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对,一不做二不休,燕王既然想成大业,这心总得狠下来,建文帝留不得,不然名不正言不顺,要登基就不妥了。”
  
  “我军已经占领了南京,不过,建文帝这小子身边还有人在帮他渡难。袁公,我知道允炆留不得,只是我们现在得马上找到他的下落才好下手。”朱棣说道,他倒也不怕杀了建文帝。
  
  他这么一说,袁珙沉默了,朱棣焦虑不安地看着李小白。李小白听着他们俩的对话,心里暗骂朱棣为了做皇帝,良心都被狗吃了,亲侄子也容不下,他不想掺和进去。
  
  “袁公有何良策吗?”朱棣的目光落到了袁珙的身上。
  
  “我想知道姚和尚有什么想法。”袁珙看着李小白,他这一问,略有逼迫之意,似乎要李小白多少也说两句,毕竟从一开始李小白一直沉默不语,态度过于暧昧。李小白看着朱棣和袁珙,他刚刚穿越过来,还没搞清楚状况,能说出什么呢?心里只在嘀咕:“惨了,惨了,我穿越到什么年代不好,偏偏碰上靖难之役!我的妈啊,这不是要折我的寿吗!”
  
  朱棣这时候也问道:“道衍你帮帮忙吧!”
  
  “一把火烧了建文帝的皇宫,你不是这么做的吗?还用问我吗?”李小白对靖难之役有不少了解,他也看过不少这样的影视作品,对这段史实有些印象。


  
  他这一说,朱棣和袁珙拍案叫绝,朱棣念道:“我怎么想不到呢?嘿嘿,道衍,真有你的!”
  
  “一把火烧了整个紫禁城,大火连绵,建文帝必定葬身火海。然后我们对外面说这火是建文帝自己放的,不管他有没有被烧死,一场大火,只怕没有人再对他抱有希望。能烧死建文帝最好,就算烧不死,我们还可以走下一步棋。我们进驻紫禁城之后,昭告天下建文帝已经死于火海,到时候燕王你登基继位便可以顺理成章了。”袁珙慢慢地解释着。
  
  “只是可惜了太祖的一番心血了。”朱棣有些犹豫不决。
  
  “可惜什么呢,反正你以后做皇帝也不是在南京。”李小白不屑地说,他说出来之后还自鸣得意,哪里知道自己随口说了一句话,便成了罪魁祸首。
  
  袁珙赞许地说:“姚和尚说得在理,燕王登基了,我们或许还会回北平去,南京这地方气数已尽,难成大业。”朱棣也点点头,他也觉得李小白说得很有道理,他们俩哪里知道李小白是个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
  
  朱棣说:“这样也好,建都北平一直是我的心愿,我登基之后,即使高坐于南京城中,也必然会怀念北平。好了,这南京城,注定要一把火焚尽了。”他说完之后就派人去做,假借一把火烧死建文帝,就算建文帝死里逃生,已经成为“死人”的他,只怕已经不能对朱棣造成一点威胁了。
  
  “道衍的想法果然不错!”朱棣开心得如同一个小孩。
  
  很快就要大功告成登基为帝了,他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担心,心情之复杂只怕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的。他庆幸自己拥有一帮能人异士,对姚广孝、袁珙之流,他内心是满满的感激。当初姚广孝等人劝说他造反的时候,他心里面其实很害怕。眼下,自己的军队势如破竹,他才有了些安乐。现在看着皇帝的宝座就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他已经要开心死了。以前绝对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一天,怪只怪朱允炆不识时务罢了。
  
  “姚和尚,老朽对你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呢!”袁珙呵呵一笑。
  
  “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我像是姚广孝吗?你们叫我姚和尚,你们看我哪里像和尚?我还有头发,还喝酒吃肉,什么都干,我不算和尚吧?”李小白抗议着,他对姚广孝这个人不是很了解,对这个人的生平和事迹也没有印象,记忆里面完全没有任何相关的信息,这个人似乎并没有在电视剧里面出现过,即使出现过也会是一笔带过。姚广孝是朱棣的臣子,只是他到底做过什么事呢?
  
