剿平远征军的成本,如此一来四川之战便可“完胜”,但是仔细一想,他又开始觉得有些苦恼。
苦恼之一:石达开会不会是诈降?
通过诈降赢得突围时间的案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南诏进犯成都,结果败退到双流县,被一条叫做新穿水的大河拦住去路,情急之下,南诏首领写信求和,唐军信以为真,便停止了进攻,结果三天后发现南诏军已经踪影全无,这才明白对方玩的是缓兵之计,他们已经利用谈判的这三天已经修好了桥逃之夭夭。骆秉章担心这段历史会在大渡河重演,担心前线将领因此放松警惕让石达开溜之大吉。
苦恼之二:就算是真降,受降程序如何操作?
石达开乃是“贼中巨魁”,如何才能让他相信自己的承诺?谈判是个关键环节,这个谈判的地点确定在什么地方?
双方军营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场所。骆秉章是绝不可能去石达开的军营犯险的,那么石达开会不会愿意只身前来自己的军营谈判呢?这是骆秉章所担心的,如果谈判举行不了,招安肯定泡汤。
为了妥善完成这一重大课题,骆秉章决定派一个办事得力的大人物,前去紫打地代表他全权代办此事。
被骆秉章看中的是四川布政使刘蓉,四川剿总司令部的二把手。
1863年6月14日,也就是刘蓉接到出差通知单的第二天,就赶紧从成都出发赶往紫打地,第三天便抵达邛州,在这里再次接到骆秉章从成都寄来的公文,告诉他说石达开已经被前线将领抓住了,让他继续前往紫打地善后。
刘蓉这才知道,早在他接到出差公文的前一天,也就是6月11日,石达开已经被清军抓获。
这个让骆秉章和刘蓉都感到特别意外的特大喜讯之所以来得如此迅速,都是拜两个小人物所赐。
英明一世的翼王石达开也算是阴沟里翻船,要弄清这个事情的原委,还得从一个被尘封多年的阴谋说起。
1863年6月10日,石达开突围到老鸦漩河这个地名并不吉利的地方,也到了强弩之末,他迎来了人生中的低谷。
就在石达开的妻妾子女们投江自尽不久,老鸦注漩河太平军军营外围来了一队不明人马。来人高喊“投诚免死”,看来正是一直围追堵截他们的清军。惯例性地喊话之后,又有一个领导模样的军官大声叫唤,问翼王在不在,说有要事相商。
该死的清妖也欺人太甚,竟然跑到家门口来动摇军心!出去干掉这个狗娘养的!石达开手下那些将领被气得破口大骂,就要带人出去干掉这个狂徒。石达开发话制止了部将们的冲动,指示让他们进来。
在太平军将士的簇拥下,两个身着军官制服的清军将领,走进了石达开的临时指挥部。走在前面的是参将杨应刚,走在后面的是都司王松林。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谈判会的气氛很不友好。杨应刚和王松林在石达开和环绕着他的高级将领中显得力量有些单薄,他们之所以胆敢以身犯险,除了相信中华民族“不斩来使”这个优良传统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根据石达开写给骆秉章的信,坚信石达开一定不会放过这次谈判的机会。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