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强国利器发展与展望

  强国利器还要继续发展,并走向极致。
  
  既然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和科研能力至关重要,那么要让这个国家更加有竞争力就必须“强身健体”,尤其是提升这两个能力。印度、越南等国家为何源源不断地引进武器装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研发不了,生产不了,最后只能买了。于是越南不得不高价从俄罗斯、荷兰、法国等国购买大量战机、战舰和导弹,如“苏-27重型制空战机”、“苏-30多用途重型战机”、“猎豹”护卫舰、“西格玛级”护卫舰、“基洛级”潜艇、“堡垒”岸舰导弹和“海王星”反舰导弹。印度也不得不从英国购买两艘航母,并从俄罗斯购买前苏联的二代航母“基辅级”第四艘舰“巴库号”进行彻底改装,花销不菲,周期不定,价格疯涨,让印度也领略了俄罗斯物价飞涨和不控制技术带来的“过山车般”的刺激和胆战。
  
  科研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授权后的仿制或不授权的抄袭阶段,如中国空军在上世纪90年代被授权生产“苏-27重型制空战机”,印度空军被授权生产的“苏-30重型多用途战机”和“布拉莫斯”多用途巡航导弹,朝鲜独自生产仿制型的“飞毛腿”导弹,伊朗仿制“F-5战机”生产的“闪电”新型“放大版”战机,以及中国台湾仿制“F-20战机”生产的“IDF战机”等等。


  
  二是自我创新发展阶段,也就是在原来仿制基础上已经吃透原技术和设计思想,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生产、研发的创新能力,如中国独立研制的“飞豹”、“歼-10中型制空战机”、“歼-11B重型多用途战机”、“歼-15重型舰载战机”、“歼-20重型多用途隐身战机”、“武直十”、“粽子机”等,印度自主开发多年的“LCA光辉”轻型制空战机和“阿琼”主战坦克以及国产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朝鲜自我研发生产的“大浦洞”、“银河”等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伊朗独自开发的“比目鱼”隐身战机和反舰型弹道导弹。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而言,创新领跑世界军事科技一直是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一个“F-16”就衍生出来太多的型号和批次,卖给了世界上多个国家,也让美国挣了很多钱,使F-16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战机”。同样,为替代老旧的“F-16”,仅仅再靠“F-16”的缝缝补补已不足以应付了,于是貌似联合多国研发的新一代“世界战机”F-35就应运而生了,但核心技术都在美国,也就让其他参与国家更多成为“融资客”和“打工者”,只要最终大家能埋单采购就行,美国通过这款战机继续控制世界的险恶用心也就达到了。尽管遭遇了“台风”、“阵风”和“鹰狮”等欧洲战机的联合阻击,但货比三家或许还是F-35更胜一筹,让这款四代战机不担心没有买家了。
  
  强国发展利器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武器的军售能力。
  
  武器毕竟是需要烧钱的,“以民养军”“藏军于民”都不如“以军养军”更实在,毕竟出口上亿双袜子也换不回来一架先进战机的钱。如何能将武器打包出口更是未来世界各国争先抢滩登陆的用武之地。就目前而言,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之无愧的军售大国,尤其是美国一家独撑半壁江山,更有扩大化的趋势,并不断在挤压俄罗斯的传统市场。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也不甘示弱,尽管自己不需要那么多武器,但出口武器还是很受鼓舞的。经过不懈努力的法国前总统萨科奇终于在卸任前搞定了“阵风”出口印度的大单,也算是这个“以军售为己任”的“推销总统”最终不辱使命。当然最让法国人骄傲的还是竟然连昔日超级大国的俄罗斯都开始来法国订购“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也让法国大赚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外汇,俄罗斯造船工业的落寞可见一斑。要想更多占领军售市场,不能仅仅靠政治家的外交和市场宣传,还要靠更多可选的市场营销手段。
  
  一是在某地区散布“某某国家军事威胁论”。如果再不买我的武器就要面临军事威胁和入侵了,你看看这些国家已经装备了四代战机、航母、潜艇和大型登陆舰,绝不能“坐以待毙”,要买武器对抗之,至少要化解之。如今的东南亚和中东就是如此,这里面有太多美国因素,沙特在美国的“忽悠”下就买了数百架已经不怎么先进的“F-15S重型多用途战机”。菲律宾也掏出为数不多的银子买来二手的“汉密尔顿级”巡防舰,美国真不够朋友,连送都不说送,还要重返“苏比克湾”。当然俄罗斯也会趁火打劫,你美国继续吵吵,我不管,正好借机向传统武器销售国家大肆销售武器装备,如印尼、越南、印度等国都是现实中的俄罗斯武器购买对象。