  听到袁珙和朱棣的意思,他感觉靖难之役好像就是姚广孝策划的。他念了一句佛号,自己一觉醒来,居然成了和尚,也不知道是喜还是悲。他摸摸头,头发还在,自己怎么会是和尚呢?
  
  “姚和尚,你出过家,落过发,别厚脸皮不承认了。你只是追随了燕王之后才说要还俗,蓄了长发,在大家眼里始终是姚和尚,足智多谋的姚和尚。”袁珙笑道。
  
  “那你呢,是个道士吗?看上去长得跟太上老君一样。”李小白反唇相讥。
  
  “哈哈,我修过道,但说我像太上老君,可不敢当。”袁珙说。
  
  “你们俩就别谦虚了,你们俩都是我朱棣的得力助手,如果没有你们,我朱棣哪里会有今天,只怕我刚刚发兵的时候就被李景隆他们给镇压了。袁珙总说我会当皇帝,乃是顺应天意,我起初不相信,眼下看来,只怕真的是天意了。”朱棣嘴巴里面带着点小伤感,打了那么多的仗,颠沛流离战战兢兢地一路南下,他想过赢了会怎样,输了会怎样,结局如何在他心里早就看头了。同室操戈,手足相残,他终究是不忍的,只可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如此步步紧逼,躺着挨打不如站起来还手,谁输谁赢总得要打过了才知道。现在大局已定,他只觉得建文帝实在太嫩了,简直不堪一击。
  
  “天意难违呢,燕王!”袁珙说。
  
  “哈哈,好,天意既然难违,那我朱棣只好顺应天意登基为帝了。”朱棣开怀大笑,他拉着李小白和袁珙的手,又说,“两位高人,咱们现在就去南京城里走一走,来看看本王暌违已久的皇城被建文这个臭小子弄成什么模样了。”

  
  李小白本来不想跟着去,只怪朱棣力气大,且身份摆在那里,朱棣要他走,他就不得不跟着了。
  
  跟着朱棣走出军帐,李小白迎面感到了一丝清新,明朝的空气质量比起二十一世纪的好多了。外面将士来往,旌旗飘扬,军帐如一堆堆田间草垛,这就是古代的战场军营了,跟电视剧里面还真像。李小白跟在朱棣身后,流连在这个燕军军营里面,他小时候是军事迷,不过那是遥远的事情了,当时可想不到他会有机会见到古代的军营,如今心里面甭提有多得意了。
  
  朱棣带着他和袁珙出来之后,便命人牵来三匹枣红色的骏马,朱棣身手利落地一下就跃上马背,袁珙也上了马背。李小白看着眼前的骏马,摸了一下,他最害怕的动物里,马绝对是排在前十名,马的性格很烈,不容易驾驭,而且还会踢人。摸到马鬃的时候,他的手颤抖了一下,骏马一声嘶吼,四蹄蹦了一下,他吓得远远地退开了。
  
  朱棣笑道:“道衍,别装了,你又不是不会骑马。”
  
  “我会骑马?”李小白傻住了,他以前连马都很少见到。
  
  “赶紧上马吧!咱们还要去看看已经攻进了南京城里的情况。”袁珙说。
  
  “好吧!”李小白勉为其难了。他壮起胆子跨上马鞍,牵着马缰的时候得意地笑了,马儿没有为难他,他骑上去的时候,马儿很温顺——他之前还担心马儿会把他给摔下来。
  
  “放心吧,这匹马就认你一个主人。”朱棣大笑不已。
  
  “啊!那就好,那就好。”听朱棣说这匹马只认自己,李小白得意了,要是这样的话自己还畏惧什么呢?不过他很好奇朱棣说的是不是真的,天底下真的有这样忠贞的马儿吗?那只能在电视里面看到吧,如果这马儿真的那么听话,他肯定会好好爱护它的。
  
