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调虎离山第四

1.为何要调虎离山: ①吾欲过山

②吾欲占山

③吾欲擒虎

④吾欲取虎所护之物

  2.把虎调往何处:①敌之劣地

②吾之胜地

   3.如何调虎离山:①攻其必救

②激而辱之

③以利诱之

④以色诱之

⑤以言欺之

⑥反间之计

⑦以任分之

⑧晓以利害

   4.如何破解本计→将计就计

调虎离山

坎上

艮下

原典: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

等待对方形势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来引诱他,让他来往艰难。

《蹇卦》的卦象是异卦相叠,艮在下,坎在上。艮代表山,坎代表水,山上有水流,而山石多险,以是水流曲折,流淌艰难,故称为《蹇卦》。因此本计引用《蹇卦》卦象的涵义,是说如果猛虎居在山中,不把它调离开,那么我往来皆不方便,行路困难重重。

“虎为山中王”,让虎呆在山中,则其可占据天时、地利或者人和,胜之不易。而且山中险峻,我对山路又不熟悉,怎能跟猛虎匹敌呢?所以只有让虎离开山,消去对方的优势,才能与它一决雌雄。而我为何要调虎离山呢?

第一,吾欲过山。我想过山,却被猛虎挡住了去路,无法继续前行,所以只能将虎调离开,我才能顺利前进。

西魏末期,属铁入侵魏国,结果被魏将元纂打得落荒而逃,元纂命于谨派兵追击。于谨前后共发动了十七次出击,最终将敌人悉数降服。有一次,于谨带着少数士兵到塞外打听敌情,没想到属铁勒令数千骑兵掩袭他们,于谨自知寡不敌众,遂让手下散开,躲到草丛中。对方仗着人多势众,步步紧逼过来。于谨知道形势迫在眉睫,走方为上策,可对方寸步不离,又如何开溜得了呢?正无计可施之时,顾见身旁的两匹坐骑,忽然急中生智。由于于谨贯乘此骏马,一紫一騧,对方早已众所周知。所以于谨就让两个手下各乘一匹,突围而出。敌军看到那两匹坐骑,以为是于谨要溜之大吉,纷纷争先追赶,于谨见对方主力分散,即刻率领余众追赶残敌,敌人惊慌而逃,于谨等人因此得返塞内。要想保证前进的道路畅通无阻,没有障碍,就必须将所有的拦路虎和绊脚石通通清理掉,这样才能一往无前,走得更快更远更轻松。

第二,吾欲占山。我想夺取那座山,却被猛虎占据了,所以只好将虎引诱出来,而后埋下伏兵,趁机夺下其山。

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率军攻打赵王歇,可是双方实力相差太大,直接攻城略地无异于以卵攻石。韩信先是使用诱敌之计,刚开始交战时就假装败走,一直退到水边,赵军见汉军纷纷败退,于是倾巢而出,全线追击,一路穷追不舍,将汉军逼得无路可退。结果韩信率军背水一战,以一当十,赵军势怯,遂掉头想返回城里。谁知到城下一看,顿时傻了眼,城上插的全是汉军旗帜。原来韩信早已派兵埋伏,只待赵军全部出城,即刻从侧面冲杀进去,改旗易帜,将城池占为己有,赵军正无家可归时,韩信的追兵已从后面杀到。此时,城里的汉军也里应外合,赵军前后受夹击,溃不成军,最终城亡军覆,赵王歇也被汉军生擒了。山是老虎的地盘,如果不将虎支开,就直接想占为己有,这无异于在太岁头上动土。“一山不容二虎”,要想占有此山,就必须将另一只虎给支开或者干掉。

