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雍正继位之谜
-
兄弟夺嫡,四爷雍正如何拔得头筹,顺利胜出?
遗诏疑云,雍正登基有无篡位玩猫腻?
铁腕抄家,雍正皇帝非议为何格外多?
国产电视剧有个毛病,就愿意跟风:这阵要是谍战剧,那都是谍战剧;这阵要是抗日剧,就都是抗日剧;这阵要跳水节目就都是跳水;这阵要选秀就都选秀。你看前一段时间,我就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就有一个历史人物频繁出现在电视剧里面,你看这个《宫锁珠帘》《宫锁心玉》《甄嬛传》,里面都有他,这就是在九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雍正王朝》那个主角,雍正皇帝,现在又大量地出现了,你看《戏说乾隆》里,乾隆是四爷,雍正也排行老四,所以有人戏称,说四爷现在很忙,你看什么里头都有他。那咱们今天就给大伙儿说说这个很忙的四爷。
很奇怪,历朝历代这皇帝登基的时候,都是光明正大的一件事,昭告天下,可是唯独这雍正,康熙帝死了,他接替他父亲当皇帝,到现在还有人议论纷纷,说这里头有事,说这雍正不是合法接替康熙的,这也是清朝留下来的诸多疑案当中最为扑朔迷离的一个。说这些非议是什么呢?你看康熙留个遗诏,就说我传位给老四就完了,这个疑问恰恰是从这儿开始的。有人就说,本来是传位给十四皇子的,雍正,叫胤禛,他是四皇子,说把这个十四皇子“十”字上添一横,底下添一钩,就变成传位于四皇子了,所以这雍正就等于是篡改他爹的遗诏,他上来了。还有的说,他这方法特别卑劣,给他自个儿老爹一碗参汤,结果康熙喝下就毒死了,说这不杀害自己父亲,篡位吗?所以,对雍正获得权力的这种合法性,提出了很多质疑。那么说这些质疑,我们想只要它存在,就一定多多少少都能找出点根据来。它的根据何在呢?咱们得把这个历史简单地给大家还原一下。
它的根据首先就在于政权更替的合法性上,就是你符不符合合法的程序。清朝大致是什么程序呢?康熙在位,他在诸多的皇子当中选一个,然后写下遗诏——就感觉自个儿存活的日子不多了,我得留个遗嘱。写完以后,把它放在一个小匣子里头,让大臣知道,还有一份搁到光明正大牌匾后头,他一死,再拿下来看,跟大臣手里的一对,两份一样,好,传位给谁就是谁,这是合法程序。
那么康熙临终那天,很有意思。把身边所有的人都赶走,不让大臣跟着,后宫这些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都走开,在康熙身边的只有太监。所以康熙龙驭归天,死的时候,太监一看吓坏了,怎么办,赶紧,找谁呢?离得最近的是康熙身边的步兵统领,就等于是康熙的保镖。领头的是谁呢?隆科多。找到隆科多,隆科多,赶紧把这事接管下来了。接管下来了,很奇怪,秘不发丧,就是说不是第一时间把这消息发出去,照理说应该赶紧跟各个皇子、辅政大臣等说,皇上完了,皇上龙驭归天了,合计着怎么办丧事,怎么立这新君,可他没有。隆科多秘不发丧,然后让人找四皇子胤禛,就是我们说的这个雍正,找他秘密进宫,然后隔了七天以后,才拿出皇帝的诏书说,康熙爷留下来这个遗诏,传位给这个四皇子,雍正登基。所以这个过程,程序不对,不合程序。你不合程序,人家就可以质疑你,你为啥要这么干呢,怎么就不能明明白白说出来呢?所以有人就怀疑这里头有事。
主要猜疑点在哪呢?就是传位给谁。诏书上汉文写“传位十四皇子”,是这个字样的话,有人说这上面,这“十”字上面加一横,底下加一钩,就变成“传位于四皇子”,这不就成了他顶替了他十四弟吗?说本来康熙想把皇位给十四阿哥,结果让四阿哥给篡位了。这个说法,咱们分析一下,完全站不住脚,为什么呢?它有几个根据,就是按照清朝时行文惯例呢,不是“传位于十四皇子”,是传位什么呢,“传位于皇十四子”,不叫十四皇子。那这样的话,皇十四子,你再把“十”改成“于”那就不对了,变成了“传位皇于四子”,不通了。这跟现在行文惯例不同。另外一个,咱们以为“十”字上加一横,这加一横不对,繁体字里头写这个“于”不这么写,是这个“於”。这个“於”,你有本事给我改成我们说的那个“于”吗?所以说这两点就决定了,当时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
