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阿塞恩•温格

  2010年4月
  
  2004年,阿塞恩•温格寻找一个进攻性中场队员以便有朝一日能取代阿森纳的帕特里克•维埃拉。温格想要一个能跑的人。于是他下令,通过现代化的球员计算机数据库找出在每场比赛中跑动距离最长的进攻性中场队员。查询结果是个不起眼的名字:马蒂厄•弗拉米尼。他是法国马赛队的新人,在参加过的几场职业比赛中平均每场跑14公里。他甚至还没跟职业俱乐部签过约呢。温格去看弗拉米尼比赛,觉得他能踢好球,就跟他签约了。
  
  弗拉米尼在阿森纳一队里待了将近四年,上一个赛季里他在场中跑动的平均距离超过英超史上任何一个球员。后来他拒绝续签合同,改投米兰门下。
  
  从上述故事中可以看出温格虽然慧眼识英雄,但却不愿用高薪留住他们。如今,在冠军联赛中阿森纳1比4大败巴塞罗那后,世人用怜悯的验光看待温格。他带领下的阿森纳队五年来什么奖也没得过。批评家们痛斥他舍不得支付高额转会费。但他们错了。或许没有哪个教练能像温格那样合理利用自己所能掌控的资金。奥克兰棒球队总教练比利•比恩(BillyBeane)将小说《点球成金》(Moneyball)里的方法用于评估棒球运动员,而且他本身就是体育界最受尊崇的教练,但他认为法国人温格“无疑是我最欣赏的体育教练”。温格成为评估球员的典范。


  
  温格事业成功的关键来自足球之外:在祖国的斯特拉斯堡(UniversityofStrasbourg)大学学习经济学。因此他不仅对钱有精确的概念——对他而言,1500万英镑并非简单的“许多钱”,而且甚至还很清楚数据的重要性。在迂腐保守、头脑简单的足球界,大多数教练都不理解上述两点。但评估价钱和尊重数据是他寻觅队员的两大依据。
  
  因为重视数据,温格率先使用统计数字评估球员。20多年前在摩纳哥他用过一个由朋友开发的计算机程序“TopScore”。用这个程序能给一个球员在赛场上的所有动作打分。“大部分获得高分的球员后来都成了球星。”温格说。极少有教练这样依赖数据。数据显示,与上个赛季相比,巴西球员吉尔伯托•希尔瓦在本赛季中传球多用了一秒,于是温格就让他出局了。他经常用数据来验证他对某个球员的第六感。他半开玩笑地说,或许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判断没有足够的信心。
  
  他的一个第六感与在喀麦隆踢球的一个叫乔治•维阿的利比里亚球员有关。早在其他人之前就关注全世界半数球队的温格,一直在搜集关于维阿的有趣报告。然而,报告称这个年轻人是颗未经打磨的钻石。最终温格派了一个摩纳哥同事去西非观看维阿比赛。那个同事在赛后打电话回来:“坏消息:维阿摔断了一只胳膊。好消息:他还在踢球。”
  
  一听这话,温格冒着风险把他买了过来。签约后,维阿双手捧头坐在桌边。温格说:“乔治,高兴点儿,你加入了摩纳哥。”维阿回答:“是的,老板。但是没人给我钱啊。”敢情他身无分文。于是温格从钱包里拿出五百法郎——然后又加了大约五十法郎——递给维阿。作为一个只要远离媒体就变得十分风趣的人,温格总是开玩笑说维阿的“签约津贴”少得可怜。这件事充分体现了温格花小钱买好货的惯用伎俩。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