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真的有人生规划吗
-
“不要害怕失败。”
“话虽这样,但是却不敢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多次遭受失败打击,反而更加害怕失败,自此一蹶不振的人不是很多嘛。”
“嗯……怎么会?不是说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如不倒翁一样重新站起来吗?”
“与其讨论这个,倒不如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失败,那才是最重要的。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人生规划,一直生活得浑浑噩噩,所以才会惨遭失败。虽然说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就不会再害怕失败,但问题是大部分的人都难以做到这点。”
两名学生因考试失利,先后找到我说,“决心以后不再害怕失败”。但我对第一名学生说“应该要害怕失败”,而告诉第二名学生说“不要害怕失败”。人们不禁会问,他们二人的情况都一样,为什么却告诉完全相反的两句话呢?
差别就在于他们二人是否有人生规划。就第一名学生来说,考试就是他人生的全部,头脑中并没有自己期冀的未来人生的样子。而第二名同学则不然,考试只是他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他头脑中有清晰、明确的未来生活蓝图。对他来说,失败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都只是梦想在变为现实过程中的一种磨砺而已。所以我才会对他说“不要害怕失败”,以兹鼓励,而对第一名学生则说道“要畏惧失败”的话语。
一些人会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就对“失败”妄下断言。其中一部分人是,即使面对小失败,也会将其无限放大,感觉就像世界末日来临一样;而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老师,我不打算参加考试,再也坚持不下去了。都说人生之事犹如塞翁失马,也许我放弃了,反而会有好事降临呢?”有个学生这样问我。
这个年轻人是在听了某个前辈的经历后,才萌生出此想法的。那个前辈就是虽然考试落榜了,但事业却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人。
“嗯,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是一句安慰人的话。毕竟考试失利,算不上是一件好事。会有好事降临只是一种安慰人的话而已 。”我告诉他。
“说实话,内心确实很痛苦。”他说。
“不要逃避内心的痛苦,去正视它的存在,不好吗?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考试失利而已,以后如何生活,才能决定将来的境遇,不是吗?所以,我们应该冷静地判断现实情况,为以后好事的降临创造条件。”我安慰他说。
那些放弃考试、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也是因为他们自身努力奋斗的结果。考试失利,反而有好事降临的理论并不正确。无论是什么样的失败,就失败本身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儿。因此,类似于“情场失意,赌场得意”的想法,只不过是在逃避现实、自欺欺人而已。所以,我们不要牵强地辩解说这并非失败,应该冷静地分析、正视眼前的失败,把它当作未来成功的基石。
像意志、勇气、自信心这样的词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信手拈来。积极、希望、挑战这样的词语,也同样能应用得游刃有余。当然了,这些词汇本就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但是像这样具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则需要我们做出正确地判断。衡量了周边的环境与现实情况,但却没有制定人生规划,那么肯定还会遭遇其他挫折和失败的。假如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安慰人说“不要害怕失败”,那就是十分明显的谎言。
对于意志消沉的学生,我也很想安慰他们。虽然我也想用“你可以的!你是优秀的!你是特别的!你志向远大!将来必成大器!失败乃成功之母!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这类话去鼓励他们,但我知道这些鼓励具有欺骗性。另外,我也清楚地了解“只要虔诚期盼,成功定会而来”这句话的危险性。对于别的孩子,我无法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严厉。虽然我不知道这些温暖的话语、美好的希望能否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但我却清楚地明白这些温暖的慰藉是不能让他们从失败的恶循环中解脱出来的。如果沉溺于慰藉、希望这种美好的字眼,不仅容易令人错误地判断现实,而且还会让人们与生俱来的、改变现实的实践能力渐渐消失。所以想要改变人生,就要敢于直面“冷言冷语”。
同样是失败,当它降临到那些没有任何目标、缺乏生活激情的人身上时,所造成的影响较之于与那些清楚认识自己、知道未来该如何生活的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我才会说“没有人生目标、只顾眼前利益的人注定要失败”,也因此才有了“应该畏惧失败”这句话。
为什么会有失败和挫折?在提出这样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思考过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是否制定过完整的人生规划?是否为实现梦想做过准备工作?是否认真地分析过自己以及周边的环境?就算是认真地分析过自己的实力和周边环境等所有条件,那么偶尔也会遭遇挫折、失败。这是因为梦想虽然美好,但是自身的能力和现实情况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人们在构筑梦想、设定目标时,通常感性因素容易占上风,会单纯地认为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可以盲目地期待一切事情都会朝向自己预想的那样发展,从“有梦想,就能成真”这句话的流行态势就能看出来这一趋势。相反,那些理性审视过自己、也认真地观察周边环境却没有进行任何规划的追梦人,其实也与惨遭失败毫无区别。
鼓舞士气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看对方是否有能力胜任,否则将会很危险。通过与学生们几十年的分享与交流,我深知其实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周边的人盲目地鼓励,才走上与自身能力、品性不相符的道路,从而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类似于“你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此事”的话虽然会让人信心倍增,但由此做出这种愚蠢决定和行为却是万万不可取的。这样的话不过是精神鸦片,虽然能给人一时的慰藉和鼓励,但最后却会成为害人的毒药。
如果想要鼓励别人,请谨记两点:第一,不要过高地评价他人,要实话实说;第二,要审视其所处环境。给人指一条虚伪的“光明之路”,不是在帮助他,而是在害他。
勇气并非出自温暖的话语,真正的勇气来自于对自身的清楚认知,对现实有了理性地分析之后。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