有人说那不对,也可以合理,怎么合理?你比方说,“传位皇十四子”,有人说这“十”字我还能搁别的办法改成呢,我怎么改?我上面加竹字头,这边一弯,再一钩,变成了“传位皇第四子”,这不就能说通了吗?十四子,把那“十”改成“第”字,这也不对,为啥?它这个诏书刚才我说了,一个是一式两份,不仅一式两份,每一式它用三种文字写成,有汉文、满文,满蒙通婚嘛,还有蒙古文字,你汉字这块你就是改成了传位什么皇四子的,你满文和蒙文怎么改,没法改,王公大臣一对,就能对出破绽来。所以就说,这个诏书如果写的是传位给四子,没错,没有问题。
说那好,就算这个没问题,那这个康熙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有人说雍正进了一碗参汤,表孝心,喝完参汤,康熙就死了。中毒,这也不合历史规律。首先呢,给皇上进参汤,就算是自己儿子给进参汤,皇上都不会直接喝,旁边有太监,也有宫女,你看咱们看《康熙王朝》里头,你就能看见这个现象,进献的任何食物,都得先尝,吃完没事了,皇上才吃,你以为敬碗参汤就那么容易,就是自己儿子给敬,也得过这道手续,可见皇上是非常小心的,包括枕边人,皇后、妃子啥的。咱们看皇上晚上翻牌子,说今晚上翻什么什么贵妃,那好,她侍寝,皇上就在她屋睡觉,你以为这么容易吗?不容易,你想跟哪个女人在一起,那都得走程序,想要和哪个妃子在一块,往往对这妃子要从上到下搜身,检查她带没带什么凶器,然后呢,得脱得光光溜溜的,沐浴更衣,然后搁个被子卷上,由太监什么给你抬到皇上这屋,这不是说玩什么情趣,跟这没关系,主要是安全问题。
所以说,这个四皇子给皇上进碗参汤,那一样也得走这个程序。再有一点呢,康熙对这个药学很有研究,他在生前不止一次说过,说这个参虽然大补,但不适合北方人,所以康熙一生基本没怎么喝参汤,怎么到这岁数了,糊涂了,就接一碗参汤喝呢?不大可能,所以说雍正献一碗参汤就把自个儿亲爹害死了,这事不靠谱。有人说你说这么多不靠谱,怎么那传闻到现在,不少的野史里头都提,雍正怎么怎么害康熙,如何如何篡位,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个特殊的历史背景。
当初,雍正年间一个读书人,把这事给弄大了,大到什么程度?最后逼着雍正皇帝跟他面对面,就跟现在大学生辩论赛似的,请问对方辩友,造成这个局面了,什么原因呢?湖南有个读书人,这人姓曾叫曾静,安静的静,这个仕途没走成,科举没考上,就中了个秀才,他自己心里头也不舒服。他这个人心里头不舒服呢,就容易思维上乱,就琢磨别的事。他可就听说了,说雍正,登基好像不合法,他一想,没跑儿,准是这样,你想想这皇上多缺德,这事就他干的。他这么在底下宣扬不说,他还想把这个雍正,乃至整个清朝给推翻。他当时想的什么主意呢?西北驻军的头目叫岳钟琪,咱们看《雍正王朝》的朋友知道,岳钟琪是谁?年羹尧年大将军的副手,驻守西北,后来年羹尧被撤职了,岳钟琪接替年羹尧,那可以说是西北重镇的驻守者,那算大清半壁江山都攥在他手里,非常有权力,这样的人皇上也信任他。
可是曾静就以为呢,我能说动他,他给岳钟琪写信,怎么写呢?说岳将军,你看你姓岳,你老祖宗是岳飞,岳飞当年跟谁打仗呢?跟金国,跟金兀术打仗,金现在是什么呢?变成大清了,努尔哈赤时候叫后金,就是满族人祖先,你怎么能给你老祖宗的对头效力呢?你现在手握西北雄兵,正好,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冲杀下来,一举灭了清朝,恢复大汉之正统,光宗耀祖,你老祖宗岳飞,在天之灵都会保佑你。他写了这么一个东西,你说这曾静神经够错乱的,这在当时抓着就砍头,他就敢写。这岳钟琪看了之后,也吓够呛,为什么?他这掌握重兵,朝里有很多大臣弹劾他,就说岳钟琪,“皇上,你得多加小心,他若要谋反,西北大军直接杀过来,无遮无挡。”
