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孔子——仁者爱人

 

  
  孔子的学说以及他对教育平民化的杰出实践,都让后人高山仰止。
  要解说这个命题,得从许多年前的一场火灾说起。
  在一个晴朗的早上,突然一声呼喊刺破了空气的宁静:“马厩起火了!”
  呼喊声、脚步声、人声、马声……顿时乱作一团。
  过了好久,这一切才慢慢平息下来。
  晚上,主人回到家,马上有人向他报告:“今天马厩失火了。”
  “伤着人没有?”慈眉善目的主人立刻急切地问。
  他并没有问马。
  这位主人,就是我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而他对待这场火灾的态度,是对他提出的这个命题的最好诠释。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天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一个小地方)人。我们今天称呼他为孔子,是表示一种尊敬。
  孔子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开创了儒学,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杰出贡献。孔子的学说以及他对教育平民化的杰出实践,都让后人高山仰止。
  但孔子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出身于没落的世袭大夫家庭,属于不得宠的那一类。《史记》中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尽管很多好事者对这里的“野合”有诸多的演绎,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孔子出生之时,并没有从自己的家庭中得到多少庇护。他3岁丧父之后,生活更为艰难,只好和母亲一起移居曲阜。17岁时,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孔子只能自己闯荡人生。贫苦的家境使他对社会有了更真实的认识和更直接的体验。用他自己的话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根据史料记载,孔子先后做过“委吏”(仓库保管员)、“乘田”(管理牛羊的佣工)等“鄙事”,对下层民众的疾苦有直接的感触。
  从30岁起,孔子开始在杏坛讲学,广收门徒。根据《史记》的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的学生,形形色色,各有千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趣话、佳话。孔子与学生的交流,也成为他解说、阐释自己思想的重要途径。尽管有些人对孔子收取学费(束修,即一捆肉干)的做法颇有微词,但孔子对教育的普及所发挥的开先河作用确实得到了公认。
  孔子也曾满怀宏大的政治抱负。他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慷慨陈词、苦口婆心,向王侯贵胄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一段时间,他还做过官,有过亲身的体验。但大部分时间,他和他的弟子们是在“恢恢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的窘迫中度过的。各路诸侯对他排斥、羞辱,甚至追杀,让他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懈努力,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真正被世人尊崇是在他去世多年以后。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唐开元年间他被追谥为“文宣王”,宋朝加谥为“至圣文宣王”,元朝再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改称“至圣先师”,清朝则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这些无以复加的尊崇,固然有政治的因素在起作用,但孔子思想的影响之大也可以从中得以管窥。在当今形形色色的评选中,孔子都当之无愧地被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尽管这些尊崇不能弥补孔子在世时的穷困,但的确为我们理解孔子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孔子开创的儒学思想博大精深,而其中的核心,就是“仁”,而“仁”的本质就是“仁者爱人”。
  孔子所说的仁,不仅是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是他的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了孔子对人的态度和观点。例如,在《颜渊》篇提到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在《学而》篇提到的“泛爱众,而亲仁”、在《八佾》篇中提到的“人而不仁,如礼何”等,都是孔子对仁的解说。按照这种解说,我们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仁”的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就是“爱人”,即爱护、尊重、关心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用孔子本人的话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就是“仁者爱人”这一命题的本质和意义。
  智慧感言
  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关注的现实问题。之所以能引起那么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涉及两个重要的内容:关注者自我和关注者的环境。
  从关注者自我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人特立独行到专门给别人找别扭。就连秦桧那样的大恶之人,还要有几个帮手,何况普通百姓。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对他人视而不见。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际关系淡漠了。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关系被弱化的同时,基于工作团队、经济利益等的人际关系在得到强化。很多时候,后者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前者。所以,没有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会对下属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即使下属有错误,也多是宽猛相济的。
  从关注者的环境来说,每个人对自我和他人的关注,形成合力,构成一个组织内部的气氛、氛围等。这种气氛的营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组织成员都遵循共同的价值标准,采取一致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谐的气氛才有可能。如果每个人都是要求别人“仁者爱人”,自己却执行另一套标准,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忽然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人得到机会去参观地狱和天堂。他发现下地狱的一批人和上天堂的一批人都有一个长把的勺子,但下地狱的人都很郁闷,因为他们谁也吃不到自己勺子里的饭,而上天堂的人都很快活,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勺子喂别人饭,同时,也在享受着别人用长勺喂自己的饭。
  我不相信所谓真的有天堂地狱的说法,但觉得这个故事是对“仁者爱人”的最好解读。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