  
  二是“只做不说”策略。每每发生战争冲突或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冲突,美制武器毫无疑问都会“星光灿烂”并“异彩纷呈”。一会儿是“战斧”彪悍,一会儿是“爱国者”完美,再是“哈姆”神奇,更是“F-16、F-15”勇猛。通过透明开放的媒体画面和虚虚实实的战地捷报,将美国武器的好消息不断“泄露给”世界,“泄密给”那些需要武器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广告效应要比参加十个“巴黎航展”、“范保罗航展”更加有力度,毕竟“真人秀”永远都比“充气娃娃”有意义得多。每每战争结束,也就是美国军售市场“爆棚”的时候。
  
  三是设定销售门槛。并不是谁想买美制武器都能买到的,这就是“美国门槛”。只有美国认可的盟国和“朋友国”才有资格购买,否则出钱再多也不卖。美制武器一是为挣钱,二是为配合美国全球战略利益服务。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蜜月期”时买了一些美国武器,如“黑鹰”直升机,确实很不错,尤其是高原性能,但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就连谈好的“和平典范”合作中的“歼-8II战机雷达系统改进项目”都取消了,其他也就不言而喻了。同样,以前的伊朗“巴列维政权”和美国更是“蜜月有加”,包括最先进的美制F-14“雄猫”多用途舰载战机都破天荒地卖给了伊朗空军,只此一家别无例外!但随着“伊斯兰革命的胜利”,两国彻底反目,为维持“雄猫”和其他美制武器的继续使用,伊朗费尽心机四处化缘,最终才能仅仅维持这些战机的“堪用”。这样的例子很多。为打开印度军售市场,美国可谓是双管齐下,不仅仅是加大政治互信交流,奥巴马和希拉里多次造访印度,就连军方人士也频频开展各类交流活动,从2003年至今,美国与印度间的联合军演次数就达60多次,远远超过了不到10次的印度和俄罗斯联合军演的数量和规模。同时,美国和印度两国建立机制化的“战略对话”,并解除对印度核试验制裁和对印度高技术出口限制,甚至曾打算将退役的“小鹰号”航母送给印度。凡此种种就是为了撬开印度巨额的军火大单,可谓用心良苦。
  
  四是设定技术门槛。不是什么武器都可以买卖的。美国坚决限制核心武器出口,就算是核心盟友也不行。能卖的武器一定是不会危及美国自身国家利益,并确保不会泄密的。尽管日本多次表达希望引进“F-22四代隐身战机”,但至今美国仍不吐口,就是因为这款战机暗藏太多的核心技术机密,出口会让美国利益受损,就算是日本也不行,至少需要等到“密级”程度降低后再议。美国向巴基斯坦出口比较先进的“F-16C/D三代半战机”,也担心技术被秘密转向中国,美国一再警告巴基斯坦要尊重国家信誉,不要违反两国《关于武器出口的保密协议》。就连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发射美制商业卫星时,都要美国安保人员24小时守卫在卫星旁边,严防中国技术人员接近卫星并“窃密”。1992年12月21日,中国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澳大利亚通讯卫星时,就是因为双方技术交流不足,对方对中国技术人员严格保密卫星参数,导致火箭发射48秒后因星箭“共振”而爆炸。
  
  中国也不想在国际军售市场被边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一些新型武器开始走进了国际市场,如“枭龙”战机、“K-8”教练机、C-802/701反舰导弹、新型“歼-7”战机、“卫士”远程火箭炮、“BP2”短程弹道导弹、“红箭”反坦克导弹等。但国际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尤其是流入到伊拉克的中国武器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不佳,导致声誉受损,这也是中国军售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真正做好中国武器军售这项工作,就应该更好地落实“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的军工创新发展路线,生产一代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也可以在生产能力结余前提下提供外销,同样预研下一代武器不仅要给中国军队做,也可以按照第三国特点研发对应的武器系统。毕竟中国武器经历实战太少了,不要怕发现问题,有问题及时整改,才更会让中国武器重新赢得世界的广泛尊重。


  
  强国发展利器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创新能力和新概念能力。
  
  未来武器发展需要的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有所突破,不局限于现有技术,可以跟踪世界领先水平,但更多需要立足本国能力来研发和生产。尽管在原“苏-27”战机技术基础上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就是一个“空壳子”也会让俄罗斯不少人指责中国“盗版”,而“歼-10”战机就好得多。但不可否认前苏联“苏-27”战机的气动外形设计堪称空气动力学的典范,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创新其实就是有限的继承和新技术的集成,将成熟的东西放在新的设计中,并保留部分老的可靠的东西,最终形成一款优异的武器系统,其中或多或少会有暂时研发不出来的东西,如由于工艺技术造不出来,由于技术能力开发不出来,这一部分可以作为“技术预留”,放到今后掌握了技术和工艺后再继续改进,这种做法本身还是创新。但创新的本质归根到底就是提升工业技术基础能力,这一点上不去,其他都是空谈。
  
