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有目共睹。相对于西方世界的发展而言,中国的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更是创造了人类文化的一个奇迹。一位前美国总统访华时,在演讲中曾有“你们以千年计的历史,比我们以百年计的历史还要长”的说法。虽然难避恭维的嫌疑,但的确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但就哲学的发展来说,我们与西方的差异颇大。尽管很多西方人也对孔子、老子等人的思想推崇备至,但西方哲学对于研究和问题的关切方式,与我国哲学家们“重视当下、重视人伦”的方式风格迥异。关于“中国有没有哲学”的争论本身就表明两种话语体系的“不兼容性”。这种分歧导致很多误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存在一个叫作“哲学”名号或者思想谱系的东西,而在于那些闪耀于人类历史长河的点点星光,对我们、对世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很多时候,那些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精华,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成为我们文化生命的一部分。孔夫子的“仁者爱人”、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张载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都已经超越了所谓“哲学”的界限,成为中华民族思想与智慧宝库里的精髓。从这个意义上说,了解这些杰出人物、杰出思想,十分必要。至于是不是非要给这些思想一个“哲学”的名号,则不是那么重要了。
按照这种理解,中国智慧(在很多时候被冠以东方智慧的名号)就不能按照西方哲学的标准,非得是建构了庞大哲学体系的哲学家才会具有。那些散见于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等名号之中的那些对于我们富有启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智言慧语,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智慧。而按照这样的理解,中国智慧就数不胜数了。这也正是本书的难题。如何在如此众多的智慧当中进行取舍?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取舍,又怎么敢以“一本书读懂”这样的妄语忽悠读者?
对第一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既然不能全部顾及,我们就按照自己的知识范围,以影响的重要性为序,逐步扩大我们的认识视野。在此视野之外的杰出思想,暂时搁置,留待以后寻找可以展示的新机会。从智慧的角度来说,本书编选的这些哲人,是中国智慧的典型代表,是没有问题的。
对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回答可以借鉴中国智慧本身的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虽不能达,心向往之”。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高级大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厨艺方面有所追求,更不影响我们从美食的角度进行品鉴。把本书的人物和他们的思想都搞清楚了,我们也就可以进一步深入地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老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和炒一碟小菜一样,都有深刻的道理在里边。用哲学的时髦话语来说,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去啃原经元典,算是“治大国”,用本书的“蜻蜓点水式”,就是“烹小鲜”了。二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可能不耐烦地说:“别卖关子了,快说这所谓规律是啥吧!”别着急,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画卷,仔细寻找、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