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手记

 

  故事,从一本落满灰尘的简装书开始。 那天午后,我心血来潮,到小时候常去的离家很近的一间旧书
  店转了转。这家店开在美军基地附近一条做驻军生意的娱乐街上, 店门口挂着一块油漆快要剥落的招牌,上面写着“粉墨”二字。这 一带,除了夜总会台球厅之类的场所,就是摆着花里胡哨的劣质和 服的纪念品商店,还有用二十年前的电影明星海报装点门面的画像 店。这间旧书店就开在其中,店面很小,窄得让人觉得仿佛稍不留 神就会错过。
  这里摆着的商品,大多是美国兵为了换点小钱放在这儿的外 文书、杂志、唱片之类。有色彩浓艳的刺青爱好者杂志、极富诱惑力的色情读物、简装本的通俗小说和封套磨损了的迪斯科唱片…… 这些东西在店里杂乱无章地堆着,也有人嘲笑它为“海军的废纸 篓”,不过我却不这么看。在这一堆破烂里面,偶尔会混杂着罕见 的节奏布鲁斯的唱片,或者半世纪前出版的精装侦探小说之类的宝 贝。这地方对我来说非但不是废纸篓,简直就是一个秘密百宝箱。
  前面提到的那本简装书,也是夹在珍稀的摩城八哥鸟乐队的单 曲碟和无可救药的SM杂志之间,被默默地埋藏着。
  我拿起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奇异的封面吸引了。富士山、观 音像,配上樱花,完全就是所谓“外国人印象中的日本”。这么一 个怪异的东西,标题也是直截了当的The Japan Murder Case (《日 本杀人事件》)。作者的名字是用片假名拼出来的Samuel X。书名 和作者都从来没听说过。
  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本奇特的简装书十分在意,最后还是把它 同八哥鸟乐队的唱片一起拿到了收银台。
  回家以后我马上读了起来。这是一本推理小说,讲述了一个美 国人来到日本,解决了三起奇特案件的故事。不过,书中所写的世 界却让我困惑不已。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部作品虽然似乎如书名所说是以现 代日本为舞台,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日本却与我们所知道的现实 大相径庭。The Japan Murder Case 中描写的日本,还有人力车在运营,还有武士存在。家家户户门前立着鸟居①,像江户时代的吉原一 样的游郭②还公然存在。
  ① 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常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围的木栅栏处。
  ② 官方认定的妓院集中区。
  作者似乎是美国人,貌似没有实际到过日本。 不过,我对此非但不恼火,反而十分感兴趣是什么东西促成了
  这个虚幻的、想象力充沛的、不可思议的小说世界。比起常见的经 过周密调研而写成的关于日本的小说,我倒觉得这一本更有意趣。 而且,细细一读,我发觉在这些对于日本的扭曲见解之中,也偶有 让我惊叹的宏论,抑或是重新发掘了一些如今似已丧失的日本精 神,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值得译出来看看。
  于是,我开始寻找这位作者。 我首先试图打听这本书的出版社,哪知这家位于加州的小出版
  社竟然已经倒闭了。我又询问了美国本格推理 协会,得到的答 复是:作者Samuel X早已封笔,而且脱离了文学代理人,目前只知 道他的住址。
  我向这个加州乡村的地址寄了封信,提出想在日本翻译出版他 的著作。一个月后,我收到了Samuel X的答复。信中,他冷淡地称 因故不想公开姓名,谢绝了我的请求。
  不过,我不死心,继续劝说他,半年间屡次书信往来。对方 似乎被我的诚意打动了,反过来提议——既然这样,不署原作者姓 名,而是作为您创作的作品来出版,如何?
  就这样,我最终决定署我的名字,将这本《日本杀人事件》公 诸于世。
  以上原委,特此向读者诸君说明。
  ——山口雅也  于观音市草庵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