  新概念能力就是另一回事了。抛开全部已有可借鉴东西,结合自身技术能力,结合战场环境,结合大脑“天马行空”思维,再结合“拿来的技术情报”,规划一款新型的武器系统,这个新概念完全是没有参考的,更没有模版可以抄袭。笔者在给《51区》新书做推荐语时就指出:“《51区》的神秘就在于它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天马行空而又极具前瞻性;或许在这里能找到人类未来的阶梯……”的的确确,“51区”是美国最神秘的武器研发基地,包括“U-2”间谍飞机、“D-21”无人机等神秘武器都是从此诞生的。但在研发这些先进武器时,相信美国人是没法去借鉴的,包括前苏联的“秘密”也不具备可借鉴性,也许可借鉴的就是在“51区”存在“外星小绿人”和坠毁的“UFO”,但这毕竟还只是个传说。看过《阿凡达》的人都会为美国导演卡梅隆大胆和夸张的想象力折服,没有这些“胡思乱想”支撑,仅仅靠中规中矩的传统思维和教育方式是无法拍摄出《阿凡达》的,更不会制造出《阿凡达》中的科幻武器。毕竟照本宣科的教育结果还是复读机,最多就是将复读机增加了录音功能,就算是创新了,但真正的新概念是什么?不再是复读机了,而是“需要将复读学习的内容直接输送到大脑里面”,如光盘拷贝一样简单,这才是新概念,但你敢这样想吗!因此,在别人研发了“四代隐身战机”并强调“4S”特性时,我们只是按照“4S”标准努力,这本身就是落伍,毕竟“标准”是别人的。就当你在努力实现他人的“4S”标准时,他人已将“4S”变成了“VAS”标准,即“垂直全向起降+全向攻击+空天海一体”。这才是新概念、新思维,看似只有科幻电影才有,看似天方夜谭,但到今天为止,《天方夜谭》中有多少已不再是天方夜谭了。这又有谁统计过呢?!
  
  实战能力也是强国利器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没有实战能力,一切都是瞎掰。在此特别声明,笔者“没有给美制武器做广告”的想法和用意,更多是希望告诉大家努力的方向究竟是什么。武器就是“杀人工具”,小到一支枪一次可以杀一个人,大到一枚导弹核武器一次可以让数百万人殒命,但无论哪一个都是同样的目的——让对手没有还手之力,就算是非致命性武器也是要让对手丧失抵抗力,而绝非某些人认为的“武器是世界和平的缔造者”。这都是瞎扯。除非是外星人“入侵地球”,否则何谈保卫世界和平,最多就是地球人自己在玩杀戮游戏和掠夺游戏罢了。既然如此坦白,那就需要明白谁家的武器能做到一招制敌,能在战争中发挥最大效力,一枚导弹就能解决的,绝不用10枚、20枚,导弹价格不菲。美国武器之所以畅销就在于它的“战场示范效应”,实战检验了美国武器的抗干扰能力、精确打击能力、易用性程度、可靠性程度、可维护性和实际毁伤效果等。只有战场环境能让新武器系统“原形毕露”,民间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很有道理,能不能跑,能不能干活,不在于身体外形,要看它是否货真价实。再好的试验室环境也无法模拟出战场逼真和恶劣环境,毕竟双方都是陌生的,需要互相探底,互相琢磨,这些都不是能在武器研发试验中设定“参数”的。就算是完成了试验室环境下的电磁干扰试验,但换个环境,对外界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如何,武器系统内的电子兼容性如何,都将是未知数,也是更多的变量和变数,只有战场才会验证这个武器是否行。美国在打完海湾战争后才发现,“爱国者”导弹完全没有吹的那样神奇,实际成功拦截率也不到9%,通过不断总结教训才有了今天的“爱国者2”和“爱国者3”导弹。“战斧”巡航导弹起初也没有那样厉害,正因为战后及时加装了GPS制导系统才变身为如今性能更优的新型“战斧”。敌我识别系统存在的问题更是奇多无比,尤其是在沙漠丘陵地带、在热带雨林等特殊环境下就屡屡失效,造成友军误伤情况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纠正都是美军在不断总结历次战争教训、经验并大力改进现有武器系统后提升武器总体性能的集中体现。不要怕武器不行,经历实战后改进了就行。也许现在需要修改进一句名言:“实战是检验武器性能的唯一标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