本来朝里有很多人就怀疑岳钟琪,你想岳钟琪这时候看到这么一封信,他能不害怕吗?岳钟琪对大清是忠心耿耿的,没想到接下来,这曾静又给岳钟琪写信,啥意思?我要亲自到你府上劝你。曾静带着自个儿的徒弟,居然就跑到岳钟琪西北大营里,劝岳钟琪。你说那不找死吗?但是岳钟琪这人很聪明,他知道如果直接把曾静拿下杀头,按大清律例,坏了,这事传出去自个儿说不清楚了,有读书人来了,劝我造反,我把他杀了,干吗?是不是真要造反,杀人灭口呀?所以岳钟琪很聪明,把所有的劝说自个儿的这种说辞,包括一些言论都记下来,然后把曾静师徒押解进京,直接送到雍正皇帝这,你看看,有这么个人怎么怎么着。雍正这时候也早就听说,民间包括朝野之上也传,皇上来路不正,篡改诏书,可能害了先皇,他也窝火呢!一看怎么着,这个读书人在这说自个儿的罪过,什么这个弑父、杀兄、逼母,最后又贪财、篡权,又什么沉湎于酒色,反正给这个雍正罗列了十大罪状。这雍正火上来了,要说雍正也一根筋,用个什么方式把这曾静叫来?在自己办公地方,某个大殿里头,设两张桌子,自个儿坐高桌,对面是个低矮的桌子,让曾静坐在那儿,给他上好酒好菜,吃饱喝足之后,面对面辩论,这论点是什么呢?我雍正篡位,好,请问对方辩友,你这言论从何而来,我一二三,三二一,怎么怎么的。
两人就是当面锣对面鼓,辩论上了。雍正觉得自己底气很壮,逐一驳倒他的十条罪状。驳倒了不算,雍正皇帝很勤奋,每天晚上就睡四个小时,批折子批到后半夜,然后天亮四五点钟上朝。雍正挑灯夜战,自己动手把这个驳曾静的十大罪状,这个言词都写下来。写完了之后呢,当时有几个朝廷重臣,像张廷玉这些人,也撰写过类似的文字,就是说清朝入关呢,这是上应天意,不要说汉族人和满族人“华夷之辨”,没有那必要,咱们是一家人,其实这也是亲和政策,把这篇文字加上,雍正自己操刀动手,把驳十大罪状文字弄到一块,出了一本书叫《大义觉迷录》,意思是在我这种大义感召之下,你们应该迷途知返,应该醒悟了。
其实这个书是什么呢?就是雍正自己的自辩,我给自己争辩一下,没那回事,你们别瞎信这个那个。你还别说这曾静脑筋转得真快,读完了这个,又跟雍正皇帝辩论完了呢,说:“哎呀,我错了皇上,我不该那样,您说得对,我掌握信息有误,我受人蛊惑。”雍正还挺大度,说:“我不杀你,这样,你呢,我派人护送你到下边去,你不是读书人,能讲吗?你到这个江浙一带,湖南、湖北一带,这些读书很盛的地方,给当地的读书人讲讲,你是怎么错的,你给我宣讲一下《大义觉迷录》,这就是你宣讲的演讲稿教材。”说白了这就是最早的中央讲师团,护送他下去到各处讲,雍正皇帝原以为,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结果这一讲,没想到,这个事最好别说,你说不清楚。有人说,皇上这么大张旗鼓,这是干啥呀?这有点过了吧,他为啥这么掩盖,准有事,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很多人觉得肯定是上头掩盖这事,准有这事,结果原本不知道的人,也通过看这本书知道了,影响反而更坏了。雍正后期呢,才一点点把这书收回来,等到乾隆年间呢,乾隆对这事认识很清楚,谁家里有这本书满门抄斩,把它当作禁书,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前朝皇帝以官方的形式发布的宣传材料,居然在后朝成了禁书,这是中国历史上头一桩,以后也没有。所以这个事我们可以认为雍正方法有问题,有点弄巧成拙了。那么呢,我们刚才说的是雍正这自我辩解,咱们得用事实说说话,他会不会篡位,把十四皇子的皇位给夺过来,他有没有可能动这心思,琢磨杀自己父亲呢?