第三,吾欲擒虎。虎躲在山中不肯出来,我又不能进去将其制服,所以只能将其引诱出来,才能顺利将它擒获。

隋朝的时候,右御卫将军陈稜率军讨伐杜伏威。杜伏威领兵反抗,陈稜坚守不出,杜伏威为了逼陈稜出战,就派人给他送了些女人的衣物,并说他是“陈姥”,没有男子汉气概。陈稜怒不可遏,于是出城迎战,结果被杜伏威打败了。杜伏威还乘胜攻下高邮,引兵占据了历阳,自称总管。楚汉相争时,项羽带兵攻打彭越,出发前,再三叮嘱曹咎坚守成皋,不可轻易出战,以等他凯旋。项羽走后,汉军多次来挑战,曹咎铭记项羽的教诲,一直坚守不战。后来汉军就派人在阵前对他百般辱骂,从他祖宗十八代骂起,各种毒咒,应有尽有。曹咎不堪其辱,果真率兵出击,渡过汜水与汉兵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虎躲在山中,我是拿它没办法的。首先,它不出来,我一般就进不去;其次,即使进得去,对方在暗处,我在明处,吃亏的也只能是我。所以只有将虎诱出来,让对方嚣张不起来,才有机会将其制服。

第四,吾欲取虎所护之物。虎躲在山中,往往保护着某样宝物或它的主人。如果虎寸步不离其侧,我就难以接近,所以只能将其支开,我才有下手的机会。

东汉末期,刘备做客荆州,蔡瑁等人担心刘备心怀不轨,一直将其视为眼中钉,急欲除掉他,可刘备手下猛将如云,多有万夫不当之勇,要对他下手,谈何容易?最后蔡瑁等人想出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他派人邀请刘备到襄阳,设宴款待他,想在席上趁机干掉刘备。可赵云与刘备形影不离,他们不敢贸然下手,于是派人多次招呼赵云入席共饮,刘备觉得盛情难却,就劝赵云应酬去了。后来刘备意外得知对方的阴谋,只能走为上策。可是东、南、北三座城门早已被蔡瑁派人严密把守了,只有西门无人阻挡。刘备一路往西,谁知出了西门之后,竟连人带马陷入檀溪之中,差点送命,幸亏的卢马在关键时刻,一跃脱险,刘备这才捡了一条命。虎作为保镖的角色,往往是身怀绝技,对主人忠心耿耿,唯主人之命是从,只有主人才能命令它。故要将其调开,只有打主人的注意,或离间他们,使其因不得主人的信任而被支开,或是诓主人对其下达任务,将其调开。

而调虎离山,不是简单地让虎离开山而已,而是要有目的性地将它引向某地。那究竟该将它调往何处才合适呢?

第一,敌之劣地。让敌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并且变长为短,转优为劣,使敌人的强处反而成为其拖累,影响他们正常水平的发挥。

南宋的时候,岳飞率军讨伐杨幺,可由于岳飞所率之兵多是北方人,不善水战。而杨幺的人马在湖中浮舟,以轮击水,其行如飞,而且还在船侧安上了撞竿,官船一碰则碎,根本奈何不了对方。岳飞发现对方的船虽然厉害,可只适合于深水区作战,如果将其引入浅水区,那些船不仅一无用处,更是作茧自缚。岳飞命人伐木为筏,塞住各个港汊,又以腐木乱草从上游漂流而下,而后选择一个浅水区,让士兵在营外辱骂对方。杨幺怒不可遏,遂率兵迎战。可战船刚驶出一会,船轮就被乱草绊住,无法转动前行。岳飞见状,即刻派兵反击,杨幺见势不妙,急命手下撤回。可他们船的撞竿撞上那些木筏,根本转身不得,无法逃脱,因此被岳飞一举击溃,不复为患。战场上从无绝对之优势,亦无绝对之劣势,优劣从来都是相对的,并可以相互转换。例如骑兵和坦克利在平地作战,若将其调往山林或坑洼之地,则将反受其害,其长处反而成为累赘。

