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掸了浮云,看牡丹

  倾国倾城,最当得起这个说法的大约是牡丹吧。

  不知是谁,在隋朝时的洛阳种下了第一株牡丹,那惊心动魄的富贵繁华艳丽魅惑之美,不动声色间就湮没了大唐盛世及北宋年间那些也许原本素白的岁月。

  之后,盛极一时的南宋四川天彭牡丹,明代安徽亳州牡丹,清代曹州牡丹,都和洛阳牡丹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绊。也许,天下牡丹都共有一个魂牵梦萦的故乡,洛阳。

  就这样,牡丹成了洛阳的小名,任凭岁月一声一声地低唤。

  谁曾想,牡丹也成了离洛阳千里之遥的我的小村的一枕好梦呢?

  那年冬天,妈妈进城扯布,打算给全家做过年的新衣。不料想喜欢花的娘亲傍晚回家时舍了自己的新衣,带回了一疙瘩树根一样的牡丹花种,说:“一件新衣哪里比得上来年的一堂牡丹呢?”还说:“那是洛阳牡丹呢,大老远坐火车来的呢,不买点都觉得对不起花的心意呢!”

  那天,爸妈带着我们兄妹仨在门前种下了对一个叫做洛阳的牡丹之城的向往,和来年牡丹盛开的美好憧憬。妈妈还拿小竹片在花的安身处编了一圈篱笆,以防撒欢儿的鸡啊狗啊惊扰了沉睡的花魂。

  于是,来年的春天,一天看数回的我们如期迎来了一席叫做牡丹的盛宴。

  不说花有多么好,只说全村和我们一样从没见过牡丹的人,都把这花开当当成了过节,流水的看客,让我家烧茶水的炊烟在草房顶上整日整日地袅袅不歇。

  忘不了,负责灶火的我们抱柴抱得手酸时,难免心有怨艾,爸爸却乐呵着逗猫逗狗似的拍拍我们的脑袋说:“居雅客来勤嘛!”

  忘不了,妈妈每天都喜滋滋地把院子扫啊扫的,扫得地都薄了。她的补丁碎花布衣与花相映,可真好看。

  慢慢地,左邻右舍都分种上了我家的牡丹。小村素描似的日子,因了牡丹,有了国色天香的国画风致。

  此后,每年四月间,小村都会以牡丹的名义铺排这件浪漫的春日花事。柔风拂过,牡丹的步辇一夜间行遍村前村后,满村尽见花影缤纷,若云,若霞……

  午后,一村的花朵侧身微微行礼;午夜,满村的花香锦衣夜行。那盛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用黄金或白银的刻刀细细雕镂。

  喜欢牡丹,无论它是身在熙熙攘攘的城池,还是只容侧肩而立的屋檐下,或如弦上的高山流水,或如云端的霓裳羽衣,始终一样的雍容淡定。

  喜欢牡丹,或是一个人来,或是千百人云集而至,它都不惊不郁不悲不嗔,自在地开自己的花,尽心力,尽芳菲。

  喜欢牡丹,因为爸妈喜欢,纵然青丝染雪,他们依然携手喜欢。

  从前,如今,都不肯错过小村的牡丹花会。

  借一场花事,扫净一村的庭院;借一场花事,洗亮所有的眼睛;借一场花事,放下一肩的浮云;借一场花事,让心在寂静而盛大的喧哗中隐居。

  那些日子呵,早起出门赏花,傍晚扶醉而归,美好得不似人间,幸福得不知今夕何夕。这样的恣意心情,这样的柔软心境,一辈子终能有几回?

  那样的日子,水袖一般翩跹,不需云锦,不需徽宣。

  终于记住了一一

  最绿的牡丹叫“豆绿”。

  最黑的牡丹叫“冠世墨玉”。最红的牡丹叫“火炼金丹”。

  最白的牡丹叫“夜光白”。最蓝的牡丹叫“蓝田玉”。

  最多花瓣的牡丹是“魏紫”。

  最佳的间色牡丹是“二乔”。

  ……

  每一朵牡丹都美,没有最美。每一朵牡丹的名字里都住着线装的古典情怀,每一朵牡丹的花盏中都盛着微醺的酒意,有心的探花人可带一青瓷小樽,倚着和风,浅斟慢饮,不醉不归。

  给你写了封信一一

  四月天。一起来看牡丹。

  你不来,不许花谢。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