咱们这得从历史里边找真实根据,咱先得说,康熙晚年立哪个皇子当太子,经历了多种波折,一开始他立的谁呢?他的正宫皇后,索额图的女儿赫舍里生的儿子,就是二阿哥胤礽,而大阿哥是明珠的妹妹纳兰明慧生的,咱们看《康熙王朝》里边,对大阿哥、二阿哥之争,那可以说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立胤礽为太子,但是康熙自己能耐大,他总觉得自己孩子不争气,所以立胤礽,把他废过一次又立,然后又废一次,经历很多波折。这得说康熙手头资源很丰富,他在位六十一年,身体还好,三十五个儿子,去了那些生病的,没能耐的,年纪又小的,真正有实力竞争皇位继承权的,有九个儿子。咱们看这个《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包括《李卫当官》电视剧里边,其中最有竞争力的,太子算一个,二阿哥胤礽,还有就是老四,四阿哥雍正,还有八阿哥、十四阿哥,就这么几个人,出现的十三爷,什么这个那个,都是围着他们转的。就至少文学作品里告诉我们,得有四五个人有这种竞争力。
有人说这就奇了怪了,这皇帝儿子怎么竞争力这么强,而且他们可不是无能之辈,个个精明强干,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历史上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为啥富不过三代。这是为啥呢?过去人结婚早,结婚早有孩子就早,往往两辈人之间相差不过二十岁,说富不过三代的概念,就是第一代打天下,第二代往往是跟着第一代打天下,你比方我三四十岁年富力强,做生意或者开创事业,我儿子十来岁,跟着我干活,所以我吃的苦,我儿子这辈也吃到了。那么到第二代身上,他知道家业来之不易,所以维护家业的力量和愿望就很强大,可是第三辈不行了,第三辈跟你差三四十岁呢,你已经把天下都打下了,第三辈坐享其成,对这眼前的荣华富贵也不知道珍惜,可着劲地作。所以说富不过三代,第三辈的孩子容易出问题。那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为什么富二代就出问题了,因为现在结婚晚,计划生育两辈人隔的时间长,隔二十多年,你比如爹五十多岁,儿子才二十出头,那五十多岁天下都打好了,等于说现在的富二代相当于过去的富三代,所以富二代堕落的就比较多。那么康熙,他很早就结婚、生孩子,所以他下边的孩子,就前面这几个皇子跟他之间,年龄差距不是那么悬殊,而且康熙早年咱们也知道,扳倒鳌拜、平三藩、北征噶尔丹、收复台湾,很有作为,他的孩子,大阿哥、二阿哥当时跟着他,创下不少丰功伟绩,所以这些人都有能耐。他有能耐,他才有资本去竞争皇位。
那么我们看这个二阿哥,就是这个太子胤礽,二度被废以后,康熙是不会再考虑的,那么在康熙心里头,起码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都是有竞争力的。咱们看这八阿哥,他很厉害,很会笼络人脉,也确实有能耐、有资源,但为什么他不行呢?因为八阿哥是庶出,不是皇后生的,他是妃子生的。在康熙心里头,真正有分量的就是四阿哥、十四阿哥,他俩是一母同胞,妈都是一个,正宗的皇后。其实我们把这些理清,你就会发现,康熙不是三十五个儿子嘛,有人说那跟福彩是的,35选7,不是,其实就是2选1。严格说,就是四阿哥或者十四阿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像这个四阿哥雍正,他表现得就很出色,治理天下能力很强,他完全可以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康熙的赏识,用不着再去篡改诏书。而且我们说进参汤毒死皇上,咱前面说的是可能性,就算他真有这样的机会,也无法下手,因为皇上的安全工作做得非常好。不是大家想象的说篡位就篡位了,哪是那么容易的?咱们现在有时候听评书、看电视剧,劫法场,哪个犯人绑这了,一帮造反的,过来嘁里喀喳把官府打跑了,法场就劫下了,胡说八道那是,都看《水浒》看得中毒了。中国历史的史书记载里头,没有一次成功劫法场的。你拿现在社会来说吧,我小时候看过严打的时候枪毙犯人,那武警里三层外三层的,你整俩人劫法场能劫成?做梦去吧。真要那样的话,政权的权威何在?那法理到哪去了?所以说这事不可能,包括害皇上这事也绝不可能,皇上周围护卫是很严的。通过这些推理,我们不难得出,这雍正他不会篡改诏书,他也不会毒死他爹。有人说了,那如果他没有做这些事,这《大义觉迷录》下来,怎么没有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说他不合法的人这么多呢?主要原因在于,雍正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该得罪谁?不该得罪读书人。