第二,吾之胜地。使对方落入我方的埋伏圈或者能够施展我方长处的地方,如此以长击短,胜算必多。虎落平阳遭犬欺,擒之易如反掌。

五代十国的时候,唐宗庄率兵与梁军在距柏乡五里的地方对峙。宗庄不是很有耐心,见战果一直未有进展,就想率军出战,以求速战速决。周德威见宗庄想领兵迎战,急忙劝谏说:“赵军善于守城,却不善野战。我方取胜的条件在于用骑兵,平原旷野才是骑兵能够发挥长处的地方。现在我军驻扎在河边,又临近敌人的营地,于此作战,实不利于发挥我军优势啊!不如派人激怒对方,引其到平原之地,那我军就可以大展雄风了。”宗庄觉得有理,于是派德威率三百骑兵到梁营挑战,自己率领三千劲兵暗随其后。梁军果然按捺不住,全军出动,与德威在平原上展开大战。德威的骑兵部队在草原上驰骋自如,来往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梁军又岂是对手,最终被打得一败涂地。胜地者,胜算较多之地也。即能够充分发挥我军长处,并在此环境中,必定充斥着大量对敌军作战的不利因子,因此我能稳操胜券,控制全局,掌握主动权。

而虎若居山中不肯出,我又当如何将其调离开呢?

第一,攻其必救。虎若不出来,我就择其要害或至爱而攻之,敌人怕有闪失,必将前往救援,此乃令其不得不出也。

三国的时候,司马懿率军讨伐公孙文懿,司马懿派兵泛舟偷偷渡过辽水包围了对方的营地。谁知公孙文懿竟坚守不出,想以此劳损司马懿之军。司马懿知道长此耗下去,自己必将吃大亏,只有逼对方出战,自己方有取胜的机会。他了解到公孙文懿将全部军队都调集到了这里防守,其老巢襄平防备空虚,正可乘虚而入。而自己率军攻打襄平,对方担心老巢失守,必定出兵相救。对方若出城迎战,则不复有优势。魏军以逸待劳,必可一举获胜。司马懿果弃敌营而奔襄平,公孙文懿闻讯大惊,急忙率军支援,结果中了司马懿的埋伏,魏军大获全胜,公孙文懿从此一蹶不振。在生死格斗中,人的裆部乃首防之处,攻之必救;作为一个社会人,其至爱之人也往往是其死穴;而作为三军统帅,忠孝要两全,则牵挂更多,对方的家室、主子、老巢,都可能是其致命弱点。

第二,激而辱之。对方若坚守不出,而其主将又性情刚烈,我则可派人前往挑衅、谩骂,对方不堪其辱,必愤而出城迎战。

十六国的时候,苻生派黄眉率军讨伐姚襄,谁知姚襄固守不出,黄眉一时也拿对方没办法。正无计可施之时,邓羌向黄眉进谏说:“我素知姚襄为人,其人性格刚烈自负,容不得半点怠慢。如果我军长驱直进,直逼其营门,他自感脸上无光,必愤而出战。届时,我们就可以一举将其擒获。”黄眉喜出望外,遂依其所言,提兵压境,军临其营。姚襄见对方居然欺负到自家门口,难忍其嚣张气焰,勃然大怒,即刻披甲跃马,率领全部精兵出营交战。此举正中黄眉下怀,他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怕对方不上钩,结果可想而知,姚襄惨遭大败,全军皆沦为阶下囚,黄眉整旅凯旋。为人要敢爱敢恨才能活出真性情,而身为三军统帅,一喜一怒皆关乎三军性命,国家安危,故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太过计较个人名节,做到心静如水,喜怒不形于色。

第三,以利诱之。虎不肯出来,我则诱之以利,拱手献上肥肉,令其垂涎三尺,对方贪而取之,必入吾彀中矣!