  他上了马背之后,马儿就驮着他往前面走去,李小白还是第一次骑马,他心惊胆战地左顾右盼,总盘算着马儿一会儿撒起野来自己就跳下去。
  
  朱棣和袁珙两人骑着马跟上来,朱棣叫道:“你这乌龟一样的速度啥时候才能到金川门呢?”他说完马鞭一扬,他的坐骑立风驰电掣般往前面跑去,一下子就消失在自己的面前。后面跟上来的袁珙对李小白说:“喂,姚和尚,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别落后了。”
  
  他一声轻叱,他的马儿也飞快地跑起来。

  
  李小白被朱棣和袁珙二人羞辱,颜面扫地,他骂着袁珙:“那么大的年纪了还骑那么快,小心被跌死。”他一生气,底下的马儿就一声悲鸣,它好像懂得主人的意思,突然蹦跶了一下就奋力往前面追去。李小白吓得面色如纸,惶恐地趴在马鞍上,只听得两耳之间风声呼啸,这种感觉就像飙车那么刺激。
  
  李小白喜欢玩刺激,骏马飞奔,他一开始有些害怕,坐得稳了之后,他哪里还有什么顾忌。这马儿和他倒也心有灵犀,他心里想快一点儿,马儿就快速地往前跑;想慢一点,马儿就收一收飞驰的蹄子。朱棣说得果然没有错,这马只认李小白一人。跟马儿一阵的心灵交流之后,李小白真的有些爱上这匹骏马。
  
  没有多久,李小白就追上了已经跑了很远的朱棣和袁珙,看到李小白追上来,朱棣叫道:“道衍,你这个臭和尚,当初选马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会输给你,唉!认栽了,认栽了,你的坐骑本王是远远比不了。”
  
  虽然不清楚朱棣说的选马的事,李小白心里仍然很欣慰,朱棣显然在赞美他胯下的这匹好马,他憨憨地笑道:“嘿嘿,我这马儿真听话,我李小白,哦,不,是我姚广孝,我姚广孝选中的马自然不是池中之物。”他记性还算好,明白自己现在的身份不再是李小白而是那个自己不是很熟的姚广孝。他知道,他李小白的身份不能暴露,不然的话,朱棣岂不是要杀了自己的头?
  
  朱棣和自己的死党杜雄利长得一模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杜雄利穿越过来,可是相见之后,朱棣似乎没有认出自己是李小白。也许杜雄利只是和朱棣长得像罢了,杜雄利并没有穿越吧,不然怎么会不认自己呢?
  
  朱棣这个人,李小白不是很喜欢,那些诛十族、瓜蔓抄什么的,他知道不少。现在在自己面前的这个朱棣对自己总是前一句“道衍”后一句“道衍”叫得又亲切又暧昧,可是在自己的印象里面,朱棣可是个暴戾的家伙,动辄杀人,脾气也很不好。
  
  如果被他发现自己是穿越而来的李小白而不是辅佐他得天下的姚广孝,他一定会扒了自己的皮吧。
  
  “姚和尚,说你两句你还真以为自己了不起吗?”袁珙说。
  
  “切,我就是那么自恋,怎样啊?”李小白也不和袁珙客气什么了,跟朱棣和袁珙聊过了之后,他才知道这个叫“姚广孝”的家伙与他们二人早已沆瀣一气,自己在他们面前又何必拘束呢。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穿越了,自己是姚广孝,那还怕什么呢,大方起来不再畏手畏脚。朱棣和袁珙二人对自己似乎敬畏有加,李小白性格本来就没有那么拘谨,他这么说话的时候,倒是逗得袁珙和朱棣二人哈哈大笑,袁珙说:“本人修仙道,可是比起你姚和尚却是遥遥不及,你这个洒脱不羁的个性实在令人喜欢。”

