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客观地看待自身和社会
-
“不会再继续消沉下去了,我会以饱满的精神来应对所有的挑战。虽然不时还能听到来自他人的赞美之词,但是不会再受其蛊惑。”
“不管别人如何夸赞你,你也能做到无动于衷?”
“假如真是夸奖我的话,心里还是会很高心,总比否定我要好。”
“怎么会认为只有‘高估自己和看轻自己’这两种看法呢?不是还有客观评价自己这种说法吗?”
小A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可惜其他人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小A就读的是一所普通的地方大学。小A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如今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在小A的那个年代会计考试合格的人并不多。并且在这少数的人当中,大部分是来自名校的高才生。所以当小A说准备考注册会计师时,很多人都认为他是自不量力。这使得小A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令他在考前临阵脱逃。
“虽然在努力,但是好像真的很难。”
“为什么会这样想?”
“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太多了。”
小A从激烈的竞争环境、名校的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将原因一一列举出来。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亲手把砖块摞起来,然后把自己圈禁在这所狭小监狱里一样。环顾四周用自己想法堆砌起来的“砖墙”,在理论上找不出任何破绽,因此这座牢笼似乎异常坚固,难以冲破。小A这种为了让自己接受“自身能力不足”这个事实而编造各种理论依据,进行自我说服的过程,被称为“合理的自我否定”。此外,现实生活中人们还会执意地找出“合理的自我否定”的潜在漏洞、缺陷,用貌似说得通的办法,对其进行包装,从自身开始进行自我催眠、自我欺骗。所以,这也是导致很多时候他人难以发现事实真相的原因。
小A就是自我否定的典型例子,所以他应该将这些思想一一剔除。
在日本有种鲤鱼非常独特,它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从而改变身体的大小。如果把它养在窄小的水族馆中,那么它身长至多达到10厘米。可如果把它投放到江河湖海中,它的躯干就会扩展至原先的10倍。
人们的观念也是如此变化的。习惯性地否定自己,结果只能把自己禁锢在“狭小的水族馆”中,难以有更大的发展。假如不能从“水族馆”中挣脱出来,那么自身的能力就会缩减。
我告诉小A:“不要关注竞争对手,而是应该多关注自己的人生规划。虽然成了注册会计师,但是还要不断地思考‘未来该如何生活’。把束缚自己的那些想法,一一解放出来。”
小A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最终考取了期盼已久的证书。
如果过度地轻视自己,那么与生俱来的能力也很难发挥出来,甚至还有可能被其他人利用、压榨。如果不能正确了解自身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也就不属于自己。
轻视自己的反面就是高估自己。大家经常认为看轻自己很要不得,但却不认为高估自己是件坏事。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小K,性格开朗,做事积极主动,人际关系好,是公认的“事业型人才”。久而久之,小K也就一门心思地想要自己创业。在公司里,每当小K被上司训斥,或是和同事起摩擦时,他就会自以为是地想:“普通职员我还不稀罕呢,我可是个做大事的人。”
与此同时,小K的朋友也会鼓励他说:“相信你,你行的!”于是小K开始着手筹划自己创业。他做好了创业规划,在具体操作和实践当中,自信心也开始逐渐增强。然而在事业刚起步的一年以后,小K就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生活一贫如洗。可更加令他伤心的是,原先身边那些鼓励他的人一个也见不到了。
小A的故事告诉我们,消极因素会引发自我否定;而小K的故事则告诉我们,所谓“积极的鼓励”又会让人变得自以为是。高估自己不仅源于自身,也源自于自己身边的人,自己或他人最大的错误就在于都不能令当事人自己对其自身有客观且清醒的认识。
以前不曾想到人类的本性会是这么的极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大部分年轻人出现“不是过高估量自己,就是过低看轻自己”的情况。能做到客观评价自己的人真的很少,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都会加大选错目标、选错方法的概率。只关注眼前的人是难以兼顾四周的,当我们忽略四周的一瞬间,就可能会出现脱轨或是坠落的可能。
人们感觉生活不幸福,大部分都是因“内外部的差异”造成的。如果说愿望、欲望、梦想,属于“内部”的话,那么个人所处环境、现实情况,就属于“外部”。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越大,生活就越艰辛。相反,如果梦想比现实情况更糟糕,那么只能是遭受更大的损伤。所以,当务之急是缩短、消除两者之间的距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最应该做的就是客观地了解梦想与现实状况。
事实上,只要一想到梦想和愿望,任何人心情都会变得愉快。但如果沉浸的时间太长,就会让人们远离社会现实,稍不注意还可能会坠入“美好的幻境”当中。 这是因为面对现实,需要的是耐力和勇气,而沉浸于“美好幻境”则只需要幻想就够了。非但如此,这个过程也能带给人们欢乐。可是当“美好幻境”与现实相遇之后,就会被无情地摧毁掉。幻境破灭后,所有的感情就会像开闸的洪水一般倾泻而出。在与年轻人交谈的过程中,也能明显地感受到欲望、愤怒、后悔、悲伤、偏见、主观臆断 、焦虑、自以为是、固执等多种情感交织的状态,所以年轻人才会表现出时而意气风发,时而悲伤哭泣、焦躁不安的精神面貌。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地看待自己呢?
客观地看待事物,首先要做的就是收起“时而悲伤、时而欢喜”的心,控制和消除欲望、愤怒、后悔、悲伤、偏见、主观臆断、焦虑、自以为是、固执等多种情感。
我们应该做到不因自身的优势沾沾自喜,不因自身的缺陷而焦虑不安,保持一颗平常的、冷静的、不受蛊惑的心。不想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就需要客观看待自身和社会。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