东汉末期,孙策想夺取庐江郡,可他知道硬攻难以奏效。后来他了解到庐江郡守将刘勋乃贪财好利之辈,因此决定智取。他先是派人携厚礼前去拜访刘勋,向他拍马屁,并称自己多次遭受上缭的侵扰,希望刘勋能出兵相助。刘勋见钱眼开,又见对方对自己如此客气,况且孙策也对自己够不上威胁,无后顾之忧,于是就笑眯眯地接纳财礼,答应发兵攻打上缭。孙策见刘勋果乃鼠目寸光,遂趁刘勋出城,庐江防守空虚之际,亲自率兵攻城,并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攻下了庐江。刘勋得知庐江沦陷,无奈之下,只好前去投靠曹操了。人生在世,不过争名夺利;而兵者,合于利而动也。所以在利益面前,又有谁能无动于衷,不会蠢蠢欲动呢?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合于利则动”,不是见利则动,而是权衡利害后,于我有利才行动。

第四,以色诱之。敌人若乃好色之徒,我则可以美色诱之,对方贪其绝色,色胆包天,必中圈套无疑。

春秋的时候,齐国重臣崔杼与齐庄公有矛盾,崔杼野心勃勃,又心狠手辣,决心干掉庄公,以泄心头大恨。他素知庄公好色,与自己的妻子棠姜有一腿。为了引庄公上当,他就以自己的妻子为诱饵,诱庄公前来,而暗中在室内埋伏了上百个武士,门外也都伏下重兵,保证令庄公有来无回,无法逃脱。庄公贪恋棠姜美色,又多日未与其偷情,心中早已欲火焚身,今又见崔杼辞病不上朝,正中自己下怀,以为天赐良机,于是偷偷前往崔府,想进入内室与棠姜云雨一番,享受男女之欢。谁知情没偷成,反被伏兵所杀,死于非命。崔杼因此独掌齐国相权,不可一世。美色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就在于人是动物,并未摆脱兽性,所以见到漂亮的异性容易引发生理冲动。而且美与知性往往不可分割,美女往往有很好的气质,在社交中更令人赏心悦目。以美色为武器,杀伤力能不高么?

第五,以言欺之。虎不出来,我则诳之以花言巧语,打消对方的疑虑,使其相信我的鬼话,放下戒备之心,故而出山。

西汉初期,韩信因功封齐王后,其谋士蒯通曾劝他代汉自立,韩信心存妇人之仁,犹豫不决,遂将此事搁下了,不料还是走漏了风声,传到刘邦耳里。刘邦闻讯大惊,想发兵讨伐韩信。可陈平认为攻打韩信难以取胜,于是向刘邦献上一计,让刘邦以效仿古代天子巡游天下,会令诸侯为名,降低韩信的警惕性,引其前来参拜,而后再派力士将其擒获。刘邦依计而行,在陈地召开诸侯大会。韩信还不知事情已泄露,担心不去反而显得自己心虚,会招到刘邦猜疑,因此就前往了。结果参拜刘邦时,被武士打翻在地,绑回京城了。可刘邦实在查不出韩信造反的证据,最终只好将其释放,并贬为淮阴侯。秦朝子婴诛杀赵高,吴国孙休诛杀孙綝,也都是用谎言骗他们入宫,而后将其干掉。言有谣言与谎言之分,谣言是为了制造紧张混乱的气氛,干扰你的理智,使你决策失误,行动偏颇;而谎言则是以善意的借口来打消你的疑虑,诱使你轻易上当。

第六,反间之计。虎不离山,我就使用反间计,使其主人怀疑它,炒它的鱿鱼,以别人代其职,将其赶走。

战国的时候,秦军与赵军双方在长平展开对峙。赵孝成王任廉颇为将,对阵秦军。廉颇深谙兵法,又身经百战,对秦军甚为了解,自知不可与秦军硬拼,因此采取坚守不战策略,以此劳损秦军,挫其锐气。秦军多次挑衅,廉颇就是不出战。秦军实在无能为力,最后想出了反间计,派人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罢了。”赵王闻言,竟信以为真,撤了廉颇之职,提拔赵括为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半点实战经验,又如何是秦军对手。结果长平一战,秦军大获全胜,赵国四十多万降卒被活埋,赵国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与秦军抗衡的能力。君臣之间没有绝对的信任,也就没有牢不可破的关系。实行反间,其实就是挑拨双方的感情,使君主对臣子有所怀疑,造成不信任,所以将其调任、解雇或干脆除之以免后患。