  
  “袁公,道衍,金川门到了!”朱棣叫了一句。
  
  前面已经是南京城的金川门了,守卫南京城的将士在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穗的领导下向朱棣投诚。金川门这边已经站满了各路将士,他们看到朱棣一行三人骑马而来纷纷让道。朱棣心情特别好,金川门一带,不只将士出来迎接自己,就连南京城里面的百姓也蜂拥而至,争相恭迎自己这个未来的帝王。看着金川门门里门外飘扬的旗帜都换上了自己的旗号,百姓将士们欢呼颂扬、排山倒海的阵势,他心里的一番喜悦实在难以形容,这就跟做梦一样,他甚至怀疑自己活在梦境里面。
  
  “恭喜燕王了,呵呵。”袁珙对朱棣道贺。
  
  “何喜之有呢?”朱棣倒也谦虚。
  
  “哈哈,看来不是恭喜燕王了而是恭喜皇上了。”袁珙这个人倒也圆滑上道,改变了说法之后,将朱棣这个“燕王”呼为“皇上”,朱棣脸色顿时欣然。袁珙察言观色,他嘿嘿一笑,躬身下马跪在了朱棣的马前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哈哈大笑,他瞥了一眼李小白,李小白愣了愣,也赶紧下马跟在袁珙的屁股后面高呼吾皇万岁。这一刻不知道是不是早有准备,金川门所有的人都跪在了朱棣的面前,万岁声一阵一阵的,形同钱塘江的海潮。
  
  “平身吧!大家都平身吧!”朱棣在马背上站直,向大家招手叫道。
  
  “万岁”的声音依旧不停,袁珙和李小白已经站起来,看着那些伏地的百姓和将士,燕王登基已然不是难事了。李小白却有些不舒服,这种高高在上的人,他最不喜欢。看着朱棣沉醉在自己的皇帝梦里面,他暗自发笑,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只要没有危害到自己,其他的无所谓了,朱棣是后来的永乐大帝,他是改变不了的。
  
  这时候捡起一块砖头把朱棣拍死的话,后面的历史会不会改变呢?李小白不敢想象,心里暗暗叮嘱自己不要乱来,改变历史的后果他承担不起。李小白有些恐惧,朱棣的嘴脸令人生厌,但是他又无可奈何。
  
  李小白想不通自己怎么穿越到“靖难之役”这件事里面了,还好自己变成了还能得到朱棣敬重的姚广孝,要是穿越在建文帝那个阵营,自己岂不是要遭朱棣杀头了。看着朱棣,长得和杜雄利一模一样的朱棣,李小白心里总在想,这是不是杜雄利呢?看到朱棣意气风发的样子,他没有想过杜雄利还能这么拉风。
  
  如果杜雄利穿越之后变成了朱棣,自己穿越了之后变成了姚广孝,自己还有李小白的意识,为什么朱棣没有杜雄利的意识呢?看朱棣的样子,他好像又不是装出来的,他显然和杜雄利除了长得极像之外并没有什么关系了。


  
  想起历史教科书里面的那个朱棣,李小白忍俊不禁,历史教科书上面的朱棣画像很猥琐,自己曾经拿笔将其画成“蒙娜丽莎”。
  
  想着被涂鸦过的历史教科书,李小白偷笑不已,他傻乎乎地笑,朱棣问他:“道衍,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地攻进了皇宫,本王就要登基做皇帝了,你笑什么呢?”
  
  “我笑什么?”李小白这才发现自己失礼了,他可不能告诉朱棣自己曾经毁过他的画像,左看看右看看,说道,“我这是替你高兴。我们起事到现在四年之久了,攻打耿炳文,攻打宋忠,攻打李景隆,一场一场地打下来,多不容易呢。看到紫禁城就在眼前,我心里真替你高兴呢。”李小白倒也学会敷衍朱棣了。
  
  听了李小白这一番话,朱棣几乎落泪:“道衍,你说得对,其实对本王而言,最大的功臣还是道衍你,本王登基之后绝不会亏待你!”
  