这个中国的封建王朝有个特点,就是处理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一直是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呢?打天下用不着知识分子,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嘁里喀喳,精兵猛将这就够了。可是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治理天下的话,读书人就重要了。中国古代讲“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你不管怎么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封建社会那都是扯淡,读书人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咱们中国封建社会,给老百姓读书识字设置各种障碍,它不能让老百姓有太多的知识,有人说知识越多越反动,有道理。因为这知识分子懂得多,他对皇上玩的这套东西,他心里有数,你想驾驭他很难,他的思想是很开放的。所以孔夫子在论语里头写,叫“宁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对于老百姓,可以放纵他,给他点吃,给他点喝,让他玩。但“不可使知之”,不能让他聪明起来,他一聪明起来,一有知识,不好管了。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地道的愚民政策。
那么,老百姓掌握的知识少,这知识掌握在谁手里?读书人手里。读书人一方面门第高,另一方面,从隋唐传下来的科举制度,把这民间的知识分子源源不断地笼络到体制内了,所以这读书人往往是掌握着权力的精英分子。那么雍正时期对读书人就很特殊,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一边打压读书人,一边利用读书人,有时还要笼络读书人。你像康熙年间,他觉得清军入关,得罪了汉族人,他就想把这些读书人弄出来,于是康熙年间陆续在全国各个地区,招这个博学弘儒,有大能耐的,后来一看没人站出来,就招山林隐逸,就是隐居的这些高人,包括像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些思想家,但真正有品格的人不出来。最后,康熙晚年来了个什么呢,重修明史,修明朝历史,一说修历史,有的知识分子一琢磨,这个做别的事等于对这个清政府阿谀奉承,这修明史这是正经事,有的人就愿意出来为皇上所用。因为知识分子他特别希望干修史、编教科书这事,为啥?我要写本书,卖个三四万本,也就三四万个读者看到,那我要编教科书呢?那读书人一波一波的,不用说发财,得多少读书人看我的书,使我的影响成几何级数增长了,所以读书人愿意修史,愿意编教材,自古以来都这样。所以康熙对知识分子是既打压又笼络,他有文字狱,但主要还是笼络。雍正就完全不管这套,雍正对知识分子下手非常狠。现在历史研究都说,雍正年间文字狱是最多的。
其实不光是这样,那只是个表象,雍正年间,对读书人这些官员下狠手了。雍正有个外号,叫“抄家皇帝”。他三天两头就得抄人家,但是他抄家是为什么呢?康熙晚年,贪官太多,雍正上来要整肃吏治,让他们把钱吐出来,充实国库,所以雍正年间抄家非常多,曹雪芹家,祖上那辈,就是因为让雍正抄了一把,他家才败落,后来在北京蒜市口,榄杆市街那边住,说是雍正给了他十七间半房住。没有雍正抄家就不会出现不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这都有因果关系的。雍正这一抄家,表面上是肃清吏治了,可是被抄家的官员,往往是读书人,当时门第又有裙带关系,读书人想往上爬,往往拜一个官员为师傅或者干爹,所以这么弄来弄去呢,你把一个官员抄家了,得罪他背后一帮读书人。咱们看《雍正王朝》里,田文镜在河南整顿吏治的时候,不就遇上读书人捧着孔子牌,我都不怕死,你怎么着吧,我跟你对抗。
所以说,当时的读书人还有一波有骨气的,动他们的利益,他不干,他就会站出来说这说那。当时很多读书人一看,你抄家得罪这么些人,那我也不能说皇上好话,读书人不光能说还能写,所以天下遍地都是骂雍正的声音,说他的坏话。所以,雍正这个登基合法性受到质疑,跟得罪读书人有直接关系,读书人净给他做负面宣传。我们今天探讨这个事,说实在,我个人对雍正是有好感的,为啥呢?
第一个,咱们都说康乾盛世,康熙乾隆盛世,其实不对,叫康雍乾盛世,没有雍正执政的关键十三年,不可能有乾隆盛世。康熙晚年的时候,大清国库基本都空了,他一辈子都折腾事了,而且我刚才说了,贪污的官僚特别多。雍正上来的这十三年,充盈了大清的国库,而且休养生息,加强水利建设。康熙年间最重视的是兵部,雍正年间最重要的是工部,大兴土木,修建各种水利工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而且有“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这些充盈国家财政的积极政策。所以从这点来说,雍正使老百姓比康熙年间日子要好过得多,就即使他皇位是篡夺过来的,这也是个不错的皇帝,也对老百姓有好处,这是我支持雍正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这雍正上来后这些疑团,各种各样的传说,给咱们电视剧充实了多少材料和谈资。有人说,1644年这清兵入关,给中国影视剧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那是,现在大清的剧拍了多少,就像我们今天这期,连说故事带讲历史,不就等于是雍正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谈资吗?所以从这两点看来,即使雍正是篡位上来的,我看也不赖。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皇帝,即使不是篡位上来的,又有几个真正的好皇帝呢?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