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记者:疯狂
3月8日早上,一场“空难”的假设被展开。
7:30,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官方网站上发布中英文双语版的“媒体声明”,证实马航MH370航班已经在5个小时前与交通管制台失去联系。
最开始,所有媒体的消息来源都是直接当事方——马航。从7:30到9:30,媒体稿件几乎都在马航通稿上改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法新社推定了机上中国乘客数量,CNN问到了燃料耗尽时间。
但媒体的理智,仅仅维持了两个小时。9:30之后,为了回应民众的关注度,媒体开始在信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传播无用、不确定甚至虚假的信息维持热度。
所谓“无用”,便是大事转发马航第2份媒体声明。这份只是追加媒体联络电话的声明,对普通民众而言毫无意义。但随着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转发之后,这条消息稿被大规模编译、转发,成为又有新进展的假象。
不确定,是类似于“没有最新消息,不确定滞留机场家属数量”这样的新闻内容。让人很想问问记者,既然没有最新进展,为什么要特意出一个采访稿件?
虚假,则是由于媒体信息源失真而导致的错报。比如,新华社在11:28引述越南社交媒体Vnexpress的报道,不标注新闻出处,发布快讯称“越南搜救人员在越南南部金瓯省西南120海里处发现马航失联客机信号”,后被证明只是社交媒体上的谣传。
13:20左右,同样的错误出现在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雅虎新闻、今日俄罗斯、《人民日报》。这五家媒体同时相信了越南新闻网站TuoiTre的消息“越南海军上将NgoVanPhat称,飞机已坠毁在越南海域”、对这一消息进行带新闻源或不带新闻源的转发报道。之后,仅有路透社驻外记者直接联系了报道中的海军上将NgoVanPhat,确定这一消息为假消息。
至于《成都晚报》的记者称“马航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飞机在越南南宁降落”,《南方周刊》说CNN报道已经发现飞机,CCTV播出中国搜救船出发等,则是更低级的翻译错误和文字理解错误。辟谣难度仅仅需要懂一点英语或中文,打开几个网站,查查新闻稿源便知。
但要说媒体不理智,他们在这一阶段却又都有共同认知——坚决不碰“第二步”!各个媒体的记者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飞机失事——找到飞机——实施救援”的第二个步骤。整个下午的时间,记者们几乎都泡在了各种新闻发布会上,报道一些关于“哪些国家要参与救援”,“XX部发言人说了什么”等各种政府性行为的新闻,直接跳过“飞机究竟在哪里”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后方策划:俗套
只因回答不出,所以就完全不提。只有日本共同社记者继续追踪越南搜救队,在19:40发回一条报道称“不能确定搜救海面出现的疑似油污带来自失联飞机”。这条油污带开启了媒体的第二阶段——东拉西扯。
飞机失联24小时后,由于没有确定的进一步消息,“失联”飞机本身已经失去报道点。但媒体却用“护照”和“恐怖主义”再次成功吸引公众目光,让这一事件关注热度升级。
在意大利《共和国报》报道本国居民被人冒用护照登机之后,NBC、路透社、CNN三家美国媒体都推出了“采访国际刑警(警官),考虑恐怖主义”的报道。这三家媒体的报道,标题都提及“FBI”和“恐怖袭击”字眼,采访人都是“一名国际刑警(警官/官员)”,内容的结尾却只是“这不意味也没有证据证明发生恐怖袭击”。
为了进一步挖掘马航飞机失联的报道价值,很多媒体的策划类新闻纷纷登台亮相。“空难史上的奇迹”、“触目惊心的空难现场”、“生还奇迹”等各种盘点文章成了最热搜索。
紧接着,自2014年3月8日11:40,马航在北京丽都饭店召开记者会公布乘客名单后,所有的媒体开始联系采访家属,关注着家属的一切动向。
对飞机失事的报道开始从假护照转向对家属的报道,所有的媒体报道都是同一个方向——温情,家属的情绪也被无限放大,悲情的故事成了各大媒体最想要挖出的猛料,家属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发言都会被记者如数报道。
从家属启程到马来西亚、哭诉对亲人的思念,到对飞机失事后的赔偿要求,都成了媒体最新追逐的焦点。第二梯队的媒体策划重点是——家属。多家媒体专门报道了中国家属情绪失控,为他们博得了最大的同情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BBC则都报道并相互转载了家属与马航的谈判,家属对信息缺乏和食宿条件差的不满。此时,飞机是否被找到,已经不是媒体关注的重点了。
马航公关:失职
但媒体并不认为是自己的错,他们将其推到马航公关应对失误上。
“从没见过比马航公关更糟糕的!”《新西兰先驱导报》毫不犹豫地在第三天用3000字的篇幅大事吐槽马航公关“一问三不知”外加“完全不了解媒体需求”。的确,马航发布的13条声明中,除了4条有用信息,其他几乎都在作无用道歉。既不能进一步呈现事实,也不能安抚家属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