  “哈哈,是吗,我没啥要求的,我现在已经心满意足了。”李小白笑道。他可不稀罕朱棣的赏赐,倒是想着怎么离开朱棣到别的地方去玩一玩。所谓伴君如伴虎,李小白看到朱棣动则杀头什么的,真怕哪一天朱棣不开心了把自己拉去斩了。


  
  “好了,咱们进城去吧!”袁珙对朱棣说。
  
  “袁公,你放心,本王也不会忘记你的。”朱棣对袁珙说完之后策马便往金川门进去,袁珙和李小白两人尾随之。那些百姓和将士对朱棣的到来甚是热情,载歌载舞地出来迎接。这都是有备而来吗?没有错,朱棣挥师南下的时候来势汹汹,紫禁城内风雨飘摇,文武百官左右不定,支持建文帝的建议建文帝逃跑,而暗中支持朱棣的已经准备好来日如何迎接燕王。
  
  建文帝继位之后,采用了黄子澄和方孝孺等人的政策加固自己的统治,朝中对建文帝的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建文帝施行“削藩”之后,皇亲贵胄里面对建文帝的怨意日益加深,难得燕王朱棣敢反,而且实力雄厚,一路南下,渐渐收拢了大批不满建文帝的人心,这也就导致了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穗首先归顺,大开金川门让朱棣的部队长驱直入。
  
  看到燕军来了,那些皇亲贵胄和心向朱棣的文武百官赶紧准备迎接燕王的到来,一下子整个城池都是莺歌燕语迎燕王,本来惶惶不安的南京城瞬间变得喜庆不已。朱棣带着李小白和袁珙二人进城之后,一路鲜花欢笑,朱棣已经沉浸在这一番祥和气氛里。
  
  到了紫禁城午门的时候,紫禁城的禁卫军也已然列阵欢迎。
  
  远离了百姓们的喧嚣,这边都是整齐划一的军队和衣冠锦绣的文武百官,他们都等在午门外,看到朱棣之后,齐齐下跪大呼万岁。朱棣开心不已,这一天是他这辈子最开心的一天,那么多的万岁声,他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可是这声音虽然要震破自己的耳膜,但是他喜欢听,他天生就喜欢听这样的声音。
  
  一群虚伪的狗奴才!李小白看到眼前那些降臣,心里暗暗骂着,这些臣子无一不是墙头草,看到建文帝失势燕王得势,一个个跟着转入朱棣的麾下而抛弃建文帝这个可怜的娃。
  
  “紫气东来,皇恩浩荡,燕王即将即位乃我大明之福啊!”袁珙不忘拍马屁。
  
  “袁公言重了,本王即位之后一定好好整顿我大明江山,我绝不会令大明江山毁在我朱棣的手里,完成太祖遗愿,我朱棣在所不辞!”朱棣坚定地说着。
  
  三人慢慢地走近午门,午门前面的文武百官都伏地跪拜,却有两个人打死也不肯下跪。
  
  这两个人已经被两个士兵五花大绑,士兵奋力按倒他们俩,他们却又站起来,不管士兵怎么处置他们,鞭打也好伤害也好,他们俩就是不肯下跪。


  
  “这是怎么回事?”朱棣来到前面,看到眼前这两个蓬头乱发之人不肯跪自己,又是诧异又是不悦。众人皆跪,唯他们俩傲骨铮铮,如此忠心赤胆,想必是建文帝的忠臣。可是两人乱发遮脸,他看不清是何人。他一问,那两个人便哈哈狂笑,遍体鳞伤的身子慢慢地站直了,然后抖了抖头颅让披在眼前的乱发散开,两双怒目慢慢地出现,目光如电,直视朱棣。朱棣大怒,骂道:“方孝孺,景清,是你们俩!”
  
  “皇上,正是方孝孺和景清两个逆臣。”有个文官屁颠屁颠地跑出来禀告朱棣。
  
  “这是怎么回事?”面对方孝孺和景清二人的怒视,朱棣问那个文官。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