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童谣漫漫地旋绕在南京城内外,而位于“葫芦状”南京城顶部的金川门,这一天却是极不平静。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燕王朱棣的“清君侧”一路高歌,自从他造反那一天开始,南京城便弥漫着各种紧张的气息,大家都说燕王反了,要攻进南京城了。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孙子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即位之后犯了一个大错,那便是大力削藩,他极力主张削藩,各路王侯自然很不爽。当然,最不爽的还是北平的燕王朱棣。
  
  南北军队已经交战多次,有胜有败,当年李景隆围攻北平战败之后,南方军似乎就式微了。燕王朱棣在各路将领的辅佐之下,一举南下进攻明王朝的都城南京。这一天,大家都说燕王要来了,整个南京城人心惶惶。
  
  就在金川门这里,守将曹国公李景隆和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穗满脸焦急地观望着远方,北下的燕王大军似乎就要压境了!
  
  曾经和燕王多次交手的曹国公李景隆表情很糟糕,整个人看上去很乏力,这一场南京守卫战他似乎都不想打了,他对朱穗说:“谷王,燕王就要来了,皇上似乎已经走投无路了。我们做好准备吧!”


  
  朱穗笑了笑,摇摇头说:“允炆削藩,本身就是置自己于死地,如今燕王反了,支持燕王的人远远多于支持允炆的。允炆轻信了齐泰、黄子澄之流,误国误己,祸国害民,眼下战火燃起,苦了百姓。允炆一心想继承太祖遗愿把朱氏江山发扬光大,他勤于政是好事,只是其中种种苛刻之处实在难以让人接受。燕王一反,朝内朝外对允炆的不满越发地多了。”
  
  “谷王所言极是,刚刚有人来报,皇上都快急疯了,他还把燕王徐氏的弟弟徐增寿一剑给杀死了,皇上都亲自杀人了,一定是心急如焚。燕王大军浩浩荡荡而来,南京城的守卫已然是以卵击石,这一战只怕要在你我二人手中落幕了。”李景隆感慨着。
  
  “曹国公,你跟燕王有过多次交战,你比我更了解燕王,最后该怎么样还是你说了算吧!陛下极力削藩,把我们好几个藩王的属地都撤了,眼下却又派我出战,这不是侮辱我这个做叔叔的吗!我对允炆已无好感,大战随风去,燕王若来,我只怕要做一回墙头草了。”朱穗倒也敢说,站在南京城楼上,心里却是盼着燕王早日到来。
  
  “谷王,想不到你我想法一致。”李景隆不禁冷笑。
  


  “局势所迫,利弊已见,我不是傻子。”朱穗说。
  
  “皇上现在应该都想着逃跑了吧?”李景隆问。
  
  “逃跑之事早有人提出来了,说要去湖广,要去四川,唉!允炆身边净是些没用的家伙,他们那么早就主张逃跑,还不如不要削藩。燕王狼子野心,允炆不削藩,倒可以再做几年的皇帝,只怕燕王的野心也渐渐没了。”
  
  “呵呵,燕王身边有妖僧,造反只怕是早晚的事。”
  
  “妖僧?”
  
  “逃虚子姚广孝,你认识此人吧?”
  
  “嗬,原来是他。”
  
  “便是此僧精心策划,燕王才有了这造反的野心,此僧可不一般,当年本在太祖身边,后来追随燕王去了北平。所谓‘得此僧,无憾矣’!此僧生而异相,极具智慧,可谓开朝之智囊创业之猛将。”李景隆对于姚广孝的评价倒也不低。
  
  “风云际会,天意啊!允炆已然大势去矣!”朱穗感慨着。
  
  这时候有人来报说燕王军已快到金川门了。

  
  “开城门,迎燕王。”李景隆这一刻大喝了一声,就在这千钧一发的一刻,本来等着和燕军作战的将士都被他这一声喝令给吓傻了,但是军令难违,众将士打开城门纷纷走出城门之外等着恭迎燕王大军。
  
  “道衍,我说道衍啊,我们就要赢了,你还睡什么觉呢?赶快给本王起来,很快我们就要进驻紫禁城了,允炆那小子只怕已经逃之夭夭了。”燕军军营里,朱棣匆匆而来,试图把躺在自己前面的睡熟了的那个人叫起来,那人却是不听朱棣的话,他推开朱棣的手,说:“再睡会儿,再睡会儿,明天还要给公司做装修呢!”
  
  “喂,你在胡说八道什么呢?道衍,你别睡了,我得以成大业,你功不可没,今后还需要你留在本王的身边好好辅佐本王治理天下。”朱棣还是想叫这个人起床,不过他也只是劝说。他本是燕王,居然还有人敢在他面前耍大牌,燕王身边的人看不过去,但是,对这个耍大牌的人,他们可不敢多说什么,因为这个人是姚广孝。
  
  然而这个姚广孝,却是穿越后的李小白。
  
  “困死了,困死了,昨天晚上我吃得太多了,我还想再睡一会儿,老杜,你别吵了,好不好?公司的事,你放心,我会办好的,你投资的钱我会很快还给你。”李小白躺着一动不动,嘴巴里面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他还在被刚刚做的那个梦困扰着,梦里的东西他怎么也看不清。朱棣一干人听着愣了半天,什么“公司”什么“老杜”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李小白还在睡觉,朱棣很无奈,他都那么给面子了,这会儿可是生气了,叫道:“道衍,你再不起来,我就军法处置你了。”
  