第七,以任分之。虎紧随主人左右,形影不离。我就诳其主人对其委以重任或者通过第三方对其下达命令,使虎不得不离开主人前去执行任务。

唐朝初期,李世民战功赫赫,被封为秦王。他不仅深谙文韬武略,而且手下的文臣武将更是多如牛毛,势力极为强大。太子李建成甚为担忧,怕世民威胁自己的地位,因此想除掉他。可他手下猛将那么多,一旦动武,自己必败无疑,于是想出了调虎离山计对付世民。他先是诈称突厥入侵,请求高祖以元吉为帅,并调集秦王手下精兵良将随征应战,而后趁世民孤立无援之际,轻易将其干掉。世民知道建成的险恶用心,不肯坐以待毙,与属下商量后,决定先下手为强,搞定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因此就有了玄武门之变。高祖见事已至此,只好改立世民为太子。虎作为主人的手下,只对主人负责,也只接受主人的命令。因此只要做到天衣无缝,不露痕迹,不让主人起疑,让其对虎下达任务,派其去执行工作,那么虎也就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离开了。

第八,晓以利害。虎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可以派能言善辩之人前去游说它,对它晓情动理,使其醒悟而离开。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想率军攻打项羽,却被九江王英布挡住了去路。刘邦自知与其交战,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而英布也是两面派,并非项羽的铁杆粉丝,谁有利就投靠谁,所以他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也并不是真想与刘邦大打出手。刘邦了解到英布这一心理后,决定派隋何前去游说他,使其投降,解决这只拦路虎。隋何见到英布后,即为英布道明利害关系,以及天下大势所趋,并详细指出英布所处之困境,对他晓以大义。英布听了隋何的一番说辞,果然动心,改旗易帜,与项羽决断关系,站到刘邦这边。项羽失去英布,犹折一臂,而刘邦搬掉了绊脚石,并争取到英布的鼎力相助,一路势如破竹,畅通无阻,最后在垓下一举击溃了项羽,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作为社会人,所谓的理性,说句不好听就是势利,哪里对我有利我就往哪里,谁更有前途我就跟谁。因为有时候实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站准队列,跟对老大。只要让对方动心,分清利弊,自然可以将其争取过来。

如果敌人想以调虎离山之计对付我,我又当如何应付呢?对曰:将计就计。我假装离开山,那么敌人必前来攻打山头,而我则半途返回,与城里守军里应外合,前后夹攻敌军,打对方个措手不及。

三国的时候,孔明率兵北伐,一路势如破竹,蜀军先是攻下了安定,为了顺利夺取天水,孔明遂派人谎称是魏将前往天水告急,诳以安定形势迫在眉睫,请天水太守发兵相救。而孔明先在路上埋下伏兵,等魏军出动,天水防守空虚时,趁机将其攻取。如此,魏军无家可归,必成为乌合之众,擒之易如反掌。不料魏军之中也有高人,孔明的计谋被姜维识破了。姜维向天水太守建议可以将计就计,发兵假装去援救安定,以掩住蜀军耳目,而等蜀军行动时,即刻沿路返回,内外夹攻蜀军。结果蜀军果然上当,腹背受敌,因此被打得大败,损兵折将,孔明北伐的计划暂且受阻。对于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若是个人行动,可以用金蝉脱壳之计破解,用替身掩人耳目,而真人不离山头;若是群体行动,则制造大部队转移的假象以麻痹敌人,而后半途易道杀回,前后夹攻敌人。

大侠点评:调虎离山,是去势之计。虎居山中,我无可奈何,因此必须以计诳之,使其离山,落于平原,如此,虽犬亦可欺之,使其无法施展绝技,英雄无用武之地,那么我就可以任意摆布它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