  “军法?”李小白愣愣地问了一句。
  
  “对,就判你一个贻误军机的大罪,拉出去砍了!”朱棣怒意未消。
  
  “砍了?搞什么?砍我的头吗?老杜,你秀逗了,你干吗砍我的头呢?我起床就是了,平时最爱睡懒觉的就是你,现在怎么起那么早呢?你就不能让别人也睡睡懒觉吗?”李小白这时候很艰难地爬起来,懵懵懂懂地睁开双眼的时候,却是一脸的惊吓,惶恐不安地看着朱棣,嘴巴完全说不出一句话。他指着朱棣,想说什么呢?又拍拍脑门,脑袋沉沉的,还有些痛,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了。看着李小白一脸惊吓的表情,朱棣等人很不解,面面相觑,朱棣指了指自己的脸问李小白:“道衍,你怎么了?难道本王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老杜,你怎么打扮成这个鬼样子来吓唬人呢?一大早的吓死人了。”李小白好像想到了什么,急促的呼吸终于顺畅起来,抚了抚自己的胸口,看到朱棣一脸的茫然,又叫道,“赶紧换了换了,走出去多吓人呢。老杜,这是恶作剧吧?我承认,我真被你吓到了。对了,郑胖子呢?那小子怎么没有起来?”
  
  他不停地说着,对面的一群人包括朱棣在内,一个个都云遮雾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李小白这时候彻底清醒了,他看着这个军帐,看着朱棣身后的一群文臣武将,这是在拍戏吗?
  
  他顿时知道自己走错地方了,心里狠狠地骂自己:“李小白啊李小白,你没有喝醉吧?”他再看了一遍,这根本就不是在自己家里而是跑到了别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呢?看到杜雄利一身的古装,他不禁笑了,这是杜雄利在整蛊他吗?搞那么多的古装,搞来这个军帐,这要花多少钱呢?想捉弄自己也用不着花那么大的本钱吧!租场地租衣服,请群众演员,还不如去大吃一顿。
  
  “请问我是在哪一个剧组呢?《杨家将》?《鸿门宴》?”李小白傻傻地看着朱棣说。
  
  “道衍,你再胡说八道我真的砍你头了。”李小白一起床就唧唧歪歪地说了一大堆朱棣听不明白的话,朱棣很不开心。
  
  “老杜,你要杀我的头?”李小白怔了怔。
  
  “我说姚和尚,你就起床吧!咱们的先锋军已经进入南京城了,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你别装傻了,赶紧起床吧!咱们接过建文帝的这个烂摊子,也该有个人去收拾收拾了。”军帐外面走进来一个人,是一个看上去年近古稀的老头子,人虽老,却是一派仙风道骨。他走入帐中,一股清风随之而来。他目光如炬,神色坚毅,看到李小白还在床上赖着,发出奇怪的笑声,然后狠狠地批了李小白一通。

  
  “袁公,我有话和你说。”朱棣看到老人家进来便扯着他到一边去说了几句悄悄话。
  
  “你是谁?我好像不认识你吧?”李小白突然对那个老人家叫道。
  
  “老朽柳庄居士袁珙,你忘记了吗?”老人家厉声问道。他这一说,语气严厉,一声轻叱,本来糊糊涂涂的李小白突然清醒了,看着这一切,他总算明白过来了。
  
  袁珙的出现,让他知道自己穿越了,他看着军帐里面的这些人,特别是袁珙,这个老人家如同仙人下凡,却在这一契机遇到了自己,一声厉吼使得他明了一切。他深知袁珙非普通之人,他站起来看着袁珙笑了笑,心想:“李小白,李小白,你穿越了吗?我变成谁了呢?道衍,道衍,这是什么人呢?他又干了什么事呢?我为什么变成了他呢?天啊!这个袁珙器宇不凡、气势凌人,他又是何人呢?我穿越了,杜雄利也穿越了吗?他现在是谁呢?看他动不动就说杀头,好像很威风,他应该是个大人物吧!好了,好了,我要淡定,我必须冷静下来,这一切都是假象,我要平复心里面的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我李小白怕什么呢?可是,我认得杜雄利,他好像不认得我,这是怎么了呢?”
  

  李小白这一回真的穿越了,还好他看过不少的穿越小说和穿越电视剧,不然真得把自己吓坏了,既然穿越了,那就不必多想什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得过且过了呗!
  
  “你不记得老朽了吗?当年可是你把老朽引荐给燕王的。”袁珙说。
  
  “燕王?噢噢,燕王朱棣。”袁珙说完之后,李小白才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杜雄利已经变成了燕王朱棣。李小白对燕王朱棣还是比较熟悉的: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儿朱允炆的江山,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永乐大帝。
  
  他偷瞄了几眼朱棣,然后不停地偷笑,杜雄利那样子跟朱棣哪里像呢?看到杜雄利一身的锦绣衣裳,他哭笑不得,燕王朱棣这个形象真被杜雄利给糟蹋了。他走到朱棣的面前,绕着朱棣打量了一番,然后说:“嘿嘿,老杜,你是真不认识我还是假不认识我呢?”
  
  朱棣听到他这么一问,说:“道衍,你今天怎么疯疯癫癫的呢?你平时可不是这个样子的,你赶紧给我正经点儿。”
  
  “哟哟哟,你真的要杀我的头吗?”李小白叫嚣着。
  
  有个武将提刀喝道:“燕王面前,不得无礼。”


  
  “你又是谁?”李小白看着那个陌生的武将问。
  
  “姚和尚,你就别胡闹了,咱们说说大事儿吧!”袁珙走过来说。
  
  “大事?发生了什么大事?”李小白对所发生的事情一点也不知道。
  
  “如今看守南京金川门的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穗已经向我们投诚了,他们打开了金川门,我军已经从金川门长驱直入直捣皇宫。建文帝一干人只怕已经畏惧逃遁了,我们得赶紧把余孽清理掉,以绝后患。”袁珙说着。
  
  “嗯嗯,可不能让允炆这小子逃跑了,不然局势难定。”朱棣说。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